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多頭野犛牛,10萬多隻藏羚羊,8萬多頭藏野驢,這處草原很熱鬧

2020-11-26 騰訊網

人們說起野生動物,往往首先想到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其實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大草原也是毫不遜色於非洲草原的野生動物王國。雖然這裡是人類的禁區,但是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卻讓它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絕佳場所。

草原遍布著荒漠草甸,藍天白雲、碧波蕩漾仍掩不住連天的荒涼。這裡的空氣很稀薄,含氧量僅為平原的一半,稍微走得快一點,人就喘得厲害,但這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高寒缺氧的惡劣條件讓人望而生畏,原本是人類生活的禁區,野生動物卻為何能在此繁衍生息?中國科學家認為,在羌塘大草原,高山、草原、荒漠、河湖交錯分布,加上陽光充足、人跡罕至,其實是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理想環境。

在廣袤的草原上,成群的野生動物不斷衝進遊人的視線。尤其是個子小巧,屁股處有塊心形的白色印跡,的藏原羚最為顯眼。它們被人類稱之為「愛心屁股羊」,這是藏原羚最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有一塊兒愛心形狀的白色屁股,那麼,它有什麼用呢?當然不是為了賣萌啦,是用來逃命的!

高原上的陽光真的很強烈,所以當太陽照到這一塊兒白色的時候,就會反射出特別刺眼的光,它們在跑的時候,會故意把屁股一顛兒一顛兒的,這就像我們晃動正在反光的鏡子一樣,讓在後面追它們的動物眼花繚亂。這一招真的是又損又可愛,至於為什麼要是心形,可能要去問問「造物主」了。

野犛牛則是很有氣魄的野生動物,堪稱野生動物王國的「將軍」。它強健碩壯,最重可超過一噸。野犛牛身上披著黑褐色的毛,走起路來威風凜凜。當它豎起尾巴,鼻冒「青煙」時,人們就得當心了,即便是越野車,也不是它的對手。

尤其是金絲野犛牛,被譽為「藏地神牛」,是藏地最珍貴的「神獸」,且只有羌塘獨有,當地藏族同胞都以見到金絲野犛牛為榮,據說每一個見到金絲野犛牛的人,好運會伴隨一生,但是金絲野犛牛可不是你想見就能見的,它們嗅覺非常靈敏,可依靠風向收集氣味以躲避人類,尋找極其不易。

如今,這些野生動物在羌塘樂園和諧相處,在羌塘大草原上,藏羚羊和藏野驢時常相伴而行,十分親暱。在尼瑪縣還常能看到藏羚羊和家羊一起吃草的場面,綿羊、山羊和藏野驢也在一起跑來跑去。

其中,藏野驢是一種不追上車不罷休的「倔驢」,它們有種極為可愛的特殊習性——喜歡與汽車賽跑。如果有越野車離它們較近時,野驢群會在頭驢的帶領下與汽車追逐賽跑,必須超越汽車繼續奔跑一陣後才肯罷休,所以有常識的人往往減速讓驢兒們超過汽車,以免對它們造成未知傷害。

而有著「草原上的健美選手」的藏羚羊,相對有點尷尬,因為很多人把它跟藏原羚分不清楚。其實藏羚羊個頭要比藏原羚大得多,腿更長、身形更健美,只是缺一個性感的白屁股。

因為人類的利慾貪心,這麼多可愛的生物,卻在上個世界八九十年代,遭到過大規模的盜獵,數量瘋狂減少。為了嚴厲打擊盜獵,我國政府相繼在西藏、青海、新疆設立了羌塘、可可西裡和三江源、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

經過多年以來的大力保護,羌塘保護區內很多珍稀野生動物數量都已實現恢復性增長。那曲地區目前有1萬多頭野犛牛、10萬多隻藏羚羊、8萬多頭藏野驢,比1994年保護區成立之前有較大幅度增加。

多次到羌塘考察的美國著名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說:「中國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未經人類破壞的一塊野生動物樂園。」

2015年9月17日,國家林業局在拉薩舉行「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犛牛國家公園」授牌儀式,至此,我國第一個大型野生動物類型國家公園成立。該公園依託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海拔最高和物種最典型的國家公園。

羌塘,藏語的意思是北路的草原,跨那曲、阿里兩個地區,是青藏高原的中心區域。羌塘國家公園的安寧,離不開國家大力建設支持與保護。

西藏一直秉承著「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發展」的理念,在那曲、阿里兩地區不斷強化生態環境執法檢查,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人為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使羌塘草原始終保持碧水藍天青草的秀美景色。

相關焦點

  • 首次拍攝藏羚羊超大種群遷徙 「2020我們與藏羚羊」央視播出
    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近5、6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 8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 「2020我們與藏羚羊」系列科考節目。這是2013年以來,科考隊第10次走進羌塘。從今年7月中旬開始,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陝西省動物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和央視報導團隊,在亞洲最大的陸地野生動物保護區——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展開為期二十天的《2020我們與藏羚羊》科考活動。
  • 羌塘保護區藏羚羊種群恢復到20萬隻以上
    本報訊  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成立以來,保護區內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藏羚羊種群數量已由原來的5萬隻至7萬隻,恢復到目前的20萬隻以上,野犛牛有1萬隻,藏野驢由3萬多頭增加到9萬多頭,雪豹、盤羊、黑頸鶴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恢復性增長。
  • 二十年來西藏那曲藏羚羊數量上升至15萬隻
    原標題:二十年來那曲地區藏羚羊數量上升至15萬隻   位於藏北的那曲地區擁有著廣袤的草原,和人類一起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的還有數量繁多的各類野生動物。從1993年在羌塘草原上成立羌塘自然保護區和色林措自然保護區,生長在這裡的野生動物得到良好的保護,數量也得到突飛猛進的增長。
  •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背後:連續8年未發生藏羚羊盜獵案
    中新社記者 武仲林 攝  中新網北京7月8日電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波蘭當地時間7日下午,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 可可西裡:5年未聞盜獵槍聲 藏羚羊數量逐步恢復
    青海新聞網訊 5月8日,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才達在即將展開的大規模巡山行動前宣布:自2006年以來,可可西裡在藏羚羊保護行動中,未發現一起武裝盜獵案件,神秘迷人的可可西裡已經5年未聞盜獵槍聲。
  • 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逐年增加數量增至15萬隻
    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江白近日在拉薩舉行的「西藏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成就」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近年來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逐年增加,目前已達到15萬隻左右。我國西部的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
  • 青海野犛牛數量降至不足萬隻 比藏羚羊數量還少
    新華社西寧4月24日報導:青海省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最新調查顯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犛牛的數量近年來急劇下降,在青海境內的數量已不足萬隻,比藏羚羊數量還要少。轉自搜狐  調查顯示,野犛牛在青海主要分布在玉樹、果洛和海西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區。
  • 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達到15萬隻左右
    新華網拉薩2月7日電(記者邊巴次仁)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環保局了解到,近年來,隨著中國政府加大對藏羚羊的保護力度,同時加大對高原環保工作的投入,目前,西藏境內藏羚羊種群數量逐年增加,達到了15萬隻左右。  近幾年來,藏羚羊主要棲息地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國家級保護區。
  • 最近一年盜獵率為零 藏羚羊種群數量已達三萬多隻
    領頭公藏羚羊昂著頭,向前方再次眺望,終於下定決心,輕輕呼喚一聲,第一個躍進楚瑪爾河中。它的三百多個「妻子」和「兒女」也尾隨其後,紛紛躍入水中。    這是7月28日夜晚,發生在海拔4560米的楚瑪爾河邊的一幕。    每年6月中下旬,可可西裡數以萬計的母藏羚羊,在領頭公羊的率領下,不遠數百裡、上千裡,長途跋涉到可可西裡卓乃爾湖、太陽湖畔生兒育女。
  • 藏羚羊種群數量增加3萬多隻 目前已超過10萬隻
    藏羚羊種群數量增加3萬多隻 目前已超過10萬隻,嚴厲打擊非法捕殺藏羚羊犯罪活動,加強法制宣傳和執法力度,使西藏境內藏羚羊種群數量從1999年的7萬隻增加到目前的10萬隻以上。
  • 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接近40萬隻,是我國動物保護的典範
    窮兇極惡的偷獵者殺死藏羚羊後取下羊絨,再通過各種手段走私到尼泊爾和印度,製成沙圖什後運到義大利和法國的高檔奢飾品店出售,供上流社會消費。上世紀80年代,大量偷獵者湧入藏區捕殺藏羚羊,在1980-2005年平均每年被盜獵的藏羚羊達到了2萬隻,1992年有近2噸的藏羚羊生絨走私到印度,需要至少1.3萬成年藏羚羊才能產這麼多生絨,1994年尼泊爾查獲了800公斤的藏羚羊絨。
  • 無人機拍到6萬藏羚羊遷徙「大場面」
    據介紹,今年科考隊在西藏羌塘這個藏羚羊「 大產房」周邊的瑪依雪山東側,拍攝到了一個超大的遷徙種群。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五六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遠遠望去,山坡上、溝谷中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藏羚羊,多數成年藏羚羊都帶著新生的小藏羚羊。
  • ...我省生物多樣性保持總體穩定 青海湖鳥類增多藏羚羊達到7萬多隻...
    《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對2012年至2017年連續觀測的24個內陸溼地越冬水鳥樣區分析表明,越冬水鳥種群數量呈現上升趨勢,物種數則存在一定的波動,其中,青海湖水鳥種類總體呈現逐漸上升趨勢,長江中下遊8個樣區的越冬水鳥種數基本保持穩定。  青海湖作為國際重要溼地以及亞洲特有的鳥禽集中繁殖地和遷徙中轉站,環湖地區共有鳥類220餘種。
  • 回放 探訪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 親密接觸「高原精靈」藏羚羊
    回放 探訪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 親密接觸「高原精靈」藏羚羊
  • 3000米以上高寒地區,成就每一頭青海犛牛
    而作為全國五大牧區之一,青海是犛牛養殖大省和犛牛資源大省,存欄近500萬頭,佔世界犛牛的38%,居全國首位。 在地球上最接近天空的制高點,號稱 「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上,刻畫了青海省72萬平方公裡的疆域。青海犛牛主要分布在玉樹、果洛、海南、海北、黃南州等以 「三江源」 為中心輻射的周邊草原牧區,放牧區域佔青海總面積的一半。
  • 藏地四大野生密碼:20種代表動物、雪山野人、藏狗、寒山雪蓮
    西藏是我國最高的省份,這裡有很多神秘的野生動物,是很多野生動物的天堂,在西藏生活的野生動物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位,僅次於四川和雲南,這裡不僅僅有野犛牛、藏羚羊、黑頸鶴、野驢、藏雪雞、馬鹿西藏亞種、黃鴨、巖羊、
  • 畫說世遺(10)可可西裡:高原精靈藏羚羊的「故鄉」
    可可西裡平均海拔4600米,雪山冰川林立,沼澤湖泊縱橫,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悠閒吃草。面積大於1平方公裡的湖泊有107個。這裡,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多種。其中,藏羚羊是躍動在可可西裡的高原精靈,為了保護它們,一代代守護者堅守在這片土地。2017年7月,青海可可西裡被獲準列入「世界遺產」。
  • 神秘的可可西裡,藏著哪些珍稀動物?
    野犛牛是青藏高原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成年雄性肩高超過兩米,體重逾一噸。在開闊平緩的區域見到的野犛牛通常都是公犛牛,經常是單獨一頭,有時是三五成群。它們通常遠離人類活動的區域,尤其喜愛在接近冰川和積雪融水水源的溝谷、坡面上覓食。崑崙山南麓、可可西裡山南麓和庫賽湖新生湖(海丁諾爾)一帶是野犛牛最為集中的區域。
  • 全世界野犛牛不超過15000頭
    主頁 新 聞 雲南 地產 法律 報刊 娛 樂 文化 教育 健康 旅遊 時 尚 IT 汽車 各地 專題簡訊郵件全世界野犛牛不超過15000頭 http://www.yndaily.comvar dd=20050303;varhh=0903; for (i=0;i 雲南日報網  新華社拉薩3月2日電(記者邊巴次仁、德吉)西藏自治區林業勘察設計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