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長臂猿:我是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唯一一種類人猿

2021-01-15 保山新聞網

中國雲南省龍陵縣是邊境線上生物多樣性資源十分豐富的縣份之一,尤其是作為滇西南各保護區群動植物物種基因交流「黃金」聯結紐帶和中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縫合線」的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原始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完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溼潤的氣候條件,為野生植物生長和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創造了「天然居室」。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於2021年5月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辦。我們將以此次盛會為契機,緊扣「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推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專題欄目,多角度展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講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龍陵故事,營造好社會輿論氛圍,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油添力。

—————————————————————————

※天行長臂猿(Hoolock tianxing)

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靈長目,長臂猿科。天行長臂猿是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唯一一種類人猿。2017年,在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省林業廳、中山大學等單位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由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範朋飛等領銜的研究團隊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的白眉長臂猿區別於東白眉長臂猿為一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高黎貢山白眉長臂猿(也稱天行長臂猿)。目前已知該物種主要分布於在高黎貢山區域,種群數量不超過200隻。天行長臂猿在雲南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僅見於古城山片區,但並無固定種群,為保護區臨近區域的兩個長臂猿群體偶爾遷移活動至保護區範圍內。

天行長臂猿以《星球大戰》加盟的「天行者盧克」(Luke Skywalker)命名,因為它的發現者是電影粉絲。科學物種的拉丁學名「tianxing」是用拉丁化的中文拼音,字面為漢語的「天」和「行」,有在空中移動和行走的意思,指長臂猿的活動模式。

天行長臂猿的拇指是對生而短,彎曲的手指懸掛時能牢固抓握或攀援樹(幹)枝。天行長臂猿無尾,前肢明顯長於後肢,其行動時靠兩條長臂和鉤形的長手,把自己懸掛在樹枝上,像蕩秋幹似的蕩越前進,動作迅速敏捷。它們極少下地或毀壞莊家、農作物。

天行長臂猿是典型的樹棲性靈長類動物。喜歡棲息於中山溼性常綠闊葉林、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雨林中。它們覓食、睡覺、休息都在樹上進行,極少下地,主要以植物(含藤本附生植物)的花、果等為食,也食昆蟲和小型鳥類等。

天行長臂猿屬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已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極危物種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物種。

—————— 多一點了解 ——————

近年來,隱藏在雲南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密林之中的珍稀野生動物,通過「秘境之眼」(紅外相機)頻頻「亮相」全國成「網紅明星」。如「龍陵雙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2020年5月,由龍陵小黑山保護區推薦的《注意!這裡有熊出沒》視頻影像從300多期節目中脫穎而出,並在由中央電視臺和國家林草局聯合主辦的2020年全國「秘境之眼 精彩影像」評選活動中,以9.94萬次的點讚量位居全國第三名並榮獲全國二等獎。同時,還在CCTV13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央視新聞客戶端》及《中國綠色時報》《雲南日報》等多家主流媒介上得以推介和報導。至此,龍陵小黑山保護區的高黎貢球蘭及黑熊、赤麂、獼猴等一批珍稀野生動植物頻頻「亮相」全國成「網紅」,小黑山保護區也開創了珍稀野生動植物一年(2020年)14次上央視的先河。(鬱雲江 趙明旭 馮思勤)

相關焦點

  • 將鏡頭對準美麗中國
    紀錄片《天行情歌》的主角天行長臂猿,是由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唯一一種類人猿。攝影師跟隨科學家的腳步,在山上與長臂猿長期適應相處,經年拍攝才得到這些珍貴影像。實際上,拍到動物畫面只是一部自然紀錄片的最低標準,為了使觀眾獲得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國際自然紀錄片領域對畫質、音效的追求從未止步。
  • 又拍到天行長臂猿母子 小猿已滿2歲
    新華社發 何海燕 攝 在德宏州盈江縣支那鄉香柏村附近,生態攝影師何海燕2020年12月22日拍攝到一對天行長臂猿母子活動的影像。經專家比對確認,這對母子為近兩年前拍攝到的同一對天行長臂猿母子。 「這隻小猿是2018年12月出生,如今已滿2歲。」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範朋飛說,在這隻小猿出生後,該長臂猿家庭成員達到6隻,是當時國內已知最大的天行長臂猿家庭。
  • 長臂猿:我不只是個跑龍套的類人猿!
    不過在這些電影中,仍有一種類人猿幾乎沒有出現過,即使出現最多也只是跑個龍套,他就是長臂猿。說起來,其實長臂猿在電影中跑龍套的出鏡率都不高,比如在電影《奇幻森林》中,所有的靈長類都臣服於他們的頭領——一個體型巨大,總盼望著獲得人類的能力的紅毛猩猩,而長臂猿在該電影中總共只出現2次,看形象,再結合地點判斷,似乎是一個雌性黃頰長臂猿。
  • 不足150隻,天行長臂猿成為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
    天行長臂猿作為2017年才被定義的新種位列其中,這也是中國本次唯一出現的本土物種。/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分布:中國,緬甸2018-2020的列表上唯一在中國有分部的物種。天行長臂猿首次出現在報告中,這也是本次報告裡唯一的中國本土物種。2017年由範朋飛教授及團隊命名,一經定種就處於滅絕邊緣的美麗精靈。了解雲山的朋友對天行長臂猿可能不算陌生,它們在中國野外不足150隻。中國靈長動物有比天行數量更少的物種,為什麼單有天行被囊括其中?這要從我們如何定義物種的受威脅程度說起。
  • 時隔兩年,全國最大長臂猿家庭中的小「天行」再次被拍到!
    雲南省盈江縣支那鄉那裡有著德宏最高峰大娘山也生活著一種特別的野生動物「天行」本次拍攝到的母猿和小猿影像 朱邊勇 攝影2020年12月底,一群攝影家在盈江縣支那鄉香柏村拍攝「全國最大長臂猿家庭」時,拍到了2年前還依偎在媽媽懷抱裡的乳白色小天行長臂猿
  • 2200年前古墓現已滅絕長臂猿遺骸 屬長臂猿新屬種
    2200年前古墓現已滅絕長臂猿遺骸  動物遺骸出土於陝西神禾原秦陵 屬於長臂猿新屬種 被命名為「帝國君子」長臂猿  6月22日,美國《科學》雜誌官網發布消息稱,中英兩國學者的合作下,確認2006年在中國陝西神禾原戰國秦陵園出土的動物遺骸屬於一種現已滅絕的長臂猿新屬種。
  • 通訊:影像裡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
    新華社赫爾辛基9月24日電  通訊:影像裡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新華社記者李驥志 張璇「就在嚮導消失在密林中的那一刻,我聽到了長臂猿的叫聲。然後,我看到一隻長臂猿站在樹下。接下來的幾秒鐘,我屏住呼吸,汗水溼透衣衫。忽然,天空中閃過幾個影子,我舉起400毫米鏡頭對著那個方向連按快門。」這是挪威攝影師羅伊·曼格斯內斯到中國雲南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拍攝長臂猿的一段經歷。曼格斯內斯的圖片在近日舉行的芬蘭庫薩莫野生動物攝影節上展示後備受關注與稱讚。
  • 2002—27:長臂猿
    (4—1)白掌長臂猿,(4—2)白頰長臂猿,(4—3)黑長臂猿,(4—4)白眉長臂猿。長臂猿△長臂猿長臂猿:靈長目動物,有4屬16種,因臂長而得名。無尾,腿短,手掌比腳掌長,手指關節長;身體纖細,肩寬而臀部窄;有較長的犬齒;喉部有音囊,善鳴叫,不同種類叫聲差別很大。
  • 9.8分,繽紛自然斬獲中國超高分自然紀錄片殊榮
    它就是繽紛自然團隊推出的全球首部天行長臂猿紀錄片——《天行情歌》。《天行情歌》不僅在B站掀起波瀾,同時該影片入圍Jackson Wild聯合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科學、創新與探索類"決賽,是300多部作品中唯一提名的中國故事。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種類 稱其生殖器形狀獨特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3日報導,在中國西藏東南部的偏遠高地森林裡,通過相機陷阱,科學家捕捉到一些白頰獼猴照片,發現其生殖器外觀與其他猴子不同。這些猴子的生殖器為圓形,而該地區其他猴子的生殖器為箭狀形。這一新物種被命名為白頰長臂猿。
  • 《BMC進化生物學》:長臂猿「歌聲」有地方口音
    《BMC進化生物學》:長臂猿「歌聲」有地方口音可以更廣泛的用於識別物種關係以及確定它們的遷徙經歷 近日,科學家發現長臂猿用來相互交流的歌聲中存在著地方口音,長臂猿是僅次於大猿的最接近人類的物種
  • 猿聲今何在:長臂猿守護者的故事
    黑冠長臂猿會變色,剛出生的時候是棕色的,幼年會變成黑色,雄性一生都會保持黑色,但雌性會在性成熟時變成棕色。拍攝:張興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婦孺皆知的詩句告訴我們,在李白的時代,長臂猿的分布北及長江。然而,一千三百年以後,長臂猿在中國的分布卻已經退守西南一隅,對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猿聲」只能停留在書本上了。
  • 長臂猿「小吃貨」——愛吃「水果」也講「禮儀」
    擁有12年護猿經歷的謝贈南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想找到海南長臂猿的蹤跡,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蹲守它們的「糧食」林。為此,專家們展開監測研究,逐步摸清海南長臂猿的「食譜」與進食習慣。「海南長臂猿最愛吃肉厚多汁的植物果實,這個季節林子裡果實豐富,長臂猿覓食活動範圍較為固定。」參與本次調查的中山大學博士鍾旭凱介紹,一路上山他們發現,沿途長滿了海南長臂猿的喜食樹種,包括肖蒲桃、紅錐、嶺南山竹子、秋楓、烏墨、大葉胭脂等,種類繁多且數量充足,根本不用擔心小傢伙們的「吃飯」問題。
  • 始皇祖母陪葬墓發現已滅絕新種屬長臂猿遺骸
    2006年,考古人員在戰國時秦陵園挖掘了13個陪葬坑,其中12號坑內出土了很多明顯不是家畜的動物骨頭此前從未在墳墓內發現過長臂猿,從在墓中的放置表明它曾被當作寵物飼養,可能因此加速了它的滅絕。
  • 【神奇動物在中國第二季 · 第1講】猿啼
    去年,杭州動物園聯合錢江晚報推出了《神奇動物在中國》音頻小課。時隔一年多,第二季《神奇動物在中國》回歸。猿,和猩猩、黑猩猩以及大猩猩一起組成類人猿,是和人類親緣關係很近的靈長類動物,因為長臂猿的體型比其他幾種類人猿要小得多,所以有了個暱稱「小猿」
  • 聚焦海南長臂猿大調查
    11月16日,參與海南長臂猿大調查的工作人員在海南霸王嶺的熱帶雨林中行走。近期,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舉行海南長臂猿大調查活動。來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海南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貴州師範大學等多家單位的調查人員,對海南霸王嶺內的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家庭群結構及棲息地猿食植物等展開調查。海南長臂猿是中國特有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定為極度瀕危,現僅存於海南霸王嶺的熱帶雨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