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與BRAF,轉移性結直腸癌生存面對的兩座大山

2020-12-08 醫脈通

KRAS與BRAF,轉移性結直腸癌生存面對的兩座大山

2016-08-02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RAS基因是最為重要的癌基因之一,在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中,大約50%的患者具有RAS基因突變,而CRC患者接受抗EGFR分子靶向藥物如西妥昔單抗、帕妥珠單抗的療效與RAS基因的突變狀態密切相關僅野生型患者才能從抗EGFR治療中獲益。因此,RAS基因狀態對結直腸癌治療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RAS家族包括KRAS、HRAS和NRAS三種基因。結直腸癌RAS突變中佔比最大的是KRAS,其突變率波動在30%~45%,KRAS第2外顯子第12、13密碼子突變超過95%。然而,NRAS突變受到關注較少且突變率較低,不同的RAS基因突變類型與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預後的關係不清,尤其缺少大樣本的分析。

 

BRAF V600E突變在轉移性結直腸癌中的發生率大概5-10%,儘管也受限於單個研究的樣本量限制,但通常認為該突變與治療後病情快速進展相關,是轉移性結直腸癌預後較差的標誌之一。

 

近期發表在Annals of Oncology雜誌的一項研究在大樣本基礎上檢測轉移性結直腸癌中的KRAS、NRAS、BRAF基因突變及KRAS不同突變類型對患者預後的影響。

 

主要研究

本研究中1239名患者來自FIRE-1,FIRE-3,AIO KRK0207,AIO KRK0604,RO91這5個隨機對照研究中,排除一線抗EGFR治療。

 

在分子檢測方面,KRAS第2外顯子和BRAF V600E突變都是利用上述研究已有的亞組數據,但FIRE-1, FIRE-3和AIO KRK 0207參與者額外檢測了KRAS第3-4外顯子,NRAS第2-4外顯子。

 

主要結果

分子檢測結果顯示,664例腫瘤中無目標基因突變,為野生型;462例腫瘤存在KRAS基因突變,39例存在NRAS基因突變,74例存在BRAF基因突變。

 

不同分子亞型與預後關係密切,其中:

與野生型相比,KRAS基因突變患者的無進展生存(PFS,HR=1.20)和總生存(OS,HR=1.41)較差。

與野生型相比,BRAF基因突變患者的PFS(HR=2.19)和OS(HR=2.99)的劣勢更為明顯。


上圖A為四種突變情況下PFS生存曲線,BRAF突變患者明顯處於劣勢。圖B為OS生存曲線,BRAF突變患者預後遠差於前三組。


具體到KRAS基因某一位點,KRAS G12C突變患者(n=28)與野生型患者相比,總生存較差(HR=2.26);在KRAS G13D突變患者(n=71)中,也存在這一趨勢(HR=1.46但p=0.10)。

但其他更為常見的G12D突變(n=152)和G12V突變(n=92)並未對總生存形成明顯影響。

 

結語

該研究匯集了5個臨床試驗數據,形成了較大的樣本。研究發現,對於轉移性結直腸癌,KRAS和BRAF突變提示患者預後更差。其中KRAS第2外顯子突變位點多樣,G12C型患者總生存更短。

 

文獻:D. P. Modest.et al.Outcomeaccording to KRAS-, NRAS- and BRAF-mutation as well as KRAS mutation variants:pooled analysis of five randomized trials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by theAIO colorectal cancer study group.June 29, 2016.AnnOncol.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治療KRAS陽性結直腸癌,PLK1抑制劑臨床結果積極
    ▎藥明康德/報導 今日,Trovagene公司宣布,其在研PLK1抑制劑onvansertib,與Folfiri,Avastin(bevacizumab)聯合,作為二線療法在治療攜帶KRAS基因突變的轉移性結直腸癌(CRC)患者的1b/2期臨床試驗中
  • 安進抗癌藥Vectibix治療化療耐藥性KRAS及RAS野生型轉移性結直腸癌...
    該研究中Vectibix所表現出的積極的總生存期數據,進一步強調了KRAS和RAS生物標誌物在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臨床治療決策中的重要性。該研究在377例化療難治性野生型KRAS(外顯子2)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中開展,將Vectibix與最佳支持治療(BSC)聯合治療與BSC單獨治療進行了對比。
  • 「新進展」轉移性結直腸癌新藥進入3期試驗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Yun一種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新療法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為快速通道,目前正在範德比爾特英格拉姆癌症中心進行3期臨床試驗。Johnson,美國高級國家首席研究員,範德比爾特-英格拉姆癌症中心胃腸道癌研究計劃的聯合負責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試驗,針對已經接受(或不耐受)先前三項化療的患者;患者必須接觸過瑞格非尼和/或lonsurf。該試驗正在測試的藥物是氟喹替尼,它被設計用來阻止腫瘤的血管形成的新血管。它是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劑。
  • 新研究揭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多組學圖譜
    新研究揭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多組學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4 20:11:59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曾嶸、吳家瑞以及上海長海醫院張衛研究組合作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轉移性結直腸癌(CRC)的多組學圖譜
  • 腸幹細胞狀態再生重編程抑制轉移性結直腸癌
    腸幹細胞狀態再生重編程抑制轉移性結直腸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23:17:32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Fernando D. Camargo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三聯療法可顯著改善轉移性結直腸癌的預後
    結直腸癌的進展。其中,大約10%的轉移性結直腸癌存在這種突變,具有這種突變的腫瘤難以對治療產生反應,從而導致患者的預後不良。這項發現有望改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標準,包括那些具有BRAF-V600E基因突變的轉移性結直腸癌。
  • ...Erbitux(愛必妥)獲批一線治療RAS野生型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
    2019年09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德國製藥巨頭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抗癌藥Erbitux(中文商品名:愛必妥,通用名:cetuximab,西妥昔單抗),聯合FOLFOX(奧沙利鉑+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5-FU])或FOLFIRI(伊立替康+亞葉酸鈣+5-FU)一線治療RAS野生型(wt)轉移性結直腸癌
  • 2020結直腸癌免疫療法大盤點
    (ORR)為33%,且有長期生存獲益。2017年5月23日,FDA加速批准了pembrolizumab在不可切除或轉移性的,沒有其他治療手段的,MSI-H或dMMR實體瘤患者,和既往應用5-FU、奧沙利鉑、伊立替康耐藥的MSI-H或dMMR結直腸癌患者中的適應證。
  • 結直腸癌重磅消息!BRAF V600E mCRC靶向方案:Braftovi二藥&三藥...
    2020年11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小野製藥(Ono Pharmaceutical)近日宣布,2款靶向抗癌藥——BRAF抑制劑Braftovi(encorafenib)和MEK抑制劑Mektovi(binimetinib)在日本獲批一個新的適應症,用於治療接受化療後病情進展的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復發性BRAF突變結直腸癌(mCRC
  • 袁瑛教授:MSS/MSI-H BRAF突變結直腸癌,治療策略大不同!
    會議期間,醫脈通有幸邀請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袁瑛教授,為大家分享了結直腸癌免疫治療的臨床經驗和研究方向。遺傳學組組長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轉移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 CSCO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
  • RECOURSE和J003研究:FTD/TPI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期間的中性粒細胞減少可能是其療效的預測標誌物
    我們將邀請腫瘤學年鑑中文版編委、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陳曉鋒教授對該研究進行解讀和點評,敬請關注~~Ⅱ期J003研究(N=169)和III期RECOURSE研究(N=800)表明,曲氟尿苷(FTD)/胸苷磷酸化酶抑制劑(TPl)與安慰劑相比可顯著改善難治性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
  • ...新型抗代謝複方藥Lonsurf獲中國批准,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
    09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藥企大鵬製藥(Taiho Pharmaceutical)近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抗癌藥Lonsurf(trifluridine/tipiracil,開發代碼TAS-102),用於先前已接受過氟尿嘧啶、奧沙利鉑或伊立替康為基礎的化療、以及可能接受過或無法接受抗VEGF生物製劑和(若RAS野生型)抗EGFR療法製劑的轉移性結直腸癌
  • 免疫治療面面觀之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也稱為大腸癌或者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1995年之前,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改變,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已趕上西方發達國家。
  • 結直腸癌,靶向、免疫治療比化療「高大上」嗎?合理應用是關鍵!
    近些年,由於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和一些生活方式改變,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也有人稱它是「富貴病」。目前,我們國家每年將近有40萬人罹患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
  • 結直腸癌患者必讀,接受靶向治療前需要檢測這些靶點
    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已經成為結直腸癌個體化治療和綜合治療的一線方案,為結直腸癌患者帶來更高的生存獲益。目前針對結直腸癌靶向治療的藥物主要為抗EGFR單抗(西妥昔單抗和帕尼單抗)。多項研究證明,抗EGFR單抗靶向藥物的療效與RAS和BRAF基因類型密切相關。具體這些藥物的療效與不同基因突變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小編為您一一道來。
  • 【一網打盡】所有治療結直腸癌(CRC)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一覽
    前言:抗血管生成治療已經成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標準的治療方法。
  • ...RES: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抗EGFR單克隆抗體獲得性耐藥的異質性
    儘管RAS-BRAF野生型及HER2/MET陰性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通常對抗EGFR單克隆抗體有反應,但獲得性耐藥幾乎無法避免。CLIN CANCER RES近期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接受過抗EGFR抗體治療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腫瘤組織及血液分子特徵。
  • 抗癌新藥臨床獲許可,泛KRAS抑制劑有望治療KRAS突變局晚期結直腸癌
    近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1類新藥BI 1701963 片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適應症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伴KRAS突變陽性患者。
  • 一文讀透結直腸癌PD1免疫治療神預測指標-微衛星不穩定(MSI)!
    早期的一些抗PD-1免疫治療臨床試驗在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中並沒有發現顯著獲益,後有研究將患者進一步細化,於2015年正式開啟「豪門」與MSI的對抗時代。先看看結直腸癌的後線免疫治療。33%的ORR, 且有長期生存獲益。
  • Gastroenterology:科學家有望開發出一種治療結直腸癌的新方法
    2019年12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雖然精準醫療和免疫療法的出現極大地改善了結直腸癌患者的預後,但對於晚期疾病患者而言研究人員還需要開發出新型療法,因為這些患者對很多療法並沒有反應;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顯示,4期結腸癌患者5年的生存率僅為14%,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尋找新型療法來抑制結直腸癌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