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6成外地大學生想離京 房價過高是主因

2020-12-07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六成外地畢業生想離京

  京華時報製圖 吳尚楠

  昨天,由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社會工委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社會建設藍皮書:2015年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報告指出,北京社會階層結構和人口結構還需進一步優化。      

  >>社會階層

  中下層偏大 形如蒙古包

  藍皮書指出,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社會中上層只佔社會各階層的2.97%,中產階層佔35.85%,社會中下層佔61.17%。社會階層結構圖近似一個蒙古包,社會中下層的比例過大,中上部過小(上圖)。

  第六次人口普查已過去5年,按中產階層每年增加1%計算,估計目前北京中產階層佔40%左右,到2025年可能達到50%,那時能形成中間大兩頭小、接近理想橄欖形的社會。

  >>人口結構

  人才仍短缺 性別不平衡

  藍皮書指出,北京人口素質普遍有所提高,但人才資源仍然比較短缺。作為國際大都市,國際化人才匱乏。此外,由於北京區域發展差異較大,資源配置不均衡,有些郊區縣引進人才但留不住成為常態。

  此外,北京人口紅利處於高峰期,但少子老齡化的問題將日益凸顯。人口性別比失調,性別不平衡問題突出。

  >>人才流動

  生活成本高 居留受影響

  藍皮書調查顯示,所有被調查的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中,60%的被調查者表示未來會離開北京。至於離京原因,主要是無法置辦房產、看不到職業發展前景、經濟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等。如果這些困擾始終得不到解決,將近八成的大學畢業生會在35歲之前選擇離開。

  課題組專家認為,北京就業機會多是吸引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在京工作的最大因素。但高昂的生活成本,特別是居住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這是影響他們居留北京的最重要因素。

  京華時報記者 張然

相關焦點

  • 紐西蘭房價走高 奧克蘭市場火爆成主因
    人民網雪梨3月13日電(陳奕衝) 來自房屋中介的數據顯示,2014年度紐西蘭中戶型住房均價較往年上漲了3.6%,其中,奧克蘭地區的房價大幅攀升現象成為了推動均價走高的主因,其中戶型住房價格漲幅高達14%,達到了67.5萬紐西蘭元,遠超全國水平。
  • 安居客:東北樓市為何成凍土?「留不住人」是主因
    今年前三季度的樓市足以用火爆一詞來形容,瘋漲的房價直接推動了國慶期間多地限購政策的出臺。然而,東北地區似乎與這場樓市熱潮無緣。體量領先的優質找房平臺安居客最近推出的《全國挑房地圖》顯示,前三季度東北三省的樓市整體低迷,供需比嚴重失衡,房價增速緩慢。對此,安居客房產分析師表示,東北地區樓市低迷的主因是經濟低迷、人口流失。
  • 環京樓市房價出現大跌,背後說明了什麼?
    其實,燕郊還不是房價跌得最慘的城市。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永清房價最高達到23000元/平方米,而到了現在的房價已經跌至6500元/平米,跌幅高達71%。當然,環京樓市房價一片慘跌,還發生在香河、大廠、固安、涿州等緊鄰北京的區域。 除了環京的小城市之外,現在二三線大城市房價也開始下跌了。2019年至2020年間,張家口二手房環比下跌多個月位居全國百城前幾名。
  • 調查報告:大學生法律意識社會調查報告
    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世紀高級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於是我對汕頭大學留校過年的50名外地大學(非本科法學專業)進行了調查。  一、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汕大未返鄉過年的50名非法學本科專業的外地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 抽樣調查數據顯示近三成大學生月生活費超1600元
    北青報記者對北京部分高校大學生月生活費進行了抽樣調查 數據顯示——   近三成大學生月生活費超1600元  本報訊(記者 劉旭 雷嘉 李夢婷 王曉芸)開學在即,各大高校即將迎來又一批新鮮「血液」。
  • 極光大數據:報告顯示成人英語學習離不開背單詞的魔咒
    極光大數據《2018年6月成人英語學習用戶研究報告》新鮮出爐。從行業背景、總體情況勾勒成人英語教育行業圖景,並就職場人士和大學生兩大學習群體的用戶畫像及英語學習情況、培訓班偏好、培訓機構偏好等進行全面解析。
  • 如何計算房價?城市合理房價「計算公式」
    ,按照國際慣例,一個家庭6年的總收入可以購買一套房子,以此我們就可以推算出各地的合理房價計算公式:按每個家庭擁有2名勞動力計算,按照各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2,然後乘以6,基本上就可以得出一個家庭6年總收入,也就是該家庭所能承受的房價總和。
  • 京大學生消費兩極分化 戀愛消費與飲食不相上下
    月消費1000-3000元佔六成    認可實際600-700元就足夠    調查顯示,二外大學生消費從月300元以下至4000元以上均有,兩極分化鮮明,月消費1000元至3000元的佔到六成,請看10人的每月消費額——    300元以下1人    300
  • 報告:房價的上漲是否侵蝕了製造業、擠壓了消費?
    那麼,房價上漲是否惡化了企業生存環境,是否擠出了消費?10月22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發布的《房地產的宏觀經濟學》報告認為,房價與住房供給彈性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保持適當的供給彈性,房價上漲伴隨著房屋供給顯著提高,則會給企業創造更多發展機會,正面影響更突出。此外,報告還認為,房價上漲與消費之間的關係模糊。
  • 極光大數據:2018年6月成人英語學習用戶研究報告
    極光大數據《2018年6月成人英語學習用戶研究報告》新鮮出爐。
  • 中國社科院:房價收入比已達9.3:1超臨界點,對經濟貢獻由正轉負
    中國社科院:房價收入比已達9.3:1超臨界點,對經濟貢獻由正轉負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如火如荼發展。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房地產對經濟的直接貢獻,這些年每年至少保持在5%以上。近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中提到,房價較低時,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是正向的,當房價過高時,房價對經濟的貢獻將由對經濟的正向拉動效應轉換為擠出效應,這就是房地產與經濟的「U」型關係。報告明確指出,按照以往的經驗研究發現,當房價收入比超過9:1後,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由正轉負,對消費擠出效應明顯。
  • 樓市二八定律:20%的人決定80%的房價,只要有人抱怨,房價就會上漲
    經歷了一年多的調控,目前,我國大多數熱點城市的房價已經被踩住了剎車。近日,環京二手房市場甚至出現了價格、銷量齊齊下跌的情況。不少準備買房的潛在購房者又開始猶豫了,房價會繼續跌嗎?是不是應該再等等呢?
  • 房價上漲從大城市向小城市蔓延,房價下跌從小城市向大城市擴散
    而房價也是一樣,具有商品屬性的財富又怎麼能逃過這個規律!用正確的姿勢來打開這個事實來得更加真實,房價會朝著哪個方向前行才是正解。城市化建設的開始就標誌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從經濟發達的城市開始了,而到現在為止城市化建設的腳步還未停止。那麼也就是說樓市的總量還沒有達到頂峰,所以房價還會有一段緩慢上漲的階段,而這樣的情況會出現在超一線城市和正在建設的城市當中。
  • 95後獨霸校園 近6成大學生每天用手機超5小時-大學生,手機 ——快...
    這個夏天,97年出生的小鮮肉們正式跨進了大學校園,據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大學校園中出生在95年以後的學生佔76%,成為大學校園新生代主力軍。近日移動社交軟體易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針對大學生進行了社交習慣調查,約1500人參與。調查結果顯示,57%的大學生有「機不離手」的習慣,每天使用手機時間在5小時以上。
  • 小縣城進入萬元時代後,現在的環京到底有多便宜?
    然而廊坊雖然城市建設一日千裡,房價卻逆勢下跌。以廣陽區核心位置某高端項目為例,該項目2018年房價曾達到2.5萬元,2020年小區均價僅在1.4萬左右。 再微縮到燕郊某標杆項目來看,2017年6月前,其80平左右兩居價格是4萬元/平,而調控後價格一路下跌,如今同戶型的價格在1.6萬元/平左右。
  • 下半年房價將怎麼走?這份報告強調了一個關鍵字
    2020年已經進入下半場,下半年我國的房價走勢備受關注。一份最新發布的房地產預測報告強調了一個關鍵字——「穩」。這份報告是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中指研究院7月3日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總結&下半年趨勢展望報告。
  • 主導房價的唯一要素:人口大遷移,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城市戰爭
    站長最近想寫兩篇文章,一是《北大博士因高房價放棄北京回老家絕對是讀書讀傻了》二是《如何看你老家到底值不值得投資》直到看到今天中信建投房地產小組做的詳盡分析報告,覺得不用寫了。哦耶~於是放出來讓粉絲們參考下。PS:我才不是偷懶,像站長這麼敬業的人怎麼可能偷懶!
  • 奇點學堂 | 抄底環京,需要讀懂北京的「超級朋友圈」
    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加碼,加劇了環京樓市的震蕩,造成近年來環京房價的普遍「腰斬」,目前環京多個板塊的房價水平跌回到2016年,似乎又一次打開了逢低買入的置業窗口期。
  • 年薪8萬,應屆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是否過高?
    大學畢業,是青蔥歲月的結束,也是大學生自食其力的開始。絕大多數畢業生在完成學業後,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判定一份工作的好壞首先要看薪酬的高低。近日,《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期望薪酬平均值為6930元,畢業生更青睞於IT、網際網路、金融以及文化旅遊等薪酬較高的行業。平均薪酬6930元,乘以12個月,也就是一年83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