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在文昌清瀾半島附近海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海南移動供圖
8月5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在文昌清瀾半島附近海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共計放流卵形鯧鰺90萬尾、紅笛鯛120萬尾、日本對蝦1550萬尾。據悉,該增殖放流項目已於8月1日在珠海海域增殖放流黑鯛125萬尾、黃鰭鯛75萬尾、斑節對蝦1550萬尾。
9時45分,放流儀式在文昌清瀾漁業碼頭如期舉行,由承辦單位北京京誠嘉宇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熊櫻博士主持,中國移動海南公司規劃技術部副總經理鄭惟海介紹了本次增殖放流的背景和主要內容。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漁政漁監處處長張林忠對中國移動主動承擔水生生物資源保護企業社會責任表示了感謝並宣布放流開始。
10時50分,具有活水艙功能的瓊漁運16666船載著1760多萬尾魚蝦苗從清瀾漁業碼頭出發,在兩艘漁政執法船的護送下,駛向預定的增殖放流海域。到達後,這些魚蝦苗被緩緩傾倒至海水中,被釋放的魚蝦苗即刻隨著海水歡騰跳躍起來,自由自在地遊動,增殖放流工作順利完成。
本次增殖放流活動是中國移動海南-香港海纜工程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工作之一。海南-香港海纜工程主幹線西起海南文昌、東抵香港特別行政區,支線連接廣東珠海,海纜總長約672km。作為連接海南、廣東、香港的重要海纜項目,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和網際網路對外開放的重要基礎設施。
增殖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在推進海南香港海纜項目建設的同時,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主動承擔生態環境保護、生態補償的社會責任,在農業農村部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海南文昌和廣東珠海開展了此次增殖放流活動。通過增殖放流的方式,補充經濟水生生物,直接提高海南-香港海纜項目涉海工程周邊海域水生生物的數量,修復和改善水生生物種群結構,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漁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來源:南海網
記者 任桐 實習生 吳淑惠 通訊員 歐燕燕
註:本圖文由文昌發布編輯發布,轉載須註明出處。
聲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直接聯繫我們,我們會進行刪除或者協商許可使用事宜。
投稿郵箱wenchangfabu@126.com
新聞熱線1530890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