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聯合發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具體如下:

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國 家 統 計 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0年6月8日

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規定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要求,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

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普查對象是我國境內排放汙染物的工業汙染源(以下簡稱工業源)、農業汙染源(以下簡稱農業源)、生活汙染源(以下簡稱生活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移動源。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各級普查機構認真謀劃、精心組織,廣大普查人員無私奉獻、艱苦努力,廣大普查對象相關人員大力支持、積極參與,現已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摸清了各類汙染源的基本情況、主要汙染物排放數量、汙染治理情況等,建立了重點汙染源檔案和汙染源信息資料庫。現將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總體情況

(一)各類普查對象數量。

2017年末,全國普查對象數量358.32萬個(不含移動源)。包括工業源247.74萬個,畜禽規模養殖場37.88萬個,生活源63.95萬個,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8.40萬個;以行政區為單位的普查對象數量3497個。

(二)汙染物排放量。

2017年,全國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2143.98萬噸,氨氮96.34萬噸,總氮304.14萬噸,總磷31.54萬噸,動植物油30.97萬噸,石油類0.77萬噸,揮發酚244.10噸,氰化物54.73噸,重金屬(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下同)182.54噸。

七大流域(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1957.48萬噸,氨氮85.64萬噸,總氮272.27萬噸,總磷28.49萬噸,動植物油28.00 萬噸,石油類0.69 萬噸,揮發酚203.55噸,氰化物46.84 噸,重金屬154.94噸。

2017年,全國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696.32萬噸,氮氧化物1785.22萬噸,顆粒物1684.05萬噸。本次普查對部分行業和領域揮發性有機物進行了嘗試性調查,排放量1017.45萬噸。

重點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地區)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179.08萬噸,氮氧化物602.47萬噸,顆粒物363.48萬噸,揮發性有機物417.87萬噸。

二、工業源

(一)基本情況。

2017年末,工業企業或產業活動單位247.74萬個。

工業源普查對象數量居前5位的地區:廣東55.48萬個,浙江43.18萬個,江蘇25.56萬個,山東16.62萬個,河北14.27萬個。上述5個地區合計佔工業源普查對象總數的62.61%。

工業源普查對象數量居前3位的行業:金屬製品業31.19萬個,非金屬礦物製品業23.08萬個,通用設備製造業22.68萬個。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普查對象總數的31.06%。

(二)水汙染物。

2017年末,工業企業的廢水處理設施33.12萬套,設計處理能力2.98億立方米/日,廢水年處理量392.00億立方米。

2017年,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90.96萬噸,氨氮4.45萬噸,總氮15.57萬噸,總磷0.79萬噸,石油類0.77萬噸,揮發酚244.10噸,氰化物54.73噸,重金屬176.40噸。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17.90萬噸,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11.92萬噸,紡織業10.98萬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的44.85%。

氨氮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1.09萬噸,農副食品加工業0.63萬噸,紡織業0.34萬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氨氮排放量的46.29%。

總氮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3.84萬噸,農副食品加工業2.03萬噸,紡織業1.84萬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總氮排放量的49.52%。

總磷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2637.74噸,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948.79噸,食品製造業806.89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總磷排放量的55.61%。

石油類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汽車製造業1295.99噸,金屬製品業1117.91噸,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731.69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石油類排放量的40.85%。

揮發酚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160.39噸,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46.44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7.74噸。上述3個行業排放量合計佔工業源揮發酚排放量的92.00%。

氰化物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19.78噸,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15.02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7.28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氰化物排放量的76.89%。

重金屬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32.17噸,金屬製品業26.06噸,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24.26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重金屬排放量的46.76%。

(三)大氣汙染物。

2017年末,工業企業脫硫設施7.67萬套,脫硝設施3.44萬套,除塵設施89.79萬套。

2017年,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529.08萬噸,氮氧化物645.90萬噸,顆粒物1270.50萬噸,揮發性有機物481.66萬噸。

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146.26萬噸,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24.59萬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82.31萬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二氧化硫排放量的66.75%。

氮氧化物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73.97萬噸,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169.24萬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43.42萬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氮氧化物排放量的75.34%。

顆粒物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371.62萬噸,煤炭開採和洗選業193.13萬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31.12萬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顆粒物排放量的54.77%。

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107.57萬噸,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67.75萬噸,橡膠和塑料製品業40.36萬噸。上述3個行業合計佔工業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的44.78%。

(四)工業固體廢物。

1.一般工業固體廢物。2017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38.68億噸,綜合利用量20.62億噸(其中綜合利用往年貯存量3497.84萬噸),處置量9.43億噸(其中處置往年貯存量3525.71萬噸),本年貯存量9.31億噸,傾倒丟棄量158.98萬噸。

2.危險廢物。2017年,危險廢物產生量6581.45萬噸,綜合利用和處置量5972.78萬噸,年末累積貯存量8881.16萬噸。

(五)伴生放射性礦。

伴生放射性礦普查對象主要為可能伴生天然放射性核素的15個類別礦產採選、冶煉和加工產業活動單位。通過對全國8類重點行業2.97萬家企業的檢測篩查,確定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企業共464家,主要分布在湖南、廣東、廣西、江西、雲南、貴州、內蒙古等省(區),以鋯石和氧化鋯、稀土等礦產為主。

2017年末,全國伴生放射性固體廢物累積貯存量為20.30億噸,其中放射性活度濃度超過10貝可/克的固體廢物主要為稀土、鈮/鉭、鋯石和氧化鋯、鉛/鋅、鍺/鈦、鐵等礦產,總量為224.95萬噸。

三、農業源

(一)基本情況。

涉及種植業的區縣3061個,水產養殖業的區縣2843個,畜禽養殖業的區縣2981個,入戶調查畜禽規模養殖場37.88萬個。

2017年,農業源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1067.13萬噸,氨氮21.62萬噸,總氮141.49萬噸,總磷21.20萬噸。

(二)種植業。

2017年,水汙染物排放(流失)量:氨氮8.30萬噸,總氮71.95萬噸,總磷7.62萬噸。

2017年,秸稈產生量為8.05億噸,秸稈可收集資源量6.74億噸,秸稈利用量5.85億噸。

2017年,地膜使用量141.93萬噸,多年累積殘留量118.48萬噸。

(三)畜禽養殖業。

2017年,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1000.53萬噸,氨氮11.09萬噸,總氮59.63萬噸,總磷11.97萬噸。

其中,畜禽規模養殖場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604.83萬噸,氨氮7.50萬噸,總氮37.00萬噸,總磷8.04萬噸。

(四)水產養殖業。

2017年,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66.60萬噸,氨氮2.23萬噸,總氮9.91萬噸,總磷1.61萬噸。

四、生活源

(一)基本情況。

生活源普查對象63.95萬個。其中:行政村44.61萬個,非工業企業單位鍋爐9.62萬個,對外營業的儲油庫和加油站分別為0.14萬個、9.58萬個。城鎮居民生活源以城市市區、縣城(含建制鎮)為基本調查單元。

(二)水汙染物。

2017年,生活源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983.44萬噸,氨氮69.91萬噸,總氮146.52萬噸,總磷9.54萬噸,動植物油30.97萬噸。

其中,城鎮生活源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483.82萬噸,氨氮45.41萬噸,總氮101.87萬噸,總磷5.85萬噸,動植物油11.17萬噸。農村生活源水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499.62萬噸,氨氮24.50萬噸,總氮44.65萬噸,總磷3.69萬噸,動植物油19.80萬噸。

(三)大氣汙染物。

2017年,生活源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124.72萬噸,氮氧化物72.92萬噸,顆粒物378.12萬噸,揮發性有機物296.63萬噸。

五、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

(一)基本情況。

2017年末,集中式汙水處理單位78048個,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處置單位4449個,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處理)單位1467個。

2017年,垃圾處理和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置廢水(滲濾液)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2.45萬噸,氨氮0.36萬噸,總氮0.56萬噸,總磷113.10噸,重金屬6.14噸。

2017年,垃圾焚燒、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焚燒廢氣汙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0.44萬噸,氮氧化物1.52萬噸,顆粒物0.42萬噸。

(二)集中式汙水處理情況。

2017年,城鎮汙水處理廠8969個,處理汙水595.75億立方米;工業汙水集中處理廠1520個,處理汙水40.75億立方米;農村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66612個,處理汙水10.26億立方米;其他汙水處理設施947個,處理汙水5.37億立方米。汙水年處理總量652.14億立方米。

2017年,水汙染物削減量:化學需氧量1523.40萬噸,氨氮144.43萬噸,總氮153.40萬噸,總磷21.75萬噸,動植物油21.28萬噸。

2017年,幹汙泥產生量1026.71萬噸,處置量1000.59萬噸。

(三)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處置情況。

2017年,垃圾處理量3.39億噸,其中:填埋2.26億噸,焚燒0.93億噸,其他方式處理0.20億噸。

(四)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處理)情況。

2017年,危險廢物處置廠1125個,醫療廢物處理(處置)廠342個。設計處置利用能力4691.53萬噸/年,實際處置利用危險廢物1584.41萬噸。

其中,處置工業危險廢物487.92萬噸、醫療廢物97.11萬噸、其他危險廢物57.10萬噸,綜合利用危險廢物942.28萬噸。

六、移動源

(一)基本情況。

移動源普查對象包括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源。2017年末,統計匯總機動車保有量2.67億輛,工程機械保有量413.20萬臺,農業機械柴油總動力7.62億千瓦,營運船舶數量27.82萬艘,鐵路內燃機車燃油消耗量246.18萬噸,民航飛機起降架次1024.89萬次。

2017年,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42.08萬噸,氮氧化物1064.88萬噸,顆粒物35.01萬噸,揮發性有機物239.16萬噸。

(二)機動車汙染源。

2017年,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氮氧化物595.14萬噸,顆粒物9.58萬噸,揮發性有機物196.28萬噸。

(三)非道路移動汙染源。

2017年,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42.08萬噸,氮氧化物469.74萬噸,顆粒物25.43萬噸,揮發性有機物42.88萬噸。其中:

工程機械排放氮氧化物157.32萬噸,顆粒物6.89萬噸,揮發性有機物19.22萬噸;

農業機械排放氮氧化物189.30萬噸,顆粒物9.37萬噸,揮發性有機物22.45萬噸;

營運船舶在核算水域排放二氧化硫42.08萬噸,氮氧化物102.48萬噸,顆粒物8.44萬噸;

鐵路內燃機車排放氮氧化物13.37萬噸,顆粒物0.49萬噸,揮發性有機物0.72萬噸;

民航飛機排放氮氧化物7.27萬噸,顆粒物0.24萬噸,揮發性有機物0.49萬噸。

相關焦點

  • 摸清汙染源基本情況 自貢市公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為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和公眾發布重要環境信息,滿足公眾對環境保護狀況的知情權和監督權,12月2日,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了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通氣會,通報自貢市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情況,公布《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數據。
  • 兵團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
    兵團日報訊(記者秦俊偉 實習生吳龍芳報導)近日,兵團生態環境局、統計局、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圓滿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  本次普查摸清了各類汙染源基本情況,對兵團7637個普查對象進行了全面調查,獲取了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的基本信息和汙染物排放情況,掌握了各類汙染源的排放情況。水汙染物排放方面,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排放主要來自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
  • 蘭州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第二次全省汙染源普查的通知》(甘政發〔2017〕24號)要求,開展蘭州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 《浙江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發布
    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經浙江省政府批准,省生態環境廳、省統計局、省農業農村廳、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發布《浙江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規定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省政府關於開展浙江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浙政發〔2017〕10號)要求,開展浙江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 助力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四川自貢發布該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攝影報導12月2日下午,四川自貢市召開該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通氣會,通報自貢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情況,對《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的數據進行了公布。據了解,全國汙染源普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每10年開展一次。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2007年,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於2017年啟動。歷經3年,自貢市動員765名普查員、244名普查指導員,完成第二次普查任務,並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基本摸清各類汙染源的基本情況和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汙染治理設施情況等。
  • 關於發布《湖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的公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經省政府批准,現發布《湖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特此公告。湖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湖南省生態環境廳湖南省統計局湖南省農業農村廳(2020年12月9日)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和《關於開展第二次全省汙染源普查的通知》(湘政辦函〔2017〕69號)要求,開展湖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
  • 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今日公布!這些數據將引導自貢未來治汙...
    自2017年自貢市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各區縣、各相關部門通力配合,動員765名普查員、244名普查指導員,經過3年的努力,我市圓滿完成第二次普查任務,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 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出爐!汙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發布會上,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介紹了我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依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開展的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
  • 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統計局河南省農業農村廳2020年11月30日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要求,開展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
  •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有什麼聯繫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12月2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普查於2016年底正式啟動,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普查對象為排放汙染物的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五大類。那麼,2018年開展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201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 內蒙古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出爐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發布。歷經三年,內蒙古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任務,達到了既定工作目標,取得了豐碩成果。  內蒙古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 山東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應用初見實效
    2020年9月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了「普查汙染源頭 服務綠色發展」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省統計局、省農業農村廳、省畜牧局聯合向社會發布《山東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山東省自2017年開始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告一段落。
  • 濟南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數量均列全省第一
    生態環境領域「最全面、最詳細的調查」「本次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依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開展的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介紹。
  •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國務院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7年12月14日為摸清「三農」基本國情,查清「三農」新發展新變化,國務院組織開展了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 第二次全省汙染源普查實施方案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82號)、《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部門分工〉的通知》(國汙普〔2017〕4號)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第二次全省汙染源普查的通知》(甘政發〔2017〕24號)精神,為指導開展全省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工作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
    主要普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第二產業中除建築業(含4個行業)外39個行業中的所有產業活動單位。工業源普查對象劃分為重點汙染源和一般汙染源,分別進行詳細調查和簡要調查。2008年7月底前,省級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將本地區汙染源普查數據匯總,報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下半年基本完成全國汙染源普查數據的審核和匯總。  3.總結髮布階段(2009.1—2009.7):建立全國汙染源資料庫,上報和發布普查數據,開發利用普查成果,總結驗收普查工作。  四、普查組織及實施  (一)基本原則。
  • 從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看濟南市生態環境十年之變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今天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依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開展的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
  • 開發清查系統、衛星遙感地圖助力……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12月2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獲悉,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而且涉及的汙染源種類非常多。那麼,在普查過程中濟南市是如何保障汙染源普查數據質量的?
  • 國新辦就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舉行發布會
    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工作,今天我們請來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先生來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的數據,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先生。下面有請馬建堂局長做介紹。
  • 滄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汙染源普查工作新聞發布會全程實錄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根據全國第二次汙染源普查的統一部署,2018年在全市全面鋪開汙染源普查工作。這場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了市汙染源普查辦公室主任李志東同志發布我市汙染源普查工作相關情況。市汙染源普查辦公室主任李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