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值錢包裝之步驟二:結構規劃
包裝的結構,亦為包裝形式的部分。
在紙質的包裝盒裡,創出名稱的包裝結構一般有:天地盒,手提盒,搖蓋盒,套蓋盒,抽屜盒,開窗盒,因簡盒,管式盒,飛機盒,吊口盒,書型盒,自扣盒,陳列盒等。叫不出名稱或說異形盒,更多不勝數,甚至同種結構類型裡,亦有諸多插口、粘合方式的不同。
面對五花八門的包裝結構,企業該如何做選擇呢?
據我們這些年的經驗總結,包裝的形式結構,以合適、實用為主,切勿過於追求標新立異。
這些年,我們雖一直推薦結構可以常規,以平面視覺和創意,區分包裝差異和提升包裝檔次。但同樣也不乏有企業投入更多的費用和時間,嘗試追求包裝的標新立異。特別在以往做OPPO的手機包裝時,應客戶要求,給出了十幾款標新創異的包裝結構,結果卻都因包裝成本的限制,選擇了常規的包裝結構。
選擇包裝的形式結構,首先是考慮該形式能否保護產品和方便儲運。再是根據產品規格、產品售價、銷售渠道、目標人群等定位,來選擇包裝的結構形式。
產品規格。一-如電飯煲之類規格較大的產品, 包裝形式基本只有紙箱了,反之方可思其它選擇,
產品售價。- -售價較低的產品,般只能選擇簡易結構; 而售價較高的產品,包裝形式同須讓人覺得物有所值。銷售渠道。一-渠道在商超, 包裝結構要考慮適合擺放或懸掛;渠道在電商,包裝結構的局限可較為開闊;渠道在禮品,方便攜帶送禮是包裝結構的基本要求。
總而言之,結構可以常規,合適就好,視覺必須高端,別具一格。標新立異的包裝結構,設計投入高,僅設計費用通常高於平面的好幾倍;生產成本高,且往往難實現設計時的理想效果。縱觀目前走在最前沿的蘋果手機等包裝結構,除了內核結構,外形亦採用常用的天地盒,但所呈現的視覺檔次卻不遜於諸多複雜結構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