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實用肺結核病影像學診斷圖譜(二)

2020-12-05 騰訊網

病例

男性,26歲。咳嗽、痰中帶血1天。

圖(1)後前位胸片左側第3前肋間內帶近心緣旁見約3.0cmx3. 0cm 圓形陰影,邊界清晰,無明顯分葉及毛刺,密度不均勻。病灶周圍可見散在結打影

圖(2)左側位片病灶位於左下葉背段

圖(3) CT肺窗左肺下葉背段見一約3.0cm x3.0cm類圓形或球形陰影,邊緣光整,無明顯分葉及毛刺,其內見透光區, 周圍見結節狀、斑片樣衛星灶,密度不均

圖(4) CT縱隔窗左肺下葉病灶內見小透光區,後緣與胸膜粘 連,局部胸膜增厚

檢查結果:痰集菌抗酸桿菌檢查陽性;痰結核分枝桿菌快速培養(BACTEC 960)陽 性;藥物敏感試驗:對鏈黴素、異煙朋\利福平、乙胺丁醇均敏感。

診斷:繼發性肺結核,左下結核球,塗(+ ),培(+ ),初治

圖(5)抗結核治療2個月後胸片 病灶有所吸收

圖(6)抗結核治療4個月後胸片 病灶明顯吸收

圖(7)抗結核治療療程結束時胸片病灶基本吸收

病例

女性,28歲。發熱、胸痛3天。

圖(1)後前位胸片右肺第二前肋冋中外帶見約2. 1cm x 1.9cm類 圓形結節陰影,密度較淡,輪廓尚清

圖(2)右側位片病灶位於上葉前段

圖(3) CT肺窗右肺上葉前段2. 1cm Xi. 8cm類圓形結節陰影, 邊緣光整,無明顯分葉,外緣緊貼側胸壁

圖(4) CT增強縱隔窗右肺上葉前段類圓形結節影,邊緣光整,無分葉, 無明顯強化,外緣緊貼側胸壁。氣管分叉前見直徑約1cm大小的淋巴結

檢查結果:行右肺上葉部分切除術,

手術病理示:病灶乾酪樣壞死,周圍有纖維包膜

診斷:繼發性肺結核,石上結核球

病例

女性,36歲。低熱、咳嗽、胸痛2天。

圖(1)後前位胸片右肺第3前肋間內帶肺門處見約3. 1cmx3.7cm類圓形陰影,邊界光滑,無明顯分葉及毛刺,其中央可見透區,餘肺野未見異常

圖(2) CT肺窗右肺葉背段見3.0cm X 3.8cm類圓形陰影,邊緣光 整,無明顯分葉及毛刺,其中央見透亮的空洞,並見氣液平,周圍有衛星灶。近端可見引流支氣管

圖(3) CT增強縱隔窗 右肺下葉背段類圓形陰影,邊緣光整,無明顯分葉及毛刺,無明顯強化,其中央見透亮的空洞,洞內有氣液平,周圍 衛星灶消隱,其後緣緊貼胸膜,局部胸膜增厚

檢查結果:纖維支氣管鏡刷檢塗片抗酸桿菌檢查陽性;痰集菌抗酸桿菌檢查陽性;痰結 核分枝桿菌培養陰性。

診斷:繼發性肺結核,右下結核球,塗(+ ),培(-),初治

圖(4)抗結核治療2個月後胸片右肺病灶吸收緩慢

圖(5)抗結核治療4個月後胸片石肺病灶及空洞較前均明顯縮小

圖(6)抗結核治療8個月後胸片 右肺病灶較前進-步縮小,停用抗結核藥物

圖(7)停止治療3個月後胸片 右肺病灶繼續吸收

以慢性纖維空洞性病變為主的繼發性肺結核

罹患浸潤性肺結核的病人,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治療,往往可形成空洞,並長期遷延不 愈,空洞壁逐漸變厚,並可出現纖維化,病灶吸收、修復與惡化、進展交替出現,形成慢性 纖維空洞性肺結核,是肺結核的晚期表現。

(一)發病機制

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多由其他類型肺結核,主要是浸潤性肺結核演變而來。由於結核 病變長期未能得到積極的治療,特別是不規則或不合理的化療使結核分枝桿菌產生耐藥性, 加之勞累、營養不良等影響,致使機體抵抗力低下,病情反覆惡化,空洞長期不能閉合及大 量排菌,肺部反覆發生支氣管播散,肺組織反覆遭到破壞,大量纖維組織增生,並出現肺氣 腫、肺大泡、肺不張等,嚴重影響到病人的肺功能。廣泛纖維增生使支氣管發生扭曲或擴 張;代償性肺氣腫可引起自發性氣胸;長期消耗與慢性缺氧等可引起肺動脈高壓,發生慢性 肺源性心臟病;纖維組織廣泛增生,可發展成為肺硬變,甚至毀損肺。

(二)臨床表現

本病的臨床症狀可因病變範圍、病期及代償功能等情況不同而異。病人隨著病情的進 展,可反覆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盜汗、食欲不振、消瘦、氣短、紫叩、心 悸,女性病人可有月經不調。病變好轉時,症狀可減輕或不明顯。咳嗽、咳痰為最常見症 狀,病變進展、伴有支氣管擴張或有繼發感染時,症狀可明顯加重,痰量增加或出現黃膿 痰。發熱提示病變重新活動或處於進展階段,若高熱不退則可能出現範圍廣泛的滲出乾酪病 變,支氣管播散,合併滲出性胸膜炎,或合併肺部繼發性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咯血也是本 病常見的症狀,也是引起病灶播散、病情惡化及致死的一個重要原因。咯血量可很大,可發生窒息而危及生命。

(三)影像學表現

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的影像學表現複雜多樣,有以下特點:

1. 滲出、乾酪、纖維、空洞、胸膜增厚、鈣化等多種病理改變的影像同時存在。空洞 多在一側或兩側上中肺野,可單發或多發,空洞壁主要由較厚的纖維組織構成,空洞周圍的 肺組織多伴有進行性增多的支氣管播散病灶和纖維修復同時存在,並常以纖維增生為主;

2. 患側肋間隙變窄,縱隔、氣管陰影向患側移位;

3. 患側肺門上提,肺紋理呈垂柳狀,膈肌匕提;

4. 對側肺呈代償性肺氣腫,心影變小呈滴狀心,膈肌下降;

5. 有支氣管播散病灶、胸膜增厚粘連,膈肌可呈幕狀;

6. CT可見到明顯的空洞、支氣管擴張、肺纖維化、肺氣腫、肺不張等表現。

想看更多有趣的科普視頻?快來關注醫啟播視頻號,帶你學習那些冷門小知識~

相關焦點

  • ​【原著介紹019】:兒科影像學
    Cellini——美國放射科住院醫師最佳影像學圖書推薦【原著介紹018】:肌骨影像學基礎原著介紹(017):神經影像學巨著推出精華版:《Osborn腦精要:住培及專培基礎指導》原著介紹(016):神經影像學巨著又出新版:《Osborn腦:影像學、病理學和解剖學》第二版原著介紹(015):神經放射學——關鍵鑑別診斷及臨床問題原著介紹
  • 特發性門靜脈高壓症的影像學診斷
    IPH的診斷和治療目前尚無統一標準,但影像學檢查不僅可觀察到IPH相對特異性的表現,且可診斷和評估門靜脈高壓的程度,對IPH的準確診斷有重要意義,可為臨床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幫助。目前診斷IPH的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CT、MRI和肝靜脈壓力梯度的測量,後者是一種有創檢查,多用於疾病晚期與肝硬化相鑑別,IPH通常表現為肝靜脈楔壓正常或輕度升高。
  • 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二):皮質和深部灰質改變
    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一):灰質白質改變皮質和深部灰質改變相似疾病鑑別缺血缺氧性腦病她被診斷為營養缺乏導致的Wernicke病,硫胺素水平為35 nmol/L (正常70–180)。MRI顯示四疊體板、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下丘腦和雙側上丘FLAIR高信號和各種不同程度的彌散(A:DWI,B:ADC)。肝性腦病輕型肝性腦病的典型影像學表現為對稱性蒼白球T1低信號。
  • 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一):灰質白質改變
    影像學通常有助於診斷,因為腦卒中在不同階段均有典型的影像學特徵,並符合典型的分布類型。但是,大多數這些特徵,即便是彌散受限(表1),也不是腦卒中所特有的。在本文中,我們依據7種主要分布類型(圖1)對腦卒中及其相似疾病進行分析。雖然仍存在重疊,這些分布類型有助於縮小鑑別診斷。
  • 「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
    王培軍說,目前,AD早期診斷缺乏部分高敏感性、高特異性的分子生物學和影像學標誌物,導致AD早期診斷評價的敏感性、準確性不高,治療效果欠佳。針對這一難題,王培軍團隊進行了β-澱粉樣前體蛋白裂解酶1(BACE1)作用機制研究,BACE1是β-澱粉樣前體蛋白(Aβ蛋白)生成的關鍵酶,而Aβ蛋白在腦組織中沉積是AD發生的主要原因。
  • 肺結核如何診斷?肺結核的2大影像學檢查方法
    如何診斷肺結核?痰中找到結核菌是診斷肺結核的「金」標準,但對於無痰病人則是一個困難。凡對有出現胸部X線拍片或CT異常陰影者,必須進行全面和系統檢查,確定病變性質。
  • 聽小骨畸形影像學診斷
    HRCT是診斷聽小骨畸形的首選的最佳影像學檢査方法;CT三維重組技術有助於顯示各種畸形,但診斷必須緊密結合斷面圖像。聽小骨畸形的HRCT表現包括以下5種類型。1. 聽小骨完全缺如。2. 部分缺如或形態異常。3. 關節融合,包括錘-砧關節融合和砧-鐙關節融合。4. 聽小骨位置異常。5. 韌帶鈣化或骨化。
  • 火眼金睛,教你一眼識別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在第四屆東方呼吸病學術會議上,作為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呼吸放射副主任委員,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的高莉教授,深入解讀了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高教授主要從細菌與病毒肺部感染之間的差異、病理改變和相關影像、病毒性肺炎影像學特點及其鑑別診斷等多方面給我們分享。
  • 【放射之光】王梅雲教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像學診斷與鑑別診斷
    健康大河南訊:歡迎由恆瑞醫藥影像事業部與河南廣播電視臺健康大河南聯合推出的【放射之光】欄目,本期節目我們有幸邀請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教授、主任醫師、博導、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河南省醫學影像中心主任、河南省神經疾病影像診斷與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梅雲,
  • 影像學也能診斷?
    90%慢阻肺患者起因於吸菸,全世界有6億慢阻肺患者,我國有近1億慢阻肺患者,德國有7百萬慢阻肺患者,美國有1千5百萬慢阻肺患者+1千2百萬慢阻肺患者未診斷/誤診,其實人口比例差不多,這是符合世界統計學數據的。慢阻肺為第三位死亡原因(在中風和心肌梗死之後)和第二位致殘原因,美國每年醫療費用500億美元。所以,發達國家也存在這些問題。戒菸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慢阻肺可以治療,但必須診斷。
  • 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像學表現,高清圖譜詳解要點!
    目前有多種CMR技術用於診斷心肌梗死(MI),研究表明釓劑延遲強化(LGE)成像是最可靠的方法,用於檢測小的或心內膜下梗死,該方法準確性高,是診斷和評估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成像技術。 目前再灌注廣泛應用於臨床,本文重點講述急性心肌梗死病理生理學特徵的CMR表現,同時講述其臨床應用價值和指導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訂。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影像學檢查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 血管造影一直是診斷出血的金標準。在臨床實用方面,DSA出血的直接徵象是對比劑外溢、積聚,間接徵象可表現為動靜脈畸形、腫瘤染色、局部血管增生紊亂等。
  • 科學網—提升精神疾病磁共振影像診斷準確率
    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創新中心等
  • 圖譜-青年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影像學評價
    本文的目的是回顧青年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臨床和影像學特徵,以及潛在的併發症。髖關節發育不良是繼發性骨關節病的重要原因,其佔需要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的很大比例。年輕成人輕度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影像學特點可能很細微,主要是基於髖臼對股骨頭覆蓋不足的檢測。
  • 海馬解剖及影像學評估
    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的應用發現臨床診斷顳葉癲癇者的絕大多數存在有海馬形態學上的改變,主要為海馬萎縮。HS最常見的影像學表現是海馬結構萎縮和T2WI上海馬結構信號增高,目前已經證實海馬結構的體積可反映神經元的數量,因此海馬結構的萎縮是神經元丟失在MRI上的反映。
  • 全新腦圖譜: 繪製人腦精準「地圖」
    中科院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了全新人類腦圖譜,這是研究中心的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6年努力繪製出來的,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多模態連接模式該圖譜,比傳統布羅德曼圖譜精細4—5倍,有客觀精準的邊界定位,也是第一次建立了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
  • 關於醫療大腦、知識圖譜與智能診斷,這是最全的解讀 | 雷鋒網公開課
    我們和Watson的場景和方法不太一樣,它大的框架是問答、搜索的框架,同時融入了多種Feature( 如 知識圖譜)。我們整個醫療決策系統是基於知識圖譜做推理。技術上講,對腫瘤這樣的疑難雜症,Watson診斷用的維度非常高,但常見病的維度沒那麼高。這兩個方面帶來的挑戰不一樣,我們是從常見病入手,把服務的範圍也會擴大。
  • 乾貨|談冠狀動脈痙攣症候群的診斷及治療
    CAS的診斷 一.冠狀動脈痙攣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根據2017年冠狀動脈血運障礙國際工作小組指南,明確診斷標準應包括: (1)典型的心絞痛症狀:具有典型的晝夜節律變化或清晨運動易誘發,鈣通道阻滯劑冶療有效,但β受體阻滯劑不能抑制發作。 (2)發作時伴有短暫性缺血性心電圖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