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男性的伴侶要是出軌了,那麼這個男的就是被綠了,被戴了綠帽子。
綠色是中國男性的禁忌色,沒有男人願意自己和綠色扯上關係,人人可謂是談綠色變。
其實綠帽子一開始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詞眼,與後世那些汙名並沒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關羽要戴綠帽子?
最開始以綠色出道的,當屬我們過五關、斬六將,千裡尋兄的關羽關雲長。
說到這裡,不得不恭喜關羽,成為了幸運錦鯉,因為出生的早,完美避免了一系列誤會。
關羽的綠帽,在當時僅僅是綠色,純天然無添加別的含義,關於關羽搭配喜好,正史裡面並沒有記載,那綠衣形象又是如何而來的呢?
這裡有兩個來源,一是民間傳聞,關羽流浪那幾年靠著賣棗為生,自個兒沒什麼錢進貨,就跑去別人家院子裡偷,於是穿上了一身綠配上自己的紅臉,在棗樹上就是一顆最新鮮棗子。
二是在三國演義裡面,一身綠衣服是劉備送給關羽,關羽一直非常珍惜,後來曹操送關羽紅袍,關羽心中不忘劉備,於是把紅袍穿在裡面,外面依舊套著劉備送的綠衣,在安撫曹操的同時,表示劉備才是自己的唯一摯愛。
所以關羽代言的綠色,象徵的可是純潔和堅貞!
歷史上的綠帽第一人
民間把「綠帽子」和女性紅杏出牆直接掛上鉤,據傳是源自這麼一個故事:
唐宋時期,有個名叫李緣銘的文人,極其喜歡詩詞歌賦,他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一舉成名,像別的大V一樣寫出必背古詩文。
當時文風盛行,志同道合的好友非常多,所以常常約了好友秉燭夜談,推敲詩詞。你說這要是個「單身狗」,成宿成宿不回家也就算了,偏偏這人還有一個貌美如花的妻子。
妻子被冷落的時間長了,獨守空閨難免空虛寂寞冷,這時再遇上一個獻殷勤的男子,思想不由自主地就「開小差」了。
但李緣銘一心撲在詩詞歌賦上,絲毫沒有察覺妻子思想上的變化,照樣天天早出晚歸。最後,美嬌妻和那個嘴甜又殷勤的「隔壁老王」日久生情。
就像偷看電視的你,不曾想過老媽會突然回來,沉迷感情交流的美嬌妻也沒想到,出門學習的小李,會有忘了拿學習資料的時候。
那是平平無奇的一天,老王又按照往常的時間來找美嬌妻,誰料李緣銘當天還沒走,本來就做賊心虛,正主一出現可把他嚇得夠嗆,趕忙藏了起來。
後來為了避免再出現這種事,妻子便和「老王」約定,以後如果李緣銘出門了,她就拿著他的綠帽子在門外走走,看見了綠帽子再來。這「綠帽子」就成了偷情的暗號。
偷情哪有天長地久的,最後還是被李緣銘發現了,他沒有哭著選擇原諒她,而是一怒之下休了妻子。
但他妻子用綠帽子當暗號偷情的事情還是傳開了,所以後來這種女性出軌的事情就被人稱作是「戴綠帽子」,那之後男人們對綠帽子也就更忌諱了起來。
綠色自古以來就不是高貴的顏色
在古代,顏色也有高低貴賤之分,綠色就屬於比較普通或許說檔次比較低的顏色。
我國古代把紅、黃、藍、黑、白五「原色」稱為「正色」,具有極高的地位。比如《禮記》中就講:「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之後還有一些朝代「尚黃」。
而綠色根據《廣韻》中解釋為「青黃色」、「蒼黃之間色」,是為低賤的顏色。《詩經·邶風·綠衣》中就寫到「綠衣黃裳,心之憂矣」,就是原本按照顏色的貴賤,應該「黃在上作衣,綠在下為裳」,結果現在「綠衣黃裳」了,就表示上下異位了,令人「心之憂矣」!
儒家成為正統後,建立了服飾的尚色制度,用顏色區分貴賤、尊卑,《漢書東方朔傳》中也提到,綠衣是身份卑微之人與朝堂上的無名小官才會穿的服飾配色。
尤其是到了隋唐之後,服飾的顏色正式成為一種區分高低貴賤的方式,不同身份的人,是不能越過自己的身份地位去選擇衣著顏色的。
白居易的《憶微之》詩云:「折腰俱老綠衫中」,形容仕途坎坷,人老白首仍屈身於低微的「綠衫」行列之中。
就連大V李白都公開嘲諷「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所以在當時,如果罵一個人「綠」,其實是罵那個人低賤的意思,總之就是看不起綠色。
不僅如此,綠色的頭巾更是演變成一種變相懲罰犯人的方式,比打屁股還屈辱。
唐朝有個叫李封的縣令,就用這個觀念玩起了精神羞辱,他把戴綠頭巾作為對手下人辦事不利的懲罰,誰要是被勒令戴綠頭巾,估計得羞憤欲死。
「不加杖罰,但令裹碧頭巾以辱之——《封氏見聞錄》」
綠帽子是男性地位的特有標誌
在衣服顏色嚴格的規定下,底層的工作者服飾顏色的選擇本來就很有限。在不衝撞上層階級的前提下,想穿得顏色豐富一些,可選擇的顏色就更少了。所以古時的風塵女子多穿紫衫,而在妓院裡工作的男性則會戴綠色的帽子。
到元代時,風塵場所工作者的服裝更是被直接做了規定,樂人和妓女必須穿綠服,飾綠頭巾。《元典章》中還規定,娼妓的家長和兄弟也都必須裹上青色的頭巾。
所以這「綠帽子」除了低賤之外還和「風塵」攀上了親。
朱元璋是農民起家,期間還當過一陣子的和尚,崇尚勤儉節約,對於商人以及花天酒地這類一直很排斥,所以自打朱元璋稱帝後,就開始正大光明的施行報復規定,對服飾都進行了詳盡的規定,農民可以穿綢、紗、絹、布四種衣料,而商人卻只能穿絹、布。
對於花天酒地的紅燈區,更是直接規定「樂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許與民妻同。」從事特殊職業的女性,只能穿皂色衣服,不能和普通婦女穿成一樣。
而身為娼妓的親屬,更是全身上下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他們被明令規定,頭上必須戴著綠色頭巾,腰間繫上紅帶子,腳上要穿著帶毛的豬皮鞋。
光是穿著限制還不夠,他們甚至還被規定,不許在街道中間行走,只能在道路兩邊「靠邊走」。
從此,綠帽子就被賦予了「靈魂含義」,一看綠帽子就知道,家裡有人從事特殊職業,久而久之,綠帽子也就被默認為了「外面有人」的含義。
綠色不僅在儒家文化中不受歡迎,就算是到了清朝,綠色也同樣遭到歧視,您看八旗由高到低排列的次序分別是鑲黃、正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這些顏色都是正色,只有漢人是綠營。
不過,綠帽子的特殊含義只是中國文化裡特有的梗,其他國家還是很喜歡綠色的。
比如,在寒冷地區生活的人們認為,充滿生機的綠色有著抵抗嚴寒的魔力,聖誕老人也穿上綠色的衣服,寓意帶來生機,所以最原本的聖誕帽其實是綠色的。
到了今天,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開始越來越尊重他人,綠色也成為了很經典的時尚元素,廣受很多小姑娘的好評。
但是如果一個男人戴上綠帽子,還是要莫大的勇氣,我們心疼「寶寶」,可是誰也不想做「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