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涉嫌買賣論文:沒了科學精神,也就沒了底線

2020-11-23 網易科技

(原標題:沒了科學精神,也就沒了底線 ——從韓春雨被曝涉嫌買賣論文說起)



科學精神論場

本報評論員

韓春雨又上頭條了。

據媒體9月10日公開的一份2014年錄音顯示,韓春雨通過代寫學位論文牟利,意圖組織學生進行學位論文買賣活動,還勸說學生花點錢買個論文很賺。

消息一出,大家再度愕然——一個大學老師如此坦然地跟學生做著論文買賣,還能更low嗎?只能說,當科學精神缺位,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有位老院士曾經說,韓春雨事件是我國科研誠信體系的倒退,從根上說是科學精神缺失的後果。此次曝出的論文買賣事件又一次佐證了,在韓春雨所謂的科學生涯裡連最起碼的科學精神都沒有。這種缺失,讓師德、誠信、底線、科研規則在他那裡都變得可笑,如此一來,「客觀造假」就成為了必然。

兩年前,當人們爭相傳頌著「非著名科學家」韓春雨的故事時,除了「重量級成果」,褒獎更多的是其清貧中守望科學、絕望中堅持夢想,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作風。求真務實、前沿創新、清貧堅守……這正是人們對科學精神的期待。但事實上,如今復盤韓春雨的言行,卻全然是違背科學精神的。

求真精神是沒有的——在論文發表之前,證明可重複性是科學家必須完成的工作,尊重實驗數據與實驗結果是最基本的科學精神,但韓春雨沒能做到。不僅自己不求真,他還勸說自己的學生用寫論文、做實驗的時間去開飯館、做生意,至於畢業證,買個論文就有了。

實證精神是沒有的——科學實驗必須是可重複的,實證是科學的基石,沒有實證精神,一切關於科學精神的討論都是虛無的。然而,韓春雨事件處在爭議中時,他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學相關領導曾多次表示「實驗有時候就是不可重複的」「生物界不能重複的實驗多了」「你不能重複不代表別人不能重複」的論斷。

質疑精神是沒有的——當初,韓春雨的實驗最終被多名科學家確定不能重複,面對質疑他拒不接受,先後以多種理由搪塞、辯解。

理性精神是沒有的——當批評之聲來臨時,韓春雨想的是「有人想害我」「因為我動了別人的蛋糕,他們要誣陷我」「我跟他們不是一個圈子,所以他們不認可我」,此番言論不是一個科學家該有的,更不是解決科學問題該有的思路。

韓春雨喜歡套用《喜劇之王》裡的臺詞「其實,我是一名科學家」來表達自己的坎坷成名路——正如一個「龍套」對夢想的堅持讓他成為巨星,小人物的科學夢也總會有閃閃發光的一天。但事實上,韓春雨的所作所為恰恰表明,背離了科學精神的所謂「科學夢」只能玷汙「科學」二字。

科學夢只會屬於那些真正熱愛科學、尊重科學、堅守科學精神的人們。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喬俊婧_NBJ11279

相關焦點

  • 韓春雨涉嫌買賣論文 科技日報:還能更low嗎?
    (原標題:沒了科學精神,也就沒了底線——從韓春雨被曝涉嫌買賣論文說起)韓春雨又上頭條了。韓春雨 資料圖據媒體9月10日公開的一份2014年錄音顯示,韓春雨通過代寫學位論文牟利,意圖組織學生進行學位論文買賣活動,還勸說學生花點錢買個論文很賺。
  • 韓春雨事件再調查:河北科大避談學術評議,被曝曾組織論文買賣
    這並不是一次盲投,現行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最早幾篇基石性的論文都發表在美國學術期刊《科學》上,其中包括常被韓春雨掛在嘴邊的美國生物學家張鋒,也是在《科學》發表了讓他成名的論文。但韓春雨還是沒能在《科學》上發表論文,據上述《南方人物周刊》報導,「幾輪審稿下來,小半年之後,被拒」。韓春雨開始是躊躇滿志的,但隨著進展的磕絆,團隊變得沒有信心起來。
  • 韓春雨:實驗沒問題 已重複兩次
    攝影:陳曉雪­  編者按:­  5月初,《知識分子》以國際科學媒體的標準,第一時間報導依據國際科學同行評議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的韓春雨論文以及當時多位科學家評論,並說明其是發展了荷蘭科學家的工作。此後,國內媒體和單位紛紛跟進,因為沒有新的工作進展,《知識分子》未繼續報導。
  • 中國科學報評韓春雨:當科學事件的「調查結果」缺了科學精神
    韓春雨韓春雨論文事件終於有了下文——8月31日晚間,河北科技大學在其官方網站貼了一份《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這本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科學勵志故事,只可惜看故事的人太認真,搞穿幫了。
  • 【社論】韓春雨又組織「買論文」了!不能再打馬虎眼
    【社論】韓春雨又組織「買論文」了!不能再打馬虎眼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的問題並不止於那一篇論文。
  • 20名中外學者發論文質疑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新京報訊 (記者信娜)近日,國內外20名學者聯名撰寫的一篇名為《有關NgAgo的問題》(Questions about NgAgo)的學術論文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Cell)雜誌上發表。這也是首次公開發表的,專門針對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實驗的學術論文。昨日,韓春雨回應,科學論文會用科學論文回應,會把近期實驗的發表出來。
  • 韓春雨面對質疑聲稱:實驗沒問題 已重複兩次
    攝影:陳曉雪  5月初,《知識分子》以國際科學媒體的標準,第一時間報導依據國際科學同行評議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的韓春雨論文以及當時多位科學家評論,並說明其是發展了荷蘭科學家的工作。此後,國內媒體和單位紛紛跟進,因為沒有新的工作進展,《知識分子》未繼續報導。
  • 韓春雨就河北科技大學調查結果表態!
    5月24日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接見韓春雨,並高度評價其成果與精神。論文發表後的「佔地圈錢」,實驗無法重複後的強詞奪理,拒不接受質疑的蠻橫無知……讓科學共同體的聲譽「很受傷」。如果非要說它給社會有什麼好影響,那就是讓人們「反向」接受了一次科學精神的洗禮——這件事讓更多人知道了,科學實驗必須是可重複的,實證是科學的基石,沒有實證精神,一切關於科學精神的討論都是虛無的。
  • 韓春雨撤回《自然》子刊論文 河北科大:將啟動學術評議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及其團隊所作出的基因編輯論文成果,在被科學界同行集體公開質疑一年多後,於北京時間8月3日從《自然-生物技術》撤稿。同時,《自然-生物技術》發表文章,表示判定韓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數據不足以反駁大量與其初始發現相悖的證據。
  • 韓春雨實驗結果無法重複 撤下論文就沒事了嗎?
    一篇論文,一種無法重複的實驗,幾番公開爭論,難以回應的疑問——在經歷了從榮譽、讚美到爭議、質疑的15個月之後,北京時間昨天(3號)凌晨,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及其團隊所作出的基因編輯論文成果,終於在「眾聲喧譁」中撤稿。引人關注的是,這次撤稿是韓春雨團隊主動申請的。
  • 河北科技大學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
    新華社石家莊9月1日電(記者 齊雷傑)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備受輿論關注的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相關情況的調查處理結果,稱河北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成立調查組,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第三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
  • 韓春雨事件再反思:有一種私慾叫「不求功利」
    > 2018年09月19日 02:47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河北省科協副主席、美麗河北最美教師……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因一篇論文得到的所有榮譽
  • 韓春雨:論文發表後接到恐嚇電話 只有好人才走得遠
    常常讓普通人充滿疑惑,韓春雨是誰?他的基因剪輯技術到底是什麼?實驗是否可以重複?為什麼那麼重要?科學家們到底在吵什麼?爭議的來龍去脈如何?讓我們從這幾個月前的採訪開始。許戈輝:咱們儘可能像聊天似的,雖然今天這聊天不太自在是不是?韓春雨:因為以前沒經歷過。許戈輝:你最近經歷的應該不少啊?韓春雨:對。反正是都沒經歷過。
  • 「韓春雨事件」後續進展調查 - 南風窗網
    他們表示此次聲明是想提醒韓春雨和河北科大:作為同行,大家都在很認真地重複實驗、驗證技術,生怕因誤解而給出的負面判斷累及新技術發展。但同樣作為科學共同體一員的韓春雨,也應儘快認真回應目前的科學質疑,完成作為論文通訊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技術研究組組長王皓毅是其中之一。他看到論文後很快就進行了實驗,還派學生到韓春雨的實驗室取質粒。
  • 一文讀懂韓春雨事件:論文已被撤稿 系作者主動申請撤回
    [摘要]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發表論文公布NgAgo基因編輯實驗,但隨後多國實驗室表示實驗無法重複,質疑其論文真實性。8月3日,韓春雨論文已由《自然-生物技術》撤回,該期刊稱系作者主動申請撤回。2016年5月2日,韓春雨(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時興技CRISPR-Cas9發起了挑戰。論文發表後,在國內外引發強烈關注,甚至被部分媒體譽為「諾獎級」實驗成果。
  • 韓春雨:希望與質疑的科學家能當面討論
    時代周報記者 付聰 發自石家莊紛擾半年的韓春雨謎題,謎底依然沒揭開。時至今日,打開河北科技大學生科院網站,一首《浣溪沙/賀韓春雨博士發明基因剪刀》的詞還掛在第三條,後面兩條新聞也是關於半年前韓春雨因「諾獎級」發現的論文發表在頂級刊物《自然·生物技術》(下稱「《自然》」)期刊而揚名。
  • 韓春雨諾獎級技術引爭議 方舟子質疑博士論文造假
    較早將這一學術爭議引入大眾視線的方舟子,則在今天31日上午,直指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然而,數月以來,全球科學家幾乎都沒能重複他的實驗結果,同行的質疑聲越來越強烈。直到7月29日,「友軍」的倒戈引發了新一輪國際風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法國基因學家Gaetan Burgio,曾憑間接證據宣稱重複韓春雨的結果,非常高效。這一度讓韓春雨的支持者看到了希望,但Gaetan Burgio謹慎地表示要等待基因測序的直接結果。
  • 韓春雨事件:科學的疑問讓科學去回答
    兩個月前被稱為「諾獎級」的論文《NgAgo DNA單鏈引導的基因編輯工具》作者韓春雨,如今由於一些人認為實驗無法重複而被懷疑造假。一項轟動世界的驚人研究,如今卻險些要成為一件令人所不齒的事情。巨大的落差,使得輿論對韓春雨本人及相關事件的評價,也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 這件事為何會形成「輿論過山車」?在看似完全處在兩極的輿論方向之中,我們應該停下來以旁觀者的態度冷靜思考。
  • 韓春雨撤稿,凸顯科學的社會生命力
    在理想的情況下,這些調查可能意味著更多科學事實浮出水面,也會對韓春雨及其團隊有很大影響,還可能會改變河北省撥付重金建設的河北科技大學基因編輯研究中心。但對於科學界而言,最重要、最決定性的一步已經落足。體制、期刊與科學權威韓春雨的NgAgo技術進行基因編輯一發表就引發了轟動。
  • 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是論文造假?還是實驗環境差異?
    而實際上,韓春雨的基因編輯工具研究始於2013年。3年後,他的團隊發明首個「中國創造」尖端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在確認實驗結果後,先被《科學》(Science)審稿小半年後拒稿,後歷時9個月才被《自然·生物技術》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