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在科技創新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0-12-05 熱點我見

世間萬事萬物事物皆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東西。而人們的思想也必須隨著客觀世界的不斷變化而變化,才能順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立於不敗之地。

當前,創新已經普遍涉及到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行業,而創新的關鍵在於要學會創新思維,培育創新。

什麼是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創新思維與一般思維的區別:

1、思維的反常性

思維的反常性又經常體現為思維發展的突變性、跨越性或邏輯的中斷,這是因為創新思維主要不是對現有概念、知識的循環漸進的邏輯推理的結果和過程,而是依靠靈感、直覺或頓悟等非邏輯思維形式。

2、思維過程的辯證性

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抽象思維,又包含有非邏輯思維;既包含有發散思維,又包含有收斂思維;既有求同思維,又有求異思維等。由此形成創新思維的矛盾運動,從而推動創新思維的發展。創新思維實際上是各種思維形式的綜合體。

3、思維空間的開放性

主要是指創新思維需要從多角度、全方位、寬領域地考察問題,而不再局限於邏輯的、單一的、線性的思維,形成開放式思維。

4、思維成果的獨創性

思維成果的獨創性,是創新思維的直接體現或標誌,常常具體表現為創新成果的新穎性及唯一性。

5、思維主體的能動性

思維主體的能動性,表明了創新思維是創新主體的一種有目的的活動,而不是客觀世界在人腦內簡單、被動的直映,充分顯示了人類活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由過去的數量型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創新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與重要源泉,而創新思維是科技創新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它的重要性和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新思維是新技術產生的源泉

創新是一個民族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永遠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證。回顧人類歷史,世界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可以說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也是一部由科技創新帶動經濟變革的歷史。

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發展到今天漫遊太空的高度文明,從本質上說都源於科技創新。對於國家和個人而言,不創新、不進步,就會被時代所拋棄。而當代發達國家企業管理的座右銘即是:「不創新,即死亡」。

二、創新思維是決定創新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核心

創新思維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同行業和環境,創新思維有多樣性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是人的一種思維能力的體現,

愛迪生的這一名言:「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人們都耳熟能詳。靈感,其實就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思考方法,引領人們發現新的途徑的一種方式,一種嶄新的的思維方式。本質上,它就是一種創新思維的化身。因此可以說,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核心的集中體現。

在創新思維體系中非邏輯思維居於核心地位,它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可以直奔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從而達到創新的目的。尤其是靈感、聯想、想像和意象構成創新思維4種基本方法。

靈感和直覺在人的創新過程中起到了「頓悟」的作用,使人的最積極的思想品質都得到調動,使問題一下子得到了解決。而聯想、想像和意象是通過形象思維揭示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的創新思維方法,這些方法在創新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如愛因斯坦在評價想像時曾這樣表述:「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的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創新思維是科技創新的動力,它在整個科技創新過程中起到熟化、催化和生化作用,是科技創新重要的推進器。科學技術的本質是創造,因此任何科技創新過程都離不開人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思維活動。

從科學問題的形成到科學抽象、科學實驗已經科學結論和創新成功的獲取,都需要有創新思維作為動力支持。

三、創新思維是實現原始性創新的開路先鋒

原始性創新孕育著科學技術質的變化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科技集中的制高點,而目前創新能力和高端人才的缺失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面對現實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幾乎20世紀所有的創新發明和產業革命都源自於美國的原創。而中國目前最缺乏的正是這種從0到1的原創能力。

我國的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所進行的創新,都屬於應用科學而非基礎科學,是從0到100的創新。如支付寶是在paypal基礎上的再創新、百度是在google基礎上的再創新、阿里則是在模仿亞馬遜、華為也是在思科和高通基礎上的再創新。

實現原始創新關鍵在於對創新思維的把握和運用,沒有創新性思維就無法實現原始性創新。因此,創新思維在原始性創新活動中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有了創新思維,才能有原始性創新成果。

目前,社會發展已進入到信息化、數位化和高科技的發展階段。創新,是這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之一。新時代需要科技創新,需要具有創新思維的科技人才!

相關焦點

  • 好奇心、創造性思維與科技創新
    研究發現,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它不是少數人才具有的特質,而是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稟賦,如同恐懼、焦慮等情緒一樣,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既是本性使然,也是生存之本。 好奇心是創造性思維的激活劑 創造性思維是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方式,能夠開拓人類認識的新領域和新成果,它是多種思維方式的結合,尤其是發散思維、聚合思維和直覺思維。好奇心是創造性思維的源泉,探索和研究未知事物的心理傾向促使人們不斷求新求異,發現和提出新的問題,並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
  • 科技創新要有生態鏈思維
    作者:西安交通大學公管學院科技政策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 孫海鷹改變今天科技成果「低小散」狀況(技術含量低,規模小,分布散),需要克服過去單打獨鬥的局面,克服個人行為,加強產學研合作。我認為,要建立科學技術生態系統和創新生態系統。
  •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梁永生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市科技創新委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六屆十六次全會相關部署要求,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生態鏈,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一批一流科技基礎設施和科研機構,努力培育創新創業創造新活力
  • 《創新者》:從百年科技革命中挖掘創新根源
    摘要:《知讀會》是新浪科技推出的讀書社群,致力於分享一流的科技智慧與商業實踐。比如書中用比爾·蓋茨和微軟的故事,展現了個人、團隊和創新進程之間關係:蓋茨具有冒險基因,而且對權威鮮有尊重。但艾薩克森的敘述手法老練,《創新者》在愛情故事、操作手冊、法律文件、回憶錄等體裁之間靈活轉換,逃離了落入俗套的命運,同時也展現出數字時代裡最核心的十項創新的發展歷程。他對創新人物的展現,也不同於以往那些英雄史詩般的傳記。相反,他在書中以一種明確的姿態,展示出了協同合作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僅作用在人與人之間,也作用在公司之間,以及公司之上廣闊生態系統中。
  • 應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為提升創新能力和城市美譽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的重要指示,2015年上海市率先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可以預見,未來全球科創中心對數據資源的倚重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數字要素的空間配置,並以此推動科創中心發展模式創新,提升其輻射帶動作用。科技金融。長期以來,研發成果轉化中的高額投入和巨大市場風險,是制約創新鏈效率的主要因素。為創新創業活動提供高效、優質、適配的金融服務以及多樣化的風險投資,則成為科創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
  • 發揮科技創新在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這兩天,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關於科技的新提法,讓不少科技界人士倍感振奮。那麼,為何在現階段再度強調創新?中國又將採取哪些措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科技創新?  10月30日,中共中央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舉行新聞發布會,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在會上給出了答案:科技創新曆來都在國家發展、人類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和今後這個作用將會更加凸顯、更加重要。  「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新的發展理念,構建新的發展格局。」
  • 學習和運用唯物辯證法 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在人類歷史上,中華民族曾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些進步和貢獻的取得,正是中華民族勇於創新和善於創新的結果。失去了創新思維,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導致封閉和落後。舊中國的落後和挨打,從思維方式層面說,拒絕創新和排斥變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 科技創新加力提速 創新驅動作用顯著
    科技創新加力提速 創新驅動作用顯著——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創新狀況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國研發投入明顯加大, 原始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產出成果豐碩,企業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科技創新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 人民日報: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把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製作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內容。
  • 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市長陳如桂圍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深圳創新發展作了發言。他表示,深圳作為大灣區中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之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會議要求,更好擔當起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大灣區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智庫丨科技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
    作為全球金融科技創新的領導者,螞蟻金服繼續加大開放,為其生態中的企業提供涉及數據、技術、產品、運營等多個維度的開放賦能,形成金融產業發展的閉環。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公司通過科技創新拓展企業經濟活動邊界,實現跨越式發展,對加強企業自研技術儲備、引領民營企業開放邊界,共創價值,實現高質量發展也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 肩負起工程科技創新的歷史使命
    這為推進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對新發展階段開創中國科技創新的新局面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堅決扛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和使命,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勇挑重擔、建功立業。
  • 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要發揮積極作用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表明中央對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的高度重視。隨著中國經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增長也面臨著嚴峻的下行壓力。中國經濟到了由大變強的關鍵期,最重要的支撐是科技創新。國有經濟五種能力提升的標準是第一次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 「看得見」大腦思維 黑科技顯微鏡將亮相南京創新周
    北大院士牽頭研發黑科技顯微鏡將亮相南京創新周「看得見」大腦思維 「讀得懂」小鼠心思本報記者 孫中元攝下個月舉行的首屆南京創新周上,一批黑科技將亮相。近日,記者跟隨南京創新周集中採訪團,探訪了這些在南京的黑科技。 在南京超維景生物科技的實驗室裡,每隻小鼠都不得不向科研人員「敞開心扉」。通過數條不同顏色的連接線,小鼠在自由活動時的腦成像實時顯示在電腦上。如此神奇的腦神經活動監測效果,得益於它們頭上那個僅有2.2克重的「頭盔」——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
  • 創新思維應貫穿於科研論文寫作的全過程
    在藍譯編譯看來,任何創新都並非一個階段性的自發自在的瞬間過程,而是一個全局性、整體性和長久性的自覺自為的持續過程;不是一個單因素、單層面的孤立行為,而是多因素、多層面整合的系統運行狀態。這也完全符合科研論文寫作的規律。
  • 中國科學報:科技創新文化及其影響因素—新聞—科學網
    文化是在愉悅感或認同之下所產生的習慣性思維和行為,人類由於共同生活的需要創造出文化。 文化對於任何群體而言都很重要,包括科技創新的群體。一方面是由於個體的生存離不開群體的認同,另一方面因為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其所涵蓋的範圍和層面發揮著一些主要功能。首先是整合功能。社會群體中的成員都是獨立的行動者,人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
  • 科技創新中的四川故事
    幾代科研夢四川創新能力排名全國第11這個夏天,四川給出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具體「時間表」: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35年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和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50年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 《第二曲線創新》變化中腦爆創新思維,看完讓你的人生開掛!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第二曲線創新》這本書,本書的作者是李善友。讀完不得不說這是一本我喜歡且值得深思與回味的。在不確定性的現今時代,世事變化無常,而變化也將成為一種常態。在變化中思考,在變化中創新,而把這種思維帶入到個人成長便是這本書贈予你的最佳禮物。
  • 攜手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戰略支點
    他指出,懷柔科學城作為「三城一區」主平臺之一,是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載體。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加強與科技部、中科院合作,狠抓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攜手把懷柔科學城建設成引領全球科學發現和重大前沿技術突破的新引擎,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戰略支點。  蔡奇強調,要強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理。
  • 新時代領導幹部增強創新思維能力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要求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領導幹部要具有創新思維,這凝結了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對中國共產黨人優良傳統的繼承,對世界現代化進程一般規律的把握,以及對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思考。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創新的重要論述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