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米蘭科維奇循環?看懂氣候變化結構

2021-01-08 科學就要趣實驗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小學曾經學過地球是會自轉,而自轉的軸心是傾斜在同一時間地球是圍繞著太陽公轉,但原來地球自轉的軸心,所指的方向和公轉軌跡並不是永恆不變。

塞爾維亞天文學家米蘭科維奇,在二十世紀初提出地球圍繞太陽環行時,三個軌跡幾何變數的週期性變化會影響地球冰河時期的始末興衰

第一個變數是地球環繞太陽公轉軌跡的形狀,軌跡有時較接近圓形,但有時較接近橢圓形,這個變化大約每十萬年循環一次軌跡的變化會影響在不同季節抵達地球的太陽能量。

第二個變數是地球自轉軸心的傾斜角度,它會在22.1度至24.5度之間變化,大約每四萬年循環一次,這個變化,不會改變由太陽抵達地球的總能量

但會影響日照在不同緯度的分布。

最後一個變數是地球自轉軸心的進動,亦即是地球軸心的搖晃,軸心轉動一圈大約需二萬六千年,地球軸心的搖晃同樣會影響日照在不同緯度的分布。

米蘭科維奇認為這三個變數的週期性變化對抵達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日照影響至為重要,舉例當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所接收的日照減少夏季的升溫,不足以溶化上一個冬季的冰雪,全年整體的冰雪便會增加而白色反光的冰雪面會把更多的陽光反射回太空減少地球接收到的熱力幫助冰雪進一步增加,形成一個可以自我延續和增強的循環

年復一年的冰雪增長最終會把地球推進冰河時期,經過科學家的驗證,米蘭科維奇的理論,終於在二十世紀後期獲得接納,這三個地球軌跡幾何變數的周期變化,現在稱為米蘭科維奇循環。

米蘭科維奇的理論顯示地球的自然變化,可以改變地球溫度有氣候變化,否定者便利用這個論點,否定近百年來的人為氣候變暖,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米蘭科維奇循環所涉及的時間尺度是以萬年計變化過程是相當緩慢

古氣候學的研究發現過去五千來,地球經歷一個長期而且緩慢降溫過程,和地球高緯度地區接收日照所呈現的減少趨勢是一致。

但到了最近一百年,地球溫度急速上升,完全逆轉了過去五千年來的降溫,這麼急速的升溫怎能理解為自然變化?,所以氣候變化否定者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是關鍵,米蘭科維奇循環會告訴你答案
    這次我們來說一說地球,要知道地球在其漫長的歷史進化過程中,氣候環境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許是冰河時代的來臨與結束。為此,地球物理學家米盧廷·米蘭科維奇曾經提出過一個關於冰河時代的理論解釋,這一理論被人們稱作:米蘭科維奇循環,該理論完美解釋了幾十萬年以來地球氣候的變化過程,理論中最為重要的兩個觀點分別是:第一,地球的氣候受到夏季時北半球地區接收到的太陽光照射量的巨大影響。其次,地球上太陽光的照射量會根據地球軌道和自轉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根據米蘭科維奇循環理論,地球上北半球地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冰。
  • 「一年一小災,十年一大災」,氣候變化與災難有什麼關係?
    2020年中國南方地區發生洪災在我國,洪災幾乎年年有,區別只是範圍大小,且出現頻率呈明顯年代際變化特徵。然而,隱藏在背後的是極端天氣逐漸增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提出警告,全球溫度已高於工業化前水平1.5°C,這會導致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頻率、強度增加。
  • 米蘭科維奇循環從「假說」到「理論」​的百年浮沉
    儘管氣候變化的天文驅動學說早被提出,但是米蘭科維奇的工作首次闡明了地球軌道參數的整個周期性變化如何導致不同緯度的入射太陽輻射發生顯著的千年尺度波動。他揭開了行星氣候天文驅動的數學奧秘,為理解地球氣候歷史中冷暖變化的規律奠定了理論基礎。
  • 什麼是氣候變化
    原標題:什麼是氣候變化  「氣候」不是颳風、下雨、天晴、起霾這樣的天氣變化。「氣候」指的是數年甚至數百年這種長時期內的天氣平均或統計狀況,通常由某一時段內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離差值來表徵,主要反映一個地區的冷、熱、幹、溼等基本特徵,即地球上某一時段各種天氣過程的綜合表現。
  • 地球軌道存在40.5萬年周期變化
    美國研究人員7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報告稱,通過對古老巖石的分析,他們找到了地球公轉軌道40.5萬年周期循環假設的首個物理證據,研究表明,這一周期循環在地球氣候變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研究人員指出,巖石分析表明,40.5萬年的軌道周期循環,不會直接改變地球氣候,但會強化或抑制短期軌道周期,也就是「米蘭科維奇循環」的影響。當地球軌道偏心率達到峰值時,短周期軌道變化引起的季節性氣候差異將變得更強烈——夏天更熱,冬天更冷。「米蘭科維奇循環」是以塞爾維亞數學家米蘭科維奇的名字命名的激發氣候波動的地球軌道周期,包含10萬年、4.1萬年和2.1萬年三個周期。
  • 地球氣候的自然變化方式,以及我們是否應該對全球變暖負責
    古氣候學家們對地球歷史上的氣候變化也做了詳盡的研究,以下是主要的10種氣候自然變化方式,以及它們與當今氣候變化的對比。太陽周期規模:0.1到0.3攝氏度的降溫時間:每隔幾個世紀會有30-160年的太陽活動衰減每隔11年,太陽的磁極翻轉,造成以11年為周期的太陽明暗變化。但這個變化幅度非常小,對地球氣候影響不大。
  • 通過古巖石分析,地球軌道存在40.5萬年周期變化
    通過古巖石分析,地球軌道存在40.5萬年周期變化 劉海英/科技日報 2018-05-09 07:44
  • 通過古巖石分析,地球軌道40.5萬年的周期循環變化被證實
    科技日報記者 劉海英美國研究人員7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報告稱,通過對古老巖石的分析,他們找到了地球公轉軌道40.5萬年周期循環假設的首個物理證據,研究表明,這一周期循環在地球氣候變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人口增長結構將影響氣候變化
    10月11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到2100年,地球可能變得更擁擠,而人口統計學方面的變化——人口增長規模、年齡結構和居住地點,將影響到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研究人員發現,若人口增長減速,可能對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產生深遠影響,但單憑這點,還不足以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嚴重影響。
  • 科學家證實:地球的軌道確實存在周期性的變化
    「科學家現在可以非常精確地將全球氣候,環境,恐龍,哺乳動物和化石的變化與這405000年的周期聯繫起來。」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這種現象——所謂的米蘭科維奇循環Milankovitch cycle的一個實例——使得我們在太陽周圍的虛擬圓形軌道成為扁了大約百分之五的橢圓,然後又恢復成圓形軌道。
  • 地球上的冰期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廣泛且影響巨大的氣候變化呢?地球上冰期的真面目到底如何?今天就讓我們回到過去,看一看這些冰川形成背後的原因。或許冰期時代的歷史能夠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地球氣候的未來!很快,植物就形成了木質素和纖維素這樣的結構,由於它們複雜的結構,分解速度慢得令人難以置信。
  • 冰芯:氣候變化的記錄者
    科研人員根據對冰芯的研究發現,270萬年前冰河時代的二氧化碳水平還未達到300ppm(百萬分之一),相比現今的二氧化碳水平(405ppm)低許多,這或許能為「是什麼觸發了冰河時代?」的問題提供了線索。此前,許多遠古氣候預測模型曾預測,遠古時期低水平的二氧化碳濃度是推動當時地球進入一系列「冰河時代」的條件。什麼是冰芯?顧名思義就是取自冰川內部的芯。
  • 氣候變化對經濟的短期影響是什麼?
    施洛德投資經濟師Irene Lauro氣候變化不僅會對經濟造成長期破壞。 從極端天氣事件來看,我們亦認為氣候變化會產生短期影響。自1880年以來,陸地及海洋的溫度總和平均每10年上升0.07°C。 然而,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的2019年全球氣候概要顯示,自1981年以來,平均升溫速度已提高逾一倍(0.18°C )。
  • 氣候變化九問
    美國一家致力於研究應付氣候變暖對策的非營利機構PewCenter主管艾琳·克勞森就氣候變暖的一些常識和問題回答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提問。   問:什麼是氣候突變?   答:科學家們所說的氣候變化,通常指的是"氣候漸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地球在逐漸變暖",或者是"氣候在慢慢變暖"。
  • 氣候變化的「蝴蝶效應」
    文 / 趙序茅(蘭州大學生態學創新研究院)所謂「氣候變化」,一方面指自然界自身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人類活動所導致的變化。而後者,正是人們研究氣候變化尤其是氣候變暖關注的重點。
  • 氣候變化九問-環流 溫鹽 氣候變化 PewCenter 科學家 氣候變暖...
    美國一家致力於研究應付氣候變暖對策的非營利機構PewCenter主管艾琳·克勞森就氣候變暖的一些常識和問題回答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提問。   問:什麼是氣候突變?   答:科學家們所說的氣候變化,通常指的是"氣候漸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地球在逐漸變暖",或者是"氣候在慢慢變暖"。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為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通過實施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效率、開發利用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強生態建設以及實行計劃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氣候變化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政府更加注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將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推進清潔生產、防治工業汙染作為中國產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施一系列產業政策,加快第三產業發展,調整第二產業內部結構,使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 金星和木星正在扭曲地球的軌道,每隔40.5萬年影響地球氣候
    地球和木星這些發現可能會對我們如何模擬地球過去的氣候,尤其是不易解釋的全球氣溫產生巨大影響。地球經歷的周期被稱為米蘭科維奇循環,於20世紀20年代塞爾維亞數學家米蘭科維奇發現。存在一個10萬年的周期,它影響著地球軌道的離心率,類似於40.5萬年。還有一個4.1萬年的周期,地球傾斜角度會隨著軌道的平面而變化。最後,有一個2.1萬年的周期,地球自轉軸搖擺不定,而且不總是指向同一個方向。
  • 氣候變化帶來哪些影響?
    近幾年關於氣候這個話題最熱的就是氣候變化很多小夥伴覺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和改變離自己很遠殊不知,影響和改變就在身邊>下面跟著小據一起看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離我們有多遠?影響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對全球糧食產量以不利影響為主。氣候變化導致小麥和玉米平均每10年分別減產1.9%和1.2%。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種植結構和耕種制度改變、糧食產量波動,以及農業災害加重等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