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科智庫編譯】國際聯合基金項目:歐洲動物傳染病研究(ICRAD)
(ICRAD)是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下的一個新的聯合基金項目,該項目將有望推動全球在「新興的和主要的動物傳染病」(ERA-NET EMIDA)、「動物健康和福利」(ERA-NET ANIHWA)方面的研究和發展。
-
【農科智庫編譯】最新研究揭示額外基因對與生物鐘控制植物重要功能的關係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來自多個大陸育種項目的多個小麥品種的完整DNA序列,詳細說明在這個過程中哪些地方可以發現這些不同品種的重要基因,從而提高育種效率。研究團隊使用小麥單倍型方法為提高小麥育種的效率和精度提供了強大的框架,這將有助於研究人員實施將新的遺傳多樣性引入現代種質的戰略,確定研究目標的優先順序,並組裝新的基因組合以優化這一全球關鍵作物的農藝表現。
-
【農科智庫編譯】禽流感病毒的進化對家禽構成威脅
這項研究為禽流感的爆發提供了研究線索,由歐盟地平線計劃2020、EPIC和BBSRC提供資金支持。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由德國弗裡德裡希·勒弗勒研究所、荷蘭伊拉斯謨大學醫學中心、愛丁堡大學亞瑟研究所和羅斯林研究所合作進行。
-
【農科智庫編譯】植物科學研究網絡十年展望:2020-2030年
植物科學研究在解決全球緊迫問題方面具有巨大潛力,這些問題包括氣候變化、糧食不足和糧食可持續性發展。然而,如果沒有對植物科學的持續投資,那麼為解決這些緊迫問題而產生創新發現的必要研究就會面臨風險。十年展望認識到人與科學因素的交叉點,並要求綜合實施各種戰略,以推進研究、人員和技術的發展。這一展望通過八個具體的跨學科目標呈現。
-
【農科智庫編譯】英國啟動新科學計劃以應對細菌性植物病害威脅
這項計劃將在未來3年內投資近1300萬英鎊,涉及英國各地的8個新的研究項目。這些新項目建立在BRIGIT項目的基礎上,該項目在過去的兩年中一直致力於解決寄主範圍廣泛的細菌病原體Xylella fastidiosa所構成的威脅,這是對英國威脅最大和最具破壞性的細菌性疾病之一。
-
【農科智庫編譯】植物病理學家Pamela Ronald被提名為GCHERA世界農業獎得主
Ronald也是美國能源部聯合生物能源研究所的重要科學家、史丹福大學食品安全和環境中心的附屬學者,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創新基因組學研究所的成員。她被《科學美國人》評為「國家地理創新者」,是生物技術領域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
科學網—「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項目開工建設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8月30日,「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16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的「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項目在河北涿州開工建設
-
瞭望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李召虎:強農興農培養新農科人才
李召虎:華中農大是一所具有重要國家戰略地位的高校,只是過去大家印象中的華中農大主要輻射長江流域的湘楚大地,而現在學校要將視野擴大到國家戰略層面,研究諸如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食品安全等大問題,不斷提升農科院校服務國家戰略的貢獻力。
-
...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李召虎:華中農大是一所具有重要國家戰略地位的高校,只是過去大家印象中的華中農大主要輻射長江流域的湘楚大地,而現在學校要將視野擴大到國家戰略層面,研究諸如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食品安全等大問題,不斷提升農科院校服務國家戰略的貢獻力。
-
人類表型組研究全面推進中,部分項目初見曙光或給人類帶來福音
作為表型組學研究領域最為重要的前沿學術峰會,今年兩場大會均聚焦「表型組時代的人類健康」這一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300餘位正式代表、近千位聽眾在線參加,共同分享表型組學最新研究成果,探討人類健康重大問題的科技解決方案。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大設施項目進入可研階段(圖文)
學生記者 張禎煜 攝影 本網訊 3月17日上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立項建設推進會在我校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該項目建議書2月1日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後,自此進入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階段。 校長柯炳生在推進會上致辭。他代表學校對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和中科院給予這一「大設施」立項給予的支持和指導表示感謝,對項目參與機構、專家表達謝意。他說,剛剛結束的「兩會」突出創新主題,大設施建設是體現和支持創新的重要方面。
-
推進行業標準化 青島打造石墨烯領域檢測技術高地
記者從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獲悉,11月17日,「石墨烯標準化推進工作組2020年會議暨第一屆納米材料標準、應用及認證論壇」在青島召開。本屆論壇由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主辦,青島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青島德通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承辦,來自市場監管總局、石墨烯及納米材料生產企業、下遊應用企業、檢驗檢測機構、高校及研究院所等各方領導及專家參加了本次論壇。
-
凝心聚力 共謀發展 我校召開「新農科」建設和學校發展願景戰略...
研討會上,國務院參事、圖書館館長何秀榮以「全球化、發展階段與我們的學科發展」 為題,發展規劃處處長曲瑛德以「新時代農科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項目進展匯報及思考當前,世界在變,社會在變,農業在變,高等農業教育也要因時而變、應勢而謀,在這一背景下學校未來發展如何推進「新農科」建設,如何滿足社會產業需求,引領與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
——記三瑞農科向日葵品種研發創新人才團隊
秋收之後,一個接一個好消息讓農民的臉上寫滿了笑意,讓生產企業收穫滿滿,也讓三瑞農科向日葵品種研發團隊的成員倍感欣慰。 李子元種植的葵花品種是三瑞農科公司自主研發的三瑞SH363,這也是三胖蛋公司生產高端瓜子所用的優質原料。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大設施項目可研進展匯報會議舉行(圖文)
「重要動物表型與遺傳分析重大研究基礎設施」是應2010年國家發改委徵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建設之需,由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推薦,並經評審確定為「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規劃》提出了「十二五」時期需要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就包括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其規劃是:模式動物表型性狀的精確測定和度量是解析生命規律,開發疾病調控方式的關鍵之一。
-
新疆交通運輸廳大力推進公路工程工地試驗室標準化建設
「穩步推進工地試驗室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將有利於全面提高試驗檢測工作水平,確保試驗檢測數據的科學性、客觀性、準確性和公正性,切實發揮試驗檢測數據在工程質量管理與評價中的基礎性、關鍵性作用……」4月27日,在喀什召開的新疆公路工程工地試驗檢測示範推進會上,交通運輸廳黨委委員、總工程師李志農代表廳黨委號召全區公路建設單位增強做好工地試驗檢測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
我校牽頭的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工建設
他指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對於增強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實現重點領域跨越、保障科技長遠發展、實現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是世界上第一個將豬和猴定位為模式動物的大科學設施。
-
趙春江院士:植物表型組學大數據及其研究進展
近日,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趙春江院士在《農業大數據學報》發表了《植物表型組學大數據及其研究進展》,該文章概括了植物表型組學大數據的發展背景、含義、產生過程和特點,系統綜述了植物表型組學大數據研究進展,植物表型資訊介紹如下:
-
中國首個醫學術語搜尋引擎成功落地 連接臨床表型、疾病、基因三類...
為此,2008年國際生物醫藥組織OBO聯盟成員——德國柏林夏洛特(Charité)醫學院聯合Monarch Initiative啟動HPO項目。其中Monarch Initiative提供一個在線資料庫,可便捷瀏覽、查詢生物醫療領域的專業術語,聚集疾病、表型、模型生物、基因等大量結構化的語義數據。
-
全球作物表型研究「中國方案」呼之欲出
10月23日,由南京農業大學、國際植物表型組織(IPPN)主辦的第六屆國際植物表型大會在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認為,農作物表型和基因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到種質資源利用效率和現代種業的可持續發展,南京農業大學正在籌建的作物表型組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將在全球範圍內組建跨學科研究團隊,引領農業植物科學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