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中等差數列如何秒選

2020-12-05 公考福利社

同學們,國考筆試已經落下帷幕,回顧今年的數量關係,有一類題需要引起我們重視,就是等差數列。等差數列這一部分知識我們並不陌生,我們在上中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但在行測考試中等差數列往往結合實際綜合考查我們的能力。而今年的國考中數量關係考查了兩道關於等差數列的題目,今天我們就一起共同分享一下這類題目如何解決。

說到等差數列,不得不提的就是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常用的求和公式我們來回憶一下: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今年國考筆試的一道題目如何解決:

某種糖果的進價為12元/千克,現購進這種糖果若干千克,每天銷售10千克,且從第二天起每天都比前一天降價2元/千克。已知以6元/千克的價格銷售的那天正好賣完最後10千克,且總銷售額是總進貨成本的2倍。問總共進了多少千克這種糖果?

A.160 B.170 C.180 D.190

通過題幹我們可以發現問我們「總共進了多少千克」,而前面提到「每天銷售10千克」我們可以想到其實只要求出賣了多少天就可以了。而題幹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公差為-2、末項為6的等差數列,而涉及到求和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首項為6、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進而反向求和。我們可以設一共賣了n天,也就是說這個等差數列也一共有n項,然後可以利用「總銷售額是總進貨成本的2倍」建立等量關系列方程:

解出n=19,因此總共進貨19×10=190千克,選擇D選項。

通過這道題我們發現,其實核心公式就是我們上學時所學到的,熟記公式固然重要,但真正的考試中我們更需要做到的是能夠通過題幹的描述識別出是等差數列這一部分知識,而且還要學會思維遷移,活學活用,例如剛才我們在進行等差數列求和的時候利用到的就是反向求和的思想,對於做題更高效。等差數列涵蓋的內容比較多,今天我們先分享到這裡,對於今年國考另一道查考我們等差數列的題目作為給同學們的思考題,看能不能結合今天我們所學把它解決,下次我們再來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2021年甘肅省考行測數量關係: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2021年甘肅省考行測數量關係: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關係、資料分析和綜合知識等部分。
  • 2020國考行測備考:等差數列問題的快速求解
    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頻道帶大家來看一下,2020國考行測備考:等差數列問題的快速求解。等差數列是省考國考的熱點題型,也是常見的計算類問題。此類問題並不難,關鍵在於熟練掌握等差數列的相關公式和性質,並能夠熟練的運用,下面我們總結一下等差數列的常用公式及性質,並以例題的形式講解如何加以應用。
  • 2020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簡單計算之等差數列
    2020省考即將來臨,把握機會也許這次上岸的就是你,今天中公教育在此選擇大家經常放棄的數量關係專項裡非常簡單的知識點,講解一下計算問題裡的等差數列問題。等差數列大家都不陌生,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常用A、P表示。
  • 高階等差數列
    ,則稱這個數列為等差數列。如1,2,3,4⋯3,5,7,9,⋯2,2,2,2,⋯以上都是等差數列。我們偶爾也會見到這樣的數列:雖然它本身不是等差數列,但是它前後項的差卻是一個等差數列。如數列:1,4,9,16,25,⋯前後項之差:3,5,7,9,⋯這個數列,雖然不是等差數列,但數學佬直覺認為它和等差數列有著千絲萬縷、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給它一個名詞吧,就叫二階等差數列。再看一個例子,也是很簡單的。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備考技巧:等差數列在數學運算中的...
    等差數列這個知識點大家應該都不是很陌生,高中已經學過,在國家公務員考試裡也經常出現,多數題目是考查最基本的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再進一步就是中項求和公式。本文所討論的是以上的三個公式在其他數學問題中的運用,甘肅中公教育希望給考生快速解題提供幫助。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總結
    高中數列在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點,關於數列的考題雖然表面看去變化多樣,但看其本質,可歸結為兩大類:求一個數列的通項an,求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而解決這兩類題都少不了等差數列以及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這篇文章就針對等差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給出推導和證明過程。
  • 高考數學必考:等差等比數列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考的必考考點。等差等比數列作為兩種很特殊的數列,歷年來一直都是高考考查的熱點內容。所以掌握數列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快速掌握數列的相關知識,並且能夠靈活運用呢?
  • 2021省考行測數量關係備考: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行測數量關係這部分,經常會考查等差數列這類知識點,中公教育在此為大家提供解題技巧——牢記公式。概念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例:2、4、6、8、10...A.7550 B.9550 C.10050 D.12550【答案】A我們在做行測差數列類型的題目時,一定要靈活應用上述提到的公式,以達到快速解題的目的。
  •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備考: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山東省考行測備考資料,行測考點匯總等,供考生參考。概念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例:2、4、6、8、10...A.7550 B.9550 C.10050 D.12550【答案】A【中公解析】由題目可知,所加數列為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要求這列等差數列的和。已知首項為102,尾項為200,項數 ,所以 。因此,答案選A。
  • 特殊數列之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特殊數列之等差數列等差數列是一種有特殊規律的數列,它的後面一項減去前面一項的差值是一個定值,其一般表示形式如下所示它的相鄰兩項具有統一性質的聯繫,其遞推關係為如果已知等差數列第1項,其第n項比第一項多出n-1個公差d,那麼其通項公式可表示為
  • [例題解析]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例1.等差數列中,a3+a7-a10=8,a11-a4=4,求S13解:由求和公式例7.設等差數列的首項及公差均為非負整數,項數不少於3,且各項之和為972,這樣的數列共有多少個?解  設等差數列首項為a,公差為d,依題意有
  • 行測技巧: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在行測數量關係考察中,等差數列是一個常見的考點,因其涉及的公式較多,很多考生在遇到此類題目時常常不能選擇出最優公式因此走了很多彎路,今天中公教育專家給各位考生分享如何用巧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一、 基本定義四、技巧總結:在題目表述中發現等差數列的描述,並且已知信息中涉及等差數列幾項之和時,可以優先考慮用中項求和公式求解。當項數為奇數項時,這幾項的平均數即中間項的值;對於每項均為整數的等差數列,無論項數的奇、偶,前n項和均可以考慮為兩個整數相乘的形式。現在大家還認為等差數列的題目難麼?
  • 關於等差數列的小技巧
    提到等差數列,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求和公式,首相加末項乘項數除以二,這是我小學的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也就是下面這個表達式現在,我們具體來說一說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的證明有且僅有兩種,如下圖所示證明等差數列的兩種方式第一行,也就是定義:後一項減前一項始終為一個固定的常數。第二行,叫做等差中項,也是證明等差數列的一種方法。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數量關係:萬變不離其宗的等差數列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數量關係:萬變不離其宗的等差數列,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2021年寧夏事業單位公告並收藏本頁面(ctrl+d),以便隨時關注最新公考信息。
  • 數列求和計算題中等差數列相關知識及公式運用講解
    上述的計算式就是一個等差數列,相鄰兩項的差值都為1 ,又稱它是一個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1,2,3,4,5,6……99,100每一個數都稱為數列的項。從1到100,一共有100個數字。這個數列就有100個項。
  • 等差數列知識點的匯總及公式的證明過程
    等差數列也是考試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很多的公式和性質都是源自於等差數列的概念。這個概念需要注意的點就是:從第二項起和同一個常數。即: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那麼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
  • 行測常用公式集錦二:利潤、等差和等比數列
    註:這兩個公式在國考中通常會綜合起來考查。 六、等差數列 八、等差數列中的平均數 等差數列中,其平均數為:(首項+末項)÷2 例8.某次對11名同學進行成績排名,發現最高分恰好是最低分的兩倍,後來發現某道題判錯了,改過後,11人的成績恰好成等差數列,且最高分最低分成績不變
  • 微積分之前奏1: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
    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是高階(例如,p階)等差數列?至少你會期待,n的p次方(以n為變量的數列)是一個p階等差數列。我們將看到,對這個問題的具體回答(定理1與定理3),將自動引出高階等差數列求和的一個自然方法。什麼是高階等差數列呢?
  • 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建模 01: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
    本文為 [遇見數學] 特約作者 朱浩楠 老師所著本系列著力於挖掘適合在高中各知識單元日常教學中使用的材料,以配合新課標的落實。本講材料如下:1. 城市中交通路線的平均長度:等差數列與堆壘求和;2.估計商品的價位:等比中項與幾何平均;3. 住院病人給藥時間表的設計:等比數列求和與極限控制法。▌1. 城市中交通路線的平均長度:等差數列與堆壘求和假設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城市裡:它的道路呈現為一個 n × m (n 行, m 列) 的方形網絡,網絡中的每個節點為一個公交站點,相鄰站點的間距為 L 。現在的問題是:從該城市中一個站點到另一個站點的平均長度為多少?
  • 出卷老師:高三數學等比數列+等差數列基礎過關練習,必考題型
    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是高中數學最為基礎的兩種數列類型了,許多複雜的數列壓軸題都是以這兩類題型作為基礎而改編的。如果說這些基礎內容都沒有理解的話,對於其他的難題就能難著手了。那麼,對於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首先要記住它們的通項公式和定義,學會如何去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