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很愛物理學的數學家阿蒂亞去世了 在他背後有這些精彩故事

2021-01-15 百家號

[摘要]阿蒂亞的去世也是物理學的一個損失。

張軒中

著名數學家阿蒂亞教授在2019年的1月11日去世了,英國皇家數學會已經確認了這個消息。

在幾個月前的2018年9月,阿蒂亞突然宣布自己證明了橫亙在數學界面前159年紋絲不動的黎曼猜想,這引起了科學輿論的巨大轟動。可惜阿蒂亞的相關論文沒有在正規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而且他提供的預印本文稿的證明過程用到了物理上的「精細結構常數」——這可見阿蒂亞是一個很愛物理學的數學家,因為一般的數學家是不知道「精細結構常數」的。而對物理學家來說,這個「精細結構常數」不是一個真的常數,所以阿蒂亞對黎曼猜想的證明過程是存在疑問的,現在大部分科學家都相信阿蒂亞並沒有真的證明了黎曼猜想。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曾經對這個事情如此評論:「佩服阿蒂亞,但論文觀點極為牽強。」

在阿蒂亞宣布證明黎曼猜想的相關論文的一開頭,他寫了幾個字:「獻給莉莉」。

這個莉莉又是誰呢?

這還不夠,阿蒂亞在德國海德堡的做黎曼猜想證明的講演現場,他展示的ppt的第一頁也寫著「紀念莉莉」的字樣,並且附有莉莉的照片。

莉莉是阿蒂亞的妻子,全名是Lily Brown。她是阿蒂亞的同學,他們之間有60年的婚姻生活,但在一年前的2018年5月,莉莉去世了。阿蒂亞非常傷心,所以看起來他後來證明黎曼猜想的工作也許有背後的動機——紀念他去世的妻子。證明黎曼猜想,對阿蒂亞來說,也許是一個愛情故事。

雖然阿蒂亞並沒有真的證明黎曼猜想,但阿蒂亞絕不是普通數學家,他曾經擔任英國皇家學會主席,而且還得過數學界的最高獎——菲爾茲獎。

阿蒂亞的學術經歷要從他的博士生涯開始說起,他在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導師是霍奇(hodge)。霍奇是一個在微分幾何領域比較有名的數學家。熟悉微分幾何的人都知道有所謂的「霍奇對偶」,也就是所謂的「霍奇星算子」。這個算子在物理上的意義很重要,因為這個算子可以把電場變成磁場(也就是把電磁張量做霍奇對偶,保持觀察者不變,那麼電場就變成了磁場)。

阿蒂亞在1955年獲得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

不過從阿蒂亞在證明黎曼猜想的論文中透露的消息來看,他個人還承認數學家todd是他的導師。也就是說,todd與霍奇都指導過他的研究生涯。

阿蒂亞最著名的數學工作是1963年做的,那就是所謂的「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這個定理其實上與一個微分流形上的橢圓算子的解空間有關,通過這個解空間的性質,我們可以知道流形的拓撲性質——用物理語言來說,就是我們如果求解一個自行車內胎上的量子力學狄拉克方程,那麼我們可以從狄拉克方程方程的解空間裡看出自行車內胎上其實有一個環洞。所以這個定理很意外地把分析、代數與拓撲聯繫在了一起。該定理是數學的集大成者,它把數學的多個側面統一在了一起,所以阿蒂亞自己還寫過一本科普書,書名就叫做《數學的統一性》。

很多人做數學,一般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到了阿蒂亞這裡,數學已經看統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是統一的一幅山水畫卷。

當然了,阿蒂亞還與希資布魯赫合作了拓撲k理論,也與鮑特合作的不動點定理(關於鮑特的故事,可以參考劉克峰教授寫的《鮑特,一個工程師的傳奇》),這些都是經典。很多人說阿蒂亞本人最重要的工作都是與人合作產生的,這一點也確實是事實。但這不表明阿蒂亞本身不牛。因為牛人一般選擇與牛人合作,自己如果不牛,也很難與牛人合作。

而且,不但阿蒂亞本人很牛,他的學生也很牛,他的學生中也有人得過菲爾茲獎,比如西蒙o唐納森就是他的學生,唐納森用物理上量子場論的方法證明了四維平坦空間上存在無窮多個微分結構,而獲得菲爾茲獎。所以,大家可以看出,阿蒂亞與他的學生做數學的時候,喜歡使用物理方法,這是他們這個學派的一個特點。

在物理學中,愛因斯坦發現的廣義相對論與數學上的黎曼幾何相關,後來的廣義相對論專家,也是牛津大學數學教授的彭羅斯發展了所謂的扭量理論(twistor theory)——用光線來代替時空點作為基本的研究對象來重新刻畫廣義相對論,然後與量子力學實現統一。阿蒂亞與彭羅斯都是英國數學界的著名人物,阿蒂亞也很讚賞彭羅斯的扭量理論,所以在他的影響下,美國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理論物理學家威騰也做了很多twistor理論的研究工作,並且把這種方法從廣義相對論遷移到了量子規範場論中,取得了很多進展。而阿蒂亞本身與威騰就有很多相關的合作文章。他們曾經做過的一個研究是流形上的夸克膠子動力學。在這裡就既有數學味又有物理味——因為「流形」是一個數學概念,而「夸克與膠子」都是物理學的強相互作用理論中的概念。所以,阿蒂亞很愛物理學,從這裡也可見一斑。

阿蒂亞一輩子的數學生涯,其實與物理學都有很緊密的聯繫,這也是他為什麼在宣布證明黎曼猜想的時候,會強調物理學上的「精細結構常數」的根本原因。這就是物理學給他的一輩子打上的烙印,所以他年邁以後寫的證明黎曼猜想的論文,看起來好像是他一生思想的總結,這總結的核心其實只有一條,那就是:數學與物理學高度相關,而他本人非常熱愛物理學。

阿蒂亞現在已經去世了,他的去世其實不但是一個數學時代的終結,而且對物理學發展來說也是一個損失。

轉自騰訊

相關焦點

  • 著名數學家阿蒂亞去世,去年曾宣稱證明了黎曼猜想
    英國當地時間1月11日,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發布訃告: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F·阿蒂亞爵士(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於當天去世,享年89歲。這位曾在2018年9月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而引起轟動的英國數學「教父」是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儘管他在之後的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提出的黎曼猜想證明未能得到廣泛認可,但阿蒂亞對數學領域、尤其是代數幾何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 89歲英國數學家阿蒂亞去世,曾稱證明了黎曼猜想
    英國皇家學會當地時間1月11日發布訃告稱,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於當天去世,享年89歲。阿蒂亞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曾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
  • 試證黎曼猜想成絕唱,數學家阿蒂亞把接力棒留給年輕人
    麥可·阿蒂亞  資料圖當地時間1月11日,英國皇家學會發布訃告稱,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於當天去世,享年89歲。阿蒂亞曾於2018年9月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
  • 數學家阿蒂亞去世,曾於2018年9月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
    (原標題:試證黎曼猜想成絕唱,數學家阿蒂亞把接力棒留給年輕人)麥可·阿蒂亞當地時間1月11日,英國皇家學會發布訃告稱,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於當天去世,享年89歲。
  • 89歲的阿蒂亞到底有沒有成功證明黎曼猜想
    159年懸而未決的頂級數學難題;極富創造力卻英年早逝,珍貴手稿又被管家付之一炬的天才數學家黎曼;菲爾茲獎、阿貝爾獎的獲得者,89歲高齡的偉大數學家阿蒂亞爵士。這些素材匯集在一起,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想不火一把都是不可能的,於是阿蒂亞爵士作報告的時候,理所當然的就把主辦方的伺服器搞爆了。
  • 英國「數學教父」阿蒂亞去世,曾宣稱證明黎曼猜想
    IT之家1月12日消息 本月11日,英國皇家學會發布訃告,英國著名的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於當天去世,享年89歲。阿蒂亞爵士在2018年9月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這引發數學界大轟動,作為英國數學「教父」,阿蒂亞爵士是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儘管他在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提出的黎曼猜想證明未能得到廣泛認可,但阿蒂亞對數學領域、尤其是代數幾何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
  • 英國89歲數學家阿蒂亞公開黎曼猜想證明過程
    素數分布在數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相當於原子概念在現代物理學中的地位。黎曼發現,素數在自然數中的分布並不是毫無規律可循,而是其分布與黎曼ζ函數緊密相關。 黎曼 ζ 函數 黎曼將該函數解析延拓至整個複平面,並指出:黎曼ζ函數的非平凡零點(是指 s 不為-2、-4、-6‧‧‧等點的值,這些都是平凡零點)的實數部分都是 1/2。
  • 現場直擊:阿蒂亞挑戰「世紀難題」黎曼猜想
    在聽眾的注視下,快要90歲的阿蒂亞顫顫巍巍走上講臺。在短短45分鐘(當地時間24日上午9:45-10:30)內,阿蒂亞侃侃而談,顯得胸有成竹。他首先向今年剛剛去世的妻子致意,表達懷念,然後開始萬眾矚目的演講。 他追本溯源,從黎曼猜想的誕生說起,解釋這個問題為何那麼有趣,又那麼富有挑戰性。
  • 89歲數學家阿蒂亞近年戰績不佳 黎曼猜想被他證明?
    麥可·阿蒂亞當地時間1月11日,英國皇家學會發布訃告稱,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於當天去世,享年89歲。阿蒂亞曾於2018年9月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
  • 【黎曼猜想證明過程詳解】阿蒂亞如何證明「世紀難題」?
    在這個論文的一開頭,阿蒂亞就寫了幾個字:「獻給莉莉」現在還不太清楚這個莉莉是他女兒還是妻子,或者其他女性。阿蒂亞證明黎曼猜想的工作,與他一開始研究精細結構常數有非常大的關係。精細結構常數是量子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的常數,其數值大概等於1/137。
  • 當世最偉大數學家似乎玩砸了
    當世最有名的數學家之一,菲爾茨獎和阿貝爾獎得主麥可·阿蒂亞(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就做了一次賭上聲譽的冒險。就在昨天 2018 年 9 月 24 日,德國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阿蒂亞在演講時表示,自己已證明了黎曼猜想這一數學世界最大的難題。
  • 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去世,享年89歲,曾試證明黎曼猜想
    (來源:英國皇家學會官網)麥可·阿蒂亞最為著名的成果是 1963 年他與伊薩多·辛格合作,對橢圓算子證明了著名的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此定理在微分方程、復幾何、泛函分析以及理論物理學中均有深遠的應用,公認為 20 世紀最重要的數學成果之一。
  • 阿蒂亞是如何證明黎曼猜想的?159年的未解之謎解決了麼?
    精細結構常數是量子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的常數,其數值大概等於1/137。 這個常數是比較巧合的,因為宇宙的年齡大概是137億年。所以,如果不考慮誤差,那麼137這個數字就是很特殊的。阿蒂亞說,以前有一個叫愛丁頓的人,注意到 136=8+128其中8等於2的3次方,而128是2的7次方。而這些數字與所謂的克利福德代數有關。
  • 丘成桐評論阿蒂亞爵士的黎曼猜想證明:沒看到啟發意義
    著名美籍華裔數學家,也是首位華裔菲爾茲獎得主,現為哈佛大學數學講席教授。丘成桐主要從事分析幾何領域的研究,他對卡拉比猜想和正能定理的證明,對數學和物理學都影響深遠。1982 年,丘成桐與阿蒂亞在 Durham 參加微分幾何的會議。Dirk Ferus 圖首先說明,我不是數論或是黎曼函數的專家。我只能從我自己的經驗來回答你的問題。
  • 數學家的故事:高斯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視頻更精彩哦!
  • 從黎曼到阿蒂亞:數學家們都經歷了什麼
    而對千千萬萬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來說,排第一位的永遠是八卦而不是真相,所以能在中秋賞月之時,八一八這些精英們的八卦(假裝自己很有文化),也是不賴的。參加海德堡獲獎者論壇的大牛們,笑容最燦爛最呆萌的就是阿蒂亞哦。海德堡獲獎者論壇舉行的小鎮,自然、人文環境優美目前為止,黎曼猜想仍舊是一個關乎數學界甚至人類社會發展命運的世紀難題。
  • 阿蒂亞試證黎曼猜想:「我在冒一個年輕學者不敢冒的風險」
    43685人觀看演講視頻 現場還原提問環節截至9月25日下午4時30分,共有43685名觀眾通過海德堡獎獲得者論壇(HLF)官方渠道收看了阿蒂亞證明黎曼猜想的演講視頻。演講開頭,阿蒂亞說,他想把這個演講獻給今年早些時候去世的妻子Lily Brown。
  • 89歲數學家阿蒂亞給出「簡單全新」的黎曼猜想證明?
    德國數學家戴維·希爾伯特在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20世紀數學家應當努力解決的23個數學問題,其中便包括黎曼假設。現今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中也包括黎曼假設。美國數學家蒙哥馬利還曾表示,如果有魔鬼答應讓數學家們用自己的靈魂來換取一個數學命題的證明,多數數學家想要換取的將會是黎曼猜想的證明。
  • 一種「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引發了全世界數學家們的...
    他表示,自己基於馮·諾依曼、希策布魯赫和狄拉克 等人的成果,使用一種「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引發了全世界數學家們的關注。在宣講現場,阿蒂亞爵士僅僅寥寥數頁PPT進行了闡釋。此前有很多人猜測,阿蒂亞爵士會使用量子力學來證明黎曼猜想,但在演講中他表示證明黎曼猜想的是一個名為Todd的函數。那麼黎曼猜想被證明後,有何用處?阿蒂亞爵士的回答是,黎曼猜想能推廣到多種情況,並且一步步得到證明,它的證明對年輕的數學、計算機科學、邏輯學和物理學研究者非常重要。
  • 160年難題,黎曼猜想被他證明了?
    黎曼猜測說,這些點有一定的排列規律,一部分在一條橫線上,另一部分則在一條豎線上,所有這些點都在這兩條直線上排列,無一例外。由於這些點有無窮多個,所以理論上是沒有辦法證明是不是所有的點都在這兩條線上,因為永遠也驗證不完。但是,只要找到了一個點不在線上,那就推翻了黎曼猜想。現在,數學家使用計算機,已經驗證了最初的15億個這樣的點,全都符合黎曼猜想的排列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