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號總共花費9億元 相當於修幾公裡地鐵

2021-01-09 騰訊網

嫦娥二號的真面目。

嫦娥二號搭載的CCD立體相機。

這是衛星搭載的γ射線譜儀。

「10,9,8……3,2,1,點火!」每次火箭發射時,一聲點火命令之後,有「金手指」之稱的點火員會用大拇指按下發射按鈕,火箭騰空而起。「嫦娥二號」發射在即,點火員嚴陣以待。記者幾經周折,終於了解到點火員郝軍的「點火」經歷,原來他還是一位「80後」。

逐級指揮,第二個口令後才能按下按鈕

郝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控制系統點火員,出生於1982年5月,是位「80後」。郝軍濃眉大眼,有著陝西漢子的豪爽與大氣。他200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數學系,當年參加工作。「參加工作有六七年了,一直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控制系統工作。」他說。

「大家在電視裡聽到的是01號指揮員『3,2,1,點火』的口令,然後,就看到點火員按下發射按鈕。」郝軍說,其實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他是聽到兩個口令後,才按下發射按鈕的。

「我們是逐級指揮的。」郝軍介紹說,在指揮大廳,點火員的位置處在前面,他的旁邊是控制系統的指揮員,在離他10米遠的地方是01指揮員。發射前,由01指揮員進行「10,9,8……3,2,1,點火!」倒計時,但01指揮員點火命令發出後,點火員並不是直接按下按鈕,他要等到他身旁的控制系統指揮員在01指揮員的命令後再發出「點火」命令。聽到第二個「點火」命令,點火員才會按下發射按鈕。

「我的上級指揮員是控制系統指揮員,控制系統指揮員的上級是01號指揮員,命令要逐級傳達。」郝軍說,「不過,這兩個命令幾乎是同時的。」一般情況下,進入10秒倒計時,點火員就打開發射按鈕的保護蓋,做好了準備。

摁按鈕為啥要用大拇指

「很多人以為『金手指』就是在點火的那一刻按下按鈕而已,其實不然。」郝軍說,點火員的崗位職能涉及很多方面,除了操作發射按鈕外,還要進行狀態觀察、數據實時判讀、系統配電、應急處置等。「點火員還要通過火箭上的實驗參數,了解儀器的實測值,看看是否與標準值一致,是否滿足飛行的要求。根據這些參數,進行相應的處置。」

為什麼非得要用大拇指來按發射按鈕呢?郝軍解釋說,因為大拇指和按鈕的接觸面比較吻合,能夠及時準確地按下按鈕,而使用其他手指,容易晃動。

綜 合

花了多少錢

「一號」14億「二號」9億,相當於修幾公裡地鐵

中國工程院院士、戰略飛彈與運載火箭技術專家、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國家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龍樂豪表示,雖然探月工程浩大,但實際花費並不高。以嫦娥二號為例,探月花費僅相當於修幾公裡地鐵。

探月第一、二期工程共花了20多億元,其中一期約14億元,嫦娥二號任務總經費投入約為9億元人民幣,衛星在軌工作設計壽命是半年。這個花費相當於北京修幾公裡地鐵的費用。

目前,三期工程國家沒有正式批,還正在申報。探月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周期長,10年甚至更長,但一旦定下來就得幹成。

隨身攜帶什麼

二姑娘暗藏「七種武器」,重140公斤

嫦娥二號上天時,還要隨身攜帶七種有效載荷。據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吳季介紹,這「七種武器」包括:CCD立體相機、雷射高度計、X射線譜儀、γ射線譜儀、微波探測器、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太陽風離子探測器,有效載荷總重約140公斤。

七種武器都是幹嘛的?

吳季說,這「七種武器」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用來完成月球表面三維成像的,包括CCD立體相機和雷射高度計。當年的嫦娥一號也有相機和雷射高度計,但此次嫦娥二號任務,這兩個東西都重新研製了。嫦娥一號相機的解析度是120米,現在的解析度要求小於10米。雷射高度計原來是一秒鐘測一次,這次是一秒鐘測五次。

第二類是用來探測月球表面物質的化學成分的,包括X射線譜儀、γ射線譜儀。嫦娥一號也有這兩種載荷,但此次γ射線譜儀的探測晶體靈敏度提高了,X射線譜儀的譜段的選擇也做了一些調整,應該能得到更好的探測結果。

第三類是用於月壤探測的微波探測器。這個微波探測器沒有做太大改動,但是微波的特點是統計性的,數據越多解析度越高,嫦娥二號探測結果會改進嫦娥一號所獲得的一些數據。

第四類是用於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的,包括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太陽風離子探測器。這兩個探測器也沒怎麼變。

最牛的是高解析度立體相機

與「嫦娥一號」相比,「嫦娥二號」最牛的是有效載荷分系統新增優於10米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在100公裡×15公裡試驗軌道,將對「嫦娥三號」任務預選月球著陸區進行優於1.5米的高解析度成像試驗。

奔月要幹嘛

探路先鋒,為嫦娥三號驗證一項重要技術

與三年前的嫦娥一號飛行相比,這次任務有什麼不同?組成工程的各系統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來自探月工程五大系統的負責人對此作出全方位解讀。

金黃色的立方體外表,很有些科幻味道。這顆被航天人稱為「嫦娥二姑娘」的衛星跟嫦娥一號大小完全相同,與大多數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神舟」飛船相比,則嬌小得多。

專家說,如果說嫦娥一號是為中國人開啟通往月球之路的鑰匙,嫦娥二號就是實現最終目標的又一「探路先鋒」。嫦娥二號衛星總設計師黃江川介紹,僅從工程角度而言,這顆衛星的主要任務是驗證距月面100公裡近月制動的月球軌道捕獲技術、驗證100公裡×15公裡軌道機動與飛行技術等6項關鍵技術。 沿著科學家們設計的奔月「快速路」,嫦娥二號不再像嫦娥一號那樣在環繞地球的橢圓軌道上「逗留」數天,而是直接從地月轉移軌道飛向月球,奔月時間從12天縮短為5天。更令人矚目的是嫦娥二號肩負的一項重要任務——驗證對嫦娥三號至關重要的X頻段測控技術。

「X頻段具有頻率高、傳輸帶寬更寬等特點,是未來深空探測的主用頻段。」測控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介紹說,在嫦娥二號衛星上搭載X頻段應答機,與中國X頻段地面測控設備配合驗證X頻段測控體制,將為嫦娥三號任務積累測控經驗,為未來更遠的深空探測奠定技術基礎。綜合新華社等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專家解答↓↓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1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特點?嫦娥五號任務是近年來中國航天難度最大的一次航天任務。它在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對月球表面探測基礎上,首次對月球表面月壤和巖石進行自動採樣,首次從月球表面起飛,首次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地方交匯對接,首次帶著月壤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直接返回地球表面。
  • 4000多個溶洞上修地鐵 探訪武漢地鐵紙坊線
    據了解,該線路全長約17公裡,全線穿越溶洞4345個,地下溶洞宛如蜂巢。  【解說】12月20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武漢地鐵紙坊線。記者看到,該線路的列車正在進行試跑,地鐵站內的裝修已經完成,部分工作人員在對設備進行安裝和調試。  【解說】紙坊線自2014年12月開工建設以來,面臨著多項難題,尤以地下溶洞最為棘手。
  • 嫦娥二號探月_中國網
    相比「嫦娥一號」先發射到地球附近的過渡軌道,再經過自身多次調整進入奔月軌道,「嫦娥二號」衛星將由運載火箭直接送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約38萬公裡的奔月軌道。「嫦娥一號」用了近14天時間進入工作軌道,「嫦娥二號」7天以內就可做到。因此,「嫦娥二號」任務對運載火箭推力要求更大,對入軌精度和控制精度要求更高。
  • 10萬公裡外看地球 嫦娥二號拍攝視頻首次公布
    嫦娥二號「打方向盤」視頻公布 詮釋近月制動本報訊(記者 李鐵錚)今年10月1日發射的嫦娥二號衛星上首次安裝了四臺小相機,昨天國防科工局首次對外公布這些相機拍攝的畫面與視頻。據介紹,這是首次在10萬公裡以外看到地球的景象。
  • 嫦娥二號順利進入高度100公裡圓形環月軌道
    東方網10月9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今天(9日)上午11時32分,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動,順利進入軌道高度為100公裡的圓形環月軌道,在軌測試後開始進行科學探測活動。  11時17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出指令,嫦娥二號衛星490牛發動機成功點火,約15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
  • 十幾公裡地鐵上飛出了探月工程|2020航天盤點
    7個月,4億公裡,我們正式向火星進發。 這一年,我們發射了嫦娥五號,順利帶回了1731克月壤,為我國的「繞、落、回」三步走的探月工程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
  • 漲知識|嫦娥四號之後的五號、六號、七號、八號各有什麼使命
    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第一期是「繞」,2007年通過發射繞月探測器,全球性、整體性、綜合性了解月球。原定通過發射嫦娥一號、二號繞月探測器來完成,其中嫦娥二號是嫦娥一號的備份。
  • 嫦娥二號探月解析度比嫦娥一號提高數倍
    9月29日,西昌衛星發射場消防隊在進行演練。「嫦娥二號」衛星吊裝完畢,測試正常,等待發射。秦憲安 攝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二期先導星,嫦娥二號與她的「姐姐」嫦娥一號相比,共有以下改進和不同。  1 技術驗證 備選著陸區成像試驗  嫦娥二號飛行期間,將開展6大技術驗證:一是配合運載火箭,驗證地月轉移軌道直接發射技術;二是搭載輕小型化X頻段深空應答機,配合我國新建的X頻段地面測控站,試驗X頻段測控技術;三是驗證距月面100公裡近月制動的月球軌道捕獲技術;四是驗證100公裡×15公裡軌道機動與飛行技術;五是試驗遙測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 嫦娥二號簡介
    「嫦娥二號」原本是「嫦娥一號」的備份衛星,因此兩顆星在外形和重量上並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它的繞月飛行軌道將由嫦娥一號時的200公裡高度降低到100公裡,這樣它就能把月球看得更清楚了。為此,科研人員為它安裝了解析度為10米的CCD相機,這就比嫦娥一號120米解析度的相機拍得更清晰、更詳細。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
    天氣網訊,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事情引來網友們關注,據悉,探月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那麼,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呢?一起來看看吧。
  • 合肥地鐵7號線_2020年合肥地鐵7號線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兩站斜交呈「T」型,其中1號線車站在下,為地下四層三跨箱型框架結 查看詳情 合肥地鐵1號線每公裡造價6.7億元 催生兩大商圈 查看詳情
  • 中鐵電氣化局開建西安地鐵二號線供電系統工程
    1月7日,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所屬中鐵電氣化局承建的西安地鐵二號線鳳城五路至市圖書館區間的隧道正式開鑽打孔,標誌著西安地鐵二號線供電系統工程正式開工。  西安地鐵二號線供電系統工程線路全長26.6公裡,合同額3.3億元,包括變電所、接觸網、環網、電力監控、雜散電流和供電車間六個子系統工程。
  • 嫦娥二號成月球衛星 將擇機入百公裡環月圓軌道
    嫦娥二號衛星發射以來經過的關鍵步驟示意圖。  7日下午,截至記者發稿時,嫦娥二號衛星在橢圓環月軌道飛行正常,將按計劃進入預定環月工作軌道,即100公裡的環月圓軌道。成功進入這個「使命軌道」,將標誌著此次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工程取得基本成功。  嫦娥二號已成月球衛星  從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成功升空後,嫦娥二號已經歷多重風險,並順利完成地月轉移軌道飛行,進入了近月制動階段。尤其是10月6日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成為一顆月球衛星,經受了一次至關重要的考驗。
  • 每天客流量那麼大,為何全國僅有這幾座城市地鐵在賺錢?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在今年5月9號的時候,發布了《城市軌道交通2019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截止去年年底,內地地區一共有40個城市開通了城軌交通,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6736.2公裡。儘管地鐵不是每一個城市都有,但是但凡是有地鐵的城市,每天的客流量都很大,上下班高峰時期的時候,地鐵站常常會被擠得「水洩不通」。 在外人眼裡,地鐵每天的客流量那麼大,就相當於是一座行走的「吸金神器」。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最後製作完成的7米解析度的全月球分幅影像圖產品,共746幅,總數據量約800GB,按照1比8萬的比例全部列印拼接起來,圖片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  7米解析度到底意味著什麼?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所長童慶禧打了個比方,如果說嫦娥一號只能發現機場、港口,嫦娥二號就可以發現機場上的飛機和港口裡的輪船。
  • 總師介紹嫦娥二號與嫦娥三號現狀 嫦娥四號2018年登月球背面
    嫦娥二號與嫦娥一號任務條件對比 。(新華社 發)■嫦娥二號成人造太陽系小行星 2020年回地球附近還記得2010年10月1日發射的嫦娥二號衛星麼?它還在超期服役,還在飛。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1日告訴記者,嫦娥二號已經成為太陽系的小行星,圍繞太陽做橢圓軌道運行。「嫦娥二號表現優異,大約會在2020年前後回到地球附近。」葉培建說。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結束休眠,嫦娥四號如何探索月球背面?
    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在5月17日3時25分和16日11時53分,結束了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18月晝工作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傳回首張月球背面清晰影像。嫦娥四號如何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 最「渺無人煙」的地鐵:花費180億,日流量卻不及上海2號線0.3%
    交通問題尤其是對於二、三線以上的大城市來說,更為重要,因為大城市上班族肯定是最多的,而上班族最擔心的一點就是堵車了。其中對於很多人來說最為方便的一種應該是地鐵了吧?畢竟地鐵既方便,速度也很快,而且基本上也不佔據到什麼地面面積,更多都是地下空間的面積。
  • 嫦娥二號五大系統總設計師總指揮已抵達基地
    本報西昌訊(特派記者閻世德 (微博) 董開煒)9月26日,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移動塔向2號固定發射塔靠攏,嫦娥二號及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進入」移動塔,專家和技術人員繼續對嫦娥二號及運載火箭進行常規測試。截至當日,嫦娥二號五大系統的總設計師、總指揮都已抵達基地。9月26日上午,西昌市上空仍然烏雲密布。接近中午時分,衛星發射基地上空的烏雲由濃變淡,露出幾小塊藍天。
  • 「嫦娥二號」總設計師:中國深空探測任重道遠
    記者: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二號」,您的身份也從副總設計師變成了總設計師, 「嫦娥二號」和「嫦娥一號」有什麼不同?  黃江川:「嫦娥一號」是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起點,我國的探月工程分三期,簡單說是「繞、落、回」。「嫦娥一號」是探月一期工程,已經獲得了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