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實時螢光PCR(real-time PCR)

2021-01-10 鄭州寰基基因

實時螢光PCR(real-time PCR)因其全封閉擴增,簡單快速,重複性好,無擴增後處理以及易於自動化等優點,廣受大家歡迎。在分子診斷領域中,實時螢光PCR方法涉及的領域包括感染性疾病、腫瘤、遺傳病等多方面。那麼實時螢光PCR技術是如誕生的呢?

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了解大牛們是如何經過精密的研究一步一步探索出來這項技術。


1983年美國科學家Kary Mullis發明PCR方法,用於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

1985年,Cetus公司從溫泉中分離的嗜熱菌(Thermus aquaticus)株中純化出耐熱DNA聚合酶(後面簡稱Taq 酶)。該酶耐高溫的性質極大地提高了PCR擴增的效率,使得PCR真正變為現實,為其自動化鋪平了道路。但是PCR技術也有其相應的局限性,就是對擴增產物分析時需要開蓋處理,容易造成汙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Russ Higuchi進行了一系列相關研究。

1992年,Higuchi在一次報告中提出了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通過檢測溴化乙錠的含量實時監控整個PCR反應的進程。之後經過不斷的研究,通過對PCR反應的數學函數關係、相應的算法以及對標準品的運用,就可以對待測樣品中的目標基因進行準確定量。

1996年ABI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定量PCR儀7700型。設備由螢光定量系統和計算機組成,通過螢光染料或螢光探針,對PCR產物進行標記跟蹤,結合相應的軟體對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實現計算待測樣品的初始模板量。由此,實時螢光PCR技術開始更廣泛的應用。


提到實時螢光PCR技術,首先映入你腦海的是不是TaqMan探針方法和染料方法?其實,實時螢光PCR技術比你想像的更豐富。

下面就讓小編帶你進入實時螢光PCR的世界,一起領略這項技術的豐富多彩。



目前的實時螢光PCR技術主要是基於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的原理,一對合適的螢光物質可以構成一個能量供體 (donor) 和能量受體 (acceptor) 對, 其中供體的發射光譜與受體的吸收光譜重疊,當它們在空間上相互接近到一定距離(1~10 nm)時,激發供體而產生的螢光能量正好被附近的受體吸收,使得供體發射的螢光強度衰減,受體螢光分子的螢光強度增強。

 螢光共振能量轉移原理圖


SYBR Green I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螢光染料,可以非特異的結合雙鏈DNA小溝,它可以嵌合進DNA雙鏈,但不結合單鏈。當SYBR Green I在溶液面未結合雙鏈DNA時,僅產生很少的螢光,當它結合雙鏈DNA時,就發射出很強的螢光信號。由於SYBR Green I能和任何雙鏈DNA結合,無法區分引物二聚體或非特異性擴增產物,一般需要配合熔解曲線分析來排除假陽性。

SYBR Green I作用原理


TaqMan探針是一個與模板特異性結合的螢光探針,它的 5'端標記有螢光報告基團(Reporter, R),3'端標記有螢光淬滅基團(Quencher, Q)。當探針完整的時候,螢光基團和淬滅基團距離很近,使得螢光基團發射的螢光被淬滅。隨著PCR的進行,Taq酶在鏈延伸過程中遇到與模板結合的探針,其5'-3'外切酶活性會切割探針,釋放的5'端報告基團游離於反應體系中,它不受 3'端螢光淬滅基團影響,螢光信號就可以被儀器檢測,積累螢光。也可以說每擴增一條DNA鏈,就形成一個螢光分子,實現了螢光信號的累積與PCR產物形成同步。該技術目前應用較為廣泛,包括人或動物病原體檢測、生物製品鑑定等領域。

TaqMan探針作用原理


雙雜交探針(dual hybridization probe)實時螢光PCR就是在兩條寡核苷酸雜交探針上分別標記螢光供體基團和螢光受體基團,兩基團的激發光光譜有一定程度的重疊。對兩條探針的要求是,其與靶核酸的雜交位置應相互鄰近。當兩條探針與靶基因同時雜交時,兩個螢光基團靠得很近,其間的距離在1~10 nm(通常為1~5個鹼基),依據FRET原理,在供體基團一定波長的激發光作用下,發生能量傳遞,從而激發受體基團發射另一種螢光,螢光強度和PCR反應中DNA合成量成正比。由於兩個不同的探針必須雜交到正確的靶序列時,才能檢測到螢光,因此,該方法的特異性增強。

圖四. 雙雜交探針作用原理


分子信標(molecular beacon, MB)探針由兩端分別共價標記有螢光基團和淬滅基團的單鏈DNA分子組成,分子信標的環部分和靶核酸互補,而探針的兩頭由於互補而成為莖。當分子信標為莖環結構時,淬滅基團和螢光基團距離很近,報告基團的螢光信號被淬滅基團吸收,從而抑制報告基團產生螢光。在PCR變性階段,該探針的莖部打開形成一條單鏈,當溶液中存在特異性模板時,在復性階段該探針即可與模板雜交,使得5'端螢光基團和3'端淬滅基團分離,螢光信號得以釋放。該方法可以用於基因定量分析、疾病基因檢測和診斷等。

分子信標作用原理


蠍型探針(Scorpions Probes)由探針、引物以及PCR終止子組成。探針部分和分子信標相似,也是5'端有一個螢光基團,3'端有一個淬滅基團,並且呈現莖環結構,與分子信標所不同的是,蠍形探針帶有一段特異引物,可與相應的靶核酸結合,在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聚合延伸,得到擴增產物,而所帶探針部分正好可以與延伸端的特異產物中互補序列雜交結合,因此,如有擴增存在,在不斷變性復性過程中,蠍形探針即可不斷與擴增子雜交,莖環結構打開,螢光基團不再被淬滅而被發射出來,螢光強度與擴增產物的含量呈正比。蠍形探針中特異探針序列呈環狀結構,由一個不可擴增的單體即PCR終止子連接於PCR引物的5'端,PCR終止子可防止擴增蠍形探針的莖環部分。

蠍型探針作用原理


相關焦點

  • 螢光pcr檢測儀器怎麼用
    螢光pcr檢測儀器怎麼用,螢光PCR檢測儀器如何選擇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螢光PCR檢測儀器。螢光PCR檢測儀器可應用在多個領域,食品安全、水產養殖病害、寵物傳染病、植物病害、科研等。螢光pcr檢測儀器儀器的主要功能包括多通道qPCR檢測,熔解曲線及數據分析管理等。儀器可以使用條形管或單個PCR管進行PCR反應。基於Android的作業系統,所有的儀器設置和分析功能,均受控於一個直觀的、易於使用的軟體界面,可進行快速實驗設置和數據分析。每個熱循環後,所有樣品的螢光強度與循環次數顯示不斷更新。實驗結束後報告可以使用Excel軟體導出和分析。
  • RT-PCR、QPCR、Real-time PCR、real-time RT-PCR你真的區分的開嗎?
    了解更多:RT-PCR原理與實驗技術、RT-PCR技術概述、PCR/RT-PCR疑難問題解答那什麼是 qPCR、Real-time-PCR?雖然Real-time PCR(實時螢光定量PCR)和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反轉錄PCR)看起來都可以縮寫為RT-PCR,但是,國際上的約定俗成的是:RT-PCR特指反轉錄PCR,而Real-time PCR一般縮寫為 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了解更多:QPCR的基礎知識
  • 知識點:德國MB螢光定量pcr檢測原理
    螢光定量PCR法(qPCR):是在常規PCR基礎上,將『針對支原體特異性保守序列的探針』做螢光標記,使PCR擴增後的產物帶有螢光,利用螢光信號的變化和配套軟體,進行DNA擴增反應的實時監測,簡稱qPCR。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做以下分析。
  • RT-PCR與qPCR所需要的引物區別
    原理不同:螢光定量PCR實時監測與DNA結合的螢光染料激發的螢光;普通pcr通過檢測插入dna中螢光染色劑來看是否有目的片段。   應要求:螢光定量對擴增片段有較高的要求,一般為100-300bp;普通PCR可以擴增長點的片段。螢光定量可以不進行電泳就對產物進行定量分析,普通PCR必須電泳。
  • 【PCR技術】Real-time qPCR手冊---手把手教你從菜鳥到高手
    由於Real-time qPCR的眾多優點,現在已經是生命科學領域的一項常規技術。越來越多的研究文章中涉及RT-PCR的實驗,也基本上被real-time qPCR所代替。由於real-time aPCR 輸出的數據不同於常規的PCR 電泳檢測,很多沒有做過real-time qPCR的研究者常常感到高深莫測,不知從何入手;甚至一些做過次實驗的研究者也會對數據處理分析感到迷惑,不知所措。
  • 馬爾堡病毒的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方法研究
    洪燁,鄭夔,相大鵬,黃吉城,戴俊,師永霞,李小波,幸蘆琴,郭波旋,鄧燕鳳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廣東 廣州 510623    摘要:目的 建立馬爾堡病毒的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方法。
  • 普馬拉病毒實時螢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
    楊鵬飛1,2,燕清麗1,2,張麗萍1,徐煥洲1,王玉春1,甄維1,胡孔新1*  1.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衛生檢驗檢疫研究所,北京 100123;2.淮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 建立一種適應國境口岸地區特定鼠種中普馬拉病毒實時螢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
  • 新型數字PCR技術可在3小時內測定「端粒」單分子絕對長度
    近日,由新加坡國立大學Lih Feng Cheow領導的研究團隊於Science Advances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Massively parallel single-molecule telomere length measurement with digital real-time
  • 手持式集成化實時螢光PCR系統
    近日,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器件與生物光譜研究室史冰博士利用微流控技術,基於連續流動PCR擴增方法,設計了一款基於智慧型手機檢測的手持式集成化實時螢光PCR系統。
  • 知識點:德國MB螢光定量pcr檢測原理
    螢光定量PCR法(qPCR):是在常規PCR基礎上,將『針對支原體特異性保守序列的探針』做螢光標記,使PCR擴增後的產物帶有螢光,利用螢光信號的變化和配套軟體,進行DNA擴增反應的實時監測,簡稱qPCR。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做以下分析。
  • Real-Time PCR Method
    Real-time PCR is able to detect sequence-specific PCR products as they accumulate in "real-time" during the PCR amplification process.
  • Real-Time PCR: the TaqMan
    The temperature is then alternated between hot and cold to denature and reanneal the DNA, with the polymerase adding new complementary strands each time.
  • 實時螢光PCR方法檢測結核分枝桿菌mRNA的研究
    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  摘要:目的  建立檢測結核分枝桿菌mRNA表達水平的實時螢光PCR反應體系,快速鑑定結核分枝桿菌。 方法 設計合成結核分枝桿菌mRNA相應引物和探針,探針標記以JOE為報告基團,BHQ1為猝滅基團。優化反應條件,建立結核分枝桿菌mRNA的實時螢光PCR檢測方法。
  • 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
    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Real-time qPCR)是一種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螢光基團,利用螢光信號積累實時監測整個PCR進程,最後通過特定數學原理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枂的方法。因其定量準確、特異性強、操作快速、簡單、安全丏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現已廣泛應用在臨床、食品、環境、分子生物學、遺傳學、SNP分枂等領域。
  • 螢光定量PCR實驗(下) 反轉錄和上機檢測
  • 三種實時螢光RT-PCR試劑在檢測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的應用
    黃宗炎 朱玉蘭 劉勝牙 王佃鵬1 高朝賢 董瑞玲 黃彤文 李政良 胡孔新    (1.深圳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深圳 518033;2.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北京100123)    摘要 〔目的〕結合WHO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檢測引物和探針,探索合適的實時螢光RT-PCR試劑應用於國境口岸甲型H1N1流感病毒疑似標本的檢測。
  • 實時螢光定量 PCR詳解
    光定量 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也稱作實時螢光定量 PCR。它是指在 PCR 反應體系中加入螢光基團,利用螢光信號累積實時檢測整個 PCR 進程,最後通過標準曲線對初始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 新型冠狀病毒雙重螢光RT-PCR檢測方法
    方法對WHO公布的單重實時螢光RT-PCR檢測引物和探針進行重新設計和優化,建立雙重螢光RT-PCR反應體系,分別採用羧基螢光素(FAM)和綠色螢光蛋白(VIC)螢光基團標記探針,實現雙基因的同時檢測。結果經優化的雙重實時螢光RT-PCR方法有較好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對陽性對照質粒檢測靈敏度為31拷貝/μl,檢測健康和普通發熱人員咽拭子以及流感病毒無交叉反應。
  • 應用TaqMan-BHQ探針實時螢光RT-PCR法定量檢測馬秋波病毒核酸
    應用TaqMan-BHQ探針實時螢光RT-PCR法定量檢測馬秋波病毒核酸    燕清麗1 張曉龍1 魏 蓮1 姚李四1,2    (1.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123;2.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100071)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種適應口岸馬秋波病毒實時螢光定量RT-PCR快速的檢測方法。
  • 螢光定量PCR的基本原理
    實時螢光定量PCR1996年,實時螢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