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趙燁燁 記者 仲茜)博士生、訪問學者、留學生、85後,秦春燕是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在她的身上有著諸多角色,而在學校實驗室裡,大家都叫她「秦總」。原來,她還有另一個重要「角色」,南京博思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行走「江湖」的秦春燕
行走大江大河,窺探微觀世界
秦春燕不僅是學霸,還是創業者。她的公司主要承接「水質生物評價」業務。據介紹,這一技術是相對於「水質理化檢測」而言的,檢測方法更加穩定。「因為不同的水質裡生活著相對穩定的浮遊動植物、底棲動物,通過調查這些水生動物的『戶口』,便能夠很好地證明,水資源汙染程度及水體保護情況。」秦春燕說,這些年,自己都在和「水」打交道。14年前,秦春燕考入南農植物保護專業,一路本科畢業,保送研究生,創業當老闆,直到2017年,她又回到母校繼續讀博。
秦春燕的專業是「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她的導師王備新教授,是我國水生昆蟲研究領域的權威,其課題組主要對水體中的底棲動物進行實地調查,分析水生物的群落結構和多樣性,全方面評價水質健康狀況,從而保護水源地、河湖的健康。
「桂林灕江、雲南瀾滄江、四川九寨溝,還有河裡鮮活的螺螄、龍蝦、河蟹,背著卵生活的負子蝽『爸爸』,像是為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這些年,秦春燕跟著導師課題組走南闖北,親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瑰麗神奇,這些經歷就像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藏在了她的心底。並且她發現,在「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契機下,保護水源地、河湖的健康水質保護的項目和工程越來越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逐漸成為全中國的行動共識。秦春燕下決心將這份熱愛變成自己的事業,真正去大幹一番。
科技「蓄航」,走上環保創業路
2015年,秦春燕在「南京市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獎金20萬,這成為她的創業啟動資金。第二年,秦春燕的南京博思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江蘇省級優秀創業項目」。在政府資金和政策的支持下,秦春燕加緊購置有體視顯微鏡、生物顯微鏡等精密設備。公司有了自己的實驗室,也有了獨立對外承接業務的能力。
「我們所進行的『水質生物評價』指標,是通過採集水域樣本,提取其中的相關生物數據。」打個比方,就是在水源中檢測石蠅、石蛾、蜻蜓、水甲蟲、水蚯蚓等長期生活在水生生物,與水體理化指標形成對比。
他們將水域中採集到底泥和水體中的枯枝敗葉樣本帶回公司,進行篩選,通過肉眼或顯微鏡進行細緻觀測,在精密設備和機器上檢測分類,通過專業的數據分析,為相關機構提供翔實的報告,完成水生生物監測和河湖健康評價。
憑藉業務新穎、技術專業,秦春燕帶領公司參與了很多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及高校等有關環境資源的項目。幾年來,從長江水域保護,到黃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從重慶梁灘河、瀨溪河流域健康評價,到浙江麗水飲用水源地藍藻科學預防和治理,從太湖、巢湖水系的東部平原,到桂黔滇的西南邊陲,再到雪域高原的青海,秦春燕和同事們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各大淡水水體,每年檢測樣本數千份,公司年均業務量已穩定在數百萬元。
△實驗室裡的秦春燕
「公司未來得往『高精尖』方向走,所以我需要『充電』,我得回去繼續讀博!」一向行動派的秦春燕說到做到。2020年2月,博士研究生在讀的第三年,秦春燕又懷揣著不安於現狀的心,啟程飛往法國裡昂,繼續進行聯合培養博士學位的進修。「我正在參與一個阿爾卑斯山附近的水源項目,對我們的環境保護工作很有啟發。我要用力學習,用力工作,用力生活,把自己的專長和對這份事業的熱愛,用在我們國家最需要的地方,用科技之源滋養山水林田湖草,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通訊員供圖)
(編輯 吳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