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這次真近了。1月7日,記者從南昌市有關部門獲悉,備受關注的紅谷隧道工程初步設計已經獲審查批覆。根據規劃,紅谷隧道總概算為42.2685億元,計劃本月開建,2017年建成。屆時,由南昌市區進入紅谷灘的車流和人流不必只選擇八一大橋和南昌大橋,由市區中山橋一帶跨贛江進出紅谷灘只需10分鐘左右。
與地鐵1號線過江隧道相距300米
據悉,紅谷隧道工程建設地點位於南昌大橋與八一大橋之間(距南昌大橋約1.4km,距八一大橋約2.3km),與下遊緊鄰的地鐵1號線過江區間隧道相距300米,連接南昌市紅谷灘新區與東岸老城區。
隧道起點位於豐和中大道與怡園路交會口東側約125米處,自西向東沿怡園路下方布設,下穿紅谷中大道、贛江中大道,以直線形式穿越贛江,在東岸採用地下互通立交方式接沿江中大道。西岸共設兩條平行匝道與怡園路相接;東岸共設7條匝道,分別與沿江中大道、朝陽中路、中山西路相接。
隧道北線全長約2650米,南線全長2665米,匝道總長2510米。在設計上,隧道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路,設計行車速度主線為50公裡/小時,匝道為30公裡/小時,主線雙向六車道、匝道單向單車道(雙車道)。限界高度為4.5m。
紅谷隧道採用沉管法修建
紅谷隧道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贛江兩岸地面道路、下穿贛江隧道(含沉管段、暗埋段、敞開段)、隧道影響範圍內的沿江中大道、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景觀綠化工程等。
施工方面,紅谷隧道採用沉管法修建,沉管段全長1305米,兩岸設置圍堰,採用水下最終接頭。記者了解到,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築隧道的一種施工方法。沉管隧道就是將若干個預製段分別浮運到江面現場,並一個接一個地沉放安裝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內,以此方法修建的水下隧道。
紅谷隧道最大縱坡:主線不超過5%,匝道不超過6%。除隧道外,地面道路基本為改造現狀道路,道路採用改性瀝青路面。隧道照明基本段和過渡段採用LED燈,隧道入口加強段採用高壓鈉燈。
另外,紅谷隧道還要建設監控系統,含中央控制系統、視頻監視系統、交通事件檢測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隧道無線通信系統等內容。文/記者劉媛
相關新聞
紅谷灘今年或建首條公交專用道 擬選點在豐和大道
本報訊 記者何柳斌、實習生薛慧報導:1月7日,記者了解到,省城今年擬在紅谷灘新區建立一條公交專用車道,布局選點為豐和大道。
據了解,今年南昌將以創建「公交都市」為契機,布局「四縱三橫」公交專用道路網。其中的一「縱」就是豐和大道,這也是紅谷灘首條公交專用道。豐和大道公交專用道主要布設在豐和中大道、豐和南大道上,全長約7公裡。不過,由於豐和中大道有一段因地鐵建設而被圍擋,可能要待圍擋撤離後再開通公交專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