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的「國家科學中心」,會落在哪兒?
目前,國內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即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其中,成渝聯手共建西部科學城,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建議,也提出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另外,中國科學院與湖北省籤署合作協議,明確支持武漢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北京、上海、合肥、深圳之後,到底誰能夠成為第五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成都高新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
作為西部科學城的「一極」,成都以「一核四區」構建「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一核」即成都科學城定位為西部地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院所和大學創新平臺匯集區,圍繞網絡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學等領域,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天府實驗室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
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
建成成都超算中心,支持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啟動運行,推進成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5月20日,在成都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小目標」交出首份精彩答卷。當天,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正式啟動建設,標誌著四川省培育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積極進展。
-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深圳,給坪山帶來什麼?
這意味著,繼北京、上海、合肥之後,深圳作為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被寫入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文件,正式宣告著深圳將邁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新階段。位於深圳東部的坪山,近年來正圍繞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坪山,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主導產業。
-
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將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12月28日,江蘇省委對「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稿披露了上述內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被譽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獲批意味著,國家對這座城市會有規模龐大且穩定的研發投入和頂尖科研資源的集聚。此前已有上海張江、合肥、北京懷柔、深圳獲批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2030年濟南將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今年以來,濟南市圍繞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高標準啟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編制。委託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編制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長期規劃,通過實地調研、外出學習、線上對接、專家論證等多種形式,並結合濟南市基礎優勢,初步形成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規劃藍圖。二是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
-
杭州加快謀劃「第三中心」!未來科技城核心、南湖科研中心以及雲城...
△杭州城西 這個範圍是非常大的,除了常規的未來科技城核心、南湖科研中心及杭州雲城之外,也將北部的瓶窯良渚也納入了範圍。 看來,杭州第三中心已勢在必得。 在此次的杭州第三中心規劃中,還提出了三個分中心,分別為:南湖科學中心、高鐵西站交通樞紐中心、大走廊科文中心。
-
到2035年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高標準啟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編制。委託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編制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長期規劃,通過實地調研、外出學習、線上對接、專家論證等多種形式,並結合濟南市基礎優勢,初步形成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規劃藍圖。
-
武漢等多地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3地已獲批
原標題:創新型國家建設體系基本成型 多地爭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創新跑出「加速度」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獲悉,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體系基本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為各地搶佔科技創新高地的重大舉措。截至目前,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先後獲批。而武漢、成都、南京、西安等地也在積極申建。
-
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首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啟動
興隆湖畔的成都科學城 天府新區供圖昨日上午,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正式啟動,標誌著我省培育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積極進展「作為成都科技創新的核心組成部分,成都科學城充分吸納運用了成都豐富的科教資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成都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成都市的積極支持下,成都科學城已成為西部地區知名度最高、創新資源匯聚最快、科研環境最優越的科技創新高地,在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機遇、打造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中具備先發引領優勢。
-
市委全會•觀察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原標題:市委全會•觀察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科技創新策源地!只有科學研判、實事求是、落地有聲,才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為濟南今後的創新之路謀篇布局: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
...代表王麒:支持以成都科學城為核心載體,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此次兩會,她把關注重點聚焦到公園城市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和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為唱好「雙城記」、奪取「雙勝利」吶喊助威。 進一步推廣公園城市建設標準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四川天府新區視察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
-
坐標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一系列項目的積極推進,正在加快完善新型城市形態,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建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添磚加瓦,再添新輝。城市客廳項目不斷完善新型城市形態城市客廳項目位於懷柔科學城起步區。
-
全國人大代表王麒建議:在成都科學城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因此她在建議中,大力呼籲國家支持以成都科學城為核心區域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讓「公園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區成為全國公園城市樣板。此外,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讓她觀察到,目前我國傳染病預警制度還有待完善,建議讓廣大一線醫生成為預警信息員。
-
多地籌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瞄準國際重大科研前沿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湖北方面獲悉,武漢市正積極爭取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方案已經初步成型並上報國家部委。武漢有望成為繼上海張江和合肥之後的第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主打脈衝強磁場、精密重力測量、光電國家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湖北武漢之外,包括成都、深圳、西安、北京等城市也有意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傳捷報
合肥晚報訊 8月4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建的重點項目——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項目建設傳來捷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在自主發展聚變工程技術即研發射頻負離子束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穩定可重複的百秒量級強流負離子束引出,對實現聚變堆點火和燃燒等離子體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
深圳成為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原標題:深圳成為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唯有強化基礎性科學研究,才能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內生原動力。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這是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次寫入國家公開發布的文件。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第一批支撐項目集中啟動
5月20日上午,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在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核心承載區集中啟動,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文出席活動並宣布第一批支撐項目啟動,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謝瑞武致辭,中科院成都分院黨組書記、副院長王嘉圖宣讀中科院副院長張濤賀信。
-
懷柔科學城: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引領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指出要統籌規劃建設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將北京打造為世界知名科學中心。 2017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批覆《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懷柔科學城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地。 2017年9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指出,懷柔科學城要建成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這兩天,有關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話題衝上熱搜。作為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區域發展的驅動作用不言而喻。此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是一個城市科創實力的象徵,在項目招引、人才引進等方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金招牌」。截止目前,我國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