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nectedLife與Ocean Protocol合作 治療帕金森症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醫療人工智慧公司ConnectedLife3月20日宣布與新加坡的非營利性基金會Ocean Protocol(海洋協議基金會)合作,通過一種安全的方法共享患者生成的數據,共同推進帕金森病的診斷和治療。
-
2020年MIT十大突破性技術中的醫療科技進展
2020年年初,《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出2020年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一份名單在科技界舉足輕重,在過去,它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智能手錶、癌症基因療法、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
-
佛山醫療黑科技「出殼」在望
直接佩戴的霧化吸入治療面罩方便攜帶,減少奔波就醫;對器官進行在體修復,使之滿足移植條件讓患者及時得到救治;深度分析肺結節數據,組成三維立體視圖,助醫生做出更精準的篩查判斷……目前,這些醫療健康領域的「黑科技」正在我市「孵化」,有的產品已經或即將進入市場。
-
腦醫生開創中樞神經系統精準醫療新景象
引入全球領先人工智慧影像診斷技術,推進腦健康事業發展2019年9月初,在四川省醫學會舉辦的全省第六次腦部痴呆與認知障礙醫學會議上,深圳銥磑醫療創始人王思倫博士就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人工智慧影像診斷平臺-腦醫生(Dr.Brain)進行了主旨發言
-
醫療保健 |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如何幫助老年痴呆患者?
帕金森基金會估計,到2020年,美國將有大約100萬帕金森病患者。平均而言,帕金森病患者每年的藥物治療費用高達2500美元,而通過手術治療的費用約為10萬美元。醫療物聯網(IoMT)IoMT是醫療保健領域的物聯網技術。當物聯網技術與醫療行業相遇時,人類見證了強大的解決方案。
-
帕金森症可以治癒嗎
帕金森氏病一直是老年人關注的疾病,因為帕金森氏症的主要患者人群是老年患者。具有各種身體機能的老年人衰弱,更容易患疾病。因此,老年人應多注意預防疾病。許多人關心帕金森症是否可以治癒。讓我們看一下下面的文章。
-
韓國開發出可預測新冠死亡率人工智慧技術
韓國一家醫院的研究團隊2日宣布,他們研發出一項預測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的人工智慧技術,希望這項技術有助於醫務人員快速識別死亡風險更高的患者,及時予以治療。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韓國先驅報》3日報導,韓國國民健康保險公團下轄一山醫院研究團隊對1月23日至4月2日期間確診的10237名新冠患者進行多次隨訪,研發出上述預測技術
-
神機妙「算」:從可穿戴設備治療帕金森氏症說起-虎嗅網
這也是帕金森氏症名稱的又來。目前,帕金森氏症已經成為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學顯示,患病率為15~328/10萬人口,>55歲人群約1%;發病率為10~21/10萬人口/年。儘管1817年已經被發現,但是目前該病的病因仍舊不明。
-
化療中使用的強效藥物可減輕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幻覺
帕金森氏症英國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帕金森氏症研究慈善機構,該公司正與倫敦大學學院合作,投資100萬英鎊進行一期開創性的二期臨床試驗,以探索昂丹西酮(ondansetron)藥物對幻覺是否安全有效。 目前,英國有14.5萬帕金森病患者,其中75%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會出現視覺幻覺。
-
四川探索人工智慧CT技術 賦能邊遠地區醫療發展
四川探索人工智慧CT技術 賦能邊遠地區醫療發展 2020-01-08 21:32:06 1月8日下午,一項人工智慧CT技術亮相成都,為「科技醫療」提供了一個新應用場景。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項基於人工智慧技術賦能腹部CT質控及輔助診斷的應用技術,遠程連接了阿壩州人民醫院、甘孜州人民醫院、涼山州人民醫院,且準確、高效完成了腹部CT質控和輔助診斷目標——準確判斷出了掃描部位的邊界、清楚地區分偽影等幹擾因素、將各個主要臟器精準區分、準確找出可疑病變並分割病變區域。
-
再生腦細胞 或可治帕金森症
(原標題:再生腦細胞 或可治帕金森症)
-
【盤點】微流控晶片技術應用,助力精準醫療發展
隨著精準醫療的不斷發展,分子診斷技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精準醫療包括兩個方面,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其中,精準診斷是精準醫療的基礎,而分子診斷又是精準診斷的核心。因此,分子診斷是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精準醫療提供保障,而微流控晶片是其常用技術之一,近年來發展迅速,應用廣泛。
-
「利馬奇」颱風肆虐 人工智慧技術加入颱風備戰群
除了民眾一心,高度警戒之外,人工智慧預測加入,對於平安度過此次自然災難同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據了解,「利奇馬」超強颱風8月10日,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30百帕,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強度最強的颱風,同時躋身建國以來,登陸浙江最強颱風第3位。登陸之後,強勢席捲浙江,江蘇,山東等多地,伴隨有持續性強降雨,同時帶來大風天氣。
-
腦子裡植入「黑科技」,讓帕金森病人不再抖動
01 帕金森病用藥存在「蜜月期」確診帕金森病後,早期一般建議藥物治療,常見的藥物包括美多芭、森福羅等,對於病程時間短的患者來說,服藥即可很好的控制住症狀,生活基本能恢復正常,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藥物「蜜月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藥效會慢慢減退,出現藥效接不上、關期時間變長、不可預測的開關現象等,此時必須要不斷的增大劑量或服藥次數方可控制住症狀。
-
治療高血壓、ADHD和帕金森症的智能腕帶?
相對前面幾家公司的創新,這款設備的功能顯得很「誇張」——治療高血壓、ADHD和帕金森症的智能腕帶。8Ueednc且下一代產品還可以用來治療帕金森症、ADHD和癲癇。8Ueednc大腦接收發出的電脈衝和頻率,然後複製和操作就像相同的排放規格。當大腦受到刺激時,通過耳朵,眼睛或者其他的感覺器官,它會產生一種電荷反應,叫做皮質喚起響應。8Ueednc「這些電子反應在大腦中傳播,成為你所「看到和聽到」的。這個活動過程可用附著在頭皮上的靈敏電極測量到。
-
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助力 綿陽市民提前收到北川4.6級地震預警
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助力 綿陽市民提前收到北川4.6級地震預警時間:2020-10-21 16:16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助力!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讓成都,綿陽市民提前收到北川4.6級地震預警 10月21日12時04分,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發生4.6級地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報網成功預警該地震,給綿陽市提前13秒預報,給初步統計表明 原標題: 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助力!
-
智能氣象,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每日科技網】 如今,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技術建立的氣象預警系統,應用愈加廣泛。各地積極推進的智慧氣象系統,不僅成為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也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更多元的服務。
-
自動勾畫腫瘤、設計放療計劃、預測治療效果,人工智慧讓腫瘤精準...
人工智慧輔助腫瘤診療,可滿足更多腫瘤患者的診斷、放射、藥物治療需求,具體體現在可在放射影像中輔助醫生識別和勾畫腫瘤及正常器官、輔助醫生進行療前、療中、療後治療效果的預測、輔助放療物理師進行放射治療計劃的設計等方面。覆蓋腫瘤影像診斷、腫瘤智能放療、腫瘤藥物研發、患者跟蹤治療等關鍵場景。
-
專訪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孫東:細胞機器人技術助力精準醫療產業發展
會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座教授孫東接受了OFweek醫療科技網編輯的採訪,分享了自己對智慧醫療落地應用以及精準醫療產業發展的看法。智慧醫療作為一門融合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複雜學科,它比傳統醫療更加聰明、更加智慧,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在被問及智慧醫療產業落地有哪些困難時,孫東認為,智慧醫療產業的發展要結合市場導向與政策支持,而不只是用智能化技術加持傳統醫療。其次,智慧醫療作為一門跨學科的複雜技術,把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技術、傳統醫療手段完美結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準醫療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伴隨著醫療大數據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與分析技術的不斷革新,醫療領域正處於智能化與精準化變革的風口浪尖。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準醫療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伴隨著醫療大數據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與分析技術的不斷革新,醫療領域正處於智能化與精準化變革的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