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操作的「南極人」,停產十年仍賺百億,只賣吊牌不生產貨
冬季的到來,讓小夥伴們開始穿上了秋衣秋褲,然而要說到大家衣櫃裡的過冬衣服,相信都有幾件「南極人」的品牌。沒錯,當我們在網購的時候,搜索「南極人」這三個字,你會發現從衣服到襪子,從保溫杯到被套,從牙刷到抹布……,毫不猶豫的說,萬物皆可「南極人」。
南極人作為中國早期的保暖內衣品牌,因為其口碑和廣告因素,迅速在全國走紅,以至於我們都聽過「地球人都知道」這句廣告詞,讓全國人民記住了「南極人」這個牌子。但好景不長,南極人由於產品過於單一,款式老舊,再加上電商行業的興起,讓南極人從此一蹶不振,全國1400多家店面陸續關閉,從此南極人走進「幕後」。
神操作的「南極人」,只賣吊牌不賣貨
在2010年的時候,南極人改名為「南極電商」,從此不再做任何生產,但由於「南極人」這個品牌力量依舊還在,仍然受到國民的購買慾望,於是南極人找到了一條很「隨意」的商業模式,那就是專門賣吊牌,只要你給的錢符合我,我就把南極人這個品牌讓你用,用完接著續租。
於是在如今網際網路電商時代,南極人靠著吊牌,每年淨賺十多億,十年來,光絲靠賣吊牌,賺了足足上百億,而且南極人還沒有任何的生產基地、貨物,簡直是坐在家裡數錢。因此我們在購物的時候,幾乎家庭生活用品都能看到南極人的牌子,但由於良莠不齊,很多商品出現各種質量不過關,甚至出現危險事故,使得南極人多次被中消協點名,這種「一手交錢,一手授權」的行為,讓南極人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
賺到了錢,卻輸掉了口碑
南極人在各種旗艦店、官方店、專賣店、直營店、工廠店進行拉客戶,給授權,一時間電商平臺到處泛濫著南極人的品牌,以至於你你想要買件保暖內衣或者其他東西,翻來翻去還是南極人,甚至網友調侃:我太「南」了!
每年淨賺十多億,對南極人來說肯定是「正確的商業模式」,即便出了產品質量問題,也跟南極人沒有直接關係,因為它不生產,只是授權品牌,這種潛在幕後的做法,引起消費者不滿。賺錢你最行,逃避第一名,這種無異於「飲鴆止渴」式的辦法,讓大眾對南極人非常失望,也多次被官媒批評吃相難看。
現在的南極人已經成為了「廉價」、「低端」的代言詞,放在以前買件南極人的褲子衣服,別人還會說:不錯呀,南極人的;現在只會說:怎麼還買南極人的,這種輸掉口碑的「隨意」的商業模式,讓人看不懂,也不想看懂。
品牌確實是一種巨大的資源,但想要永久盈利
是必須有過硬的產品。
不管你是什麼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