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在愛情裡,希望你永遠不要委曲求全

2021-01-18 亂試佳人ing

我有詩和詞,也有酒和故事,我是亂試佳人ing,歡迎點擊關注!

第一次看《挪威的森林》這本書是在去年四月份,距如今已有一年多時光了。最近又拿起這本書準備重新翻一遍,那些熟悉的名字仿佛又出現在腦海中,渡邊君、直子、綠子、木月……。現在回想起來,這裡面的每一段感情似乎都是很傷感的。看著手中的書,眼前又浮現出了渡邊君的每一段情感經歷。

01.

「我愛過直子,如今任同樣愛她。」這句話是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直子是渡邊君的初戀,大家都知道,初戀是最美好的。但是他們的關係卻又有些複雜,直子、木月、渡邊君三個是好朋友,直子是木月的女朋友。後來木月自殺,直子的心靈也受到了創傷,而渡邊君作為她來懷念木月的媒介。直子透過渡邊君尋找木月留下的痕跡,看見渡邊君就不會忘記木月,就能回憶起和木月的點點滴滴。

第二點,直子對渡邊君還有些依賴感,因為在渡邊的身上,他能找到安全感。書中直子對渡邊君說:「所以,對我們來說,你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你的意義就像根鏈條,把我們同外部世界連接起來的鏈條。」因此,在木月死後,直子被世界排除在外,無法融入這個世界的感覺更為濃烈。而渡邊君則是她唯一能依賴的人,她需要他,她通過渡邊君能得到在這世界的安全感。

渡邊君是木月的好朋友,直子是木月的女朋友。他們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但木月的去世打破了這種美好,直子因此陷入創傷中苦苦掙扎。渡邊君有一種作為木月的兄弟,直子的好友不能遺棄直子的責任。所以,即使知道自己愛上了綠子,卻因為這種責任而躊躇不前。渡邊君希望直子能從木月的死亡中走出來,希望她過上平凡的生活,這使得他在面對直子是小心翼翼的,為直子壓抑著真實的自我,是有著深深地心理負擔的。但是這段感情以直子的自殺結束了,渡邊君的心靈也受到了很大的創傷,反而是綠子的到來讓他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美好。

02.

可以說,綠子才是渡邊君的真愛。綠子生性活潑,調皮可愛。渡邊君遇到綠子時正是他因為直子的病情而苦悶的時候,綠子像是奔騰不息的小溪,衝擊著渡邊君的內心,給他的生命注入了新的血液。書中有這麼一段對話「喜歡我喜歡到什麼程度」綠子問。「整個世界森林裡的老虎都融化成黃油。」可見渡邊君對綠子的情感之深,與綠子在一起,才能這麼放鬆的丶幽默的說話。

渡邊君還對綠子說過,「最最喜歡你」,綠子。「什麼程度?」,「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春天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剛經歷過冬眠的熊也是也是歡快的。直子的去世給渡邊君帶來了很沉重的打擊,而綠子的到來卻把渡邊君從封閉的世界解救出來了,可以說,綠子才是渡邊君的真愛。但書中的結尾並沒有提到綠子與渡邊君的未來,算是留下了一個懸念吧!

03.

在我們的生活中,都可能會遇到一個如直子般的初戀,是需要你帶她來融合這個世界裡。我們也可能會遇到一個如綠子般的愛戀,她會帶你走進這個美好的世界。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人,我們一定要尊崇自己的內心選擇,勇敢地追求屬於自己的辛福。不要因為挽留初戀而卑微,迷失自我。放棄一段不適合自己的感情,才能遇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個人。愛情是需要兩個人相互扶持的,而不是一個人的委曲求全。

歡迎大家點讚,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白的情慾,扯開當代孤獨成癮的遮羞布
    不要因為寂寞隨便牽手,然後依賴上,人自由自在多好。倘若提起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邁不過去的作品。這本打破日本文壇沉寂的書,不僅一躍成為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更創造了所謂「村上春樹現象」和「《挪威的森林》現象」。作為村上春樹人生當中最暢銷的一部現實小說,《挪威的森林》取得的成就,倒也不辜負他為之付出的心血。
  • 死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提起《挪威的森林》我們或許會想起,很有名的幾句話,比如: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的勾當。我喜歡你的程度就像:所有的老虎全部融化成黃油。
  • 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究竟想表達什麼?
    那些日子充滿了不安全感、對社區宿舍生活的擔憂;適應、調整合在一個大群體中創造一個利基;參加一些有趣而無聊的講座;然後與不同的朋友群體打交道;陷入愛河、被拒絕,還有最重要的是,在付完髒亂費用後不要忘記節儉的生活。高中畢業後是一個巨大的過渡時期,第一次走出去進入現實世界。令人恐懼的是「一個偉大的未來在召喚,儘管對糟糕的失敗的恐懼揮之不去」。回想起來,人們會好奇自己是如何度過難關的!!
  • 《挪威的森林》等9部村上春樹作品推出有聲書
    《挪威的森林》等9部村上春樹作品推出有聲書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19-08-15 火熱的八月是屬於書的節日,南國書香節和上海書展讓書香氛圍更加濃鬱
  • 提起村上春樹只聽過《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可能更厲害
    但小李子在2016年已經獲了奧斯卡獎,現在陪跑屆只剩下村上春樹一人了。而村上春樹最著名的作品當屬《挪威的森林》,很多小夥伴即便是沒有讀過也一定聽說過。可今天讀書君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則是和《挪威的森林》其名的一本書,那就是《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 重讀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方才明白向死而生才是人生的救贖
    而他最負盛名的《挪威的森林》於1987年問世,三十多年來盛銷不衰。2012年《挪威的森林》在內地熱銷,當時的主流文化還是韓流,全是公主、王子般的愛情故事。而《挪威的森林》卻打開了一個新的愛情視角,有些人我們越想要忘記,越難以忘記。很多人把《挪威的森林》當做一本黃色小說來看,也許是因為年少不知愁。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死者的安魂曲,青春的墓志銘
    也不知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似乎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一個人孤孤單單的,裡面又冷,又黑,又沒一個人來救我。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是一部讀來令人憂傷的書,它關乎青春與彷徨,關乎孤獨與愛情,關乎迷失與救贖,關乎死亡與成長。可以說,這是一部青春戀愛、成長小說,寫於1987年。就好像有16歲的幻想少年少女的存在就有瓊瑤熱一樣,有青春迷惘的少男少女就有《挪威的森林》的讀者群。
  • 內向的青春不迷茫,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講的是這樣的事!
    孔子說三十而立,日本有位我們熟悉的作家們,村上春樹29歲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就獲得了日本的文學新人獎,後來更是憑藉一部《挪威的森林》暢銷日本,這時候他已經寫作了將近10個年頭,而在他成為小說家之前究竟經歷了什麼呢?
  • 《挪威的森林》等九部村上春樹作品首次發布有聲書和電子書
    8月14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書展分會場靜安嘉裡中心發布會獲悉,包括《挪威的森林》在內的九部村上春樹代表作電子書和有聲書(以下簡稱「電聲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首發。現場,上海譯文出版社還攜手多家平臺合作方代表,籤署「反盜版聲明」,共同維護數字出版環境的純淨。
  • 越南導演改編村上春樹名作《挪威的森林》,到底算不算成功?
    2010年,被文藝青年奉為圭臬的村上春樹著名的青春小說《挪威的森林》被越南導演陳英雄搬上銀幕。  在村上的《挪威的森林》中故事中,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直子在療養院每每聽到這首歌,都會忍不住落淚。  直子對渡邊坦言自己遠比其想像的人格不健全多了,而這種不健全是根深蒂固的,早就埋下了種子。年少時目睹姐姐自殺身亡,十七歲經受木月莫名的死亡,加上多愁善感的性格,悲觀主義是直子怎麼也擺脫不了的了,走向死亡是直子的宿命。
  • 《挪威的森林》為何充斥著性和死亡?
    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村上春樹的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他的小說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但是,2006年起村上春樹的作品就連續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但都未曾如願。
  • 如何評價《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
    而讀村上,則更像在讀自己,在傾聽自己的心聲,遊歷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簡而言之,村上春樹引起的是心的共鳴。 村上毫不忌諱地把這些都表現了出來,愛就是愛,無需隱晦。 無論你對書中主人公的愛情有什麼看法,都不能否認這些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可以說《挪威的森林》是本現實主義的愛情小說了。 而在村上春樹筆下的愛情又是怎樣的呢?
  • 硬核致敬 | 當音樂人遇見村上春樹,他的「讀後感」是這樣的
    村上春樹最愛的節日  村上春樹很多作品裡都提到對平安夜的喜愛,所以這次在一個溫暖的節日選了一些符合主題的曲目。  《直子的森林》,是張雄關在讀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後的創作,「她的一生非常獨特,我希望可以用爵士樂的語言表達村上春樹在書中傳遞的關於直子這個人物的色彩。」
  • 《挪威的森林》:背負創傷的抒情詩,我們拿什麼找回逝去的青春?
    有時你很清楚你要的是什麼,只是往往選錯了人。在《挪威的森林》裡的愛情,每個人都有被「虐」的傾向;用一種被虐來證明自己在對方心中有分量,然後在言語之間被忽略後再狠狠地撕裂自己內心,於是渴望被療愈,被安慰,被擁抱,被進入。只因為在一個什麼都不能證明的世界裡,我們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感受到愛的存在。
  • 《挪威的森林》她省下買內衣錢買鍋:你對自己狠生活才不會對你狠
    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看似輕盈的文字中,卻飽含孤獨和抑鬱的情懷,只有經歷過成長之痛的人才能深刻的體會其中。《挪威的森林》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為創作背景,當時,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人們對物質和生活的膨脹欲望急劇上升,相對的,精神世界卻顯得單薄而慘澹。
  • 《挪威的森林》:由人物的分析著手探討村上春樹筆下成長的得與失
    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像無根的浮萍,孤獨並面對著社會的壓力,城市的燈紅酒綠遮蓋不了人們內心的焦慮。對於村上春樹來說,《挪威的森林》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創作出來的,書中的人物則反映了當時日本青年人的情感狀態。村上喜歡音樂,這本書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甲殼蟲樂隊的一首歌曲《Norwegian Wood》,於是,1987年村上就以這首歌的名字寫了一部青春戀愛小說。
  • 或許像村上春樹那樣,假如真有時光機
    《假如真有時光機》是今年五月南海才出版,村上春樹週遊世界的隨筆集,翻了一下,240頁,標價四十九元,那一瞬間,頓起「殺意」,書這玩意,那麼薄,如此貴,明顯把不少利潤都放給了流通環節,只是可惜了村上,可惜了村上粉,可惜了以為如此文字是最淳樸乾淨的地方,乾淨淳樸還要靠孔方兄去搞定。
  • 村上春樹《刺騎士團長》:每個人都是永遠的未完成
    --村上春樹在合上這本書的那一刻,我不禁覺得這本書是村上春樹的作品集大成、但凡、《1Q84》我們近年來看到的,以及《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所有帶有村上春樹印記的元素都可以在這本書中看到例如,米安色,一個看似完美的男人,卻仍然有一些不清楚的不足之處;例如,十三歲神秘的女孩,例如,石室裡無緣無故的貝爾,例如,……有著騎士指揮官身體的想法(idea)寫作技巧和往常一樣
  • 《挪威的森林》: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
    雖然一些戲份被刪減,但導演陳英雄還是抓住了原著的幾個精髓,將渡邊與直子、綠子之間的愛情故事詮釋了出來。《挪威的森林》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是村上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該片講述了大學生渡邊與直子、綠子等人之間的愛情糾纏,該影片獲得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以及入圍第六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村上春樹的原著中夾雜了關於愛情、性、死亡、人生等話題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