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裡除了米飯以外,麵食也必不可少。尤其在北方,基本上一天三頓都是以麵食為主。因此也有了多種多樣的麵食做法。我最喜歡的就是面烙的大餅,尤其是發麵的烙餅。發麵也就是發酵後做的麵食,外面香脆,內裡鬆軟。因為發麵的食物容易消化,所以很適合老人跟孩子吃,當然年輕人也適合。
今天就分享一道農家的發麵餅做法,原味的發麵餅,充滿麥香跟發酵的香味。這樣原味的發麵餅可以配上一些醬料吃。我喜歡在裡面加入了雞蛋跟蔥花,使它吃起來營養豐富,蔥香濃鬱,一出鍋就能吃。天氣越來越冷,也不想做太複雜的吃食,所以不想下手揉面了。簡單做個麵糊放鍋裡一烙一樣好吃。因為加入大量的水,讓它吃起來更柔軟。
口味是鹹口的,跟原味的也差不多。喜歡有其他口味的可以加點椒鹽或者孜然粉等調味。農家發麵餅跟家常發麵餅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食材簡單,做法簡潔,味道天然好吃。有喜歡吃麵食的小夥伴就試試這道做法,非常簡單好吃哦!下面就分享詳細的製作步驟。
【所需材料】
400克麵粉,4克酵母,300克溫水,一把蔥花,3個雞蛋,適量鹽,適量植物油。
【製作步驟】
1.麵粉放入大盆中,加入4克酵母。混合攪拌均勻。天氣冷可以加多點酵母,發酵快一點。
2.溫水少量多次的加入,一邊倒一邊攪拌,攪拌成這樣黏稠的麵糊。這樣少量多次地加能減少顆粒、粉團的產生。
3.蓋上蓋子,開始讓它發酵至兩倍大,天氣冷的話就放在溫水中發酵這樣快一點。
4.發酵時間切點蔥花。
5.雞蛋磕入碗中,加入蔥花、鹽,攪打均勻備用。鹽根據個人口味來增加,重口味的就加多點鹽。
6.發酵好的麵團體積變大兩倍,表面有很多氣孔。這樣的狀態說明是發酵好了,沒有具體時間,發酵成功看狀態哈。
7.用筷子攪拌排氣,攪拌至原來的大小,這樣說明排好氣了。
8.把蔥花雞蛋液加入到麵糊中,混合攪拌均勻。
9.鍋中不開火,刷點油。把麵糊倒進去。蓋上蓋子,開小火慢烙。
10.看到邊緣變熟,就給它翻個面。邊緣變熟的時間大概是3分鐘左右。蓋上蓋子繼續烙,火候一定要小,火大的就要注意了。
11.反覆翻多次面,直到兩面金黃。按壓餅面會回彈,就說明熟透了。
12.出鍋切成適口的塊就可以享用了。
小貼士:
1.麵糊要粘稠一點,這樣做出來的餅柔軟有口感。
2.怕雞蛋有腥味的可以加點白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