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1% 公司的核心價值主張-虎嗅網

2020-12-05 虎嗅APP

一個產品必然要經歷三個階段:1. WANT;2. NEED;3. UTILITY。

 

Facebook 的 F8 開發者大會剛剛落幕,這場大會吸引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相較於 FB 現在的輝煌,我們可以通過回顧它的初期發展,來探求社交產品背後的奧秘。


許多人將 Facebook 用戶數的持續增加歸功於「growth 團隊」。的確,這支首創於 FB 的團隊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在公司將目光投放在如何實現用戶增長之前,它的狀態已達到 PMF (product market fit)。


關於 PMF 這個概念,42章經之前的一篇文章裡已經有過非常詳盡的介紹——世上的創業公司只有兩種,一種是找到PMF的,一種是沒找到的。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明白,所有打算追求產品爆發式增長的決策者,都需要理解這樣一點:


達到 PMF,才是鋪開市場的先決條件。


為什麼實現 PMF 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傳統觀念中的解決「痛點」或滿足「需求」,並不完全適用於推廣新產品的情況。富有生命力,且符合未來趨勢,這才是產品發展的命脈。開發者的確需要不斷觀察,測試,分析,並將當前的潮流融入產品中,以創造良好的產品和用戶體驗。但我們常常忘記,用戶體驗其實來源於人的感性需求。


所以,如何量化體驗?如何通過這一點來改良社交產品?很榮幸,我參與了包括 Facebook 旗下眾多軟體,包括數個手機遊戲以及社交產品在內不少 App 的開發、成長階段,並見證了他們的發展。從這些經歷中,我歸納出一個針對社交類產品消費者體驗的思考框架,劃分為三個階段。

 

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WANT」,顧客想要這樣一款產品;在第二個階段「NEED」中,「想要」轉化為「需要」;市場上的許多產品並未邁入第三階段「UTILITY」,而這個時期,單一的產品演化為一種效用。具體定義如下圖所示。


WANT——擁有新奇而獨特的核心價值主張;

NEED——顧客離不開這款產品,甚至願意付出付費;

UTILITY——產品特性延伸至其他產品。

 

頂尖的社交產品都必然會完整經歷這三個階段,而處於發展階段的產品還在這三個階段中的某一段。Facebook 和 Twitter 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發展迅速,擁有極大的用戶群,正處於或已完成上述三個階段。


Facebook



階段一:WANT


2004 年 2 月,Facebook 在哈佛上線,兩周內,2/3 的哈佛學生註冊登錄。


Facebook 很快風靡學校,秘訣在於它允許學生互相訪問對方主頁。起初,FB 選擇了已有通訊錄的學校上線,因為這些學生已經有了相互聯繫的需求和行為。此外,FB 允許同學之間相互查看各自的檔案簡介,添加好友。很快,大家軟體上的好友人數超過了通訊錄人數。


階段二:NEED


在扎克伯格看來,Facebook 應該是線上的高校通訊錄。而且他給團隊定下的規矩是,求好,不求多。


這就直接導致了,Facebook 的創始者們一開始並沒有什麼好高騖遠的規劃,他們做的只是集中注意力,創造一個風靡高校的軟體。2005 年 12 月,FB 允許用戶在圖片中標記朋友,這一功能加速了 Facebook 的發展,也讓不少大學生更喜愛這款軟體。


階段三:UTILITY


2006 年 12 月,距離 FB 在哈佛的初次上線已經兩年半了,Facebook 不再將產品局限於高校學生,而是開放給了每個人。這時的 Facebook,開始步入 UTILITY 階段的開端。


當社交軟體步入第三個階段,不再代表一種產品,而成為一種效用的代名詞時,你常常在其他產品上看見它的影子。FB 的生命力可以歸功於其為打造平臺而做的不斷努力,且在過程中,開發者們一直保留著 Facebook 的特點和功能。雖然同類產品不斷湧現,但 Facebook 沒有一味坐觀其他產品模仿,而將產品設計得更為簡單,更親近每位用戶,因此它也一直佔據極大的市場份額。

 

Twitter


2016 年 3 月 21 日,Jack Dorsey發出了第一條tweet。自那以後,Twitter 的發展歷程有起有伏,從下面這張趨勢圖中可以看清幾個重要節點。



階段一:WANT


2009 年 1 月 15 日,Jkrums 發布了關於紐約哈德遜河客機墜毀事件的 tweet。對於 Twitter 而言,這是一個重要轉折點。(見下圖)



因為這標誌著,Twitter 先於媒體和博客,第一個將墜機事件公之於眾。這時,人們才意識到Twitter 在生活中的獨特作用。


階段二:NEED


自這條哈德遜河 tweet 之後,Twitter 的點擊率增長平穩,並且逐漸成為用戶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媒體和電視上,也常常出現「關注我們的 Twitter 帳號…「等提示。媒體大量提及Twitter,吸引了不少觀眾註冊使用,並時常登錄帳號查看關注人的最新動態。



據上圖顯示,Twitter 在 2012 年 12 月點擊率達到頂峰,之後便不斷下滑,2015 年時,Twitter 已跌落至 2011 年初的水平。


階段三:UTILITY


不同於 Facebook,Twitter 並未邁入第三階段。但在第二階段中,其增長幅度巨大。開發者們開始使用 Twitter API,建立新的客戶和社交媒體分析工具。


但是因為開發平臺過早爆發,12 年 8 月,Twitter 切斷了第三方軟體的 API 接入口,當年 12 月,Twitter 指數開始一路下滑。


產品特徵輻射其他公司產品,一直是 Facebook 的戰略之一,也是他們最終能進入第三階段,演變為社會效用的關鍵。 Twitter 在限制開發人員 API 訪問之前,也處於相同的狀態。


但由於對 API 訪問的限制,以及產品發展缺少相應的歷史機遇等原因,使得消費體驗不佳,影響了公司進入第三階段。團隊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想重新獲得開發者的青睞,但這些努力太微不足道,也來得太晚。


WhatsApp



2008 年,WhatsApp 還處於第一階段,團隊專注於提供快速、簡單和跨平臺的體驗。WhatsApp 如同能跨平臺使用的 iMessage,支持完全不同的手機系統,創造難忘的用戶體驗。


通過和帳號與手機的關聯,用戶可以發送免費訊息。那時,蘋果產品還未完全普及,由於沒有同類軟體存在,WhatsApp 讓人新奇,獨一無二。


隨著用戶群體擴增,加之網絡效應影響疊加,WhatsApp 已經成為一種用戶需求,進入第二階段。而接下來,WhatsApp 需要讓更多的公司將其納入他們的產品中。這一策略與Facebook 的發展歷程類似,最終,FB 收購了這家公司。


Instagram



正所謂,時機勝過一切,Instagram 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是 iPhone 上第一批第三方照片應用程式中的一個,2010 年底時,大多數人都專注於 Facebook 平臺,並不認為移動端能實現營利,但其實已有很多投資者在此領域投資了近 10 年,那時的 Instagram 還處在第一階段。


創立初期,Instagram 沒有太多競爭對手。使用濾鏡優化拍攝的每張照片,的確很酷。 


Instagram 的濾鏡是用戶最喜歡的部分,使用體驗很棒,感覺新穎而獨特,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用戶,形成社交網絡。朋友之間可以相互查閱各自發布的照片。隨著 iPhone 設備上的照相設備性能提升,Instagram的核心優勢也越為凸顯。


目前,Instagram 仍處於第一階段,每天都有大量用戶登錄使用。產品團隊專注於產品的核心價值體現,通過增添好玩的新功能吸引用戶,促進產品成長。新開設 Feed,explore/discovery,direct messages 區域,及幾個獨立的內容創建應用程式,有效增加用戶使用頻率、使用時間,有助於 Instagram 的發展。 開發者們試圖創建包含 Instagram 在內的早期健康生態系統,但這還不足以證明 Instagram 正邁向第三階段。

 

Snapchat



Snapchat 的啟動始於一個發現——許多產品無法吸引青少年。據 ABC 新聞報導,初期的Snapchat 對青少年有強大的吸引力。Snapchat 認為,每個群體是獨一無二的,需要特別對待。這也是他們的核心價值主張。


在第一階段,Snapchat 團隊特別關注青少年群體,這一點和 Facebook 團隊早期對大學生的關注如出一轍。這樣的關注重點有助於他們為用戶創造一段獨一無二的娛樂體驗。隨著Snapchat 的發展,他們仍堅持最初的核心主張,並據此開發更多的新功能。


Snapchat 創造了「閱後即焚「功能,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後續的 Messages,Stories,Discovery。 現在,Snapchat 正處於第一階段的中間位置,如果能一直觀察他的發展歷程,一定也充滿趣味。

 

結論


1、每個成功的社交軟體都有獨特的核心價值主張。


2、只有那些堅持核心主張的公司,才有機會最終成長為行業巨頭。一開始便著手創建社交網絡是行不通的。


3、為用戶提供一段新奇而難忘的體驗才是正確的出發點。大多數想法或有趣,或愚蠢,只要堅持最初的核心價值主張,隨著時間的推移,終將嵌入文化,成為一種社會效用。


4、只有消費者不斷獲得良好的用戶體驗,社交軟體通過層層階段,從WANT到UTILITY,才能讓產品做得更久,做得更好。


相關焦點

  • 成為1% 公司的核心價值主張
    WANT——擁有新奇而獨特的核心價值主張;NEED——顧客離不開這款產品,甚至願意付出付費;UTILITY——產品特性延伸至其他產品。隨著 iPhone 設備上的照相設備性能提升,Instagram的核心優勢也越為凸顯。目前,Instagram 仍處於第一階段,每天都有大量用戶登錄使用。產品團隊專注於產品的核心價值體現,通過增添好玩的新功能吸引用戶,促進產品成長。
  • 商業模式可持續的關鍵在於價值主張-虎嗅網
    為了設計出一個可持續的比特銀行,我主要考慮了如下幾點:一、將運營成本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但是在獨到的消費者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的領域,不要吝嗇。二、在保持低運營成本的條件下,讓銀行交易更方便。三、向顧客收取的費用越低越好。
  • 京師智庫:提煉核心價值主張和獨特賣點,這將是商業模式的起點
    作者|黃子·京師智庫首席顧問#價值主張#——價值要素清單:1、新穎:有些價值主張滿足客戶從未感受和體驗過的全新需求,因為以前從來沒有類似的產品或服務。比如在快捷酒店面市之前,人們只能花費大價錢住那些昂貴的星級酒店,而快捷酒店為人們提供了便捷、時尚的全新價值感。2、性能:改善產品和服務性能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創造價值的普遍方法。
  • 如何用「客戶價值主張」模型分析產品價值?
    傳統商業分析方法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客戶價值主張」(Costumer Value Proposition, CVP),由詹姆斯安德森在2006年提出,最初是用於幫助企業確定產品特點,擴大產品優勢。那一年Google公司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淘寶網僅僅創立3年,全球的網際網路行業還未達到成熟期。
  • 重塑商業模式(二)價值主張
    我們就要針對我們所要服務的這些被細分的人群,來看他們的需求是什麼,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價值主張。價值主張是一個顧客選擇我們的企業,而不選擇其他企業產品服務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價值主張我們也可以把它分成十一個類別:1.
  • ...正榮堅守幸福奮鬥事業家僱主品牌核心價值主張,努力實現人才...
    Kincentric最佳僱主榜單作為全球最專業、客觀與權威的最佳僱主評選活動,自2001年起進入中國,該計劃此前由怡安翰威特負責運營,致力於不斷傳播以 「人」 為業務之本的價值主張。未來正榮將再接再厲,給予人才充分的平臺與培養路徑,專注於人才的多維度發展,讓人才在幸福奮鬥文化裡用付出兌換成果,回饋信任,讓公司與員工相互成就。發布「幸福奮鬥事業家」新主張在今年8月份,正榮舉辦了「與有榮焉——正榮集團2020年度僱主品牌大會」。
  •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s)
    價值主張是客戶轉向一個公司而非另一個公司的原因,它解決了客戶困擾(customerproblem)或者滿足了客戶需求。每個價值主張都包含可選系列產品或服務,以迎合特定客戶細分群體的需求。在這個意義上,價值主張是公司提供給客戶的受益集合或受益系列。
  • 基於區塊鏈初創公司Minter價值主張的具體體現及優勢
    基於區塊鏈初創公司Minter價值主張的具體體現及優勢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10-24 10:13:04 2009年,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替代品問世
  • 劉安逸:企業最核心的戰略是市場和消費者價值主張
    趣頭條黨委書記、總裁劉安逸表示,新時代,趣頭條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以通過內容為用戶帶來樂趣和價值為使命,持續加強品牌建設。劉安逸認為,成功品牌的背後一定有企業戰略的支持,企業最核心的戰略是市場和消費者價值主張。
  • 不以情感觸發為目的,一切的「客戶價值主張」都是耍流氓
    總而言之,價值主張和價值定位及客戶滿意度這兩個客戶關係的維度緊密相關,我們可以通過價值主張去管理客戶關係,而客戶關係對一個企業、一個產品、一個解決方案來說是非常關鍵和核心的。2、深度探尋客戶的原生態需求(1)要挖掘出客戶的獨特價值主張,我們必須結合客戶的隱性需求去思考從需求的根源出發,才能找到客戶滿意的價值主張。
  • XnMatrix參展中國高交會,分享分布式存儲與計算產業創新價值主張
    XnMatrix將成為AI文明的先行者,以安全和信任迎接智能時代的新挑戰,以科技創新為客戶不斷創造價值,為社會發展持續貢獻價值。11月13日,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重要組成部分——"Web3.0中國峰會暨分布式存儲生態大會"同步召開,XnMatrix董事會秘書馬思遠出席大會並圍繞「邊界再出發·分布式存儲與計算產業創新價值主張」發表了主題演講。
  • 如何提出差異化的客戶價值主張
    「要麼差異化,要麼死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這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殘酷的商業規則。差異化,也可理解為企業獨特的客戶價值主張。  通常一家企業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看客戶價值主張:產品或服務本身的屬性,包括:價格、質量、可獲得性、可選擇性、功能;客戶關係,包括:服務和夥伴關係;企業形象,即品牌。
  • 數字轉型下的價值:如何通過價值主張擺脫市場萎縮
    市場價值的形成過程:顧客在特定場景,通過產品完成特定任務,實現需求的價值主張。市場價值的5個要素:顧客、產品、使用場景、待完成任務、價值主張。擺脫日益萎縮的市場的三條途徑:將市場價值的最關鍵的兩個要素:顧客,使用主體;價值主張,最終目的。
  • 京東劉強東新晉懟神:一切不以情感觸發為目的的【客戶價值主張】都...
    一個好的價值主張應具備以下條件:1.與眾不同,但必須是有意義的。,主張的就是我們希望客戶期望的,沒有主張的就是不希望客戶期望的;總而言之,價值主張和價值定位及客戶滿意度這兩個客戶關係的維度緊密相關,我們可以通過價值主張去管理客戶關係,而客戶關係對一個企業、一個產品、一個解決方案來說是非常關鍵和核心的;二、客戶的需求不容專行獨斷,回歸需求原點,回歸客戶價值主張;根據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指出
  • 創業必學商業模式之價值主張
    一句話說明白價值主張就是客戶選擇一家公司而放棄另外一家的原因。價值主張講述的是為某一特定群體提供能為其創造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價值主張可以是創新性的。比如脫胎於傳統計程車服務的滴滴打車。1、我們要向客戶提供什麼樣的價值?2、我們的客戶所面對的問題中,我們需要幫助解決哪一個?3、我們需要滿足客戶的哪些需求?4、面向不同的客戶群體,我們應該怎樣把產品和服務作出不同的組合?我們找準了客戶群體後,可以針對這個群體定製一套新的元素組合來為這個群體創造價值。
  • 微博上市的邏輯:三大價值構成核心競爭力-虎嗅網
    作為對中國社會變革影響深遠的網際網路產品,它的商業價值,也配得上這幾十億美金。作為微博受益者之一,我想以感恩但不失冷峻的筆鋒回溯這段歷史。5年後,它的對手都放棄了北京時間4月17日,新浪公司旗下微博業務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全球範圍內首個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代碼為WB。
  • 比諾:兒童數位化平臺的價值主張
    >比諾:兒童數字平臺的價值主張它的核心能力仍然是新聞報導,但所有的新產品都服務於增加訂閱的目標。當然,不同企業的數位化成功路徑也應當是多樣化的,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另一條路徑,提出新的價值主張。在英國,比諾(Beano)系列兒童漫畫擁有很高的知名度。比諾創刊於1938年,有80多年歷史。比諾是英國仍在出版中的最老的連載漫畫期刊,已經出了4000多期。
  • 26個強大的Value Proposition價值主張案例——讓你獨立站或跨境...
    通過觀察了超過26家成功的公司,可以了解如何撰寫一個強大的價值主張,並幫助你創建自己的價值主張。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你將能夠比97%的公司寫出更好的價值主張,而不需要僱傭昂貴的顧問來為你做。 下面是本文將涵蓋的內容: 什麼是價值主張?
  • 四大價值主張 順豐快遞打造快遞業領軍企業
    然而,即便如此,有些企業即便是擁有了這兩大主要因素卻也沒有辦法保持持續的發展,這就是價值主張的原因了。所謂價值主張,就是這個企業整體而言的一個核心,是他展示給消費者的一個品牌形象。對於順豐速運而言,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一直保持著四大價值主張。首先,是速度。眾所周知,速度是快遞市場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如果不能夠把物件快速的運輸,是不能夠得到消費者的支持的。而速度卻也是順豐的核心競爭能力。
  • 公司如何利用物聯網創造新的價值主張和商業模式
    打開APP 公司如何利用物聯網創造新的價值主張和商業模式 胡薇 發表於 2018-10-19 14:44:35 在過去幾年中,各行業的公司滿懷希望地開始了物聯網之旅,重點是改進和自動化現有流程——解決「懸而未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