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幹流
生活報8月12日訊 近日,記者從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獲悉,我省在蘿北縣肇興鎮舉行了2020年黑龍江幹流蘿北段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據了解,此次增殖放流的鱘鰉魚分別是體長16釐米以上施氏鱘幼魚4萬尾、體長7.8釐米以上達氏鰉幼魚6萬尾。其中,增殖放流的達氏鰉幼魚,「母親」是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誤捕的一尾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的雌性達氏鰉,這條「母魚」經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專家救治救護,並進行人工輔助催產、孵化、培育成功繁衍,此次放流的是其後代的一部分。
-
17萬尾水中「活化石」幼魚放流黑龍江
17萬尾水中「活化石」幼魚放流黑龍江 2020-07-09 0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達氏鰉9萬個孩子,回家了
29日,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在黑龍江遜克江段舉辦了2020年黑龍江幹流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活動中9萬尾達氏鰉幼魚放歸黑龍江。這些達氏鰉幼魚是一條長2.9米長、體重約300斤、已生長30年左右的達氏鰉的後代。這條達氏鰉在一個月前因受傷被漁民誤捕,經遜克瀕危魚類救護基地救助後,對其進行人工催產輔助產卵培育了9萬尾魚苗。
-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8月18日上午10時,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主辦,中共黑河市愛輝區委員會、黑河市愛輝區人民政府承辦的以「鰉魚寶寶回家 助力旅發大會」為主題的2020年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在秀美的黑龍江畔舉行。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馬勇 攝 中新網黑河8月18日電 (張思洋 記者 王琳)18日,中俄界江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在黑龍江畔舉行。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民眾參與現場放流。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馬勇 攝中新網黑河8月18日電 (張思洋 記者 王琳)18日,中俄界江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在黑龍江畔舉行。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
-
黑龍江邊地,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鱘鰉魚重生記
近年來,國家和黑龍江省圍繞鱘鰉魚類展開了一系列涵養增殖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工作,各級財政先後投資近4000萬元,相繼在黑龍江上又建立了4個鱘鰉魚放流站,率先成功研製出鱘鰉魚人工繁育、幼魚馴養、活體取卵技術。如今,全省每年能夠人工繁殖鱘鰉魚苗400~500萬尾;從2001年開始,每年都在黑龍江各江段舉行放流儀式,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已累計放流鱘鰉魚幼魚845萬尾。
-
4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鱘」獲解救放歸長江
日前(7月25日),在四川宜賓長江李莊段水域,有4尾被非法困於地籠的長江鱘,被當地漁政執法人員解救,並放歸長江。 這是宜賓市翠屏區農林畜牧局水產漁政管理站工作人員在長江李莊段水域巡邏時,搜救到的4尾被困長江鱘。其中,有3尾成魚,1尾幼魚。
-
25.7萬尾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放流金沙江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三峽集團消息,25.7萬尾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24日在向家壩水電站附近放歸金沙江。此次放流活動由三峽集團和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共同主辦,共放流長江鱘、胭脂魚、長薄鰍、厚頜魴、巖原鯉、圓口銅魚6種魚類。
-
新疆今年人工增殖放流2256萬尾魚苗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江斌偉)今年,全疆各地相繼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84次,共計投放2256萬餘尾魚苗,對改善新疆水域生態環境、恢復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根據日前發布的《自治區農業農村廳2020年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項目實施方案》,今年在全疆範圍內人工增殖放流魚苗2256.9萬尾,其中,經濟物種2125.5萬尾,瀕危物種131.4萬尾。該項目涉及全疆12個地(州)市及自治區水產發展中心、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等單位。
-
湖北宜昌:2500尾中華鱘、長江鱘「回家」
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宜昌段舉行 付蓓蓓 攝2020年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綜合生態補償項目增殖放流活動11月18日舉行,2500尾大大小小的中華鱘、長江鱘等順著人工通道「刺溜」滑下,回歸長江的懷抱。
-
新疆增殖放流大頭魚魚苗6萬尾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新疆大頭魚再添新丁,9月26日,自治區在拜城縣克孜爾水庫開展增殖放流活動,6萬尾通過人工繁育的新疆大頭魚魚苗被集中放流。在當天的增殖放流活動中,科研人員對放流的新疆扁吻魚進行了標誌和標識,拜城縣公證處對放流情況進行了現場公證。
-
宜昌:20萬餘尾魚類回歸長江
11月18日,2020年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綜合生態補償項目增殖放流活動在宜昌舉行。此次放流向長江投放各魚類20萬餘尾,其中中華鱘、長江鱘共計2500尾,胭脂魚4.25萬尾,四大家魚1.85萬公斤(100g/尾)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省級自然保護區全長約80公裡,水域總面積約80平方公裡,自然保護區內水環境複雜是中華鱘、胭脂魚、江豚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產卵場與棲息地。
-
愛輝區多舉措保護鱘鰉魚
從今年禁漁期結束至今,愛輝區漁民每天捕獲小體鱘鰉魚10餘條,目前已累計捕獲300多條小體鱘鰉魚,都立即放歸黑龍江,有效保護了鱘鰉魚資源。 鱘鰉魚是施氏鱘和達氏鰉兩種魚類的統稱。鱘鰉魚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特產魚類。據史料記載,鱘鰉魚為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屬國家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
-
增殖放流護生態 700萬尾魚苗放入長江
同時,當天還在重慶江津區米幫沱碼頭開展了以「關注魚類保護,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和宣傳教育活動。在西南大學水產學院專家的指導下,採用剪鰭標記、掛牌標記、鰓蓋標記、耳石標記等方法,對9種共計16150尾苗種進行標記,以開展增殖放流的科研監測及效果評估。
-
貴州舉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近55萬尾魚苗放歸水中
原標題:貴州舉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近55萬尾魚苗放歸水中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車璐)金秋九月繁似錦,花溪十裡客如雲。9月11日,「增殖資源保護生態」2015年貴州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花溪十裡河灘舉行,現場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54.5萬尾魚類育苗放歸水中。嘉賓將魚苗放歸花溪河中現場,自願者向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發放包含增殖流放等相關知識的宣傳手冊。
-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首次放流10萬尾魚苗
為持續改善葉爾羌河水域生態,近日,莎車縣阿爾塔什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站首次放流10萬尾瀕危物種魚苗,以更好地維護葉爾羌河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
1760萬尾魚蝦苗在文昌清瀾半島海域放流
8月5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在文昌清瀾半島附近海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海南移動供圖8月5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在文昌清瀾半島附近海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共計放流卵形鯧鰺90萬尾、紅笛鯛120萬尾、日本對蝦1550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