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第二位星際旅行者

2020-11-30 和訊科技

天聞頻道

嗨,旅行者2號,展信佳。

2018年11月5日,你飛出了日球層。已經在星際空間航行一年了,你現在還好嗎?最近,你傳回了首批數據信息,《自然·天文學》雜誌也刊發了好幾篇和你有關的論文,讓我們對日球層邊界的情況又多了一點了解。

你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製,從1977年發射算起,你已經42歲了。你身上還在工作的探測器會一個個關閉,你攜帶的核燃料也會在若干年後耗盡。對人類來說,42年,已換了兩代科學家;但對你來說,42年,你的旅途才剛剛起步。

還不算飛出了太陽系

有必要向你通報一下你妹妹旅行者1號的情況。

她比你遲半個月發射,你倆踏上了相似卻又不同的旅途。2012年8月,她已經率先扎進了星際空間,這被稱作「人類探索史上的重大裡程碑」。

當然,你也不慢。在如計劃那樣探索了木星和土星之後,你又拜訪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如今,你也飛出了日球層。

日球層是太陽風吹出的巨大「氣泡」。日球層內的環境,由太陽主導。在掙脫了太陽風的影響後,你到達了我們更加陌生的星際空間。

你也許要問,你是不是已經飛出了太陽系?

這其實要看太陽系的定義。

天文學家說,有關太陽系的邊界主要有以下幾種定義方式:一是按太陽風所能到達的距離為界;二是按太陽引力所能影響到的範圍為界;三是以距太陽最遠的行星或矮行星的軌道為界;四是按奧爾特雲所處的位置為界,奧爾特雲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布滿著不活躍的彗星。

如果要完全飛出奧爾特雲,你還要飛好幾萬年呢。

至於為什麼認定2018年11月5日是你飛出日球層的「紀念日」,也是有講究的。

在宇宙當中,絕大多數氣體是以等離子體的形態存在。它們的運動速度緩慢,星際空間中帶電粒子的密度會更高一些;而太陽風來自於太陽表面的氣體爆發,運動速度更快,密度相對低一些。所以,當一個探測器飛出日球層時,它周圍的等離子體密度會發生變化。據悉,當空間探測器周圍等離子體密度是太陽日球層內的40到80倍、接近天文學家預測的星際空間的等離子體密度時,就算進入了到星際空間的懷抱。

孤獨地繼續前往宇宙深處

你進入星際空間的時間和位置與旅行者1號不同。但是,這些數據並不能用來和旅行者1號進行嚴格對比。畢竟,太陽活動是有周期的,你們於不同的周期穿越日球層,所處的環境本身差異較大。

你和旅行者1號一樣,攜帶了10種科學探測儀器:成像系統、紫外光譜儀、紅外光譜儀、行星射電天文學實驗裝置、照相偏振測量儀、磁強計、等離子微粒實驗、低能量帶電粒子實驗裝置、等離子波實驗裝置和宇宙射線望遠鏡。它們可用來探測宇宙射線、行星磁場和行星大氣成分等。不過,你們的一些探測裝置已經關閉。

接下來和你打交道的,主要就是宇宙中各種各樣的高能射線了。對於這似乎空無一物又暗藏玄機的星際空間,需要你給我們帶來更多信息。

你的每一步,都是獨特的。

現在,你還可以和地球保持通訊,儘管你說一聲「hello」,要過約17個小時我們才會聽到。

NASA此前透露,你和旅行者1號或許還能工作5到10年。電力耗盡後,你們還會靠著慣性向宇宙深處飛去。但那時你們將無法再傳回信息,和母星永久失去聯繫。

害怕嗎?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們也是永恆的。

你和旅行者1號都攜帶了名為「地球之音」的鍍金銅製唱片,壽命可達10億年。它一面錄製了55種語言的問候語、35種地球自然界的聲音和27首古今世界名曲;另一面錄製了116幅反映地球人類文明的照片,告知了太陽系的方位、地球人的細胞組成等信息。

雖然可能性很低,我們也希望,有朝一日,你們會被宇宙中的外星智慧生命發現。他們可能了解到地球文明的存在,並和我們聯繫。

至於你們的後繼者,目前來看情況並不樂觀。我們還不確定,美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在完成柯伊伯帶的探測後,是否增加實施飛向星際空間的拓展計劃。在它之後,我們還沒有派出新的遠徵者。

不管怎樣,你會繼續飛下去。帶著人類的智慧、勇氣和期盼,去往前人未至之境。

祝好!

(感謝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對本文的幫助)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第二個:旅行者2號逼近星際空間!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檢測數據,旅行者2號探測器正在接近星際空間,它將是繼旅行者1號之後,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2007年起,旅行者2號進入了太陽系日球層的最外層,而從今年8月下旬開始,它檢測到的來自太陽系之外的宇宙射線不斷增加,半個多月就增加了大約5%,同時高能宇宙射線也在增加。
  • 星際旅行者好玩嗎?怎麼玩?星際旅行者遊戲介紹
    星際旅行者好玩嗎?怎麼玩?星際旅行者遊戲介紹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6-01-11 16:37:19手機訂閱 導讀:期待已久的熱門手遊星際旅行者火爆來襲啦!
  • 「旅行者」:觸摸星際空間
    2013年9月12日,美國科學家宣布,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無人探測器跨越了從太陽系空間到星際空間的這道「涇渭分明」線。此時,它已出發36年,行程187億公裡,是有史以來飛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銀河英雄傳說》中的豪言:「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用在一往無前的「旅行者」身上再貼切不過了。
  • 星際穿越後的「旅行者二號」仍未恢復
    科技日報北京2月5日電(記者張夢然)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網站近日消息稱,不久前才給人類帶來大量穿越星際空間的寶貴數據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突然因功率不足關閉了其搭載的所有科研儀器,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程師們全力搶救後,探測器「回到正軌」仍在運行中
  • 太空飛行器發現旅行者2號到達了星際空間
    圖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旅行者2號在2018年11月飛出太陽系,進入廣闊的系外空間,而它的姊妹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於六年前飛出太陽系。旅行者2號傳回來的數據幫助科學家描繪出太陽日球層的結構。(日球層,即由太陽創造並環繞其自身的巨大氣泡狀空間區域。)人類對星際空間的第二次探索所引出的問題比它回答的更多。
  • 旅行者1號駛入星際空間
    圖片來源: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1號飛船發回的新數據表明,這艘飛船確實已經離開了日球層的懷抱,駛入了寒冷黑暗的星際空間。所謂的日球層(heliosphere),指的是包裹在太陽周圍的一個由熾熱的高能粒子構成的氣泡。自1977年發射以來,旅行者1號一直在急速飛離太陽。最新測量數據顯示,飛船周圍等離子體的密度,已與理論預言的星際介質密度相符。
  • 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一周年,新發現揭秘星際空間邊界
    NASA科學家確定旅行者2號於2018年11月5日飛出了日球層,進入星際空間,距今一周年。 一周年前夕,《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發表了5篇論文,描述了旅行者2號歷史性穿越期間及此後觀測到的情況。論文揭示了日球層和星際空間邊界附近的磁場、等離子體狀態等信息,為人類了解星際空間邊界的情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料。
  • 「旅行者2號」從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看到了什麼?
    據新華社電一年前,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出日球層,成為繼「旅行者1號」之後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旅行者2號」從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看到了什麼?本周出版的《自然·天文學》雜誌刊發一組論文,詳解「旅行者2號」傳回的首批「星際穿越」數據,讓人們得以窺見太陽系與星際空間「接壤」之處的神秘圖景。
  • 探索星際空間,「旅行者2號」有這些優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經過41年、180億公裡的飛行後,「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經穿越了日球層,進入了星際空間。它是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早在2012年,「旅行者1號」就先一步離開了日球層,但當時搭載在上面的等離子密度探測儀(PLS)已經損壞了30多年,科學家花費了1年才間接推算出數據並確認了它的離開。
  • 旅行者二號探測器揭秘更多星際空間細節
    速度更快的旅行者一號早在2011年就進入了星際空間。接著,在發射四十多年後,旅行者二號於2018年11月5日也完成了穿越。兩艘飛船在不同位置穿過日球層頂,旅行者一號於北半球穿過,旅行者二號則在南半球。
  • 旅行者二號探測器揭秘更多星際空間細節
    速度更快的旅行者一號早在2011年就進入了星際空間。接著,在發射四十多年後,旅行者二號於2018年11月5日也完成了穿越。兩艘飛船在不同位置穿過日球層頂,旅行者一號於北半球穿過,旅行者二號則在南半球。
  • 188億公裡之外,失控7個月的旅行者2號給地球發來信息:你好
    大名鼎鼎的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射的,它們於1977年發射升空,在經過長達43年的漫長飛行之後,現在早已進入了星際空間。2號就進入了失控狀態,並且持續了7個月的時間,直到10月底,失控7個月的旅行者2號才給地球發來信息:你好。
  • 188億公裡之外,失控7個月的旅行者2號給地球發來信息:你好
    大名鼎鼎的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射的,它們於1977年發射升空,在經過長達43年的漫長飛行之後,現在早已進入了星際空間。時至今日,旅行者1號地球的距離已經高達226億公裡,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而旅行者2號也遠在188億公裡之外。
  • 188億公裡外旅行者傳回兩個字:你好
    2號太空飛行器,目前已離開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距離地球約188億公裡。在相繼完成探測任務後,旅行者1號已衝出日球層頂,離開太陽系,飛向銀河系中心。率先出發的旅行者2號反而速度慢一點,但也飛出了太陽系,在星際空間四處打望,希望能發現點什麼奇怪的東西,好向人類發回報告。
  • 失聯8個月,187億公裡外流浪者找到,旅行者2號傳回信號你好
    2號和旅行者1號,用來探測四顆遠日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旅行者1號的探測路線也讓它們迅速地追上了旅行者2號的腳步,目前旅行者一號已經距離地球224億公裡。旅行者2號稍微落後,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是187億公裡。2018年的時候旅行者2號穿越過太陽風層頂,在那裡太陽風粒子和星際物質相互作用加大,太陽風速度驟降至音速。
  • 「旅行者」飛船姊妹攜手,穿越星際空間,探索太空深處的奧秘
    圖源:NASA 當時,沒有辦法知道宇宙飛船是否可以穿越星際空間,或者它是否能夠在太空深處進行如此漫長的旅程。 但截至去年,旅行者2號和它的姊妹飛船「旅行者1號」都已進入星際空間。它們穿越的差異給了科學家們一個獨特的機會來比較旅行者1號和2號收集的數據。
  • 「旅行者」1號再被證實進入星際空間
    美國航天局7日說,最新獲得的數據表明,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確實已經進入寒冷而黑暗的星際空間。  星際空間是指恆星與恆星之間、瀰漫著稀薄的被稱作等離子體的帶電粒子的區域。去年9月,美國航天局宣布,「旅行者」1號可能已經於2012年8月25日正式離開太陽系的保護層日光層,進入星際空間。
  • 失控7個月,188億公裡外旅行者2號傳回Hello,怎麼了?
    在這三大領域美國和前蘇聯前僕後繼地進行著,最主要的還是在航天探測領域,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國率先完成了載人登月計劃,把人類的足跡印到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而1977年發射的星際探測器NASA一共發射過5顆星際探測器,在探測四顆遠日行星的任務之外,最後就期望著飛出太陽系,尤其是旅行者號姐妹探測器,都攜帶了含有人類信息的金唱片,期待著可以碰到尋找到地外太空文明。
  • 美國「旅行者二號」宇宙飛船也要飛入星際空間了!
    當美國宇航局在 1977 年發射「旅行者 2 號」星際探測器的時候,鈴鐺和迪斯科舞廳還相當風靡。時光一晃過去了 40 多年,該探測器現已接近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進入星際空間。NASA 表示,旅行者 2 號用了十多年來穿越日鞘(Heliosheath)。這一層可被描述成「圍繞太陽的巨大氣泡」,行星仍受到太陽物質和磁場的主宰。目前,旅行者 2 號正處於距離地球 110 億英裡(約 177 億公裡)的地方。NASA 在周五的公告中稱:「探測器回傳的數據表明,來自太陽系外的宇宙輻射的轟擊,正在不斷增加」。
  • 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這是我們人類的驕傲
    旅行者1號在星際空間中有一個同伴:旅行者2號!愛荷華州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表示: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已經進入星際空間(ISM),這是由太陽向外吹出風產生氣泡狀邊界之外的空間區域。因此,旅行者2號成為繼旅行者1號於2012年飛出太陽系之後第二個脫離太陽影響的人造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