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棕櫚給了《寄生蟲》 坎城評委看走眼了嗎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金棕櫚給了《寄生蟲》 坎城評委看走眼了嗎

  雖然坎城電影節通常被認為是電影「藝術」的盛宴,人們卻往往忽視了一個事實,固然很多獲獎影片是以「藝術性」「思想性」取勝,但不那麼「藝術」的類型片、劇情片獲得「金棕櫚」也並非新鮮事。比如,獲獎的國片《霸王別姬》就更像是部傳統情節劇,比如今年獲獎的韓國電影《寄生蟲》。

  雖然導演奉俊昊一再強調電影的「類型片」屬性,但在影迷一睹真容後,卻意想不到地引發了種種「贊成與反對」,主要爭論點都是圍繞奉俊昊電影的「隱喻水平」展開的,比如和李滄東的《燃燒》相比,比如和奉俊昊的早期作品《殺人回憶》對比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1、坎城評委是否「看走眼」?2、《寄生蟲》是否就是一部「商業片」?

  假定性

  對這部影片最大的爭議恐怕在「假定性」,即對於一部影片而言,是否可以取消讓觀眾以為「這是真的」「這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反映」的預設?是否可以帶有明顯的「漏洞」,讓人覺得「現實生活中不可能這樣」?

  比如,《寄生蟲》對「有錢人」的書寫。無論是不是「傻白甜」,成年人如此遲鈍,的確不太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那麼,「地下室人」的部分就可信麼?更加不可能。整個故事,更像是試圖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卻一再受挫的年輕人(影片中的哥哥金奇友)對「上流」社會展開的一次自信卻千瘡百孔的臆想,一幅漏洞百出的拙劣欲望圖。如果這樣去看,這部影片是非常耐人尋味的。

  與此同時,奉俊昊用極為細密的「真實」填充了每一個畫面。從散發著臭味的垃圾,到真實存在的馬桶,再到「地下室人」日常生活的細節,比如透過畫面都能聞到黴味的襪子,一吃自助餐就堆得冒尖兒的盤子,這些都造就了一種「不真實的真實」。這恰好與他的前輩、韓國大導演樸贊鬱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樸贊鬱執導的《老男孩》中的瘋狂殺戮的鏡頭細節是戲劇性的、誇張的,卻令觀眾產生強烈的真實感,從而形成了一種「真實的不真實」。

  我認為,他們一樣好。

  奉俊昊的風格是什麼?通過他執導的為數不多的影片,我們不難概括出他的「暗黑寓言」風格。從這20年韓國電影的表現來看,很多電影都可以歸入此類,且票房不錯。觀眾很容易將它們代入到現實生活中,並找到「罪魁禍首」:腐敗的官員,無能的執法者,制度不公,人心黑暗等等。總之,得「揭露」點什麼,才能讓觀眾的正義感得以滿足。看似更「寓言」的《韓塞爾與格雷特》和看似更「現實主義」的《熔爐》其實並沒太大不同。

  但只要稍作分析,我們會發現故事「暗黑」的奉俊昊遠遠超出了這個範疇,他可能是全亞洲最具「世界性」的導演。從《殺人回憶》開始,奉俊昊的電影中就沒有「絕對的善」,或者說「絕對的真相」。他是不做道德評判的。

  例如《母親》,這個極容易拍成「偉大母愛」的題材,最令人難忘的鏡頭卻是演技炸裂的金惠子扮演的母親用手遮擋鏡頭,仿佛拒絕看自己那種可怕、自私、危險的執念——它給觀眾造成的「自反性」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是一種「反情節劇」——對觀眾的觀影思維定勢絕對是一大挑戰。因此,奉俊昊的電影並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易懂。以《玉子》為例,打低分的觀眾幾乎都將其視為類似於《千與千尋》那種「小女孩的愛溫暖全世界」的成長片,根本沒看懂結尾處小女孩用黃金買回這隻「大小豬」的意義。

  《寄生蟲》亦是如此。它最容易被解讀為對「階級固化」的批判,但這只不過是影片的第一層包裝。誠然,導演頻繁地用樓梯、街道、暴雨等畫面傳達了「上升下沉」的意思,比如他自己也說樓梯的使用來自於對韓國影史經典影片,金綺泳導演的《下女》的致敬,那正是一部講述女僕試圖通過和男主人發生關係以「進階」卻落得悲慘下場的故事。

  《寄生蟲》裡,往樓梯上爬的換成了那個看似人畜無害,實則野心勃勃的男孩。但這一點其實需要在更高的層次上去看。它是來自首爾貧民窟的「凝視」,但這個「凝視」更是世界性的。新興大都市貧民窟,尤其是過去的第三世界國家,「新城市人口」在過去數十年間呈爆炸式增長,由此引發的問題形成了全球地緣政治的新格局。目前全球的城市人口很可能已經超過了農業人口,而這一切正是全球資本主義運作的必然結果。「全球化」的結果,往往直接摧毀許多地區的農業、農村、傳統倫理秩序。而絕大多數社會的公共福利根本無法支持驟增的城市居民,他們基本只能「自我治理」,於是「寄生」就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

  地下室

  「地下室人」實際上包括的遠遠超過觀眾所臆想的「窮人」,所有被成功學雞湯定義為「不努力」的人都會住進「地下室」(你以為金家一家人不努力?)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地下室可能會住進更多的人,所以帶著優越感去看這部影片是非常荒唐而諷刺的事情。

  這部影片裡「地下室」真正的「主人」(金家的住所只是半地下室),是前管家菊汶廣和她的丈夫吳勤勢。微妙之處在哪?牆上的結婚證交待了他們的來歷。男的來自大林洞(有心人可以去搜索一下這個地方是哪種人的聚居地),女的來自昌信洞,那是一個類似「動批」的地方,而他們的家鄉寫的都是京畿道,即「農村」。而菊汶廣的長相以及對李春姬的滑稽模仿,又不禁引發人們的另一種猜測。表面上看,奉俊昊是「回歸韓國」,實際上處處說的是「世界問題」,坎城評委焉能不懂?

  「地下室人」在這裡並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概念,恰恰大多數「地下室人」並不屬於陀氏筆下的哲人。但在今天的世界語境下,「地下室人」不僅是「多餘之物」,更是世界的「關鍵」和「死穴」。所以村上春樹說得好,他認為希拉蕊的綱領只涉及了住在一樓的人,而川普卻用高音喇叭放給地下室人聽,所以他贏了。

  與其說《寄生蟲》是「階層批判」,不如說是「主奴欲望辯證法批判」。這種批判奉俊昊在《雪國列車》裡有過非常深刻的表達,而《寄生蟲》則更清晰地展開了其中的一種模式。金家一家人的欲望模式並非全是法國喜劇作家讓·日奈《女僕》的那句經典的「女僕總是偷偷穿上女主人的衣服」的那種「模仿本能」(當然有部分如此)。

  寄生蟲

  那麼,何謂「寄生蟲」?畫面上的蟑螂等蟲類只是一個比喻,真實的寄生蟲如同導演所說,是不會出現在畫面當中的。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寄生」具有雙向意義。人們通常將剝削者稱作寄生蟲,主人的生活需要剝削奴隸的勞動。同時,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奴隸的本能,奴隸對主人有一種黏著的依附性,因為這種關係結構決定了主人對奴隸的支配——從生命到物質他就不再具有否定性,要做決定的是主人。

  奴隸的欲望邏輯是阿Q般的「我歡喜誰就是誰」,同時他們對主人是心懷感恩的,在影片中,兩組「寄生蟲」提到主人的時候都是感恩的。但從另一方面看,他對主人的嚮往也是極為強烈的,特別是肉體的欲望。所以在《寄生蟲》中,發生了各種「僭越」,尤其是宋康昊扮演的金司機。女僱主決然不是因為「美麗善良」才引發他的保護欲,而是因為她是主人「所有物」的最高象徵。所以他要問男僱主「你一定很愛她吧」——這其實就是弗洛伊德所謂的「失口」,道出了他欲望的真實秘密。對於樸社長來說,這就是典型的僭越行為。金司機的那一刀遲早要刺向他。而從主人的角度看,奴隸的角色同樣具有隱秘的吸引力——千萬不要以為「下層的氣味」不吸引他們,這是他們的偽善、假正經。「下層氣味」的廉價黑色內褲對他們的吸引力,正與「上層」的隱秘魅力等同,他們互相「吸附」,所謂的SM遊戲其實正是基於這個心理結構。而影片中那一幕,即金司機躲在沙發下面,「上面的」社長男女秘密地議論——這個場面堪稱「大暴露」。

  欲望石

  欲望,其實是一個沉甸甸的東西——在這部影片中有一個非常具體的象徵物——學長贈給奇友的「盆景石頭」。看似普通的一塊石頭經過精心包裝就成了「上流」之物,這個「暗示」或許正是他那樣自如地在樸家的宅子裡面「口吐蓮花」的原因。當他抱著這塊大石頭睡覺的時候,我們卻又分明看到了「心裡被一塊大石頭壓著」的具體表徵。有了這塊石頭,他如此自信地認為自己對青春期缺愛的小姑娘有足夠的掌控力,甚至模仿起學長,這位懷春少女的前任:「等我上了大學就和她正式交往」,卻壓根兒看不到這不過是一種「模仿的模仿」。

  他們的家被暴雨淹沒,唯獨這塊大石頭浮了上來,奇怪麼?一點都不奇怪。正是因為這塊石頭,他才敢去砸撒尿的醉漢,最後敢去結果「地下室人」吳勤勢。沒有這塊石頭,他是不自信的,是「慫」的,是「廢柴」,但他也正是被這塊石頭「反殺」。我們甚至可以將這塊石頭看作這場悲劇的一個肇因:它正是頑固的、盲目的欲望。在主奴辯證法中,奴隸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欲望無非是「他者的欲望」——在《寄生蟲》裡,這種「他者的欲望」被展示得非常清晰。

  觀眾最大的誤解,莫過於讚美其中那句「有錢了才能善良」,而這正是一種標準的奴隸的道德觀。而金家兄妹都「寄生」在這種奴隸的道德觀中。他們所做的看似叛逆的一切,無非就是跪拜和認同,無論是對叢林還是對金錢。這三家人,無論主人還是奴隸不正是具有一種「經濟同一性」嗎?只有「有錢」這件事主宰他們的生活,甚至到了結局,奇友依然幻想自己變成有錢人,買下那個宅子。

  這絕不是導演「善良的願望」,反而顯示出他的徹底性,這正是強力的批判。坎城比奧斯卡好在哪裡?同樣的主奴辯證法展示,《綠皮書》展現出一種偽善的調和,《寄生蟲》就要徹底得多,差別就在這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韓國電影寄生蟲劇情介紹講了什麼故事?寄生蟲電影好看嗎
    寄生蟲電影講了什麼劇情寄生蟲電影講述了一個父權家庭的黑色喜劇故事,故事中全家都是無業游民、集家族眾望於一身的長男基宇去到IT企業樸社長家裡面試補習老師的同時展開的出人意料的故事,影片將在5月30日韓國上映,暫時還不清楚是否會引入國內。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獲坎城金棕櫚! 斯派克李摘評審團大獎 中國短片...
    時光網坎城訊 法國當地時間5月19日晚,第71屆坎城電影節頒獎典禮落下帷幕,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新作《小偷家族》獲得最高殊榮——金棕櫚大獎,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切特為他頒發了獎盃。  與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多頒了一項「特別金棕櫚獎」(Special Palme d'Or),頒給了法國人最愛的讓-呂克·戈達爾。
  • 《寄生蟲》勇奪坎城金棕櫚:韓國電影的前世今生
    第72屆坎城電影節,5次入圍坎城的奉俊昊創造歷史,由他執導的《寄生蟲》成為首部獲得金棕櫚大獎的韓國電影:1984年,李鬥鏞開啟韓國電影的坎城之旅:《紡車》入圍一種關注單元;2000年,林權澤以《春香傳》首次入圍主競賽單元;2002年,林權澤憑藉《醉畫仙》奪得第55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梳理韓國電影的前世今生,可見奉俊昊的獲獎感言發自肺腑:
  • 《寄生蟲》:這部坎城金棕櫚告訴我們的人生真相(內含劇透,非看勿點)
    底層人民的生存困境成為近兩年亞洲電影熱門的關注點,回望2018、2019年斬獲坎城金棕櫚的兩部電影,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家族》和奉俊昊掌鏡的《寄生蟲》,他們都將視角聚焦於草根階層。相比《小偷家族》中試圖探討的原生家庭關係問題,《寄生蟲》為我們呈現了更為尖銳的社會現象——階級固化越來越嚴重的環境下富人與窮人的關係。
  • 文娛快訊|奉俊昊導演《寄生蟲》助韓國首次摘得金棕櫚,《寂靜之地2...
    坎城電影節落幕,奉俊昊《寄生蟲》助韓國奪得首個金棕櫚獎第72屆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奉俊昊《寄生蟲》助韓國奪得首個金棕櫚大獎,達內兄弟擒獲最佳導演獎,昆汀《好萊塢往事》則顆粒無收。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新作《寄生蟲》奪得第72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這也是韓國電影首次摘得金棕櫚。
  • 《寄生蟲》憑啥能拿到金棕櫚?
    看《寄生蟲》的感覺,就像聽著進行曲坐過山車。一會兒由喜劇轉向驚悚了,一會兒又由現實變成寓言了。總之就是揪著你的小心心,蹦高躥低。轉換速度之快,出乎你的想像。對於那些吐槽人物動機和邏輯BUG的人,殺姐也會第一時間寫推薦信,幫他們報名明年的坎城評審團。不過《寄生蟲》最讓我震驚的,是它並沒有刻意的將階級矛盾標註出來,而是將一種貧富階層不可調和的狀態進行了展示。
  • 韓國電影寄生蟲劇情介紹 故事中全家都是無業游民
    韓國電影寄生蟲劇情介紹 故事中全家都是無業游民時間:2020-02-11 18:52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國電影寄生蟲劇情介紹 故事中全家都是無業游民 寄生蟲電影講了什麼劇情 寄生蟲電影講述了一個父權家庭的黑色喜劇故事,故事中全家都是無業游民、集家族眾望於一身的長男基宇去到
  • 第69屆坎城電影節爭議中落幕
    >       時光網坎城訊 當地時間5月22日晚,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在一片爭議聲中「任性」落幕,英國現實主義老將肯·羅奇憑藉刻畫底層工人平凡生活的新片《我是布萊克》斬獲了金棕櫚最佳影片大獎,這是他繼《風吹麥浪
  • 《寄生蟲》讓人靈魂顫抖,瞬間明白窮人與富人的本質
    勇奪第72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韓國上映觀影人數輕鬆破千萬,電影版權賣至192個國家和地區。 被譽為奉俊昊導演繼《殺人回憶》之後又一爆款大作,餅叔宋康昊也再度上演巔峰演技,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1。
  • 揭秘《生命之樹》獲金棕櫚緣由:這電影很偉大
    在頒獎禮之後,主競賽單元評委主席羅伯特-德尼羅率領其他評委們來到發布會現場,交流了關於賽果的諸種疑問。為什麼《生命之樹》能戰勝《單車少年》等強手,為什麼克爾斯騰-鄧斯特能爆冷獲得影后,為什麼亞洲電影毫無斬獲?幾位評委一一給出了答案。  為什麼金棕櫚頒給了《生命之樹》?
  • 坎城60歲金棕櫚揭曉 羅馬尼亞電影中彩票(圖)
    坎城60歲金棕櫚揭曉 羅馬尼亞電影中彩票(圖) 《四月三周兩天》獲金棕櫚獎全度妍獲最佳女演員獎導演安德烈代康斯坦丁領取影帝獎獲最佳短片獎 《MEDUZOT》獲金攝影機獎 主持人黛安-克魯格賈樟柯與瑪麗娜牽手頒獎嘉賓楊紫瓊美豔動人 阿蘭-德龍擔任頒獎嘉賓   坎城時間
  • 《寄生蟲》狂掃奧斯卡,非英語國家電影正迎來發展新機遇
    但韓國電影《寄生蟲》打破了這一切,在剛剛過去的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四項大獎,讓全世界瞬時颳起了一股「韓流」風。《寄生蟲》劇照《寄生蟲》的得獎甚至驚動了韓、美兩國的總統。
  • 誰才是這個社會真正的「寄生蟲」?
    《寄生蟲》拿下金棕櫚,說實話我的心情比較複雜。一方面心裡完全認可這部影片,在本屆坎城看過的十餘部影片中,這部無論從完成度、故事創意還是思想性上來說,都是幾近完美的,獲得大獎名至實歸,奉俊昊的默默耕耘終於有了回報。
  • 《寄生蟲》憑什麼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2020奧斯卡深度回顧解析
    《寄生蟲》拿下金棕櫚,說實話我的心情比較複雜。一方面心裡完全認可這部影片,在本屆坎城看過的十餘部影片中,這部無論從完成度、故事創意還是思想性上來說,都是幾近完美的,獲得大獎名至實歸,奉俊昊的默默耕耘終於有了回報。
  • 川普不滿《寄生蟲》獲奧斯卡:這電影很好嗎?
    當地時間2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科羅拉多州的一場競選集會上,公開表達了對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不滿。川普說:「順帶一提,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是有多糟糕,最佳影片是一部韓國電影,究竟是發生了什麼?
  • 《寄生蟲》: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
    第92屆奧斯卡獎項揭曉,韓國電影《寄生蟲》繼「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後,又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創造了韓國電影的歷史。受到奧斯卡評委青睞的電影《寄生蟲》究竟有何魅力呢?住在半地下室的一戶窮人,家裡幾個人都是無業游民。一次偶然的機會,兒子基宇經朋友介紹,憑藉偽造文憑來到富人家應徵家教。
  • 《寄生蟲》成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92歲的奧斯卡也在創造歷史
    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在洛杉磯落下帷幕,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創造了歷史,成為奧斯卡92年歷史中,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該片還同時拿下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等共計四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 二刷韓國巨作電影《寄生蟲》,才懂寄生蟲其實代表更加隱秘的真相
    在《寄生蟲》之前,已經有不少電影人帶著韓國的電影走進了坎城競賽單元,雖然與獎項失之交臂,但是入圍即是認可。19年的《寄生蟲》是在不少優秀韓國電影的鋪墊下,一舉斬獲成功的。導演奉俊昊也因此成為了一位備受認可的韓國導演。只是韓國優秀的電影這麼多,二刷《寄生蟲》就明白了這部影片為何讓100萬網友在豆瓣上給出8.7的高分。
  • 《寄生蟲》上線Hulu,獲Hulu力挺,黑白特別版將在韓國上映
    近日,流媒體Hulu在國外某社交平臺上宣布上線了韓國電影《寄生蟲》,然而卻有人表示拒絕觀看,留言道:「這不是英語片,沒人想看一部得讀文字才曉得在講什麼的電影。」對此Hulu回擊道:「如果你不想看字幕,總是可以去學韓語的。」
  • 2019最該收藏的年度好片在坎城電影節
    第72屆坎城電影節已於上周開幕,各國明星電影人齊聚紅毯,自然星光無限。 如果能夠獲得金棕櫚的肯定,無疑是如虎添翼,所以每年都會有許多的高品質的優秀電影想藉助這個機會出位。 在去年的電影節上,是枝裕和導演憑藉《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櫚大獎,熱度一路燃燒到國內,使其成為當時最受關注的一部藝術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