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用評級巨頭陷信任風暴:吃人家的嘴軟(圖)

2020-11-28 搜狐網

  本報記者 楊蕾 紐約報導

  對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等國際知名評級機構的批評意見屢見不鮮,但像目前這樣遭到各方嚴重質疑、受到司法部門調查並面臨嚴格監管的局面還是少有。

  在歐洲,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薩科齊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等在內的多名領導人抨擊評級機構在歐洲債務危機期間,接連下調歐元區國家主權信用評級是「落井下石」,要求審查評級機構評估政府債券及公布決定的方式,並呼籲成立歐洲自己的評級機構。

  在美國,現任財長蓋特納及其前任保爾森均在國會聽證時稱評級機構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應削弱其影響力;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就穆迪欺騙投資者的指控進行調查,如指控成立,穆迪將可能被勒令停業;紐約州總檢察長安德魯·庫莫則正在調查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華爾街金融機構是否曾誤導評級公司、雙方是否「過從甚密」互相勾結。

  「吃人家的嘴軟」

  作為金融市場中一個重要的服務性中介機構,信用評級公司為政府、公司債券等評定等級,主要內容是評估風險,判斷債券發行人能否向投資人償付所承諾的本金和利息,評估考慮因素包括發行人的財務健康狀況以及金融市場整體情況等。無論政府還是企業,如果沒有良好的信用評級就無法進入國際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越低,所發行債券的收益率就越高,發債方融資的難度就越大。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具權威的專業信用評級機構只有三家,即標普公司、穆迪和惠譽。「信用記錄」一向良好的評級機構如今卻遭遇信任危機。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針對評級機構在金融危機中扮演的角色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調查後於前不久公布了結論——標普及穆迪等公司,在其評級過程中都受到了華爾街過於強烈的影響,導致評級公司無法獲得充足的資源,且往往使用過時的模型來評估抵押證券。

  來自華爾街的影響其根源在於評級機構的盈利模式,即債券發行者向評級機構付費,請後者為其投資產品進行評級。所謂「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評級質量難免會成為追求利潤的犧牲品。

  據統計,在2002年至2007年間,評級機構毫不吝惜地將總額大約3.2萬億美元的房貸抵押債券中的絕大部分評定為最高級別「AAA」,相當於美國國債的評級。但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崩盤,這些所謂頂級投資產品變成了一堆廢紙,債券的購買者、保險商的損失成幾何倍數放大,最終美國政府不得不動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金融機構。而評級機構的利潤總和卻從2002年的30億美元迅速膨脹到2007年的60億美元。金融危機爆發後,輿論普遍指責評級機構即使不是導致危機的「罪魁」,也是加劇危機的「幫兇」。

  前穆迪次貸抵押衍生債券部門負責人埃裡克·科辛斯基在提交給國會的證詞中說,金融市場中錯位的激勵機制導致評級機構重量不重質、重短期利益輕信用質量。在科辛斯基看來,評級機構未能對華爾街瘋狂追逐短期利益的文化「免疫」。科辛斯基說:「在穆迪,這一利益衝突產生的根源在於對市場份額的追求。」科辛斯基本人因堅持更為保守的評級方式導致了公司商業利益的流失,遭到上司指責,並最終丟掉工作。

  另一名前穆迪員工、曾任結構性產品及衍生品部門負責人的理察·米查克表示,由於自己對華爾街的結論提出質疑,在針對一些特定金融機構評級的過程中,他往往被排除在外。米查克表示,那些要求將他排除在評級工作外的銀行包括高盛、瑞銀及美林。

  事實上,評級公司間常為爭奪客戶競相降低評級標準。標普高管理察·古格利亞達在國會作證時坦承知道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但不這樣做就只能「丟掉生意」。

  暗藏「免死金牌」

  如果說對商業利益的「貪慾」是導致評級巨頭「墮落」的原因,那麼被法律賦予的特殊地位和缺乏有效的監管則讓它們越陷越深。

  三大評級巨頭的崛起可追溯到上個世紀30年代,當時評級機構的主要業務還是向大型投資者提供印刷版的諮詢信息,美國聯邦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只能投資由三大評級機構評為「投資級別」的債券。隨後數年間,聯邦和各州的監管部門紛紛出臺類似規定,要求券商、保險公司以及養老金基金將債券評級作為其投資決策的基礎,並給予評級機構官方認可的地位。

  1975年,美證交會建立了「全國公認統計評級組織」(NRSRO)並制定了加盟標準,標普、穆迪和惠譽成為該組織的第一批會員。NRSRO實際上為三大評級公司提供了特殊的保護地位,妨礙了公平競爭,其餘評估機構即使僥倖通過申請也最終被上述三家公司吞併。長此以往,信用評級行業缺乏競爭、濫用權力和利益衝突等弊端也愈演愈烈。

  不僅如此,這些評級公司還擁有「免死金牌」。

  今年1月,標普總裁德文·沙拉瑪發表文章稱:「目前評級機構面臨著與會計審計師、債券分析師相同的法律責任。」但兩周後,美證交會高級政策主管戴維·貝克爾則指出,近30年前,美證交會出臺補充條款,規定由政府批准為NRSRO成員的評級機構可免於因傳遞誤導或欺騙投資者的信息而遭起訴,其他評級機構及債券分析師不享受此待遇。換句話說,如果標普或者穆迪有意欺騙投資者,在目前的法律規定下,都不會被起訴。

  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有爭議時,主要評級機構往往以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言論自由為自己辯護。據一名穆迪員工透露,在此次美證交會對穆迪的調查曝光後,公司方面的解釋再次強調穆迪作為「研究機構」提供的是「觀點」,並未強迫任何人接受。

相關焦點

  • 信用評級全新管理辦法出臺 機構違規罰款提高
    所謂「信用評級」,是指信用評級機構對影響經濟主體或者債務融資工具的信用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就其償債能力和償債意願做出綜合評價,並通過預先定義的信用等級符號進行表示;「信用評級業務」是指為開展信用評級而進行的信息收集、分析、評估、審核和結果發布等活動;「信用評級機構」是指依法設立,主要從事信用評級業務的社會中介機構。
  • 債券違約 三胞集團信用評級再被下調
    陷入流動性危機的三胞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胞集團」)再次被評級機構下調評級。12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評級」)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三胞集團流動性十分緊張,下調三胞集團相關信用評級。
  • 伊利集團首發美元債獲同業最高國際信用評級創同類企業同類債券...
    本次美元債券是伊利集團在國際債券市場上首次發債,創同類企業同類債券票面利率新低,並獲中國消費品類企業最高國際信用評級,成為行業融資的歷史性突破。  伊利集團在國際債券市場一經亮相即吸引了大量高質量投資者,涵蓋銀行、保險、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等多類機構,5億美元的發行量收到了最高達36億美元的認購,獲得了超7倍的認購倍數。
  • 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發布 明確監督檢查措施
    為此,迫切需要建立健全行業制度規範,補齊監管短板,促進我國信用評級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健康發展。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安排,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證監會廣泛聽取各界意見,充分借鑑國際經驗,立足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和監管實踐,制定了《辦法》。2.《辦法》在出臺過程中徵求和採納各部門意見情況如何?
  • 螞蟻金服旗下信用評估公司完成信用評級機構備案
    原標題:《神州金融》螞蟻金服旗下信用評估公司完成信用評級機構備案   人民銀行
  • 水發眾興集團獲AA主體信用評級
    公司(下稱「眾興集團」)獲AA主體信用評級   「AA主體信用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債券信用等級AA+」,9月16日,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對眾興集團的評定,標誌著資本市場對眾興集團在基礎   據了解,眾興集團的信用評級工作,由有證券從業資格和豐富經驗的
  • 信用評級被穆迪下調至Ba1,紫金礦業:槓桿率上升是短期的
    信用評級被穆迪下調至Ba1,紫金礦業:槓桿率上升是短期的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08-15 07:41 來源
  • 【主權評級】國家主權風險月報(2017年11月)
    個基點  國家主權評級動態  聯合資信將墨西哥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馬來西亞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AAi-」  穆迪將印度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由「Baa3」上調為「Baa2」  標普將南非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由「BBB-/BB+」調降為「BB+/BB」
  • 資產證券化的信用評級到底是怎麼出來的?
    一、什麼是信用評級     信用評級時由獨立的信用評級機構對影響評級對象的諸多信用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就其償還債務的能力及其償債意願進行綜合評價,並且以簡單明了的富豪加以表達,評級機構一般用簡單的字母評級符號(如AAA至C)來表達對信用風險相對水平的意見
  • 貝氏評級:國內險企評級增多源自兩大裡程碑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劉敬元「近年保險公司評級的增加,應該講有兩個裡程碑。」貝氏評級(A.M. Best)東亞區市場拓展總監範曉文近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介紹,目前國內保險公司國際信用評級覆蓋率達30%,險企對信用評級的需求升溫。
  • 央行論文:國內外評級差異大,應進一步開放國內企業評級市場
    央行論文:國內外評級差異大,應進一步開放國內企業評級市場 5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了題為《中外企業信用評級的差異及其決定因素》(下稱《論文》)的工作論文,論文作者為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的蔣賢鋒和國際清算銀行的Frank
  • 大公國際詳解鐵道部3A評級 稱因其償債能力極強
    作為該項目的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給予鐵道部的主體信用級別為AAA,此舉引起社會的關注與爭議。大公國際負責人13日就鐵道部信用評級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很多人認為鐵道部負債規模大、盈利能力差,償債能力達不到AAA級水平,可以這樣說嗎?
  • 美媒: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商被中企接手後銷售創紀錄 信用評級提高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張驁】 2013年5月,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和中國的雙匯國際公司達成戰略性合併,雙匯國際以總價71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批評人士曾表示出對美國就業和糧食安全的擔心。這筆交易只是中國對美國巨額投資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複雜關係的一部分。
  • ...也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主權信用抱有很高信心;據悉,標普全球...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為何在國際上卻被瘋搶(二);④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市場接受以負利率發行的中國主權債券,也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主權信用抱有很高信心;據悉,標普全球評級和惠譽評級均授予此次發行的歐元主權債券「A+」評級,與中國「A+」主權評級一致。也就是說,中國的主權債券對外資來說更安全,投資風險比較小;⑤ 三是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 信用債打一折 機構撒網式排查信用資產
    摘要 【信用債打一折 機構撒網式排查信用資產】萬萬沒想到,今年雙11打折力度最大的是信用債市場。
  • 河南伊川農商行因不提供資料評級被終止
    河南伊川農商行因不提供資料評級被終止,此前主體及債項評級雙雙遭下調  近期,又一家銀行與評級機構「分手」了,11月20日,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發布公告稱終止對於河南伊川農商行的主體及相關債項評級,原因是該行未提供評級所需完整材料,因此中誠信國際無法對該行的信用狀況作出判斷。
  • 日本評級機構JCR考慮修改評級符號的類型與定義
    日本評級機構JCR近日發布公告稱,正在對評級類型和評級符號定義作修改,預計將在一至兩個月完成修訂。JCR稱,此次修訂對受評主體的評級並沒有直接影響。
  • 商業銀行在跨境電商領域的信用評價體系構建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運用網絡化和電子化的手段,將網際網路等信息通道植入到傳統的國際貿易環節中去,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運作的新型國際貿易形勢。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企業已超過20萬家,平臺企業超過5000家,近幾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保持持續高速增長,佔我國進出口貿易交易總額比例逐年提高,B2B、B2C和C2C交易模式共存互補,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
  • 對穆迪的選擇性評級,中國人要有自己的判斷
    近日,穆迪在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3下調至A1之後,又相繼調整了13家中國金融機構和26家中國政府相關發行人的評級。這種不深度了解中國國情、基於「順周期」的不恰當評級方法,不僅中國的輿論對其提出質疑和批評,國外許多媒體也紛紛發表文章,對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表示難以理解。
  • 波音能否贏回信任?信用到底值多少錢?
    最先表達不信任的是飛行員,美國航空公司飛行員利益的工會組織飛行員聯合會稱,之前對波音的信任猶如高塔一般,不過現在已經倒塌了。美國西南航空飛行員聯合會主席喬恩·威克利指出,該協會的大約1萬名成員也對波音公司「零信任」。相信,後續航空公司、消費者、普通公眾也會對波音,乃至整個美國監管系統的失信行為做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