男子網上侮辱、誹謗江歌及其母親被判刑,網絡非法外之地,跟風評論...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轟動一時的江歌案已經過去四年,但相關的名譽權等案件卻仍在發酵。其中,網民譚斌因在微博發布與江歌案有關的文章及漫畫,被江秋蓮以侮辱罪、誹謗罪訴至法院。

10月27日,上海市第二中級法院對該案二審公開宣判,裁定維持上海市普陀區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譚斌以侮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以誹謗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被告人發網文、漫畫侮辱誹謗江歌及其母親

一審判決後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2016年11月3日,江歌在日本留學期間遭其室友劉鑫的前男友陳世峰殺害。2017年12月20日,陳世峰被日本東京地方裁判所判處有期徒刑20年。該案引起了網民的廣泛關注和評論。網民譚斌通過其新浪微博帳號「Posh-Bin」,發布系列與江歌案有關的文章及漫畫。江秋蓮認為上述漫畫和文章對江歌及其本人構成侮辱、誹謗,遂以譚斌犯侮辱罪、誹謗罪向上海普陀法院提起控訴。

上海普陀法院對譚斌以侮辱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以誹謗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一審宣判後,自訴人江秋蓮、被告人譚斌雙雙向上海二中院提出上訴。

江秋蓮上訴認為,譚斌捏造了其借女兒之死斂財、騙取捐款的事實,對其進行誹謗,一審法院未予認定,應予改判。

譚斌上訴認為,其2018年通過微博了解江歌案,後受輿論影響對江秋蓮產生偏見,跟風參與了網絡罵戰。其發布的漫畫系列及帶有侮辱性的文章系其在閱覽微博中零碎收集到的,並非原創;誹謗江歌「情殺」系其在看了網絡言論分析後跟風參與發表了看法。其現在認罪悔罪,對江秋蓮表示歉意,希望對江秋蓮進行經濟賠償,與江秋蓮進行和解、調解,請求二審法院對其從輕處罰。

上海二中院經審理查明:2018年2月25日,譚斌通過新浪微博帳號「Posh-Bin」發布他人創作的標題為《甜心寶貝miss獎@b!tch》的系列漫畫,公然醜化江秋蓮形象,侮辱江秋蓮人格。經公證,該系列漫畫瀏覽數為24600餘次。

2018年9月25日和2018年10月18日,譚斌通過新浪微博帳號「Posh-Bin」,先後發布標題為《江秋蓮自己剋死女兒江歌,不能怨任何人》(截至2019年7月10日瀏覽數為8000餘次)和標題為《江秋蓮七百多天了還不安生,你想念你家鴿子就去買瓶敵敵畏就ok啦》(截至2019年7月10日瀏覽數為4000餘次)的博文,在該兩篇文章的首部附上江歌遺照,在該遺照上添加文字「婊子、臭貨」「活該死你,江秋蓮作惡剋死你」,並在文中以「賤婦」「可憐人有可恨處」等語言對江秋蓮侮辱、謾罵。

2018年9月24日至10月30日以及2019年3月12日至3月15日,譚斌通過微博帳號「Posh-Bin」,先後發布17篇微博短文(瀏覽數為43700餘次),連續辱罵江秋蓮,稱江秋蓮為社會毒瘤、人渣等。

陳世峰殺害江歌案,經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領事部認證的該案裁判文書認定,陳世峰的殺人目標是劉鑫而非江歌,江歌系在現場無辜被殺。2018年2月12日和2019年3月15日,譚斌通過新浪微博帳號「Posh-Bin」,發布標題為《深度解析江秋蓮的謊言與詭計!正義必然不屬於你》的博文,捏造江歌是陳世峰情敵而遭陳殺害的事實。經統計,閱讀該文微博用戶總數為26931人。經公證,該文瀏覽數達34萬餘次。

上海二中院認為,譚斌得知江歌在日本被殺事件後,非但不表同情,而是從2018年起通過網絡對原本素不相識的江歌及江歌之母江秋蓮進行侮辱、誹謗,公然貶低、損害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侮辱罪、誹謗罪,依法應予數罪併罰。

關於江秋蓮認為譚斌誹謗其借女兒之死斂財、騙取捐款一節,經查,江秋蓮在江歌被害後通過網絡輕鬆籌平臺發起籌款,去掉手續費,籌得錢款29萬餘元。江秋蓮在日維權支出律師費、認證費、翻譯費、機票等費用共計30餘萬元。同時,江秋蓮又通過自己的微博公布支付寶、微信帳號以及工商銀行帳號,接受社會捐贈,但是未提供該部分其接受社會捐款的具體金額及支出情況的證據。因此,江秋蓮指控譚斌捏造其借女兒之死斂財、騙取捐款對其進行誹謗的事實,證據不足,不予認定。但譚斌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不應在網絡上隨意發表言論揣測、指責他人。

綜上,上海二中院裁定駁回江秋蓮、譚斌的上訴,維持原判。

點擊量或被轉發次數

系網絡犯罪情節判斷重要依據

央視熱評認為,面對這樣一起巨大悲劇,譚斌非但沒有絲毫同情,反而通過網絡對江歌和江秋蓮進行侮辱、誹謗。在譚斌發布的文章中,每一個侮辱、謾罵性詞句,都是灑在江秋蓮心靈傷口上的一把鹽。人格尊嚴被無情踐踏,這是她不該承受的。

人格尊嚴是一個人所應受到他人和社會的基本尊重,人格尊嚴權是公民基本權利。憲法第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侮辱、誹謗行為都侵害公民人格尊嚴,二者行為方式是不一樣的:侮辱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而誹謗則表現為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本案中,被告人在網上對江秋蓮公然謾罵、惡毒攻擊,屬於侮辱;編造無中生有的情節散布,屬於誹謗。法院對其以侮辱罪和誹謗罪數罪併罰,是準確的。

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運用不同手段對侵害公民人格尊嚴行為進行規制,其中刑事手段最為嚴厲,是針對情節嚴重的侮辱、誹謗行為。在通過網絡實施的犯罪中,被告人所傳播信息點擊量或被轉發次數,是判斷情節是否嚴重的重要依據。本案中,被告人在網上發表多篇文章,點擊量少則數千,多則數萬,以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符合法律規定。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非原創」「跟風」不是脫罪理由

上海二中院認為,隨著自媒體的普及,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發聲的渠道,信息發布門檻大幅度降低。但是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位網民應當尊重權利應有的法律界限,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如其言行不當,構成犯罪的,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央視熱評認為,一些人錯誤地認為,網上發言是「自由的」,在現實生活中不能說、不便說、不敢說的話,可以到網上說。本案被告人與江歌母女素不相識,卻根據自己的認知、好惡對母女肆無忌憚地侮辱、誹謗,因此獲刑乃咎由自取。

被告人在上訴狀中提出辯解:自己發布的漫畫系列及帶有侮辱性的文章系其在閱覽微博中零碎收集到的,並非原創;誹謗江歌「情殺」系其在看了網絡言論分析後跟風參與發表了看法。但刑法評判的是其行為及後果,至於「非原創」「跟風」並不關鍵,更不是脫罪的理由。

從上訴狀內容看,一審獲刑後,被告人已有悔意,對江秋蓮表示歉意,希望通過經濟賠償與江秋蓮和解。但那些侮辱人格的汙言穢語,那些無中生有的謠言,就像潑出去的水,已經潑在受害人身上,無法收回,除非被傷害的江秋蓮選擇原諒撤回自訴。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發言和現實中說話一樣,也要遵守法律邊界,避免步本案被告人的後塵。

編輯|程鵬 杜波

校對|李淨翰

相關焦點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自媒體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個人言論的空間前所未有地拓展。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
  • 一直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你還不信?
    因為這是對於在網絡上發表言論,通過刑事自訴案件主張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結果。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覺得我在網絡上發幾句話又能怎麼地呢,頂多真就是侵犯了別人的名譽啊,也就是賠個禮道個歉,大不了賠點錢拉倒了,真沒想到這次竟然動真格的了,按照刑法進行處罰了。
  • 女子抖音上侮辱、誹謗她人,被判賠錢並「原地」道歉
    抖音短視頻火爆異常,婦孺皆知,老少皆宜,為大家帶來太多的歡樂,但抖音絕非法外之地,在抖音上發布不當言論,會給自己惹來大麻煩。這兩段視頻迅速在網絡上傳播,引起抖友們的上千條點讚和幾百條評論、轉發,對小紅的名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小紅很快在抖音上刷到了這兩條短視頻,憤怒不已的小紅以小麗侵犯名譽權為由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起訴前,小紅特意到公證處對小麗發布抖音視頻侮辱誹謗自己的事實進行了公證。
  • 一男子非法出售「狨猴」被判刑
    一男子非法出售「狨猴」被判刑 2020-07-01 0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安守護」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切莫發布不實信息
    【身邊的事】12月16日晚,鄢陵縣公安局張橋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在抖音上發布不實信息誹謗侮辱他人。接到報警後,該所值班民警慄馳原、楊京龍兵分兩路迅速出警。按照部署,民警慄馳原帶領輔警康全民、谷土旺走訪報案人,開展證據採集及固定工作。民警楊京龍帶領輔警梁偉傑、孫丁一在相關警種的配合下,尋找誹謗視頻的發布者。
  •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2020-07-0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警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發言同樣要謹慎
    在網上發言要合法合規,因為也許上一秒你還在悠然自得的"吃瓜",下秒就可能違法。今天,網警蜀黍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幾年讓人沒想到的網上涉尋釁滋事行為的那些事。案例分析01網上洩憤,煽動他人2019年3月8日下午,洪某系「錢寶網」集資參與人,因不滿公安機關依法查辦「錢寶網」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在QQ群「備用防走散旅遊」發布違法言論,煽動他人實施駕駛卡車衝擊國家機關、劫持人質、持械行兇等違法犯罪行為。
  • 江歌母親對劉鑫起訴狀曝光:阻斷江歌逃生路徑
    江歌母親對劉鑫起訴狀曝光:阻止江歌報警,阻斷江歌逃生路徑  江歌母親江秋蓮起訴劉鑫的民事起訴狀全文首次曝光。,導致陳世峰能夠接觸到江歌並實施犯罪行為;  第三,劉鑫在遇險時從內側將門反鎖將江歌隔離門外,阻斷了江歌唯一的求生路徑,導致江歌無法逃避陳世峰的暴力傷害,最終因無法抵擋陳世峰的暴行而遇害;  第四,兇手陳世峰逃離後,劉鑫明知江歌的受害狀態,但並未採取任何施救措施,放任江歌的傷情發展,最終江歌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而死亡。
  • 趙麗穎工作室維權勝訴:網絡並非法外之地
    通過幾張配圖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接受委託的侓師事務所關於侵權案的具體通報,同時還看到了幾份手寫的實名道歉信,信件內容言辭懇切,但也不難看出這些在網絡上肆意造謠的「鍵盤俠」現實生活中還都是一些年紀較小、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工作室表示,網絡非法外之地,對於網絡造謠者因法律意識淡薄而對藝人進行人生攻擊和誹謗的違法行為務必會追究法律責任,同時號召每個人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
  • 龍警說法丨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朋友圈非洩憤之所
    90後,家庭條件優越今年7月份某一天下午其駕駛路虎牌小轎車在龍灣區永中街道東方明珠城小區附近路面違章停車後被交警部門貼了罰單▲圖源網絡,以公然侮辱他人對汪某某作出罰款五百元的處罰決定。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 微博並未法外之地
    其理由是,違反了《民法通則》第101條之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另外,《侵權責任法》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法院認為,公民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和手機號碼屬於廣義上個人的隱私。網民在其私人微博上享有撰寫文章、分享經驗、交流思想、發表評論等言論自由的權利。
  • 非法捕獵斑鳩34隻,鄄城縣三男子被判刑
    原標題:非法捕獵斑鳩34隻,鄄城縣三男子被判刑非法捕獵34隻斑鳩,菏澤3名男子被判刑。近日,吳某某、李某某、劉某某三人因犯非法狩獵罪被鄄城縣人民法院分別依法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八個月。
  • 聊天軟體不是法外之地,兩被告人因販賣毒品被判刑!
    聊天軟體不是法外之地,兩被告人因販賣毒品被判刑!澄邁法院認為,被告人羊某、謝某違法國家毒品管制法規,非法販賣自認為是K份的可疑物9.18克,雖系未遂,但依然構成販賣毒品罪,故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 女星母親是老賴,大學生吐槽被粉絲要求開除: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之後粉絲們開始去大學的官博下留言,要求學校開除學生,稱「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這位大學生丟了法律人的臉。 大學官微引用了《烏合之眾》中的一段話作為回應,廣受好評。之後虞書欣本人道歉,稱事情都因自己而起,希望能夠畫上句號。 網際網路確實不是法外之地,但是什麼行為叫做「不法」,不能單從某些人的喜好來判定。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友一致表示:幹得漂亮!
    警方通報1.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網絡社交雖然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但是這並不代表網絡是法外之地。每個網民都應該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都應該「在網絡如同在現實」。
  • 造謠者及幕後推手均被判刑
    本文轉自【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2021年1月7日,廣州市公安局召開發布會通報開展「淨網2020」專項行動全鏈條打擊整治網絡突出犯罪成果。其中,偵破網民劉某涉嫌尋釁滋事案,即去年曾經引起廣泛關注的廣州市白雲區「母親造謠女兒受體罰致吐血案」。 造謠的劉某及該案背後利用網絡散布謠言的背後推手馬某及平臺經營者陳某均被判刑。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網絡非法外之地,微信群罵人也侵權
    2019年12月,王某在兩人所在的村民微信群裡多次發表孔某「斷子絕孫」「敗類」等汙穢性言語,辱罵、侮辱孔某。  公民的名譽權受法律保護,名譽權若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孔某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值得肯定。
  • 網上私自售賣電子菸煙彈,兩男子犯非法經營罪獲刑
    福州晚報訊 兩名男子在網上私自銷售電子菸設備及煙彈,卻不知犯了非法經營罪,被倉山區法院判刑並處相應罰金。2018年3月,被告人陳某彬在網際網路上註冊一家網站,在未經菸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情況下,在網站上銷售某電子菸設備及煙彈等。
  • 【引以為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收起你的口無遮攔!!
    在依法治國按下「快進鍵」的今天不管網上還是網下都要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網絡空間有虛擬性、開放性的特點但虛擬不是虛假、虛無開放更不是無法、無序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網絡傳播違法信息這是任何一個法治社會都不可逾越的底線侮辱烈士的網民被提起公益訴訟5月21日,江蘇省淮安市檢察院針對當地居民曾某污衊烈士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