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竣峰:經濟發展中存在汙染轉移 沒有治理成功的例子

2020-12-01 鳳凰公益

鳳凰公益訊 由鳳凰公益頻道、安平公共傳播公益基金聯合主辦的「正益論」沙龍第三期《水殤:中國的飲用水危機》於4月25日舉行,樂水行項目發起人張俊峰表示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汙染的轉移,而且從世界範圍來看,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沒有治理汙染成功的例子。

以下為文字實錄:

張俊峰:但是我覺得是這樣的,發達國家的汙染治理實際上是很嚴格的標準,另一個最關鍵的他是把他汙染的東西轉移到別的國家去了。那就說實際上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整個歷史軌跡來看,整個汙染的這種治理過程是一種轉移的過程,對於這種情況之下那我們就要問,中國現在的這種環境治理的問題,汙染的問題,我們下一步要把它轉到哪兒去。

主持人:首先您是認同這種邏輯的嗎?就是一邊發展一邊轉移?

張俊峰:因為從事實狀況來看的話,它就是一個轉移的過程。大家聽說過那種垃圾船的問題嗎?大概在70、80年代的時候,發達國家有很多那種不用的東西,或者廢棄的東西它是要運到國外去的。包括我們國家現在的福建地區的經濟發展,很多地方是靠垃圾的,靠處理國外的這種垃圾,來獲取他們的經濟利益,這是大面積的,在中國這個問題還非常嚴重。

楊繼富:這東西我覺得大傢伙不能接受,現在大傢伙的意識都提高了,過去比如說發達國家侵略別人,現在你把這汙染轉移了,我這意識提高了,這路不通了。是不是你還得要自己的事自己辦,咱們中國做事也是這樣,我也不侵略別人,但現在我也不行,那我的東西就得自己誰汙染誰負擔。

主持人:現實的情況來說其實在咱們國內也確實有一個汙染產業轉移的這麼一個現象,比如說從東部相對沿海比較發達的地區,轉到中西部地區。因為這些地區有一個緊迫的產業經濟發展的需求,往往就一犧牲這個環境為代價,這是一個現實存在。我們不說我們是否認同這種邏輯,但它是個現實存在。

張俊峰:但是從目前的這種汙染治理,從宏觀的這種生態經濟也好,或者生態生產的這種鏈條也好,看的話,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從現在我們看的全部的這種例子,沒有發現有一例汙染治理的成功的例子。沒發現在世界範圍,沒有,我們看到的都是一種轉移。

相關焦點

  • ...塑料汙染治理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塑料汙染治理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主題是「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製品生產、使用、回收處置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權威專家、龍頭企業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健全多方協作機制、治理塑料汙染的有效途徑。
  • 經濟參考報:治理各種海洋汙染刻不容緩
    海洋汙染不僅是中國面臨的棘手問題,也是關係著人類生存與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重大問題。據報導,從2000年開始,我國海域海水受汙染面積超過了14萬平方公裡,最嚴重的時候超過20萬平方公裡。汙染海域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工業發達的大中城市鄰近海域以及河口、海灣等地。
  • 海洋陸源汙染治理中政府與企業的博弈分析
    我國海洋陸源汙染治理主體的結構主要是政府主導、企業參與,二者在陸源汙染不同階段的行為選擇和偏好影響著治理的效果。企業追求自身發展的利益、不考慮環境成本,政府不得不介入環境利益紛爭,導致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存在時而合作時而對立的博弈局面。
  • 寧晉縣召開大氣汙染治理強化攻堅推進會 推動環境改善和經濟發展齊...
    寧晉縣召開大氣汙染治理強化攻堅推進會 推動環境改善和經濟發展齊頭並進 2020-04-22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淺談重金屬汙染土壤治理技術
    本文將圍繞重金屬汙染土壤發展現狀進行闡述,詳細的分析重金屬汙染土壤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重金屬汙染土壤治理技術進行研究,在實際的研究環節中,注重依託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的優勢,從重金屬汙染土壤的實際情況出發,旨在提升重金屬汙染土壤治理技術水平。
  • 轉型期的環境保護與治理策略
    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存在的問題   經濟發展不平衡,給環境保護與治理帶來挑戰。一段時期裡,我國實行的是先開放沿海,再發展內陸,最後推動中西部協調發展的漸進式模式,造成沿海與內陸、內陸與西部之間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
  • 東亞大氣汙染治理與環保產業國際合作峰會專題論壇:
    提到我們東亞地區、日本在60年代有治理汙染的一些經驗。下面給大家出示一個圖表,這是世界經濟論壇2014全球議程展望的報告,這是對未來十年亞洲的十大趨勢作了一個排序,我們沒有列出十個,但我們可以看到第五個,應對氣候變化措施乏力。有這樣的問題存在。我想問一下吳昌華女士,在空氣汙染方面,在東亞地區、亞洲地區都已經有一定的教訓和經驗了,為什麼在現在還會出現應對乏力的狀態呢?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高度重視海洋塑料廢物和微塑料問題,其作為全球環境問題的最高決策機制,主要商討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議題並作出決策。  為解決塑料汙染問題,聯合國環境大會在其四屆會議中均針對塑料廢物和海洋微塑料形成會議決議。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高度重視海洋塑料廢物和微塑料問題,其作為全球環境問題的最高決策機制,主要商討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議題並作出決策。為解決塑料汙染問題,聯合國環境大會在其四屆會議中均針對塑料廢物和海洋微塑料形成會議決議。
  • 值得借鑑的國內外河流治理的成功經驗
    ,各地不斷興建各種工業園區來招商引資和發展經濟,然而由於規劃不當和汙水處理設施沒有跟上,許多工業廢水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理,不僅給當地造成很大的環境汙染,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水汙染問題成為當前城市發展中最突出的問題,全國河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汙染,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的水專項也專門提出河流水主題治理,政府對河流治理的重視也可見一斑。筆者整理了國內外一些河流治理的成功案例,與大家交流,希望對國內河流治理有所啟發和借鑑。
  • 柴發合:我國大氣汙染治理歷程回顧與展望(《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摘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大氣環境問題的演變而不斷深化。幾十年來,我國在大氣汙染控制和空氣品質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在系統回顧我國大氣汙染治理歷程基礎上,展望提出新時期推進我國大氣汙染治理創新思路。
  • 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中的汞汙染治理
    本文首先闡述了汞汙染治理的意義和重要性,其次分析了汞汙染的主要來源,最後提出了幾點治理汞汙染的可行性措施。關鍵詞:聚乙烯生產;電石法;汞汙染處理PVC是五大通用樹脂之一,其生產主要有2種原料路線:①乙烯法,②電石法。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特徵為電石法PVC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但同時汞資源匾乏和汞汙染嚴重又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首要問題。
  • 日本治理海洋汙染的啟示
    日本海洋環境治理與海洋環境保護走過了一段曲折的過程。戰後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日本,將復興經濟擺在了優先位置。由於片面發展經濟,環保意識薄弱,使得以工業集中的地區為中心,出現了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影響正常生活的海洋環境公害汙染,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水俁病」、「骨痛症」等。
  • 白色汙染治理座談會在京召開
    央廣網北京1月29日消息(記者楊芳秀、劉弼城)2018年1月27日,白色汙染治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劣質塑料能源化利用課題組、中華環保聯合會環保產業基金和中國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委員會的專家,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環境報、中國石化報、環球網等多家媒體記者參加了會議。
  • 農村存在哪些環境汙染問題,如何統籌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
    一、農村環境汙染存在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村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農村的生態環境破壞日趨嚴重,農村的環境形勢十分嚴峻。殘留在土壤中農膜,使土壤的通透性變差,另外地膜中有害物質的分解還會對農產品品質產生較大影響,由於大部分農膜使用非降解地膜,年復一年,日積月累,在地膜殘留嚴重的地方,農作物減產20-30%。3、鄉村企業的不合理發展帶來的汙染。鄉村企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 ——重慶璧山區璧南河汙染治理託起經濟騰飛
    該河2017年成功榮膺中國首屆10條最美家鄉河。然而,上世紀80-90年代,曾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地方經濟發展,這讓璧南河被周邊的汙染企業、養殖場、生活汙水一步步吞噬,美麗風景不再,往日的清水河變成了臭水溝,嚴重影響了河流的生態健康。同時河床淤泥堆積,排洪不暢,十年九淹成為常態。
  • 趙忠秀:治理霧霾存在一個長期的J曲線效應
    作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 趙忠秀   2013年初以來,我國中東部逆溫現象頻現,風靜不動,大氣上層的暖溼氣團緊緊罩住下層冷氣團中的汙染物,使其難以向高空飄散,霧霾一次次地來襲。
  • LNAPL 汙染場地治理概述、汙染物的遷徙與分布
    LNAPL 汙染場地治理概述、汙染物的遷徙與分布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隨著石油化工工業的發展,大量的有機物經由各種途徑進入地下環境系統,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今天主要帶大家了解一下石油類有機汙染物進入土壤水環境系統的其中一種形態--輕質非水相流體(LNAPL)。
  • 我國生態治理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本報記者 王奎庭12月18日,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以下簡稱《藍皮書》)。
  • 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9日訊 12月18日,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201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