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重磅消息!BRAF V600E mCRC靶向方案:Braftovi二藥&三藥...

2020-12-02 生物谷

2020年11月29日訊 /

生物谷

BIOON/ --小野製藥(Ono Pharmaceutical)近日宣布,2款靶向抗癌藥——BRAF抑制劑Braftovi(encorafenib)和MEK抑制劑Mektovi(binimetinib)在日本獲批一個新的適應症,用於治療接受化療後病情進展的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復發性BRAF突變結直腸癌(mCRC)患者。在該適應症中,Braftovi聯合Mektovi及Erbitux(cetuximab,西妥昔單抗)作為三藥方案,Braftovi聯合Erbitux作為二藥方案。Erbitux是一種靶向EGFR的

單抗藥物


在全球範圍內,結直腸癌(CRC)是男性第三大常見癌症,是女性第二大常見癌症。據估計,BRAF突變出現在約8-12%的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中,通常預後很差,代表著高度未滿足醫療需求。BRAF V600E突變是最常見的BRAF突變,攜帶BRAF V600E突變的CRC患者死亡率是野生型BRAF患者的2倍以上。

結直腸癌(圖片來源:medicalnewstoday.com)


此次批准,基於全球、隨機、開放標籤III期BEACON CRC研究的結果。該研究在先前接受過一種或兩種療法治療後病情進展的BRAF V600E突變mCRC患者中開展,評估了Braftovi二藥方案(Braftovi+Erbitux)、Braftovi三藥方案(Braftovi+Erbitux+Mektovi)、Erbitux與含伊立替康的治療方案聯合用藥(對照方案:伊立替康+Erbitux,或FOLFIR+Erbitux)的療效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Braftovi二藥方案組和三藥方案組總生存期(OS)和客觀緩解率(ORR)均表現出改善。描述性分析結果顯示,在總的研究群體中,二藥方案和三藥方案的療效相當。二藥方案和三藥方案沒有表現出非預期的毒性。

具體數據為:與對照組相比,Braftovi三藥方案組總生存期顯著延長(中位OS:9.0個月 vs 5.4個月)、死亡風險顯著降低48%(HR=0.52;95%CI:0.39,0.70;p<0.0001)、ORR顯著提高(26.1% vs 1.9%,p<0.0001)。


此外,與對照組相比,Braftovi二藥方案組總生存期顯著延長(中位OS:8.4個月 vs 5.4個月)、死亡風險顯著降低40%(HR=0.60;95%CI:0.45,0.79;p=0.0003)、ORR顯著提高(20% vs 2%,p<0.0001)。(3)該研究中,Braftovi二藥方案組和三藥方案組沒有出現非預期的毒性。

Braftovi的活性藥物成分encorafenib是一種口服小分子BRAF抑制劑,Mektovi的活性藥物成分binimetinib則是一種口服小分子MEK抑制劑。MEK和BRAF是MAPK信號通路(RAS-RAF-MEK-ERK)中的2種關鍵蛋白激酶。研究表明,這一通路調節了包括細胞增殖、分化、存活、血管生成在內的多種關鍵細胞活動。在許多癌症中,如

黑色素瘤

、結直腸癌和甲狀腺癌,這一信號通路中的蛋白質已被證實異常激活。


在美國,Braftovi+Mektovi組合已被批准用於BRAF V600E或BRAF V600K突變的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黑色素瘤。Braftovi不適合治療野生型BRAF黑色素瘤。在歐洲,該組合被批准用於BRAF V600突變的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成人患者。在日本,該組合被批准用於BRAF突變的不可切除性

黑色素瘤


Braftovi和Mektovi由Array BioPharma發現和開發。2019年6月,

輝瑞

以114億美元將Array BioPharma收購。目前,輝瑞擁有2款藥物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獨家權利。小野製藥授權獲得2款藥物在日本的韓國的獨家權利,Medison授權獲得2款藥物在以色列的獨家權利,皮爾法伯集團授權獲得2款藥物在所有其他國家的獨家權利,包括歐洲、拉美和亞洲(日本和韓國除外)。(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處:ONO Receives

app

roval of BRAFTOVI® Capsule, a BRAF Inhibitor and MEKTOVI® Tablet, a MEK Inhibitor for Additional Indication of Unresectable, Advanced or Recurrent BRAF-Mutant Colorectal Cancer in Japan

相關焦點

  • 免疫治療面面觀之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也稱為大腸癌或者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1995年之前,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改變,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已趕上西方發達國家。
  • 袁瑛教授:MSS/MSI-H BRAF突變結直腸癌,治療策略大不同!
    中國抗癌協會轉移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 CSCO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遺傳專委會主任委員
  • 2019年結直腸癌治療進展盤點
    這種設計正是出於目前臨床上對三藥方案耐受性的擔心,以及後續治療選擇的顧慮,而且,在目前標準臨床一二線治療策略(也即計劃的一二線雙藥序貫策略)下,二線治療結束時,也能夠接受所有三個細胞毒藥物的治療,三藥方案的優勢和必要性受到質疑。
  • 結直腸癌最新療法,你必須知道的!
    結直腸癌的微衛星狀態 結腸癌與直腸癌合併稱為「結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CRC),CRC是佔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據統計,我國85%以上的CRC發現已屬晚期。
  • 一文看懂腫瘤靶向療法13項最新進展
    Loxo不限癌種重磅靶向藥在中國申報臨床獲受理   近日,被禮來80億美元收購的Loxo Oncology公司的重磅「不限癌種」靶向藥Vitrakvi(larotrectinib)已經在中國申報臨床試驗(IND),並獲得受理。此時,距離該藥獲得美國FDA批准不到兩個月,距離Loxo被禮來公司收購則剛過去一周時間。
  • 聚焦精準醫學,共築mCRC診療優化之路
    目前,HER2,NTRK等新興分子標誌物在結直腸癌中的檢測方法和判讀標準還未達成共識。 專家討論 VOLFI研究等提示,三藥化療聯合抗EGFR較單純三藥化療可顯著提高RAS野生型患者的ORR,並潛在提高R0切除率。而近期的TRIBE 2等研究證實,對於預後較差的患者如右半/RAS/BRAF突變患者,可以從三藥化療聯合抗VEFG單抗中獲益較多,而對於RAS野生患者則無明顯獲益。未來對於三藥化療聯合靶向治療的應用人群,劑量調整以及安全性處理等問題需要更多的研究給臨床實踐更多指導和參考數據。
  • mCRC 一線方案療效不佳?基因突變狀態可能被你忽視了
    結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 是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均居於前列,且還呈現不斷上升及年輕化的走勢。CRC 起病隱匿、侵襲性高,超過 50% 的結直腸癌患者,就診時已到 III~IV 期,錯過了最佳診治時間,5 年存活率不及 40%[1]。
  • ...Erbitux(愛必妥)獲批一線治療RAS野生型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
    )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或聯合伊立替康(irinotecan)用於對伊立替康化療無效的患者。西妥昔單抗:首個靶向EGFR的單抗,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結直腸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症、第二大常見癌症死亡原因。據估計,全球每年新發病例超過185萬例,每年估計有88萬人死於CRC,佔所有癌症死亡的9.2%。大約55%的CRC病例來自世界發達地區,男性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高於女性。
  • KRAS與BRAF,轉移性結直腸癌生存面對的兩座大山
    RAS基因是最為重要的癌基因之一,在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中,大約50%的患者具有RAS基因突變,而CRC患者接受抗EGFR分子靶向藥物如西妥昔單抗、帕妥珠單抗的療效與RAS基因的突變狀態密切相關,僅野生型患者才能從抗EGFR治療中獲益。
  • 結直腸癌與微衛星不穩定的10個臨床問題
    05高危Ⅱ期MSI-H/dMMR結直腸癌是否應該行輔助化療? Ⅱ期CRC中,MSI-H/dMMR發生率約15%,是明確的獨立良好預後指標;氟尿嘧啶單藥在Ⅱ期MSI-H/dMMR CRC輔助化療不能獲益。
  • 結直腸癌,靶向、免疫治療比化療「高大上」嗎?合理應用是關鍵!
    近些年,由於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和一些生活方式改變,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也有人稱它是「富貴病」。目前,我們國家每年將近有40萬人罹患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
  • 結直腸癌患者必讀,接受靶向治療前需要檢測這些靶點
    一結直腸癌與腫瘤靶向治療概述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目前全球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目前臨床上精準治療主要是根據腫瘤相關分子生物標誌物的檢測結果來選擇相應的靶向藥物治療方案,從而提高治療方案的針對性,最大程度的延長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已經成為結直腸癌個體化治療和綜合治療的一線方案,為結直腸癌患者帶來更高的生存獲益。目前針對結直腸癌靶向治療的藥物主要為抗EGFR單抗(西妥昔單抗和帕尼單抗)。
  • 【一網打盡】所有治療結直腸癌(CRC)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一覽
    貝伐單抗、阿柏西普、瑞格菲尼和近來獲批的雷莫蘆單抗在不同線治療結直腸癌時PFS和OS都有顯著的延長。自從貝伐單抗獲批結直腸癌適應症之後,很多個抗血管生成藥物都進入了臨床前或臨床試驗。這篇文章綜述了幾乎所有的新型的靶向抑制VEGF和它的受體的藥物的臨床研究結果,主要介紹正在進行的幾個臨床試驗。
  • 2020結直腸癌免疫療法大盤點
    結直腸癌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影響程度較大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四。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第4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但是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範圍內均呈上升趨勢。 目前,臨床治療結直腸癌仍以手術、放化療、靶向藥為主,但總體效果差強人意。
  • 治療KRAS陽性結直腸癌,PLK1抑制劑臨床結果積極
    ▎藥明康德/報導 今日,Trovagene公司宣布,其在研PLK1抑制劑onvansertib,與Folfiri,Avastin(bevacizumab)聯合,作為二線療法在治療攜帶KRAS基因突變的轉移性結直腸癌(CRC)患者的1b/2期臨床試驗中
  • 結直腸癌與微衛星不穩定的十個臨床問題
    高危II期MSI-H/dMMR結直腸癌是否應該行輔助化療?II期CRC中,MSI-H/dMMR發生率約15%,是明確的獨立良好預後指標;氟尿嘧啶單藥在II期MSI-H/dMMR輔助化療不能獲益。無高危因素的II期MSI-H/dMMR CRC建議觀察,但對於高危II期CRC輔助化療,MSI-H/dMMR預測作用仍存在爭議。
  • 你知道嗎,結直腸癌需要檢測哪些基因?
    基於CRYSTAL研究,KRAS基因成為了結直腸癌患者抗EGFR靶向治療前必須檢測的首個分子標記物,自此開啟了結直腸癌基於分子亞型靶向治療的裡程碑,隨後BRAF、MSI/MMR、PIK3CA等基因豐富了結腸癌的基因檢測。
  • 柳葉刀:高危人群服用「神藥」阿司匹林可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至此,阿司匹林「神藥」地位再添「實錘」。新研究隨訪期長文章顯示:每天服用600 mg阿司匹林,持續兩年,可顯著降低林奇症候群患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並且這種保護作用至少能夠持續20年。該成果來自一項名為CAPP2(預防息肉協同行動2)的國際多中心試驗,以林奇症候群患者為研究對象。
  • 腸癌精準治療之BRAF V600E突變mCRC患者
    Molecular profiling of signet ring cell colorectal cancer provides a strong rationale for genomic targeted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herapies. Br J Cancer 2017; 117: 203–209.
  • 結直腸癌重磅消息!默沙東Keytruda一線治療MSI-H/dMMR患者頭對頭...
    2020年04月03日訊 /生物谷BIOON/ --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評估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一線治療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III期KEYNOTE-177試驗(NCT0256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