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描述時間流動兩種理論結合起來,發現時間順序,顯示出量子糾纏

2020-10-18 博科園

量子力學和引力理論因互不相容而臭名昭著,儘管在過去的五十年裡,許多物理學家都做出了努力。然而,現在一個由維也納大學、奧地利科學院、昆士蘭大學和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物理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將描述時間流動兩種理論的關鍵要素結合起來,發現事件之間的時間順序可以顯示出量子特徵。根據廣義相對論,大質量物體的存在減慢了時間流動。這意味著放置在一個巨大物體附近的時鐘會比放置在更遠物體上的時鐘運行得慢。

然而,量子理論定律能讓任何物體以疊加態製備,兩個位置的疊加狀態不同於將一個物體隨機放置在一個位置或另一個位置:這是物體存在的另一種方式,量子物理定律允許這樣做。物理學中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當一個質量足以影響時間流動的物體處於量子疊加狀態時會發生什麼?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一些物理學家稱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一些新機制必須從一開始就阻止疊加的形成)而另一些物理學家則建立假設,這是可能的基礎上,發展出完整的理論。

昆士蘭大學Magdalena Zych解釋說: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如果一個時鐘受到一個處於量子疊加態的巨大物體影響,它會測量什麼?科學家們本以為會遇到一些障礙,使這一設想成為不可能,但令人驚訝的是,使用標準物理教科書能夠準確地描述發生了什麼。發現,當一個巨大質量物體被放置在一組時鐘附近的量子疊加位置時,時間順序可以成為真正的量子,而不受任何經典描述的影響。維也納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的合著者卡斯拉夫·布魯克納表示:量子時間順序可能出現的機制與日常經驗相當遙遠。

但研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量子時間順序是完全可能的,它會產生新的物理效應。為了說明發生了什麼,想像兩艘星際飛船正在為一個任務進行訓練。他們被要求在指定的時間向對方開火,並立即發動引擎,以躲避對方的攻擊。如果任何一艘船太早開火,它將摧毀另一艘,這就在開火事件之間建立了一個明確無誤的時間順序。如果一個強大可以放置一個足夠大的物體,比如說一顆行星,靠近一艘飛船,它就會減慢計算時間的速度。因此,離質量較遠的船將過早地開火,而第一個人無法逃脫。

量子物理和引力定律預測,通過操縱行星的量子疊加狀態,飛船最終可能會被摧毀,而這兩種狀態中的任何一種都會被摧毀。這種涉及兩個系統的疊加態稱為糾纏態,這項新研究表明,事件之間的時間順序可以顯示出疊加和糾纏——真正的量子特性,這對於檢驗量子理論與替代理論之間的關係尤為重要。這一結果可以作為量子引力框架的理論實驗依據,從而有助於進一步構建正確的量子引力理論。

這項研究也將與未來的量子技術有關,利用量子順序執行操作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打敗只使用固定序列操作的經典計算機。量子時間順序的實際實現不需要極端條件(例如行星處於疊加狀態)而且可以在不使用重力的情況下進行模擬。時間的量子特性發現,可以在即將到來的量子計算機時代帶來更好的量子器件。

博科園|研究/來自:維也納大學

參考期刊《自然通訊》

DOI: 10.1038/s41467-019-11579-x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相關焦點

  • 「量子糾纏」把時間和空間連成一個整體!
    我們可以在最近的論文「 量子糾纏,雙面時空和時間熱力學箭頭 」中找到答案,如果我們要深入研究技術細節,首先我們必須通過觀察先前的科學工作來描述整體情況,這類工作類似於謎題。量子糾纏恰好是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量子糾纏糾纏是兩個量子系統共享相同存在的過程。
  • 量子糾纏理論是什麼,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
    其相互之間的<糾纏>是有條件的,受空間限制和時間限制。 然而當這個彈球遊戲放到微觀世界後,這樣的相關性卻不是確定的,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發現兩個經過一定相互作用後分開的電子之間存在的是一種隨機的相關性。比如當我們測量兩個相互碰撞的電子時,會發現,其速度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其與初始位置之間的距離卻不相等,這顯然是矛盾的。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許能和量子理論結合,未來將通過實驗來驗證
    想像一下,當一個量子原子鐘處於疊加狀態時,要測量兩個不同的時間,其中某些事物似乎同時存在於兩個地方。從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我們知道,當一個時鐘相對於另一個時鐘移動時,顯示的時間會隨著速度變快而變慢,如果該時鐘以兩種不同速度的疊加運動又會發生什麼呢?
  • 時間幽靈:量子時間的扭轉
    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物理學家描述了一種將量子理論與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結合起來的方法,這種方法甚至可以用一種實驗測試它。 年齡差異是時間膨脹的結果,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這樣描述的:旅行越快,時間越慢。 但是如果我們把量子理論引入這個問題呢?聖安塞姆學院和達特茅斯學院的一名物理學家史密斯在今天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解決了這一問題。
  • 時間幽靈:量子時間的扭轉
    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物理學家描述了一種將量子理論與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結合起來的方法,這種方法甚至可以用一種實驗測試它。年齡差異是時間膨脹的結果,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這樣描述的:旅行越快,時間越慢。但是如果我們把量子理論引入這個問題呢?聖安塞姆學院和達特茅斯學院的一名物理學家史密斯在今天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解決了這一問題。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量子時間——物理學家將量子和重力混合起來尋找——另一種不同於人類所熟知的時間
    昆士蘭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量子時間序列」。昆士蘭大學物理學家Magdalena Zych博士說,這一發現源於該團隊旨在將上個世紀發展起來的兩大相互矛盾的物理理論的元素結合在一起的實驗。
  • 量子理論、量子糾纏和量子加密通信
    然而一系列實驗卻偏向於量子糾纏的存在。怎樣理解這個詭異的概念?我們先從量子理論說起。本篇文章與教科書完全不同,概念也很不嚴謹,但更容易理解。一、量子的概念1.②在狹縫後方放置一個平板,平板上可顯示出衍射條紋。
  • 科學猜想:蟲洞理論和量子糾纏有關?
    科學家一直在找一個理論可以解釋宇宙的一切。目前有兩種理論: 量子力學(宇宙中最小尺度的東西)和廣義相對論(宇宙中最大尺度的東西)。科學家一直在找可以結合這兩個理論在一起的理論。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推測有蟲洞(也曾叫愛因斯坦– 羅森橋Einstein-Rosen bridges)的存在。
  • 量子糾纏到底能否超光速???
    像這樣的晶體可以儲存糾纏態量子,它表明了非直覺量子力學的有效性。之前科學家對量子糾纏是否超越光速存有爭議,最新研究顯示,這種觀點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甚至愛因斯坦本人也對微觀粒子的驚人表現感到困惑,他堅信我們從根本上誤解了宇宙量子力學。事實證明愛因斯坦的觀點是錯誤的,但是要解釋他哪裡出了問題,以及量子領域的真實狀況,仍需要一段時間。
  • 再論黑洞火牆與量子糾纏
    理論物理學家們還在為此思考,並且為之感到迷惑、為難或是激動。這群從事著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職業的人思緒集中在宇宙中一個人類完全無法抵達的區域,在這裡,理論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家們都遇到了大麻煩。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爭論與其說是使理論物理學家們取得了進步,倒不如說是讓他們退回到了40年前的境地,現在這些理論物理學家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量子力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六:「時間是什麼」的概念再發現
    量子力學認為時空是絕對背景。圈量子力學認為時空是離散的時空圈連結成的網絡。M弦理論認為時空是一張D膜。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認為:世界是簡單的和複雜的、對稱的和不對稱的、線性的和非線性的、直接的和間接的、實體存在的和過程流變的、一目了然的和九拐十八彎的、直觀的和抽象的、長久永固的和瞬間暫時、和諧對立的和矛盾困惑的等等互相轉化且疊加並存著。
  • 量子信息理論揭示了量子糾纏與熱力學、多體理論、量子計算的聯繫
    但薛丁格的量子糾纏效應思想沒有任何經典的對應物,糾纏是量子物理學的特徵。糾纏的原因如此違反直覺,並呈現出與經典物理學的根本不同,可以很好地用現代量子信息理論和薛丁格的一些行話來解釋。量子系統的狀態被薛丁格稱為「信息目錄」(psi波函數)。這些目錄包含了我們可以在系統上進行測量的所有可能結果的概率。
  • 量子糾纏新發現:令人毛骨悚然的神奇現象
    事實上,量子糾纏兼具以上兩種特點。如果拋開現實世界的運作原理不談,那麼量子糾纏可以用普通概率理論來解釋。雖然它可能會出現超距幽靈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但只有當無法從多維角度思考它時,它才會成立。首先,來講講什麼是量子糾纏?
  • 時空本源是量子糾纏
    根據這個想法,這些小塊的信息通過彼此間的相互作用,創造出了時空並賦予其各種特性,比如引起引力效應。這個觀點如果正確,就不僅能解釋時空的起源,還可能幫助物理學家建立起他們追尋多年的量子引力理論。   科學家希望通過量子計算和理論物理的結合,來研究時空是否是由微小的信息比特通過量子糾纏構建起來的。兩大物理學理論是否能統一在一起至關重要,因為目前他們是不相容的。
  • 量子糾纏真的超越光速嗎?或許事實並非如此
    北京時間10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最令人困惑的領域之一,這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物理領域,對於大眾而言它並非清晰易懂,並且知識結構複雜。像這樣的晶體可以儲存糾纏態量子,它表明了非直覺量子力學的有效性。之前科學家對量子糾纏是否超越光速存有爭議,最新研究顯示,這種觀點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 一種不假設存在時空的物理理論:時間本身凝聚成現實
    通過量子引力來解決物理學中最大的問題之一,需要結合20世紀的兩個偉大理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前者提供了一個從空間和時間上理解世界的框架,涵蓋了遠距離的行為。廣義相對論引入了一個概念,即時間是相對的,引力本身是由於彎曲的時空而存在。球之所以掉落到地球上,是因為存在一個滲透宇宙並圍繞大物體彎曲的時空場。
  • 實現了宏觀對象的量子糾纏
    真正激動人心之處在於:科學家將鼓和一團原子云糾纏在一起。儘管分屬宏觀和微觀領域的對象,但在毫米級的鼓和原子云之間實現量子糾纏——突破了量子力學認知的極限。高級研究員尤金·波爾齊克(Eugene Polzik)說:「物體越大,之間的距離越遠,從基礎和應用的角度來看,它們的量子糾纏就越有趣。」量子糾纏是比鬼魂更神秘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獨立於時間和空間而存在的對象之間的聯繫。
  • 為什麼「量子糾纏」會顛覆我們的世界觀?
    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量子糾纏是一種純粹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在經典力學裡,找不到類似的現象。
  • 量子糾纏能解釋時空、以及它與量子引力的關係嗎?
    尋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橋梁被認為是物理學的聖杯之一。相對論對宏觀世界描述很好,量子力學對微觀世界描述的很好,但它們卻似乎不能很好的融合。但是,在這兩個層面上都運行良好的一個現象是引力,因此,正是在這裡,科學專注於試圖將這兩種理論聯繫起來。
  • 量子糾纏是如何揭示詭異的量子世界的
    如果有兩個糾纏電子被放置在宇宙兩端,分別由喵星人湯姆和鼠星人傑瑞測量其自旋。如果湯姆沿x軸方向測量出電子自旋,由於完美的反向關聯,他將瞬間知道傑瑞沿x軸方向的測量結果。同理,湯姆沿z軸測量出電子自旋的同一時間也會知道傑瑞沿z軸方向的測量結果。那麼問題來了,為了與量子糾纏現象所揭示的反向關聯特性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