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茶的人,難免會幻想自己能種出一片茶園來,這樣每天都可以喝到自己親手種植、採摘的茶葉了。那麼像愛喝咖啡的人,是不是也會幻想著自己能種出一片咖啡林來呢?畢竟它們都屬於世界上的著名飲品。但是有很多人還不知道咖啡是如何種植出來,一般熟知咖啡的人都知道它屬於熱帶植物,在我國也就主要生在雲南等地,所以說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種出可以喝的咖啡來,但是如果我們自家在家種植一棵咖啡樹,說不定開花結果了呢?下面就跟小植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操作方法吧~小夥伴們都可以動手試試噢!
一、關於咖啡的由來
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叫它「咖啡」一名嗎?那是因為咖啡樹原產於非洲衣索比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據說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發現羊吃了一種植物後,變得非常興奮活潑,進而發現了咖啡。還有說法稱是因野火偶然燒毀了一片咖啡林,燒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圍居民注意。
起初咖啡在歐洲價格不菲,只有貴族才能飲用咖啡,咖啡甚至被稱為「黑色金子」。直到1690年,一位荷蘭船長航行到葉門,得到幾棵咖啡苗,在印度尼西亞種植成功。1727年荷屬蓋亞那的一位外交官的妻子,將幾粒咖啡種子送給一位在巴西的西班牙人,他在巴西試種取得很好的效果。巴西的氣候非常適宜咖啡生長,從此咖啡在南美洲迅速蔓延。因大量生產而價格下降的咖啡開始成為歐洲人的重要飲料。這個名稱也是源自希臘語「Kaweh」的意思,代表著「力量與熱情」。現在世界各地,人們越來越愛喝咖啡。隨之而來的咖啡文化充滿生活的每個時刻。無論在家裡、還是在辦公室、或是各種社交場合,人們都在品著咖啡,它逐漸與我們生活聯繫在一起。
二、咖啡的種植方法
盆土
雖說咖啡樹是樹,根系比較發達,但是沒必要一開始就選個大盆。可以等樹苗長大一點再換盆移栽。如果只作觀賞用,漂亮的小花盆也挺好。咖啡樹對土壤不太挑剔,一般的園土就可以長得很好。但是用疏鬆的腐殖土,會更利於種子成活、健壯生長。
播種
在挑選好的咖啡豆上,用小刀或剪刀在表皮上割開一個小口,然後剝去外皮。注意動作一定要輕,不能傷到裡面的果仁。再用冷水浸泡咖啡種子進行催芽,等浸泡完畢後取出來,播種到土壤中。覆蓋土壤的厚度與種子一致。
種植
等成活後的咖啡苗長出真葉,差不多十釐米左右的樣子,就可以進行移栽了。移栽的花盆口徑與咖啡苗的冠徑相同就行了,這樣才能保證根系的自由伸展。最好是一個花盆種植一棵,避免擁擠。
溫度
移栽後的樹苗,先放在陰涼的地方養護。等成活後再移至陽光下。雖說咖啡樹喜陰,但適當的光照會利於植株的生長。一般溫度在15~25℃之間最適宜咖啡樹的生長,還有利於它結出濃香堅硬的果實哦!
澆水
咖啡樹在幼苗期的時候,由於較快的生長速度,消耗了大量的水分。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我們要及時補足水分。等它長大一些後需水量就會慢慢減少,到時只用保持盆土稍乾燥就行。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咖啡樹放至水槽或容器內,保持花盆底下放置的盛水盤乾燥。
施肥
像普通植物養護一樣,每年定期給它換盆一次,選擇稍微大點的盆,以便增加根系的活動空間,使咖啡樹呼吸更通暢,減少了蟲病害的煩惱。順便在換盆的時候去掉老根,一般來說,咖啡樹的吸肥力並不強,使用廢果皮之類的有機肥料就能保持植株正常生長。
三、種植的注意事項
1.咖啡樹在生長期內,下面的葉子會逐漸黃化掉,這屬於植物生長的正常現象,不用太擔心,只需注意及時清理老葉黃葉就行。
2.要想咖啡樹花繁葉茂,就要適當的打尖,促使側枝萌發,擁有好看的樹冠。
四、生產方法
咖啡豆收成果實後到出貨上市前要先去除外皮、果肉、賽果皮及銀皮。其方法有乾燥式(也稱天然法或非水洗式)與水洗式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