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事萬物事物皆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東西。而人們的思想也必須隨著客觀世界的不斷變化而變化,才能順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立於不敗之地。
當前,創新已經普遍涉及到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行業,而創新的關鍵在於要學會創新思維,培育創新。
什麼是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創新思維與一般思維的區別:
1、思維的反常性
思維的反常性又經常體現為思維發展的突變性、跨越性或邏輯的中斷,這是因為創新思維主要不是對現有概念、知識的循環漸進的邏輯推理的結果和過程,而是依靠靈感、直覺或頓悟等非邏輯思維形式。
2、思維過程的辯證性
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抽象思維,又包含有非邏輯思維;既包含有發散思維,又包含有收斂思維;既有求同思維,又有求異思維等。由此形成創新思維的矛盾運動,從而推動創新思維的發展。創新思維實際上是各種思維形式的綜合體。
3、思維空間的開放性
主要是指創新思維需要從多角度、全方位、寬領域地考察問題,而不再局限於邏輯的、單一的、線性的思維,形成開放式思維。
4、思維成果的獨創性
思維成果的獨創性,是創新思維的直接體現或標誌,常常具體表現為創新成果的新穎性及唯一性。
5、思維主體的能動性
思維主體的能動性,表明了創新思維是創新主體的一種有目的的活動,而不是客觀世界在人腦內簡單、被動的直映,充分顯示了人類活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由過去的數量型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創新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與重要源泉,而創新思維是科技創新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它的重要性和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新思維是新技術產生的源泉
創新是一個民族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永遠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證。回顧人類歷史,世界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可以說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也是一部由科技創新帶動經濟變革的歷史。
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發展到今天漫遊太空的高度文明,從本質上說都源於科技創新。對於國家和個人而言,不創新、不進步,就會被時代所拋棄。而當代發達國家企業管理的座右銘即是:「不創新,即死亡」。
二、創新思維是決定創新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核心
創新思維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同行業和環境,創新思維有多樣性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是人的一種思維能力的體現,
愛迪生的這一名言:「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人們都耳熟能詳。靈感,其實就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思考方法,引領人們發現新的途徑的一種方式,一種嶄新的的思維方式。本質上,它就是一種創新思維的化身。因此可以說,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核心的集中體現。
在創新思維體系中非邏輯思維居於核心地位,它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可以直奔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從而達到創新的目的。尤其是靈感、聯想、想像和意象構成創新思維4種基本方法。
靈感和直覺在人的創新過程中起到了「頓悟」的作用,使人的最積極的思想品質都得到調動,使問題一下子得到了解決。而聯想、想像和意象是通過形象思維揭示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的創新思維方法,這些方法在創新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如愛因斯坦在評價想像時曾這樣表述:「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的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創新思維是科技創新的動力,它在整個科技創新過程中起到熟化、催化和生化作用,是科技創新重要的推進器。科學技術的本質是創造,因此任何科技創新過程都離不開人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思維活動。
從科學問題的形成到科學抽象、科學實驗已經科學結論和創新成功的獲取,都需要有創新思維作為動力支持。
三、創新思維是實現原始性創新的開路先鋒
原始性創新孕育著科學技術質的變化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科技集中的制高點,而目前創新能力和高端人才的缺失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面對現實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幾乎20世紀所有的創新發明和產業革命都源自於美國的原創。而中國目前最缺乏的正是這種從0到1的原創能力。
我國的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所進行的創新,都屬於應用科學而非基礎科學,是從0到100的創新。如支付寶是在paypal基礎上的再創新、百度是在google基礎上的再創新、阿里則是在模仿亞馬遜、華為也是在思科和高通基礎上的再創新。
實現原始創新關鍵在於對創新思維的把握和運用,沒有創新性思維就無法實現原始性創新。因此,創新思維在原始性創新活動中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有了創新思維,才能有原始性創新成果。
目前,社會發展已進入到信息化、數位化和高科技的發展階段。創新,是這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之一。新時代需要科技創新,需要具有創新思維的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