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歌僅28個字,把它翻譯成漢字後,才知道其野心有多大

2021-01-14 迷彩前沿

導語:日本國歌僅28個字,把它翻譯成漢字後,才知道其野心有多大

日本在二戰時期,侵略我們的國土,掠奪我們的資源,殘害我們的同胞,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在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也淪落成為戰敗國,由於不肯投降,於是被美國扔了原子彈。那麼,在每個一個國家之中,都會有國歌的存在,能夠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歷史。每當國歌響起時,將會喚起不少人的愛國之心。

日本雖為戰敗國,也是有自己的國歌,不過時間晚於其他國家,日本是在1998年,國會才通過了《國旗國歌法》將「君之代」為日本的國歌。雖然是國歌,但是這首歌的長度僅僅只有1分04秒。非常的短,而歌詞也僅僅只有28字而已。雖然看上去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卻能夠表達出整個日本民族的願望。

將這首歌翻譯成中文,你就知道日本的野心有多大了。那意思就是我們的皇族能夠統傳千代,並且一直傳承下去,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小石頭變成巨大的巖石,再到巖石上長上青苔。表面看著,這好像沒有什麼特指含義,但實際上,經過分析,就會發現他們有想要崛起的野心。

從小石頭到巨巖,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而日本卻希望天皇能夠一代傳承一代。一直不衰落,就是日本民眾的願望。我們都知道,在明治維新過後的日本,有著很強的侵略性,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這完全是一次非常成功、徹底的改革。這意味著日本已經走向了強國的道路。不僅學習了不少先進的西方技術 ,也建立了不少國營企業,主要都是是軍工、礦山、航運、鐵路為主。

這代表著他們正在為日後的戰爭做好充足的準備,與此同時,也經招聘不少外國的專家,甚至還把成績優秀的學生送出去留學。很重視培養一些高級的人才,也出現了不少關心國家未來的武士青年,他們希望日本能夠強大起來,並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能夠跟西方做比較的國家。在這之後,日本也算是正式成為了資本主義社會。

另外,交通方面,日本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去改變,在1872年,就已經修建了第一條鐵路,也建了不少新式的鐵路、公路等等。1914年,他們國家的鐵路總裡程,已經達到了7000公裡左右。可見,日本能夠變得如今這樣,跟歷史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雖然二戰戰敗,但是日本還是不甘心的,他們覺得如果不是美國的2枚原子彈,也許結局不會如此。所以戰後的日本依舊野心不小。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如今的日本已經是世界第三經濟體,軍事方面在亞洲、在世界都是名列前面的。

相關焦點

  • 日本國歌僅28字,翻譯成中文後,才明白日本人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眾所周知,國歌、國旗、國徽是一個國家對外的門面,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象徵。關乎這個國家的價值觀,乃至於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就拿我們中國為例,每次聽到我們的國歌就會讓人有一種振奮感。甚至於在一些特殊的場合聽到前奏就讓人熱了盈眶。因為這是我們的國歌。這首歌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以及中華兒女的團結精神。
  • 日本的野心有多大?28字日本國歌翻譯後,你就知道了
    當然,我們最終迎來了勝利,於1945年將日本帝國主打敗。時至今日,我們深知,是這些英勇抗戰的英雄,為我們譜寫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熱血,鑄就了堅不可摧的中國。在我們的國歌中,我們能感受到這種熱血沸騰。與此同時,我們更不能忘記歷史和日本的野心,那麼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呢?
  • 日本國歌僅有28個字,把它翻譯成中文,才看清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我們用各種方式來保持信仰,守衛國家,國歌就是最好的典範。因為這不僅僅是一首歌,這還是國家的代表,是每個人對於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然而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把它翻譯成中文,才看清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那他們的國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很多新事物的產生都是源自於人們新的想法出現之後才有的,國歌也一樣。其實一開始是沒有國歌這個概念的,那麼國歌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 日本國歌僅「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明白日本到底說的什麼?
    導讀:日本國歌僅「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明白日本到底說的什麼? 國歌,是一個國家體現自己的精神與文化的曲目,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被人民和政府共同承認。
  • 日本國歌一共才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發現日本人野心有多大
    日本曾經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罪行是不可原諒的,這也是作為中華兒女應該銘記的,自日本軍隊踏上中國土地的那一刻,他們就開始罪惡的行徑。他們的國歌和他們的軍隊一樣,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唱出了日本人的野心,日本國歌的名字就叫《君之代》。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明白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日本的國歌,他們的國歌名字叫做君之代,只有28個字,但是翻譯成中文以後才能夠明白日本人的野心究竟有多大: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小石變巨巖,直到巨巖長青苔。二戰期間,那麼多日本兵背井離鄉拼命作戰為的就是實現天皇的目標。在戰爭結束以後,日本天皇帶頭投降,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大量的日本兵覺得自己愧對了天皇的期待,甚至不惜剖腹自殺。從這一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天皇對於日本人具有多大的影響力。二戰結束以後,按理說天皇制度應該被取消,至少當時發動戰爭的裕仁天皇不應該繼續活著。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發現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眾所周知,國歌、國旗、國徽是一個國家對外的門面,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象徵。關乎這個國家的價值觀,乃至於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就拿我們中國為例,每次聽到我們的國歌就會讓人有一種振奮感。甚至於在一些特殊的場合聽到前奏就讓人熱了盈眶。因為這是我們的國歌。這首歌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以及中華兒女的團結精神。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翻譯成漢語後,才知道日本說的是什麼?
    2004年3月14日,法律正式規定了寫於1935年的《義勇軍進行曲》為我國正式國歌,廣受人民認可。每個國家的國歌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意義,我國國歌就代表著人們團結一心反抗外敵的精神。而日本的國歌就非常有意思了,全詞總共28個字,翻譯成漢語後,才明白了日本天皇說的是什麼。
  • 日本國歌只有28字,將其翻譯成漢語後,才發現日本隱藏著巨大野心
    幾乎每一個國家在升國旗的時候,都會想起自己國家的國歌,同時,每一個國家的國歌也都有自身的含義,在經過了解之後,就會發現日本的國歌,含義好像有些許的不同,在將其翻譯成漢語之後,就會發現日本的野心原來這麼大!
  • 日本國歌僅28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日本天皇的野心有多大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何時何地聽到《義勇軍進行曲》精神都會為之一振,國歌,是一個民族最具有凝聚力的歌曲,同樣它見證了中國一路走來的歷史進程。,將15節的首個字母連起來就是威廉,而在第一節是歌頌「西班牙國王」。
  • 日本國歌翻譯成中文,短短28個字野心暴露無疑,中國需保持警惕
    要知道在上個世紀,日本對中國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他們在我國的領土上肆意的殺戮,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最終在人民團結一致下,將日本鬼子給打跑。雖然最後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但是他們的狼子野心迄今為止都沒有改變。因此我國的國歌也是為了紀念曾經犧牲的烈士,更是為了激勵中華兒女對抗外勢力侵略。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將它翻譯成漢語後,才明白日本人說的是什麼
    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對於中國人而言,只要看到這些字,就會想到那個熟悉的旋律,那悲壯的、堅定的、頑強不屈的歌聲,讓我們熱淚盈眶又充滿了向死而生的壯志與激情!就像歌曲中所說的一樣,當時的我們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所以我們的先輩們前赴後繼,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守衛我國的土地山河,這才有了如今我們所享有的一切。 而為當時的我們帶來了這等痛苦與災難的侵略者中,日本對中華大地的傷害自然是相當深重的。說到國歌和日本,就讓人不得不發問,既然我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那麼日本的國歌是什麼呢?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
    但我國國歌整體的節奏慷慨激昂的,而大部分的國歌也都是慷慨激昂的。但有一個國家,卻將用哀樂這種曲調來充當國歌。那就是日本的《君之代》,這首歌的原曲就是一首輓歌。日本的國歌《君之代(君が代)》曲調是由宮廷樂師林廣守、奧好義一起德國的音樂教師FranzEckert為此歌譜曲。在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由文部省發布定為日本事實上的國歌。
  • 日本的國歌,看起來簡單,但翻譯成漢語,讓人看出其中野心
    引言 世界上第一個創作並使用國歌的國家是荷蘭,此後世界各國爭相相仿。各國的國歌或源於革命時代,或源於和平時期,總體來說都是為了彰顯民族精神或是讚美祖國。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以下日本的國歌,雖然看似簡潔平實,實則翻譯成中文讓人一眼看出其中的野心勃勃。
  • 日本國歌僅28個字,將其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做個悲傷的智者,不如做個開心的傻子。178. The future belongs to those who believe in the beauty of their dreams. 未來屬於那些相信夢想之美的人。(埃莉諾·羅斯福) 179.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含義卻和秦始皇的願望極為相似
    日本的國歌歌詞很短,翻譯成中文共四句,28個字,內容是:「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細石變巖石,直到巖石長青苔。兩代君之代之間,雖然是傳承關係,但卻有著微妙的風格差異,「一代君之代」創作與明治維新時期,那時日本還在摸索著向現代國家過度,但是當時日本政府還不知道國歌為何物。最後還是一個英國音樂家向他們介紹了國歌的概念。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漢籍翻譯西歐語言,創造出「經濟」「勞動」「取締」「場合」這些詞語,如今在漢語中廣泛使用。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有些漢字按照古漢語發音,有些按照日語發音;有些字寫法與漢語相同,意義卻不同;日本人為了方便書寫、表義,甚至創造出新的漢字,稱為「國字」。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萬葉假名是借用漢字的「音」、「訓」兩種讀法書寫日語的一種文字,最初出現在《古事記》、《日本書紀》、《萬葉集》等上代文獻中,以《萬葉集》使用的最多,故名之。《萬葉集》成書於8世紀後半葉,是日本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4-8世紀4500多首詩歌,其地位類似於中國的《詩經》。  學過日語的讀者都知道日語漢字分音讀、訓讀兩種讀法。
  • 日語漢字和語感對翻譯的影響,初學者要知道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觀點,有網友認為:中日在語系上相對來說比較接近,而且日本在文化上也繼承了中國的部分,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中文翻譯者相較於英文翻譯者更有優勢。但是實際上日文的語系一直沒有定論,語言學界也沒有公認的看法。
  • 日本護照為什麼會有五個漢字?源自秦始皇的一聲令下,至今常用
    中國的護照有漢字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其實日本的護照上面也有漢字,這五個漢字的還源於秦始皇。日本現有的護照指的是由日本外務省給他們的公民,發放的證件,最早使用是在1878年。發行的時候他們是稱其為日本帝國海外旅券,也有叫做日本國旅券的,發行的時候稱帝國,是因為當時還是帝國時期。1917年之後,護照上面就開始出現照片了,不過現在的並不是這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