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出爐!汙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2020-12-0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李殷婷

12月2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介紹了我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

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依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開展的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

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掌握各類汙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情況,了解主要汙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重點汙染源檔案、汙染源信息資料庫,對於準確判斷濟南市當前環境形勢,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規劃,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普查於2016年底正式啟動,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普查對象為排放汙染物的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五大類。

據悉,與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相比,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在普查領域、普查內容方面都有所增加,汙染物核算方法和核算係數更加科學合理。可以說,這是目前生態環境領域「最全面、最詳細的調查」。

我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既是一項龐大工程,也是一項複雜工程。這項工作歷時三年多,普查範圍廣、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涉及21個職責部門(單位),劃分了6344個普查小區,聘用普查員、普查指導員2832人,填報普查報表30多萬張,普查信息近770萬條。

我市在汙染源普查工作中大膽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實現普查過程信息化全覆蓋。開發了「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清查系統」、「清查審核修改輔助工具」等,有效提高了數據採集效率。針對普查數據採集、填報、匯總審核過程中面臨的數據質量風險及易存在的問題,多角度、全方位開展數據審核與質量提升工作,確保了普查數據質量達標。

2020年4月16日-17日,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整體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我市榮獲全國表現突出的集體6個,表現突出個人27人;山東省表現突出集體15個,表現突出個人63人;獲得全國、山東省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的數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數據質量控制、輔助軟體研發、技術報告編制等工作先後得到了省普查辦、國家普查辦的充分肯定。

《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技術報告》獲得全國優秀技術報告一等獎以及山東省市級優秀技術報告一等獎;《濟南市平陰縣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技術報告》獲得山東省縣級優秀技術報告一等獎;《瀛汶河徐家汶斷面水質異常波動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專題報告。

此次普查圍繞汙染源「在哪裡、排什麼、如何排、排多少」等關鍵問題,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調查對象名錄庫,採集了重點普查對象的位置、生產裝置、產品、產量等基本信息,對其涉及的水、氣、固廢危廢等汙染物的種類和排放去向都進行了詳細調查,對汙染物產生和排放量進行了核算,摸清了全市各類汙染源的基本情況。以普查對象生產活動水平、汙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等信息為主要內容,形成了一整套規範、齊全的汙染源普查檔案,建立了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資料庫,為打贏濟南市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詳實的數據支撐。

普查結果顯示,2017年末,全市普查對象數量15745個(不含移動源)。包括工業源8250個,畜禽規模化養殖場1490個,生活源5771個,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219個,以行政區為單位的普查對象數量15個。此外,統計匯總機動車保有量235.24萬輛,農業機械柴油總動力417.67萬千瓦。民航飛機起降架次11.55萬次。水汙染物排放方面,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7.58萬噸,氨氮排放總量為0.38萬噸,總氮排放總量為1.25萬噸,總磷排放總量為665.86噸。大氣汙染物排放方面,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3.03萬噸,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為11.88萬噸,顆粒物排放總量為4.72萬噸,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為6.42萬噸。

與2007年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相比,十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汙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排放結構呈現新趨勢。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分別下降39.6%、78.2%、29.9%和53.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下降84.5%和35.3%。雖然兩次普查口徑有所不同,但在產生量成倍增加或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排放量顯著減少,說明我市近年來主要汙染治理效果顯著提升。

本次汙染源普查工作的開展,為統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全市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保障。普查成果已經廣泛應用於生態環境管理各項工作中,在依法保護好各類調查對象隱私信息的前提下,緊貼濟南市生態環境管理需求,為用而查,邊普查、邊應用,利用普查數據為排汙許可證核發、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篩選、「三線一單」編制、「十四五」規劃編制、入河排汙口整治、源清單編制等工作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持,為精準、科學、依法治汙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我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過程中,濟南市及各區縣普查辦嚴格按照普查實施方案開展工作,普查技術路線和步驟符合技術規定的統一要求,普查各階段嚴格執行質量保證措施。核查和數據匯總的結果表明:基礎數據有據可依,核算數據準確、合理,比較客觀地反映了濟南市2017年汙染源及汙染物排放的基本狀況;此次普查數據質量準確可靠,普查任務圓滿完成。

相關焦點

  • 從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看濟南市生態環境十年之變
    (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依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開展的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
  • 摸清汙染源基本情況 自貢市公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為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和公眾發布重要環境信息,滿足公眾對環境保護狀況的知情權和監督權,12月2日,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了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通氣會,通報自貢市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情況,公布《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數據。
  • 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今日公布!這些數據將引導自貢未來治汙...
    12月2日,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了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通氣會。市生態環境局環保總監詹明主持通氣會,市生態環保攻堅督導組第一小組組長、二級調研員高裕君參加會議並發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統計局相關人員參加通氣會。
  • 內蒙古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出爐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發布。歷經三年,內蒙古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任務,達到了既定工作目標,取得了豐碩成果。  內蒙古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有什麼聯繫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12月2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普查於2016年底正式啟動,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普查對象為排放汙染物的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五大類。那麼,2018年開展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201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 助力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四川自貢發布該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攝影報導12月2日下午,四川自貢市召開該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通氣會,通報自貢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情況,對《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的數據進行了公布。據了解,全國汙染源普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每10年開展一次。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2007年,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於2017年啟動。歷經3年,自貢市動員765名普查員、244名普查指導員,完成第二次普查任務,並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基本摸清各類汙染源的基本情況和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汙染治理設施情況等。
  • 開發清查系統、衛星遙感地圖助力……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12月2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獲悉,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而且涉及的汙染源種類非常多。那麼,在普查過程中濟南市是如何保障汙染源普查數據質量的?
  • 山東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應用初見實效
    2020年9月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了「普查汙染源頭 服務綠色發展」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省統計局、省農業農村廳、省畜牧局聯合向社會發布《山東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山東省自2017年開始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告一段落。
  • 濟南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數量均列全省第一
    生態環境領域「最全面、最詳細的調查」「本次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依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開展的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介紹。
  • 兵團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
    兵團日報訊(記者秦俊偉 實習生吳龍芳報導)近日,兵團生態環境局、統計局、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圓滿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  本次普查摸清了各類汙染源基本情況,對兵團7637個普查對象進行了全面調查,獲取了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的基本信息和汙染物排放情況,掌握了各類汙染源的排放情況。水汙染物排放方面,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排放主要來自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
  • 蘭州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第二次全省汙染源普查的通知》(甘政發〔2017〕24號)要求,開展蘭州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 三部門聯合發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規定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要求,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
  • 第二次全省汙染源普查實施方案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82號)、《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部門分工〉的通知》(國汙普〔2017〕4號)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第二次全省汙染源普查的通知》(甘政發〔2017〕24號)精神,為指導開展全省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工作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
    一、普查工作目標   全面掌握各類汙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主要汙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汙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汙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費用等情況,為汙染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依據。建立國家與地方各類重點汙染源檔案和各級汙染源信息資料庫,促進汙染源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為汙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礎。
  • 滄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汙染源普查工作新聞發布會全程實錄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根據全國第二次汙染源普查的統一部署,2018年在全市全面鋪開汙染源普查工作。這場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了市汙染源普查辦公室主任李志東同志發布我市汙染源普查工作相關情況。市汙染源普查辦公室主任李志東。
  • 生態環境部:我國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央廣網北京6月10日消息(記者 果君)1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以下簡稱《公報》)。相比十年前第一次汙染源普查,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顯示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汙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
  • 我國生態環保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從兩次汙染源普查看環境形勢變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從2007年的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簡稱「一汙普」)到2017年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以下簡稱「二汙普」),十年間,我國經濟社會和人口結構,以及汙染源的類型、分布、規模和性質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 《浙江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發布
    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經浙江省政府批准,省生態環境廳、省統計局、省農業農村廳、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發布《浙江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規定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省政府關於開展浙江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浙政發〔2017〕10號)要求,開展浙江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 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統計局河南省農業農村廳2020年11月30日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要求,開展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
  • 萍鄉市上慄生態環境局組織收看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總結視頻會
    會議強調,為深入貫徹落實此次視頻會議精神,切實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並要求全局廣大幹部職工向該局獲得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最美普查人」榮譽稱號的榮宗根同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