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島之國-挪威
北歐,斯堪地那維亞西北部,山巒林立、景色宜人,這裡便是「北極國家」挪威的所在地了。為什麼要稱挪威為「北極國家」呢?因為挪威距離北極點真的是只有咫尺之遙,並且其還有部分島嶼就位於北極圈內。
挪威領土南北狹長,三面環海,海岸線異常曲折,沿海共擁有大小島嶼15萬餘個,所以其又被稱為「萬島之國」。優越的地理位置讓挪威擁有了豐富的海洋資源,使其漁業得以迅猛發展,截止到目前,挪威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魚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海產品出口國之一。
身處北極的挪威,最近被頻頻被談論的卻是其「南極領土主權聲索國」的身份,為什麼遙遠的距離仍隔不斷挪威對南極領土的「情有獨鍾」呢?
南極
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羅阿德·阿蒙森成功到達南極點,成為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南極探險家,他還將挪威國旗插入到了南極點之上(此次活動為挪威政府基於「先佔」原則聲索南極領土提供了重要依據),南極由此得以更進一步暴露於世人眼中。
南極洲是地球上發現最晚的大洲,其孤獨的矗立於地球的最南端。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周圍島嶼,總面積達1400餘萬平方千米,陸地上超過95%的面積覆蓋著厚厚的冰雪。
南極洲擁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大陸底下蘊藏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達220多種,是一個巨大的礦產寶庫。非但如此,其海洋資源也是多到令人瞠目結舌,此地鯨魚成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捕鯨區;磷蝦數量眾多,預計年捕獲量可達10.5億噸,可充分滿足人們對於海產品的需求。此外,南極洲還是一個巨大的天然「冷庫」,在1983年,其溫度曾達到驚人的-89.2℃,它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貯藏地,擁有地球上70%的淡水資源。
挪威對南極資源的開採
自南極洲被發現以來,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挪威等相繼對其領土進行了瓜分,並互相之間進行承認(都得到了好處,並想確保這些好處而進行的一些小手段),但美蘇兩個龐然大物由於進場時間較晚,沒有佔到資源豐富的地方,所以一向對立的他們在南極領土的問題上倒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不承認任何國家在南極的主權。因此,如今關於南極領土主權並沒有明確的劃分,一些國家的私自確定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

挪威基於「南極主權聲索國」身份,在南極資源開採方面也是異常活躍。挪威曾是南極主要的幾個商業捕鯨國家之一,另外在近些年來挪威還是南極磷蝦捕撈量最大的國家,在2010年-2014年間,挪威的捕撈量約165000多噸,是全球捕撈量的56%。另外,南極奇特的自然景觀也很受挪威居民的喜愛,每年的南極旅遊也為挪威帶來了一定的收入。
南極的資源以及科考價值都是巨大的,因此挪威對其的爭奪也就不足為奇。但挪威爭奪其目的顯然不止於此,增強其在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是他的另一個目的。
近年來,南極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多國對於南極資源領土的爭奪也更加激烈,南極主權聲索國的身份以及挪威先進的極地科考技術(挪威可是北極國家)無疑給挪威帶來諸多優勢,並且挪威還是《南極條約》的原始締約國,南極條約共有53個締約國,但其中只有29個協商國(協商南極事務,有表決權),二者29個協商國中又只有12個原始締約國。
在《南極條約》中的較高地位,已經成為挪威維護和開採南極資源的重要工具,維護《南極條約》,加強對南極資源的開發已經成為增強挪威國際影響力必不可少的一個舉措。如今挪威正在積極參與與推動南極相關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