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疼痛千萬別忍,轉為慢性疼痛就糟了!

2020-12-01 澎湃新聞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本文專家:張昊華,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副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新街口院區周二下午,周五全天;回龍觀院區周三全天。

很多人上了歲數,覺得老胳膊老腿的有點腰酸背痛挺正常,除非是忍不了了,才想到熱敷、按摩、理療、吃藥這類保守的做法。輕的疼,歇一歇就過去了,疼得厲害才去看門診。

其實,疼痛不能忍,更拖不得!

疼痛,是一種與組織損傷或潛在的損傷相關的不愉快感受和情感體驗①,與血壓、呼吸、脈搏和體溫並排為人體的五大生命體徵②。超過90%的人都有那麼一處或多處的疼痛,如頭痛、胸痛、腰痛③ 。如果是新出現的而且持續時間比較短(一般在三個月內)的疼痛,為急性疼痛。如果疼痛延續3個月以上,則轉為慢性疼痛4。

出現疼痛症千萬不能一忍再忍

疼痛對人的身體有多方面影響:

影響睡眠,慢性疼痛的人可能會出現失眠或者嗜睡①。

影響人的心理情緒,使人出現焦慮、恐懼、抑鬱、過度敏感、不滿等情緒,也可造成家屬恐慌、手足無措的感覺⑤。

因為疼痛而使活動受到限制⑤。我國指南指出,適度鍛鍊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個人預防建議⑥。如果因為疼痛限制了活動鍛鍊,抵抗力下降,可能不利於疾病預防。

長期的疼痛如果不進行幹預會轉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給人們的身心帶來傷害,讓生活質量下降,但由於它發生緩慢,也很容易被人們忽視,或覺得忍忍就過去了,這是最大的誤區,很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必要時及時採取藥物治療

身體出現疼痛,要及時採取藥物治療。目前常用的疼痛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藥、對乙醯氨基酚、阿片類鎮痛藥和其他藥物⑤。這幾種,有什麼區別嗎?

1. 非甾體類抗炎藥

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塞來昔布),治療疼痛範圍廣⑧。可用於輕、中度疼痛的鎮痛,而且還有抗炎作用。多數非甾體類抗炎藥對消化道和凝血功能有影響⑤,但選擇性COX-2抑制劑如塞來昔布的胃腸道黏膜損傷風險低⑨,不影響凝血功能⑩。

2. 對乙醯氨基酚

對乙醯氨基酚,主要通過中樞來發揮解熱鎮痛作用④,單獨應用對輕到中度的疼痛有效⑤。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具有較高的肝腎毒性,劑量過大時可引起肝損害,嚴重時可導致昏迷甚至死亡。不宜大量或者長期服用,以免損害造血系統和肝腎功能。對於酒精中毒、或者是有肝病、腎功能有問題的患者,要謹慎使用對乙醯氨基酚①。

3. 阿片類鎮痛藥

阿片類藥物是治療中重度疼痛最常用的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便秘、呼吸抑制、對藥物耐受,以及出現身體和精神依賴⑤。

治療疼痛的藥物不少,生活中千萬不能自行隨意用藥,以免因為錯誤用藥而導致疼痛被臨時掩蓋,延誤病情,甚至發生嚴重後果。如果疼痛不緩解,且有加重趨勢,還應該及時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儘早明確診斷⑪。

推薦緩解疼痛的5個小技巧

1. 進行溫和的運動鍛鍊,如散步。鍛鍊可以直接阻斷疼痛信號傳入大腦,同時還可以通過伸展僵硬及緊張的肌肉、關節和韌帶來緩解疼痛⑦。

2. 轉移注意力。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使大腦不會只想著疼痛7。

3. 放鬆練習。經常練習放鬆可以幫助減輕持續性的疼痛,如冥想⑦。

4. 呼吸止痛。疼痛時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呼出,再慢慢吸氣和呼氣。呼吸時雙目閉合,想像新鮮空氣緩慢進入肺中⑤。

5. 音樂止痛。通過欣賞自己喜歡的音樂來緩解疼痛。可以邊聽邊唱,也可以閉目靜聽,並伴手腳節拍輕動。這樣既可以分散注意力,又可以緩解緊張情緒⑤。

參考文獻:

①韓濟生,等.疼痛學(第1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2;P3,113,644,647.

②Phillips DM.JCAHO Pain Management Standards Are Unveiled. JAMA 2000;284(4):428-429.

③魏爽, 等. 上海市居民慢性疼痛患病現狀調查.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 2015;21(6):417-421.

④徐建國. 疼痛藥物治療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P19-21,150.

⑤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 成人手術後疼痛處理專家共識. 臨床麻醉學雜誌 2017;33(9):911-917.

⑥靳英輝, 等.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診療快速建議指南 (標準版). 解放軍醫學雜誌 2020;45(1):1-20.

⑦NHS. 10 ways toreduce pain.

https://www.nhs.uk/live-well/healthy-body/10-ways-to-ease-pain/

⑧西樂葆®說明書. 修改日期:2019 年12 月20 日.

⑨Chan FK, et al.Celecoxib versus omeprazole and diclofenac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andrheumatoid arthritis (CONDOR): a randomised trial. Lancet.2010 Jul 17;376(9736):173-9.

⑩冷希聖, 等. 普通外科圍手術期疼痛處理專家共識. 中華普通外科雜誌 2015;30(2):166-173.

⑪樊碧發.痛定思痛——走出疼痛的誤區. 大眾健康2004;(6):10-11.

原標題:《身體出現疼痛千萬別忍,轉為慢性疼痛就糟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螞蟻莊園答案2020年12月1日匯總 慢性疼痛能忍就忍,這種做法
    在現實中,很多人遇到一些比較輕微的慢性疼痛都會選擇忍忍,其實這樣雖然暫時看上去沒什麼,但是後果還是很嚴重的。2020年12月1日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題目即將到來啦!慢性疼痛能忍就忍,這種做法?等等…相信不少的用戶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今日螞蟻莊園答案詳情介紹。
  • 紅外熱成像技術讓疼痛看得見
    疼痛是多種疾病的症狀表現,身體出現疼痛時,往往會有細微的「溫差」,通過檢測這種溫差,能夠發現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質。8月11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成立北京韓濟生疼痛醫學研究院紅外熱成像診斷技術培訓中心,中心致力於疼痛與紅外熱成像診斷規律的臨床應用和推廣,解讀疼痛疾病診斷中的紅外熱成像困惑,提高疼痛疾病診斷效果。
  • 女性身體疼痛時,別只吃止痛藥了事,「激情」引發的也最好去檢查
    身體並沒有無緣無故的疼痛,只要有疼痛感,說明身體發生病變,不能一忍再忍或濫用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特別是女性出現痛經、腹部疼痛和同房疼痛時要引起重視,及時去醫院做檢查治療。月經停止後或同房後疼痛,甚至疼痛感影響生活和工作,需及時就醫。宮外孕、黃體發生破裂或囊腫蒂扭轉可引起腹部疼痛,也有可能是患有盆腔炎、卵巢腫瘤或受到感染等。此外患有泌尿系統結石、消化道穿孔、闌尾炎胃腸炎以及炎症等也會引起腹部疼痛,只有去醫院做檢查才能查出其原因。
  • 疼痛是身體的「求救信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   為提高全社會對慢性疼痛疾病的重視很多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一些簡單的疼痛症狀,可能是身體給你發出的「求救信號」。江蘇省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潘寅兵說,如果病症明顯的急性疼痛患者,可以去相應科室就診,慢性的不明原因的疼痛患者,可以先到疼痛科諮詢。    通訊員 董菊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峻  潘寅兵告訴記者,70%左右的人,都有腰背痛的經歷。
  • Scientific Reports:慢性疼痛改變我們的免疫系統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研究,麥吉爾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慢性疼痛可能重新編程免疫系統中基因的工作方式"我們發現,慢性疼痛會改變DNA標記的方式,不僅涉及大腦,還涉及T細胞。T細胞是一種對免疫力至關重要的白細胞"麥吉爾大學醫學院教授Moshe Szyf說,"我們的發現強調了慢性疼痛對身體其他重要部分比如免疫系統的毀滅性影響。"慢性疼痛--持續6個月或更長時間的疼痛--是全球範圍內導致殘障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 瑜伽和冥想或許「能幫助治療慢性疼痛」
    有研究表明,瑜伽和冥想或許可以幫助治療慢性疼痛。一項新的研究發現,89%的參與者參加了基於正念的壓力減輕(MBSR)課程,他們報告說疼痛和抑鬱程度有所改善。一名骨科醫生說:「許多人已經失去了希望,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慢性疼痛永遠無法完全解決,」然而,專注的瑜伽和冥想可以幫助改善身體的結構和功能
  • 人為什麼會感到疼痛?如何評估疼痛?
    一樣的傷害對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疼痛可以非常不一樣。人為什麼會感到疼痛?當身體出現損傷,遍布皮膚、組織器官的感受器通過神經纖維將受傷信息傳遞給人體的統治器官——大腦。因此,當我們身體產生疼痛時,不要害怕,不要驚慌,冷靜面對,這不僅會使我們的疼痛得到一定的緩解,還能更好地幫助醫生診斷我們的病情或受傷情況。
  • 這5個部位疼痛,千萬別大意…
    原創 田靖 科普中國本文專家:田靖博士,南部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治醫師本文審稿:陳海旭,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研究員,副教授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多多少少還是會出現一些疼痛。
  • 「健康」最美中醫|認識疼痛,遠離疼痛
    主持完成省、市級科研項目2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餘篇;主編醫學專業著作1部;從事麻醉及疼痛診療工作二十餘年,擅長診治各種急、慢性疼痛,採用射頻、雷射、等離子微創術並成功治癒了各類頑固性疼痛性疾病,運用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治療頸、腰椎間盤突症有獨特的療效。
  • 慢性疼痛的腦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
    慢性疼痛病人中樞神經系統可發生不同程度的結構和(或)功能異常,長期慢性疼痛可伴隨抑鬱、焦慮和睡眠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 慢性疼痛除了對病人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外,還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比如僅美國每年在慢性疼痛上的醫療花費就高達6千億美元。
  • 慢性疼痛不容忽視!研究表明其與抑鬱症、體重指數、精神分裂症...
    2019年8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世界上大約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包括2500萬英國人,在他們的一生中會經歷慢性疼痛。慢性疼痛被定義為受傷或手術後持續超過癒合期的急性疼痛,這是許多醫療條件的一個特徵。通常慢性疼痛的強度並不一定與組織損傷的程度相匹配,這在關節炎中可以看到。
  • 疼痛到底有多痛 腦掃描技術將神經科學帶上法庭
    Wager表示,從這些模式中,他們能很好地判斷電熱板是僅僅溫熱還是很燙,精確度超過90%。  但這裡測量的急性疼痛是一種明顯刺激的立刻反應。而Annie經歷的這種慢性疼痛,影響著全世界數千萬人。儘管其病因可能是明顯的,但也並非時常如此。西北大學的Vania Apkarian掃描了數十位背部受傷不久的患者,然後在1年後又進行了這一過程。
  • 湖南湘雅醫院基因治療慢性疼痛動物實驗成功
    據統計,受慢性疼痛困擾人口的比例在全世界發達國家人口中高達30%,在我國,至少有1億以上慢性疼痛患者。記者從湖南湘雅醫院獲悉,湘雅麻醉科鄒望遠博士在導師郭曲練教授的指導下,採用基因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動物實驗研究獲得成功,這在國際上尚屬首次,「一種針對PKCγ基因RNA幹擾的重組慢病毒載體構建及其應用」已獲國家發明專利。
  • 乳房疼痛不容小視,這4種情況需要看醫生,再不知道就晚了
    伴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幾乎每個女孩都會經歷乳房疼痛。過來人往往會雲淡風輕地說:「沒事兒,等長大點就好了」但真的會「長大就好嗎」?不見得。我國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菌就曾說過,在80%的情況下,過來人的經驗隨便聽聽就好了,自己的身體還是要自己懂得。
  • 身體這4個部位,頻繁出現疼痛,或是疾病到來的信號,莫大意
    但是,他們在養生的過程中,發現身體出現了一些疼痛感,這很可能是身體的某個器官或者是某個部位出現了異常,正常健康的身體是很少出現疼痛感的。而且民間俗語說得好,「通則不痛,通則不痛」,只有當身體某個部位出現了不通順的情況時,才會出現疼痛感。身體通順了就是健康的一種表現。身體莫名出現疼痛,千萬不要忽視,可能預示著疾病的發生。
  • 身體出現三種疼痛,別大意,或是大病來襲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臺運轉的機器,時間長了,多多少少,一些零件就會出現問題,也就是我們的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這時候往往會導致我們出現一些疼痛的情況,例如勞累過度的人可能會出現腰酸背痛,或者腿腳不小心磕碰了也會感到很痛。
  • 【快訊】疼痛患者有福了!雅培推出射頻消融設備,可治療慢性疼痛
    最近,雅培開始在美國推出公司開發的首個射頻消融系統,該系統旨在利用熱能靶向燒傷特定的神經,以防止疼痛信號到達大腦。這種微創設備先前已在歐洲獲得批准,並且最近獲得了FDA批准,用於治療慢性疼痛。因此,他們現在正在尋求一種替代療法,無需手術或藥物即可治療疼痛。」射頻消融系統與該公司的三電極射頻探頭-Simplicity II配合使用,可治療髖骨的周圍神經疼痛。該公司表示,先前的研究表明,一次射頻消融治療可以緩解疼痛六個月到一年時間。該治療可運用於頸部疼痛和背部疼痛和腰椎小關節症候群。期待該射頻消融設備早日運用到臨床,為疼痛患者帶去福音!
  • 身體出現這些情況,請儘快去醫院別耽誤!
    當你的身體出現下面這些情況,請儘快去醫院吧,別耽誤!當腦部的血流出現下降出現血塊或是出血就會引起中風,在臨床調查當中發現,有八成的中風患者是屬於缺血性中風,而有兩成屬於是腦出血。一般出現腦中風要麼是殘疾、要麼是死亡。所以日常對於預防中風以及及時發現中風的蛛絲馬跡是十分重要的。對於中風的朋友來說,一旦出現疾病信號,那麼請儘快去醫院被耽誤。
  • 美國研究:電刺激或取代藥物成治療慢性疼痛新途徑
    原標題:美國研究:電刺激或取代藥物成治療慢性疼痛新途徑   【環球網綜合報導】慢性疼痛是指持續1個月以上的疼痛,可能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根據《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電刺激將成為治療慢性疼痛的新途徑,並且將會減少止痛藥帶來的副作用,比如成癮性和依賴性。   根據法國媒體《TOPSANTE》介紹,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校區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測試了電刺激對深部腦組織的影響。他們第一次用無線電裝置直接刺激大腦腹側紋區,這個區域很有可能成為止痛的關鍵區域。
  • 【頭條】神經毒素治療慢性疼痛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疼痛醫學中心的Wallace,對神經毒素(neurotoxins)治療慢性疼痛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性回顧,其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