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個問題,「買股票我們都知道要低買高賣,為什麼大多數人卻總是追漲?」,其實這大多只是賭徒心理而以,不過由此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選擇恐懼症。
相信我們身邊都有許多有選擇恐懼症的人,也許我們自己也是。糾結半個小時,也選不出要吃什麼;翻遍無數店鋪,還是挑不出要買的衣服;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們總是一團漿糊,然後以選擇恐懼症來一言概括。但仔細想想,選擇恐懼症真的只是不知發何選擇這麼簡單嗎?
沒做過什麼調查,但想來,其實選擇恐懼症,應該算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對自己的不相信,導至決斷力比較弱,然後面對多種可選項就容易不知所措,甚至患得患失。一直以來,我們都從不把這個問題當回事兒,它對我們也確實好像沒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但是,或許我們都只是忽略的它的影響。
恐懼選擇,表面看確實沒什麼影響,但長期這樣,特別是在我們從未意識到這是個問題的情況下,會讓我們遇事變得更加糾結。仔細回憶一下,我們經歷的許多失敗,煩惱,悔不當初,好像都與它有些關係。而且,長期的選擇恐懼,似乎還會讓我們的意志力,專注力變得薄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糾結的選擇過程,會一點點地消磨掉我們的激情,然後,放棄似乎就變得理所當然。
克服選擇恐懼症,或許很難,但可能也不難。生活中我們面對的選持,其實大多並不是很重要,最終的選擇並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所以,大多時候,選持那個」第一眼「的選項就行,讓自己變得果斷,雷厲風行,堅持下去,也許一段時間以後,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