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肌張力增高有什麼表現?有啥危害?家長應如何正確應對

2020-12-06 兒科醫生王玲

近些年來,寶寶肌張力高的發病率逐漸上升。肌張力高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主要影響寶寶的正常活動,比如不能隨意地拿一些物品,拿東西的時候可能會很僵硬,手指不能完全地伸開。在嚴重一些就是影響孩子的行走,行走的姿勢有問題,比如走的時候不會打彎。

我鄰居家的寶寶三個多月的時候把她翻過去趴在床上還不能抬頭,用手給撐著還是不行,就哭。後來去醫院做了評估,檢查才發現孩子的腿部肌張力比較高,脖子的肌張力也比較低,醫生就讓父母回家給寶寶做操,如果一個月後還沒有改善,就要做核磁看是否是腦缺氧。後來我鄰居家堅持給寶寶做操,最後,寶寶就逐漸康復正常了。

那麼,什麼是肌張力?

肌張力是指肌肉鬆弛狀態下的緊張程度,是維持人體正常運動的基礎。肌張力高和低都是不正常的表現。

孩子肌張力高的表現?

1、牽拉嬰兒的四肢時,感覺抵抗力強,很難拉開或活動,如拉動手臂前伸、上舉均困難或拉不直,胸前交叉困難。

2、手大經常呈握拳狀,拇指內扣。按摩其手背仍不易使小手張開。

3、觸摸腿肌肉,往往大腿小腿肌肉生長粗細不均勻,肌肉較硬,容易被誤認為老年人常說的結實。

4、腳腕經常呈內扣狀,腳趾下扣,呈剪刀狀。手扶嬰兒站立硬的平面,腳一直內扣和踮腳。

5、洗澡時難將拳頭掰開,當下肢剛角及浴盆或水面時,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勢。

肌張力高有啥危害?

肌張力高的危害的具體表現:就是肌肉時刻緊繃。同時,肌張力高表現在肌肉,但肌張力高的原因卻是腦神經出了問題,大腦神經對肌肉傳導的神經信號處理的不正確,導致肌肉總是不必要的過於緊繃(肌張力高)或者過於鬆弛(肌張力低)。

所以肌張力的問題都是伴隨著腦部神經不同程度的損傷——肌張力高的寶寶中,有一半是腦癱患兒,另一半裡也有一部分有著視力或者其他能力殘疾的問題,只有一小部分是純粹的肌張力高。

所以,如果確診寶寶真的是肌張力高的話,不僅要操心肌肉緊繃的問題,還要操心是否有大腦、視力或其他能力的殘疾。

如何改善寶寶肌張力異常?

如果要改善寶寶輕微肌張力高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物理治療,包括水療、中醫推拿、康復訓練、身體運動和遊泳等。最容易操作的就是在家裡讓寶寶趴著玩兒,每天給寶寶做操(上舉、平舉和胸前交叉雙臂練習、雙腿輪流蹬車練習、手握腳踝轉動腳和腿腳面貼小腿練習),如果是症狀比較嚴重的話還要配合藥物治療,幫助神經節的重塑。

相關焦點

  • 小兒腦癱肌張力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孩子的肌張力?
    肌張力簡單地說就是肌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肌肉靜止鬆弛狀態下的緊張度稱為肌張力。肌張力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很多家長向小編問,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我家寶寶肌張力低。今天小編就找了一些相關知識,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下肌張力低的一些原因。
  • 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異常的原因是什麼?
    但是有一個問題可能是在嬰兒出生後才能觀察到,那就是孩子的肌張力問題,那麼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異常的原因是什麼?一、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人人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肌肉表現的緊張和僵硬程度。
  • 寶寶肌張力高要重視!康復訓練+嬰兒遊泳可有效緩解!
    肌張力,並不是指寶寶有沒有力氣,而是指當寶寶的身體肌肉在完全放鬆、無意識狀態時,肌肉的緊張程度。比如寶寶睡覺的時候,手自然握拳;當你用自己的手去撥弄寶寶手指,試圖讓寶寶不要握拳而張開手掌時,你所受到的阻力。 形象點兒的比喻:彈簧。 肌張力低,彈簧松,感覺孩子總是很無力;肌張力高,彈簧緊,感覺孩子老是繃著。
  • 什麼是上下運動神經元?運動神經元病危害有哪些?
    運動神經元病一般在中年男性身上比較容易出現,而且這一疾病的發展十分的迅速,如果沒有進行正確的治療就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死亡率是十分大的,所以大家要意識到這一疾病的危害,及時的進行治療,那麼什麼是上下運動神經元?運動神經元病危害有哪些?  什麼是上下運動神經元?
  • 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孩子可要小心了
    說到肌張力這個詞,相信大多數寶媽寶爸都不陌生。門診有很多家長,一聽寶寶「肌張力異常」,就擔心緊張的不行,不斷地問我:寶寶肌張力異常嚴重不?是否是腦癱?寶寶肌張力異常是病嗎?通常情況下,肌張力高,往往與腦癱、脊髓損傷有關;而肌張力低,常常是唐氏綜合症的症狀表現,但這並不等於有這些表現就可以斷定是腦癱或者唐氏症候群。1.不能一聽到肌張力高或者低,就下判斷。正常新生兒由於神經功能發育還不完善,仍處於生長發育階段。
  • 寶寶肌張力高的原因有哪些,這3個原因最常見,家長需當心!
    近些年來,寶寶肌張力高的發病率逐漸上升。肌張力高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主要影響寶寶的正常活動,比如不能隨意地拿一些物品,拿東西的時候可能會很僵硬,手指不能完全地伸開。在嚴重一些就是影響孩子的行走,行走的姿勢有問題,比如走的時候不會打彎。
  • 蔣貴明主任解答:小兒肌力與肌張力的區別與聯繫
    肌力與肌張力僅一字之差,卻常常被很多人混為一談。雖然肌力和肌張力都是神經系統檢查中常出現的兩大名詞,但二者大不相同。 什麼是肌力? 肌力指肌肉主動收縮或緊張時表現出來的力量,以及肌肉運動時對抗阻力的能力。除肌肉的收縮力量外,還可以動作的幅度與速度衡量。
  • 面對疫情反覆,家長應如何應對?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記者李放、朱斯哲、高潔)在20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7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北京市豐臺區一名1歲男童確診,在此前確診的183例病例之中,小於14歲兒童3例。面對疫情的反覆,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北京疫情期間,孩子看病怎麼辦?
  • 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有這些表現
    神經系統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有許多種,而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法也不同,那麼請問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吃什麼食物?神經系統疾病的表現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天氣冷了,張力為什麼會變異常?
    這時偏癱患者肌張力異常的問題特別明顯,手腳變得僵硬機械,沒有了正常的步態和行動能力。什麼是肌張力?肌張力是肌肉在靜息狀態下的緊張度,表現為肌肉組織微小而持續的不隨意收縮。它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維持肌肉形態,使肌肉不會軟趴趴。偏癱患者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神經通路損傷,導致肌肉緊張和肌肉緊張程度的增加。
  • 別大意儘快篩查肌張力!
    科大大今天就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肌張力異常】!肌張力?何方妖孽?肌張力指的是「肌肉的張力」,簡單說是指肌肉在清醒和放鬆時的緊張程度。 疾病原因疾病引起的肌張力高,多與腦部疾病有關,一些腦癱的寶寶,早期就會有肌張力高的症狀。是否確診,需要由醫生進行專業判斷。
  • 帕金森綜合症患者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患者常表現為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等運動性症狀,非運動性症狀如抑鬱、焦慮、便秘、感覺減退、睡眠障礙等也嚴重影響著患者生活質量。目前其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多種因素均與其密切相關。
  • 影響身高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科學增高的方法有哪些?
    2.除遺傳因素外,影響身高的因素還有哪些  在微博熱搜話題「中國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175.7cm」下,許多網友圍繞身高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如何科學增高」再一次成為核心議題。  那麼,對家長而言,應該如何判斷自己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呢?
  • 植物人患者的具體表現症狀有哪些呢?
    雖然植物人在生活中經常被我們提起,但是人們在患上這種疾病之後,究竟會有哪些具體的症狀表現,相信沒有見過此病患者的人,都不知道應如何回答這一問題。那麼,植物人患者的具體表現症狀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植物人患者都有什麼具體表現症狀?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有些孩子不太愛學習,比較調皮好動,家長可能會擔心,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並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使家長和老師感到無可奈何。 國內兒童青少年多動症總體患病率為6.26%,其中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
  • 面肌抽搐的病因 經常面肌抽搐竟有這些危害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對於很多患者來說,是十分煩惱的,因為久拖不治,或者沒有一個好的治療方法,都會導致面部癱瘓,所以知道面肌抽搐的病因,那麼,面肌抽搐的病因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原發性面肌痙攣病程長,症狀重,亦可引起面部疼痛,但疼痛程度較輕,無誘發疼痛觸及點。  3、繼發性面肌痙攣橋小腦角腫瘤、顱內炎症、延髓空洞症、運動神經元性疾病、顱腦損傷後等引起的面肌痙攣,多伴有其他顱神經損害的表現。
  • 小兒腦癱的併發症和症狀表現有什麼?蔣貴明主任告訴你答案
    孩子小兒腦癱後家長們會很難受,但是小兒腦癱的症狀有什麼呢,家長們可能對這些方面的知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關於小兒腦癱的併發症和症狀有什麼
  • 康復中心兒童遭虐打喝馬桶水?家長:孩子身上有尿味
    有一次,他發現森森耳後都是汙漬,看上去像多日未洗澡。給孩子一塊麵包,孩子狼吞虎咽,像是餓了許久。李明問機構老師,森森的日常表現如何,老師卻說不出孩子的具體情況,只是含糊地表示,一切都好。有一回,李明稱想上廁所都遭到了阻攔,他藉口內急就往裡走。「廁所味道非常刺鼻,老師解釋說孩子有專用廁所。」李明愈發懷疑這個所謂的「康復中心」有貓膩。
  • 第三大運動障礙疾病——肌張力障礙,致殘率高並可嚴重影響患者
    認識「肌張力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人不停地、無法控制地眨眼睛,有的人一側臉不停地抽動而無法控制,甚至還會有人脖子總是一陣陣地向一邊歪斜……這很可能是患有肌張力障礙的表現。肌張力障礙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肌張力障礙多為散發,少數有家族史,呈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或X染色體連鎖遺傳。
  • 家有「小小霸王龍」家長們該如何應對
    有時候作為個別家長的你是不是十分的迷惑,有時候使出渾身招數也無法控住自家孩子體內的「洪荒之力」爆發!難道真的需要強制「封印」!想想就覺得頭疼!但打在兒身,疼在娘心。更何況棍棒教育是無法解決事情的根本。遇到這樣的問題咋們還得追根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