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中國海洋科考船─「科學」號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以下簡稱「科學」號)於2012年9月建成交付使用,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管理運行維護,是中國國內綜合性能最先進的科考船之一。「科學「號全貌「科學」號配備的探測與調查設備包括:水體探測系統、大氣探測系統、海底探測系統、深海極端環境探測系統
-
我國最大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圖說: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昨天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今啟航前往北極 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助...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陳超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上午9時許,「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在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11次北極考察之行,外高橋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快速為該輪和科考人員辦理了邊防檢查手續,助其順利出境。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
在經歷了50天的海上航行和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科學考察作業後,我國「探索二號」科考船日前結束了本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務,開始返航。▌「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在這個航次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
-
"海洋六號"隨船見聞及對我海洋科考事業發展思考
記者了解到,有一年「海洋四號」船科考人員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調查點,但第二年再去時,卻找不到了。 「海洋六號」改變了這個狀況。2011年8月的一天清晨,「海洋六號」抵達鑽探站位,準備工作。船長下令啟動動力定位系統後,在茫茫大洋之中,「海洋六號」就在這一預定位置紋絲不動了。這一新手段,大大提高了海洋科考的精準度,也是「海洋六號」的一大亮點。
-
「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中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好威水
8月28日上午,「中山大學」號科考船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廠下水,其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設計排水量約6800噸,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作為國內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具備多個「首次」。
-
「實驗6」號科考船成功下水,我國海洋科考又添利器
「實驗6」號是一艘採用國際最先進設計理念,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種用途船舶,探測手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海海洋所原所長、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表示,「實驗6」號填補了我國目前中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的空白,發揮專業調查船與綜合科考船功能,大力提升我國地球深部結構和深海大洋極端環境探測研究水平。
-
海洋六號、雪龍號科考船26年後南極再「會師」
按照商定計劃,「海洋六號」正在趕來這一海域的路上,兩船將在這裡短暫「會師」,再各自執行考察作業任務。 14時05分,手持望遠鏡的二副羅婕激動地喊道:「看到了,在那兒!」 隨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穿越疾風暴雪,「海洋六號」緩緩出現在「雪龍」號右舷方向。
-
全國最大最強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28日,我國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英文名:「ZHONG SHAN DA XUE」)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廠下水。此次下水後,「中山大學」號將進入設備安裝、系統調試、內裝施工等階段,計劃於2020年年底試航,預計2021年年初交付使用。
-
中國「彩虹魚」科考團隊,在世界最深的海溝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近日迎來中國「彩虹魚」科考團隊。他們乘坐「沈括」號一路遠航來到這裡,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
海洋科考船綜合性能哪個強?「中山大學」號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近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下水。據該船總設計師、中船集團第708所主任助理吳剛介紹,「中山大學」號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我國是海陸兼備大國,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安全和經濟利益。進入21世紀,海洋領域國際競爭愈發激烈,與世界海洋強國相比,我國的海洋科考、海洋科技水平相對落後。
-
海洋科考船綜合性能哪個強?「中山大學」號!
近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下水。 據該船總設計師、中船集團第708所主任助理吳剛介紹,「中山大學」號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我國是海陸兼備大國,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安全和經濟利益。進入21世紀,海洋領域國際競爭愈發激烈,與世界海洋強國相比,我國的海洋科考、海洋科技水平相對落後。
-
系列海洋科考利器相繼誕生,助力我國海洋科考事業實現質的飛越
10月20日,在中國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建所70周年之際,由該所與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設計專業委員會、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海洋科學考察船技術高峰論壇在上海如期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海洋科學考察船 系列 自主 發展」。本次論壇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採用「雲端線上+線下」分上海和青島兩個會場的形式開展,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知名院所高校的專家進行了雲端分享。
-
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新華社上海8月28日電(記者賈遠琨)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28日在位於上海長興島的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科考實習船命名,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洋求索的使命與擔當。
-
「實驗6」號成功下水!我國海洋科考又添利器
「實驗6」號是一艘採用國際最先進設計理念,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種用途船舶,探測手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海海洋所原所長、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表示,「實驗6」號填補了我國目前中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的空白,發揮專業調查船與綜合科考船功能,大力提升我國地球深部結構和深海大洋極端環境探測研究水平
-
我國綜合性能最強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據該船總設計師、中船集團第708所主任助理吳剛介紹,「中山大學」號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我國是海陸兼備大國,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安全和經濟利益。進入21世紀,海洋領域國際競爭愈發激烈,與世界海洋強國相比,我國的海洋科考、海洋科技相對滯後。
-
「實驗6」號科考船成功下水,我國海洋科考又添重器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通訊員 黃林叢 徐曉璐 7月1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實驗6」號下水暨命名儀式在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舉行。
-
圖文:「海洋四號」科考船監控海底作業
圖文:「海洋四號」科考船監控海底作業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9月19日,「海洋四號
-
系列海洋科考利器相繼誕生,助力國家海洋科考事業實現質的飛越
人民網上海10月20日電 (龔莎)10月20日,在中國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建所70周年之際,由該所與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設計專業委員會、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海洋科學考察船技術高峰論壇在上海如期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海洋科學考察船 系列 自主 發展」。
-
26年後重啟國家南極科考調查 「海洋六號」打響新年首炮
據新華社2017年1月1日報導,當地時間去年12月31日凌晨3時30分,中國科考船「海洋六號」駛抵南緯60度、西經60度附近海域,開始了跨年度的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 這是中國時隔26年再次開展以綜合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為重點的國家專項南極科考調查,也是2017年新年到來之際,我國海洋科考的「地質首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