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rieffer對超導BCS理論的貢獻

2021-02-15 daodaophysics

1972年物理諾獎得主John Robert Schrieffer於07.27.2019去世,他在研究生做RA的時候就完成了BCS理論。之前也詳細討論過BCS理論,這裡主要關注一下超導的相關歷史以及Schrieffer對BCS理論的貢獻。

超導具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從Onnes實驗發現超導現象到第一個微觀的理論(BCS)歷經了四十六年,且至今為止,高溫超導的機理依舊模糊不清,最近幾年報導的超高壓下的「高溫」超導依舊可以用BCS理論描述。

基於London兄弟的唯象理論,以及Frohlich的electron-phonon coupling,Nakajima討論了screened Coulomb interaction,Bardeen 和Pines 考慮了effective screened electron-phonon和Coulomb interaction, 證明電聲耦合可以使得電子之間產生吸引Nakajima included the screened Coulomb interaction

之後Cooper具體考慮了兩個電子的情況(所以超導電子對也稱作Cooper pair)

其思路就是解一個二體的薛丁格方程,從而得到一個Gap,即bound state, 這就是Cooper pair的起源

Schrieffer的貢獻在於把上面的結論推廣到多體(many-body), 這個是之前討論過的:

BCS 的Hamiltonian為

通過平均場近似可得

用產生湮滅算符表示

再通過Bogoliubov's transformation對角化可得

便可以得到著名的超導能隙

--

相關焦點

  • 凝聚態物理中的開拓者——紀念BCS理論提出者施裡弗
    施裡弗因為和巴丁(John Bardeen)、庫珀(LeonCooper)一起發展了開創性的超導理論——BCS理論而獲得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裡的BCS正是三人姓氏的首字母縮寫。:一個開創性的超導理論 BCS理論被認為是第一個成功解釋超導現象的微觀理論。
  • 金屬所釔高壓相結構及超導轉變溫度的理論預測研究獲進展
    最近,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工程合金研究部陳粵博士、胡青苗研究員與楊銳研究員採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結合進化算法,預測了壓力高於100 GPa時釔的晶體結構,發現該條件下超導轉變溫度Tc隨壓力P增大而降低,與100 GPa以下時的Tc-P關係相反。稀土金屬元素釔在高壓下發生超導轉變,是具有最高超導轉變溫度的單質之一。
  • 超導能隙以及熱容
    一、超導能隙上一節講了通過Bogoliubov 變換可以將超導的Hamiltonian
  • 超導有什麼用?鐵基超導又是什麼?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羅會仟在2014年撰文,講述了鐵基高溫超導的發現和研究如何促進人們對高溫超導電性的理解,以及中國科學家在其中的貢獻。原文標題為「鐵基超導的前世今生」,首發於《物理》雜誌2014年第7期43卷。《知識分子》獲授權轉載。
  • 證明存在常溫超導(室溫超導)材料
    在本文發表以前所發現的超導材料全部都是低於零度。2超導的機理BCS理論BCS理論是以近自由電子模型為基礎,以弱電子-聲子相互作用為前提建立的理論。理論的提出者是巴丁(J.Bardeen)、庫珀(L.V.Cooper)、施裡弗(J.R.Schrieffer)。
  • 壓力山大更超導|超導「小時代」
    想必,如果Matthias先生在世,聽到高溫超導體的發現,除了震驚,一定會為自己的學生驕傲吧,甚至他本人也有可能為高溫超導研究再做出重大貢獻呢。畢竟Matthias先生去世時僅63歲。圖4: 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晶體結構。Bednorz和Muller的這個意外發現已經讓物理學家們忙了三十多年,在可預見的將來應該還要忙很久。
  • 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向宏:實現我國超導產業...
    西安新聞網訊(見習記者高瑞 首席記者楊斌鵠)劉向宏在科研領域是中法雙博士、高級工程師、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近5年獲得32項發明專利及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多項榮譽。他還是一位企業家,西部超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筑波大學發現新理論,完美解釋超導電流為何沒有電阻也會消失
    肖楊日本留學日本筑波大學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的小泉裕康副教授成功地在理論上闡明了用目前廣泛應用的超導標準理論無法解釋的一個現象,即當超導體在磁場中由超導狀態相變為普通的金屬狀態時,超導電流不會產生焦耳熱,而是消失。
  • Nature:世界首個室溫(高壓)超導材料出現
    截止今年,超導相關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多次,如最開始的1913年頒發給對低溫下物體性質的研究,尤其是液態氦的製成做出傑出貢獻的海克·卡末林·昂內斯;1972年頒發給對超導微觀理論,即常說的BCS理論做出貢獻的約翰·巴丁、利昂·庫珀、約翰·施裡弗;1973年頒發給發現半導體和超導體的隧道效應的江崎玲於奈和伊瓦爾·賈埃弗;1987年頒發給發現陶瓷材料的超導性方面突破的約翰內斯
  • 超高壓下首次實現室溫超導——中國團隊理論預言富氫材料
    其實在高溫超導的探索過程中,瞬間閃現卻又難以復現的情況很常見[3] 。因為目前對超導的基本原理認識得還不夠完整,實驗發現一直走在理論前面,很多高溫超導現象至今都沒有完美的理論解釋。所以實驗物理學家在尋找超導材料以及設定實驗條件的時候,主要憑藉經驗甚至直覺來摸索猜測。這也正是阻礙高溫超導研究的主要困難所在。
  • 超導磁懸浮列車能比飛機快 理論時速達3000公裡
    工博會上,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臺前的「超導小列車」成為一大亮點。目前,日本東海旅客鐵路株式會社研發的超導磁懸浮列車,測試時速已經達到603公裡,為世界高鐵之最,從東京到名古屋的超導磁懸浮鐵路已於2014年動工興建。更稱奇的是,在低壓管道中,超導磁懸浮列車可實現1500公裡的時速,理論時速可高達3000公裡。超導磁懸浮列車為何能實現「飛一般」速度?
  • 超導材料的分類_超導材料的優點和不足
    特性   1.零電阻:超導材料處於超導態時電阻為零,能夠無損耗地傳輸電能。如果用磁場在超導環中引發感應電流,這一電流可以毫不衰減地維持下去。   2.具有抗磁性:超導材料處於超導態時,只要外加磁場不超過一定值,磁力線不能透入,超導材料內的磁場恆為零。
  •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了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這種材料取名「超導材料"」。由於這一發現,他獲得1913年諾貝爾物理獎。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許多金屬及其合金在接近絕對零度(零下273.15℃)時,都有超導現象。現在已發現的超導材料有幾千種,但是能拉成絲做成電纜的超導材料並不多。最後,科學家篩選出兩種可以拉成極細長絲的超導材料,做成超導電纜,它們是「鈮鈦合金」和「鈮三錫合金」。
  • 自然:世界首個室溫(高壓)超導材料出現!投稿接收僅10天
    截止今年,超導相關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多次,如最開始的1913年頒發給對低溫下物體性質的研究,尤其是液態氦的製成做出傑出貢獻的海克·卡末林·昂內斯;1972年頒發給對超導微觀理論,即常說的BCS理論做出貢獻的約翰·巴丁、利昂·庫珀、約翰·施裡弗;1973年頒發給發現半導體和超導體的隧道效應的江崎玲於奈和伊瓦爾·賈埃弗;1987年頒發給發現陶瓷材料的超導性方面突破的約翰內斯·
  •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院士趙忠賢:一輩子只做超導一件事
    趙忠賢1976年起一直在中科院物理所從事探索高臨界溫度超導體研究,因對液氮溫區超導體研究的貢獻,於1987年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1989年、2013年,他領銜的科研團隊先後摘得代表基礎研究創新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趙忠賢:五十年磨一劍 鑄就超導強國夢
    (新華網記者 何中然 攝)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陳聽雨)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次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兩次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未見到趙忠賢之前,記者想像的是一位頭頂光環、不苟言笑、講著普通人聽不懂的高深理論,被人仰視的大人物。    然而出現在眼前的,是一位滿頭銀絲,身穿黑色夾克和黑褲子的長者。
  • 超導量子計算實驗進展:動力學相變的超導量子模擬
    近年來,隨著可集成量子比特數的增多,相干時間的延長,以及操控和讀出精度的提升,超導量子計算成為量子模擬的重要平臺之一。運用經典計算機準確模擬量子多體系統的非平衡性質是人們長期關注的課題,而運用超導量子計算平臺模擬非平衡性質為研究這一類問題提供了新途徑。
  • 從超導到石墨烯曹原有何貢獻?他能獲得諾獎嗎?來西瓜視頻了解吧
    從1911年發現超導現象之後,人們確實是又發現了一些其他的超導材料。他們的共同點都是說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時候,突然電阻就沒了。但是對於背後的機理是一直等到了1957年才出現了第一個版本,就是巴丁、庫珀、史蒂夫這三個人提出的超導的BCS理論。他們解釋為什麼會出現超導現象呢?因為在低溫超導體當中,電子它是成對出現的,就是形成了所謂的庫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