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注射蛋白質WNT7A治療小鼠肌肉萎縮症

2021-01-21 生物谷

2012年11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注入了新的人類蛋白質轉化為肌肉,可以顯著增加杜氏進行性肌營養不良(DMD)症小鼠模型肌肉大小和力量。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PNAS雜誌上。

研究證實蛋白質WNT7A能促進健康的肌肉組織生長和修復。在這項研究中,杜氏肌營養不良症的小鼠模型注射WNT7A後,肌肉力量增加近2倍,幾乎接近了正常的水平。研究還發現肌纖維的大小明顯增加,並有較少的肌肉損傷,相比沒有注射WNT7A的小鼠而言。

目前有公司正在開發以WNT7A為基礎的用於治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和萎縮的候選藥物。雖然正在進行臨床前的評估,但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開始臨床試驗。(生物谷:Bioon.com)

Wnt7a treatment ameliorates muscular dystrophy

Julia von Maltzahna, Jean-Marc Renaudb, Gianni Parisec, and Michael A. Rudnickia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is a devastating genetic muscular disorder of childhood marked by progressive debilitating muscle weakness and wasting, and ultimately death in the second or third decade of life. Wnt7a signaling through its receptor Fzd7 accelerates and augments regeneration by stimulating satellite stem cell expansion through the planar cell polarity pathway, as well as myofiber hypertrophy through the AKT/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anabolic pathway. We investigated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he secreted factor Wnt7a for focal treatment of dystrophic DMD muscles using the mdx mouse model, and found that Wnt7a treatment efficiently induced satellite cell expansion and myofiber hypertrophy in treated mucles in mdx mice. Importantly, Wnt7a treatment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uscle strength, as determined by generation of specific force. Furthermore, Wnt7a reduced the level of contractile damage, likely by inducing a shift in fiber type toward slow-twitch. Finally, we found that Wnt7a similarly induced myotube hypertrophy and a shift in fiber type toward slow-twitch in human primary myotubes. Taken together,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Wnt7a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development as an ameliorative treatment for DMD.

相關焦點

  • 逆轉肌肉衰老,《科學》揭示保持「年輕力壯」的關鍵分子
    圖片來源:123RF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在小鼠老化過程中,有一種蛋白質是肌肉功能的主要調節者。人為阻斷這種蛋白質的活性後,年老小鼠的肌肉力量和耐力獲得了顯著改善。負責這項研究的Helen Blau教授評論說:「進步特別明顯。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年老小鼠的肌肉力量增強了15%~20%,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提升。」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蛋白質很可能也在老年人肌肉衰退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肌肉乾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當研究人員將GDNF直接注射到衰老小鼠的肌肉中時,肌肉乾細胞功能和肌肉再生得以恢復。2. Mol Ther:CRISPR-Cas9技術能夠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doi:10.1016/j.ymthe.2019.06.012 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是一種罕見但十分嚴重的遺傳性疾病,可導致肌肉的流失與機體的損傷。
  • 一個月內逆轉肌肉衰老!《科學》揭示保持「年輕力壯」的關鍵分子
    ,有一種蛋白質是肌肉功能的主要調節者。人為阻斷這種蛋白質的活性後,年老小鼠的肌肉力量和耐力獲得了顯著改善。負責這項研究的Helen Blau教授評論說:「進步特別明顯。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年老小鼠的肌肉力量增強了15%~20%,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提升。」
  • Science:斯坦福團隊就讓衰老肌肉恢復年輕態
    經過一個月的治療,老年小鼠的肌肉力量增強了15%到20%,而且,它們的肌肉纖維看起來更像年輕小鼠的肌肉。考慮到人類在50歲左右每10年會失去大約10%的肌肉力量,如果能實現是相當了不起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被稱為15-PGDH的蛋白質此前並未被證實與衰老有關。
  • 科學家們發現了刺激小鼠肌肉細胞的化合物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能在小鼠肌肉細胞中再現運動效果的化合物。這些發現發表在《細胞報告醫學》雜誌上。新發現的化合物激活了這些信號,這表明化合物就像它最終可以被用來治療有肢帶的人肌營養不良一種青少年發病的肌肉營養不良症。當肌肉不正常工作時,它們會逐漸萎縮。(這一現象對於腿部打過石膏的人來說是可以理解的。)幸運的是,對於肌肉健康的人來說,這種退化是可逆的。
  • 男孩成江蘇首例「諾西那生鈉」鞘內注射治療患兒
    11月27日,1歲9個月的男孩哲哲因脊髓性肌萎縮,在蘇大附兒院接受「諾西那生鈉」鞘內注射治療,成為江蘇省首例接受該藥治療的患兒。據了解,患者發病後由於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細胞退行性病變,從而導致軀體、四肢肌肉逐漸萎縮並喪失運動功能,也會出現呼吸障礙、吞咽障礙、骨骼變形、營養不良等多系統損害,脊髓性肌萎縮症也因此成為嬰幼兒最常見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嚴重者甚至無法存活到兩歲。注射:簡單的動作反覆練習哲哲患病後,父母為他做過康復等手段治療,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 研究稱將特定蛋白質注射到睪丸中或可治療男性不育症
    現在,首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將裝載有某些蛋白質的納米顆粒直接送入睪丸。在小鼠的測試中,以前不育的動物很快就能擁有與未受影響的小鼠相同數量的幼崽。一種名為PIN1的蛋白質已被確定為在發展屏障中發揮關鍵作用,因此對於新研究,研究人員調查了如何提高睪丸中該蛋白質的水平,以重建屏障,並希望提高生育能力。為了將蛋白質直接輸送到睪丸,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稱為Fibroplex的系統,由塗有脂質的絲纖維素納米顆粒組成,並加載PIN1蛋白。
  • PNAS:肌肉細胞與脂肪細胞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在小鼠和人類的實驗中,他們發現短期運動訓練會增加脂肪細胞中DICER酶的水平。脂肪中的DICER可幫助肌肉適應運動並提高機能,因為它可引發脂肪細胞釋放脂肪酸到肌肉所需的血液中。他們的研究表明,不能產生DICER的小鼠不能從運動中獲得更多的適應力,甚至無法肥胖。但是,如果將血液從先前運動的小鼠轉移到未運動的小鼠中,則會增加未運動的小鼠脂肪中DICER的水平。這表明運動訓練會使肌肉釋放一種分子,從而導致脂肪細胞產生更多的DICER。
  • 科學家調整CRISPR基因編輯工具,通過RNA解決肌肉萎縮症問題
    通過使用該技術來代替靶向RNA,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一種破壞這種分子的有毒積累的能力,這可能為肌肉萎縮症和相關疾病的新療法鋪平道路。RNA作為信使服務,將我們基因的信息傳達給細胞生產蛋白質的「機器」,它的位置以及它在細胞中的傳播方式可以決定這一重要功能的執行情況。當RNA沒有遵循正確的路徑或最終在一個不應該的位置結束時,它可能會導致問題。研究已經將錯位的RNA與包括自閉症和癌症在內的一系列疾病聯繫起來,因此在活細胞中靶向它的能力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 科學家調整CRISPR基因編輯工具 通過RNA解決肌肉萎縮症問題
    通過使用該技術來代替靶向RNA,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一種破壞這種分子的有毒積累的能力,這可能為肌肉萎縮症和相關疾病的新療法鋪平道路。這項新研究建立在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基礎上,UCSD的科學家表明,CRISPR工具可以用來靶向活細胞中的RNA。
  • 《PNAS》期刊:運動產生的「外泌體」,他人注射後,可改善衰老
    近期科研期刊《PNAS》上發布一則研究報告,來自西班牙的Parrizas團隊發現,高強度運動(HIIT)後的小鼠,肌肉細胞會分泌特殊miRNA外泌體,通過從小鼠A體內提取注射這些外泌體,可讓不運動小鼠(小鼠B、小鼠C等)享受到運動後的效益,如調控長命基因FOXO1表達等,延長生存期
  • 美科學家「轉基因療法」,可讓肌肉「重返18歲」
    如何讓乾癟的肌肉重新煥發年輕活力?近日,在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上,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給出了一個特別的答案:基因編輯。 在臨床醫學鄰域,肌肉萎縮、退化向來被視為人體衰老的重要表現。雖然一般認為,通過運動、補充蛋白質等手段,可以緩解這種症狀。但隨著年紀增長,人體細胞的代謝障礙越來越嚴重,肌肉還是會不可避免的老化。
  • 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靜脈注射、腹腔注射,你選哪種?
    給豬豬打針有以下幾種注射方式: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靜脈注射、腹腔注射等方法。但是不管是豬豬還是人或是為人類做貢獻的實驗小動物,大多數給藥的時候都會用到以上幾種方法,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一.不同給藥途徑的區別  1 肌肉注射:由於肌肉內血管豐富,注入的藥液吸收較快,另外,由於肌肉內感覺神經分布較少,所以引起的疼痛較輕,因此肌肉注射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一般選擇在肌肉豐滿的臀部或頸部。  2 皮下注射:皮下注射將藥液注射到皮膚與肌肉之間的疏鬆組織中,注射部位一般選擇在皮薄而容易移動,但活動較小的部位,如大腿內側,耳根後方。
  • PNAS:香蕉凝集素衍生物能抗流感和冠狀病毒,體內實驗有效!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團隊發現,香蕉裡的蛋白質——香蕉凝集素具有抗病毒作用,但也會引起很大不良反應。於是,他們對香蕉凝集素進行結構改造,替換了一個胺基酸,合成一種新化合物,經小鼠內體實驗證實可以安全地防禦多種病毒,包括耐藥的致命流感病毒。
  • A-2巨球蛋白在骨骼肌肉系統疾病治療中應用的研究現狀
    同時證實炎症分子主要由存在於髓核和纖維環處的細胞所表達,部分由周邊的巨噬細胞表達。目前,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局限於物理治療提高肌肉強度、增加關節穩定性、降低體重減輕關節應力作用、關節腔藥物注射(類固醇類藥物和透明質酸鈉)、口服非甾體類止疼抗炎藥,終末期才考慮外科手術幹預。
  • 科學家通過注射基因治好了小鼠的遺傳性耳聾?或許有天我們也可以...
    科學家通過注射基因治好了小鼠的遺傳性耳聾?通過給患有DFNB9耳聾的成年小鼠注射缺乏的這種基因,科學家們成功地將小鼠的聽覺突觸功能和聽覺閾值恢復到接近正常的水平。這些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為未來對DFNB9患者進行基因治療試驗開闢了新途徑。超過一半的非症候群型耳聾(一種遺傳性耳聾)病例的成因中,基因問題都佔一部分,而且其中大多數(約80%)是由常染色體隱性耳聾(DFNB)引起的。
  • 記憶力衰退、肥胖、肌肉退化……可能都與你的骨頭狀況有關
    研究人員表示:「骨鈣素似乎能夠逆轉大腦和肌肉的衰老。如果給老齡小鼠注射骨鈣素,它們可以恢復一定記憶力,並將運動能力恢復到年輕小鼠的水平。這是一件極富吸引力的事情。」骨鈣素是人體骨骼產生的一種激素,也是骨骼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質之一,對骨組織的重塑至關重要——青少年時期磕著碰著所造成的骨損傷全仰仗它幫忙恢復。
  • 生薑和咖喱中提取一種東西讓肌肉萎縮的老鼠牢牢抓住了木桿(圖)
    插圖 連誠  通訊員 餘寧寧 記 者 傅 苓  原本打算用來研究前列腺癌的薑黃素衍生物,意外地治好了小老鼠的肌肉萎縮症。一個歪打正著,醫學界一直回天無力的肌肉萎縮症治療閃出一線希望。  研究者是浙醫二院泌尿外科楊之明博士。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醫學》上。這是浙江醫生第一次作為第一作者出現在該雜誌上。  創刊於1869年的《自然》系列雜誌,是全球科學界最有名望的期刊。許多極具影響力的重大科研成果和科學發現,如克隆多莉羊等都是通過它公之於眾。
  • 不能忽視的老年病,肌肉萎縮可能讓老人無法正常生活
    其中肌肉萎縮是一種老年人常見但經常被忽視的病,也有一些人在中年時期就會發病。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導致終身殘疾,但是儘早治療就可以有效控制,並且還可以促進肌肉恢復。在美國,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約有40%患不同程度的老年性肌肉萎縮症。 有一些在家就可以判斷肌肉狀態等方法,在判斷下肢肌肉的肌力時,可採用單腳站立試驗。具體的測試辦法:雙手自然下垂緊貼大腿兩側,閉眼單腳站立。請人看表,記下腳不移動持續站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