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CEO周源:利用網際網路構建新一代知識基礎設施

2021-01-10 中國日報網

  知乎創始人、CEO周源

「國宴為什麼要以淮揚菜為主」「山東的GDP這麼高為什麼還被說窮」「人體有哪些致命部位」……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需要解答的問題,在網上有這麼一個平臺,各行各業的人匯聚於此,通過探討或學術或有趣的話題,進行知識互動與分享,即使是天體物理、流體力學、種豬育成等小眾領域的知識,也能在這裡找到答案。這便是知乎。

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將於12月3日~5日在浙江省烏鎮舉行,知乎創始人、CEO周源作為嘉賓受邀出席本次大會的「分享經濟:創新與治理」論壇。我國分享經濟的體量與規模,在世界都是領先的。而知識技能分享,在分享經濟所涉及的諸多領域之中,已然成為當下最為活躍的創新領域之一。一手打造了知乎這個全新的網際網路知識平臺,周源將為本次論壇帶來哪些睿智見解?記者提前進行了專訪。

說起創立知乎的初衷,周源表示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讓知識更依賴網絡去生產和傳播。而現代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高度專業化分工,人們獲取知識的需求又變得無處不在。

「我們相信每個人腦海中都蘊藏著其他人所不知道、但又十分需要的知識、經驗、見解;所以我們通過促進知識的生產和連接,幫助知識消費者更便捷地獲取知識。而掌握知識的人,也可以通過知識的分享,增加個人的聲望和影響力,甚至獲得報酬。」周源說。

2011年月26日,知乎網址正式上線運營。不久,這個開放共享的知識平臺得到了李開復的投資,自此開始迅速發展。幾年下來,知乎產生了1900萬個問題、7100萬個回答和25萬個大型話題,每天平均有近3000萬活躍用戶在這裡生產和消費知識。

「過去,知識的基礎設施是線下的學校,知識僅限於老師等特定人群手裡。未來,知乎這樣的知識平臺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知識基礎設施,人人可以分享自己專業領域的看法,人人都可以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周源告訴記者。

周源認為,隨著海量的內容數據在平臺聚集,巨大的知識網絡日漸形成,需要用網際網路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加工,預測用戶對內容的偏好以及對內容的潛在需要,將用戶所需要的內容更高效、智能地呈現。

據悉,知乎已經通過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挖掘平臺上海量數據的價值,幫助構建優質內容生產和消費閉環,輔助進行更高效的平臺運營。藉助機器學習,知乎通過用戶畫像對用戶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認知,基於此去做個性化的策略。

「比如知乎現在有非常多碎片化的,非結構化的內容,把其中的信息和觀點抽取和組織出來,構建一個更加智能、高效的結構化接口,可以把相關知識更有效地展示給用戶。」周源表示,為用戶降低信息的篩選成本、讓信息更可靠是建設可信網際網路的關鍵,也是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可行方式之一。

相關焦點

  • 知乎創始人周源:一個程式設計師的崛起
    說到知乎,想必有很多人都熟悉這款軟體,很多上班族在上下班坐地鐵的閒暇時間,都會打開這款軟體打發時間,然後還能看看哪些問題能引起了自己的共鳴,很多人都知道知乎這款軟體,但是並不了解創始人周源的故事,今天小編就來為你們講講這裡面的內容。
  • 「知乎十問」 ,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的進化史
    這時,知乎發起了第二次網際網路十問,是人們對時代的再次叩問。這不僅展現了人類對於未來的思考,也展現了一個知識內容平臺在時代下閃耀的思辨魅力。從 2011 年正式上線,到 2013 年開放註冊,再到如今完成 2.7 億美元E輪融資,知乎一直在從最初服務一部分人的知識社區成長為用戶量超 2 億的全民知識內容平臺,從知識集散地變為網際網路信息高地。
  • 與百度知道同是問答起家,為何是知乎做成了知識社區這事兒
    到了2017年,就在前不久的西南偏南大會上周源演講時說:知乎可以說是目前中文網際網路最為重要的知識分享平臺,並宣稱知乎未來的使命是「讓知識連接一切」。從「社區」邁向「平臺」,使命也從連接人與人變成了讓知識連接一切。商業雄心可見一斑。
  • 章澤天以網絡侵權為由起訴知乎 頻頻被人針對的知乎這個鍋背得冤嗎?
    作為網際網路平臺,他需要生存,他需要對資本負責,要生存就需要流量,要流量就需要不斷擴寬自己的用戶群體。知乎一開始的用戶定位其實很窄,一群頭部用戶就是知乎的價值所在,這群頭部用戶用自己專業、獨特的知識體系構建了頭部用戶與普通用戶的互動體系。
  • 十年了,知乎的宇宙究竟形成了沒?
    比如構建知識的交易市場,知乎在十周年新知青年大會上首度公開了它的月度付費用戶數量:250萬人,這相當於B站在2018年上市後第一份財報裡披露的同期付費用戶數量,但是不要忘了,B站是有遊戲項目的。換句話說,作為一款純粹的內容產品,知乎拉動的付費率已經構成了中國網際網路所謂「腰部勢力」的標準線,而這又幫助知乎解決了那個老生常態的循環:錢、人、事。
  • 知乎攜250萬付費用戶抵達IPO關口 長跑十年仍待新故事
    來源:時代周報李子慧 時代周報長跑十年,知乎交上了一份看似不錯的成績單。1月13日,中文網際網路問答社區知乎在線上舉辦了慶祝品牌成立十周年的《2021新知青年大會》,在會上,知乎邀請創始人兼CEO周源及知乎社區優秀創作者進行了知乎十年主題演講。與此同時,周源首度披露了知乎最新用戶數據。
  • 知乎vs Quora,微信 vs Slack: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 「趨異進化」
    就像 2010 年代轉折時期的許多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一樣,知乎也希望能夠利用中國獨特的網際網路生態系統所創造的機會,以及對外來者來說尤其具有挑戰性的獨特的語言、法規和文化環境優勢。由於西方網際網路世界的「食物鏈頂端捕食者」無法像在其他地方那樣在中國佔據主導地位,所以這也為其他物種提供了一方安全的棲息地,他們可以順著食物鏈向上移動。
  • 2021新知青年大會開幕 知乎開啟下一個十年
    本網訊 (記者楊雯)1月13日,2021新知青年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大會首次以視頻形式上線知乎。從今年開始,知乎正式進入第二個十年發展周期,本屆新知青年大會也意義非常。知乎創始人、CEO周源現場發表了十周年演講,回顧知乎十年發展。此外,周源還正式公布未來發展戰略:以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為中心,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是知乎的長期戰略。
  • 知乎完成D輪融資,社區做大的下一步必然是做平臺?
    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在12日發給員工的內部信中回顧了2016年的工作,展望了2017年的規劃,順便「同步」了融資的消息。據周源透露,本輪融資堪稱「速度史上第一」,「還沒來得寫 PPT 就談定了」,而融資的1億美元也已於上月8號到帳。
  • 2018請回答:與網際網路洞見者一道,預見人類與文明的未來
    相比活動伊始 Pony 的「終極一問」,來自知乎創始人、CEO 周源的最後一問同樣引發科技網際網路從業者思考。過去十年是網際網路產業快速發展的十年,科技公司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扮演重要、積極角色的同時,也與社會產生了很多矛盾。正因如此,周源的問題從「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出發,落在「未來將如何解決這些矛盾」之上。
  • 知乎與果殼:情懷之下,只有無奈
    文|廬陵子村5月14日,在知乎舉辦的第三屆 「鹽 Club」 上,創始人周源現場發布了一款知乎的新產品——「知乎 Live」。無獨有偶,僅幾天後,果殼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了一個輕型應用,叫做「分答」。因為兩款產品都是「知識共享」與「知識變現」的探索,一時間在科技行業內引發了廣泛的熱議。
  • 警報:百度文庫要抄了知乎的後路 | 獵雲網
    如果加入問答功能,那就可能抄了知乎的後路…… 獵雲網 6月28日報導 (編輯:馬凱 )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媒體同行在談到知乎時,都認為,這是一家不錯的網站,上面聚集了很多的專業的人士,每天產生著大量有價值的內容
  • 人類知識洞見讓網際網路有了「魂魄」
    僅有專業的人工智慧研發的人士做出了非常專業的回覆,還有不少知乎用戶從心理學、失業率以及法律等角度做出思考和預測,美國版知乎創始人亞當·安捷羅(Adam D'Angelo)有關「對於美國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有哪些值得學習之處?」問題,則讓中國網友瞬間變成「導師」,分析中美市場和用戶以及文化的差異,講述兩國網際網路發展模式的區別,要相互取長補短。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馬雲、馬化騰等「大咖」們都聊些啥?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馬雲、馬化騰等「大咖」們都聊些啥? 原標題:   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世界網際網路「大咖」們再次雲集於美麗水鄉烏鎮。
  • 知乎2019新知青年大會:用問題改變世界的方向
    成立八年來,知乎從小社區成長為大社區,致力於讓每個人高效獲得可信賴的解答。知乎創始人、CEO 周源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宣布知乎未來將著力構建具有知乎特色的社區生態,建立合理的機制及高效的設施,推動內容、商業及用戶的交互交融和共同提升。周源宣布了保障用戶權益的「海鹽計劃」二期,賦予優秀創作者更多權限,與知乎攜手共建、共治、共贏。
  • 用網絡科學解構,悟空問答輸給知乎背後的邏輯
    為什麼知乎創始人周源曾對被挖300個大V這種行為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頭條擅長做流量挖掘這樣的遊戲,每次屢試不爽,但這次怎麼就失靈了?張一鳴又是怎麼看待此次挫敗,將悟空問答歸併到微頭條的旗下,用意又何在?
  • 知乎上線新功能「想法」,要抄微博的後路還是革自己的命?
    從周源等人的言論來看,知乎想法就是要滿足用戶短內容創作的場景,今年初,知乎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後,周源發了一封內部信,給知乎2017年提出了三個目標,第一個就是「為廣泛知識消費者開拓新場景」,「想法」正是為實現這個目標的一個重點行動——截至目前,知乎2017年最重要的新功能貌似就是「想法」了。
  • 知乎與果殼的殊途同歸
    網際網路的興起,讓《大英百科全書》迅速貶值,Google和Wikipedia匯整全球信息,成為內容的索引,而Facebook和各種社區提供用戶之間的互動功能,搭建溝通的橋梁。 看起來,知識的免費交易市場已經足夠成熟,在流程上,用戶首先使用Google和Wikipedia搜索現有知識,當遇到知識盲區後,再通過基於人脈或是專業的社區提出疑問獲取回答,包括Yahoo!
  • 社會化問答網站知乎的創新擴散分析
    關鍵詞:創新擴散;社會化問答網站;知乎;知識共享;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5-0070-02 網際網路的發展推動新時代到來,傳統知識傳播體系改變,以用戶為中心的內容生產日漸增多,知識不再僅是縱向的教育學習,也有多層次的橫向交流互動。
  • 數據仍在高速增長的知乎,你的「後門」開了
    在喧囂熱鬧的周六,在繁華的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如果不是知友們的胳膊上貼著各種逗逼的貼紙,外人真的很難知道這是知乎第三屆鹽club的活動現場。鹽,是海洋的結晶;對知乎而言,每一位認真、專業、友善的知友們,都是知識海洋中析出的智慧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