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表現為,毫無道德和情感可言,對他人的傷害沒有內疚或難過,沒有同情心,對別人的悲慘遭遇和痛苦,漠不關心,行為受原始欲望的支配,脾氣火爆,氣量狹小,總是指責他人,為人老奸巨猾,從不負責,思想行為與社會道德規範背道而馳,滿嘴哥們義氣,好拍馬屁,逢場作戲,但只要一點不如意就立馬
-
我們與精神病態者的距離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所以,精神病態者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他們都遇到了哪些問題?*譯者註:精神病態者(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將其收錄在反社會人格障礙)。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
DSM5分裂型人格障礙 (STPD) 診斷標準
分裂型人格障礙的基本特徵是一種社交和人際關係缺陷的普遍模式,表現為對親密關係感到強烈的不舒服和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減弱,且有認知或感知的扭曲和古怪行為
-
人際交往中,越不合群的人,往往過得越痛苦
他們總是獨來獨往,不參與任何群體的談話和活動。 我看到很多文章都在讚揚不合群的人,說他們有高貴的靈魂,有聰明的頭腦,只是不想做烏合之眾。 其實,不合群沒你們想的那麼幸福。 在你們看不到的背後,他們或許正在遭受孤獨,焦慮和抑鬱。我們都渴望和別人建立聯繫,難道有些沒這種需求嗎?
-
人格的扭曲是如何形成的?弗洛伊德理論剖析反社會人格的變態心理
陳友諒是反社會人格,他擅長背信棄義,卻厭惡別人對他背信棄義!反社會人格的人,都是恩將仇報的人。他讓我想起了希特勒,這篇文章,我們有必要來分析一下,像陳友諒、希特勒這樣的反社會人格。此外,以上的種種嚴重心理缺陷、矛盾、壓抑和扭曲也都可以造成或歸結為嚴真的心理障礙。希特勒的種種怪誕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調節弗洛伊德學說中,本我和超我之間的衝突,從而減輕心靈的痛苦。弗洛伊德說,無論一個人在現實生活環境中的人格形成是如何的矯揉造作,但其時刻受到本我的衝擊,兩者差距越大其人格的扭曲也越厲害。
-
人格障礙的10種主要類型
人格障礙又稱變態人格、病態人格或人格異常,它是一種人格在發展和結構上明顯偏離正常,以致不適應正常社會生活的異常人格。
-
孩子小心眼愛記仇,「偏執型人格障礙」影響心理,家長不可忽視
而孩子過分的愛記仇很有可能是受到「偏執型人格障礙」的影響,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會有一定的壞處。一、「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表現1. 氣量小患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很容易表現出氣量小的行為。可見「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表現會讓孩子很受困擾,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那麼這種人格障礙到底會對孩子產生哪些消極影響呢?二、偏執型人格障礙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1.
-
為什麼性格越黑暗的人,看起來更有人格魅力?
在心理和行為上一般表現為:冷酷無情、擅長操縱、陰謀算計、實用主義、注重結果和忽視道德。精神病態一般是指在情緒和人際方面持續的行為偏差,包括三個顯著的症狀:去抑制(指衝動控制問題)、膽大妄為(指超越常規的社會支配性、情緒復原力和冒險性)、惡毒(指攻擊性的資源掠奪而不顧他人感受,即毫無約束的個體性)。
-
脾氣暴躁或是人格障礙惹的禍
嚴格地講,這種顯著的人格偏離表現,在我國精神疾病分 類中屬於「衝動型人格障礙」,而世界衛生組織則將其納入「情緒不穩定型人格障礙」,美國將其納入到「邊緣型人格障礙」之中。但是,同許 多人一樣,由於缺乏心理健康知識,a君也沒有認識到這是一種人格障礙,是眾多心理疾病中的一種,而只是認為這僅僅是脾氣不好、個性太強的表現,因而也從來不把它當作一回事,更不會把它當作心理疾病而引起注意和重視。
-
你真的了解「多重人格障礙」嗎?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些多重人格的人設,遠的比如經典的《搏擊俱樂部》,更加熟悉一些的有《致命ID》、《黑天鵝》等,近點的比如《柒個我》,編劇寫到沒東西寫的時候,似乎就喜歡拿多重人格開刷。因此,這個名詞也稱得上是耳熟能詳了。那麼,多重人格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呢?和影視劇中的人物表現,又是否相同呢?
-
雙相情感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鑑別診斷「臨床必備 」
儘管證據表明雙相情感障礙(BD)和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不同的疾病類型,但由於表型特徵的大量重疊,其鑑別診斷往往具有挑戰性。此外,BD和BPD經常共存,這使得區分這兩種情況更加困難。提高診斷準確性對於優化患者的臨床結果和長期預後至關重要。
-
不要讓人格障礙妨礙你們的感情
其實這就是人格障礙,是一種心理病態的表現,因此我們不可以用正常的標準去衡量他們,與他們計較與爭吵。人格障礙的形成與早期生活經歷和教育方式有關,預防和治療都是越早越好。那麼,什麼是人格障礙呢?讓我們先來聽聽心理醫生的回答吧! 人格就是我們常說的個性、性格,人格障礙是人格發展的內在不協調,是在沒有認知障礙、智力障礙情況下出現的情緒反應、動機和行為活動的異常。
-
身邊的反社會人格:為什麼有人可以做到殺人不眨眼?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ASPD。它用來表述那些無法感知道德情感,或者感知弱化的人群。不過這個詞太長了,不夠流行。英文世界裡流行的是Sociopath,反社會,以及Psychopath心理變態。
-
邊緣人格障礙:比抑鬱症糟糕可怕的心境障礙就是我
其實我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些神經症會伴有人格障礙,就比如今天給大家要講述的邊緣性人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這樣一類人,ta們很希望和你交往,可是深交後彼此很痛苦,即使你心平氣和的和這類人溝通,最後一定會情緒失控,甚至是歇斯底裡。
-
心理分析:韓國N號房事件主犯系學霸,反社會型人格的人有多可怕
可是具有反社會型人格的人不會,他們哪怕是殘忍地剝奪了一個人的生命,也不會產生罪惡感。在他們的眼中,別人都是「物品」一樣的存在,反社會人格障礙者,除了對自己有感情,不會對任何其他人產生真正的情感。在韓國N號房事件中,被殘害的女孩在視頻中哀嚎痛哭,正常人看了一定會難受同情,但是對於反社會人格障礙者而言,他們不會。
-
「沒有安全感、喜怒無常,我是邊緣型人格障礙」,「不,你不是」
後來,她知道了X的真正含義,但是卻依然把「無限可能」當做了自己的座右銘,不斷提醒自己和組員:我們是擁有無限可能的人。在昨天的文章裡,我介紹了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的一些行為特徵,在文章下面有很多讀者留言,紛紛給自己「上套」,說「我就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或者「我身邊的某位親人就是這樣的人」。
-
貴州投湖司機反思錄:「天生犯罪人」的大腦結構和心理學研究
經過警方的調查,大致可以認定,7月7日那天,司機患上了」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做出反社會性行為。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可怕至極。它具有什麼樣的特徵呢?我們又該如何識別防護?幾十年來,國內外眾多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專家做了廣泛的研究,有了豐碩的成果。
-
19 歲多重人格患者記錄人格轉換瞬間:我的身體裡住了6個人
圖裡的這個女孩叫Jess,真實的人格分裂(DID)患者,身體裡有6個人格。主人格(Jess)說話沉靜、緩慢。錄製視頻時她19歲,是一名麻省理工的學生不僅患有DID,還有創傷後應激障礙、重度抑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她曾開了個油管頻道記錄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事,希望向大眾科普「DID」是一種什麼樣的病。
-
| 人格障礙:扭曲的靈魂
在分裂性人格障礙者中,有小部分會進一步發展為精神分裂症(你看這兩種病症的名稱就知道關聯了:schizotypal,schizophrenia,都是同詞源的)。分裂性人格障礙也有 9 項常見特徵,包括:有與社會主流文化或亞文化大相逕庭的思想;有不尋常感知經歷。
-
心理薈萃 | 反社會人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