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後麋鹿進入脫角期

2021-01-16 騰訊網

冬至前後是麋鹿脫角期。脫角後,隨之再生長,至來年春天長成型。進入12月份,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麋鹿已經陸續進入脫角期,靜待新鹿角的生長。

走進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放區,剛脫完角的麋鹿,在鹿群中已經很難辨別雌雄。據悉,鹿角是鹿科動物中雄鹿的第二性徵,同時也是雄鹿們用來角鬥的強大武器。鹿角具有神奇的再生功能,所有公鹿的鹿角無論大小,每年冬至前後掉落,掉落的同時新角--鹿茸便開始生長。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安全保衛處處長 劉彬:「現在已經進入了麋鹿的脫角,我們保護區專門組織人員將散落的麋鹿角進行撿拾回收,並將鹿角一一登記在冊,放置到我們麋鹿保護區的專門的倉庫內。」

鹿角很「神奇」,卻也很「普通」。神奇在於它是可以再生的,普通在於它其實只是鹿身體的一部分。當我們看到鹿脫角時,請不要大驚小怪地覺得鹿在被虐待;當我們看到路邊散落的鹿角時,也請不要只盯著經濟利益和所謂藥效,將其私入囊中。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安全保衛處處長 劉彬:「(收集的)麋鹿角具有科普宣傳作用,麋鹿角的其他價值,目前我們正在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在此期間,麋鹿保護區專門安排人員加強巡護監測,確保麋鹿能夠安全度過脫角期,以便順利進入到下一個繁殖周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冬至是怎麼來的?南北方都存在差異,那到底該吃什麼呢?
    在立冬的時候一般北方都會吃餃子,但是很多朋友都會開始各種質疑說,不是冬至才吃餃子嗎?其實也沒有錯,立冬和冬至的時候都可以吃餃子。冬至可以說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重磅時刻了,冬至也被叫做亞歲,也有很多地方直接就把冬至叫小年。
  • 為什麼說冬至前後是化太歲的最佳時機?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我國古代,很重視冬至,當作一年中較大的節日來過,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冬至被賦予了多重意義,有幾點意義,甚至是「年」都無法比擬的,其中化太歲是尤為重要的一點!
  • 冬至前後出生的孩子,命運真的不好嗎?
    而冬至,無論從民俗還是從天文學角度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在很多地區,冬至和清明節一樣,是祭祖的重要日子。 冬至是按天文來劃分的一個節氣,又稱為冬節、亞歲,在周代人們在冬至日過新年,據說蘇州等地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而在南半球的冬至日則是白晝全年最長的一天。
  • 冬至時節你了解多少?
    之後,白晝增長,因此洛陽民間俗語有云:「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每到冬至,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愛好者總要對「冬至到底吃什麼」展開一番爭論。古人在這個節氣做什麼?洛陽民間有哪些冬至美食和習俗?我們一起來嘮嘮。  一、《九九歌》也有「南北之爭」  每年12月22日前後,是冬至。
  • 蜀都大道「專屬日出」只在冬至前後才出現
    蜀都大道「專屬日出」只在冬至前後才出現 金色的太陽在高樓之間快速上升作為四川省天文科普學會的一名成員,劉聰不放過一切跟天文有關的現象,而今早他拍下的這一幕,正是成都一年中難得一見的「蓉城懸日」,他把它稱作「蜀都大道的專屬日出」——一年中,只有冬至前後一個星期,紅日在蜀都大道盡頭升起。奇觀揭開成都斜城之謎  從2015年開始,連續4年,劉聰都在冬日裡追尋懸日。之所以有如此「執念」,那時因為懸日太難得。
  • 時事地理 | 12月21日,今日冬至
    春節是歲始,立春是時始,冬至是日始。「一年之中,冬至日起,白晝由短而長,亦可謂日始。」2020年進入冬至時節的時間是12月21日 18:02。用現代意思解釋就是:蚯蚓在土中蜷曲,麋鹿角脫落;泉水流動。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鹿是山獸,屬羊,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雄麋鹿骨化的老角開始脫落,隨之又長出新的犄角,年復一年,更迭交替,犄角記錄下歲月的風霜。
  • 視頻|二十四節氣之冬至
    我是於丹,冬至吉祥!今天從早上起來,就看見朋友圈裡刷屏的都在互相問候冬至。老話說「冬至大如年」,現在看一些老禮兒禮俗又回來了,在都市裡雖然說冬天有暖暖的暖氣,但是人真的忽略季候嗎?何況冬至是個多重要的日子,《漢書》裡邊就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所以要慶賀。
  •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此外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冬至大如年」一是說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僅次於過年。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人們最初過冬至,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樣板——麋鹿重生
    近日,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通過媒體發布了一條新聞:在北京的幫助下,鄱陽湖溼地成功建立了野生麋鹿種群。這則消息的背後,是我國最大規模的一次麋鹿野放活動:去年3月,3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區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啟程,在經過16個小時的車程後,被運送到1450公裡之外的鄱陽湖,與當地的17隻圈養麋鹿一起野放。
  • 今天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今日,#冬至#】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 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 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今日冬至!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古語有云:冬至大如年,在古人心中,冬至的地位不亞於新年.它是農曆中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意味著這一年將要結束.
  • 冬至羊夏至狗!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客家人這樣過冬至!
    客家人有「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的說法。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 「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饗祀先祖」,客家人祭祖分春冬兩次,祭冬至祖雖不如清明祭祖那樣隆重,但一年兩次是必須進行的,因有說「關冬至門」,所以祭祖又必須在冬至前進行。
  • 麋鹿的前世今生
    麋鹿與人類幾乎同時起源,距今有200萬~300萬年的歷史;麋鹿種群曾廣泛分布於我國中東部溫暖溼潤的長江、黃河流域的平原、沼澤地區,種群的繁衍經歷了商周前的繁榮以及商周后的快速衰退。1865年,法國傳教士阿芒·戴維在北京的南苑發現麋鹿並將其介紹到國外,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由此被認定為麋鹿的模式種產地,麋鹿也從此時開始漂泊海外。19世紀末,麋鹿遭到殺戮和劫掠。雙重劫難下,麋鹿在中國徹底消失。
  • 鹽城:活躍的麋鹿和牙獐
    友好相處的麋鹿  說起走獸,鹽城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是麋鹿(俗稱:四不像)的故鄉。麋鹿的角像鹿,頸像駝,尾像驢,蹄像牛。傳說,封神榜中姜太公的坐騎就是麋鹿。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85年。翌年,英國無償贈送39頭麋鹿,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養。
  •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
    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明天)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 「回歸」中國三十載 麋鹿再現野生種群
    如今,「回歸」故土已有30年的麋鹿已經再現野生種群。  16頭來自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麋鹿3日從湖南岳陽君山公園放歸洞庭湖區。科研人員將對這些野放麋鹿進行GPS追蹤,以了解其野外環境生存能力,促進麋鹿種群復壯。  麋鹿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曾廣泛分布於包括洞庭湖區在內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原因,野生麋鹿種群數量自商周時期開始減少。
  • 2020冬至是什麼時候哪一天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
    冬至是什麼時候  2020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 18:02:12,農曆2020年十一月(小)初七。  2021年冬至時間:2021年12月21日 23:59:09,農曆2021年十一月(大)十八。
  • 冬至節氣:歲寒又冬至,團圓正當時
    ①冬至,「數九寒天」開始;②冬至是北半球全年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③冬至節氣第一天,即一九第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④「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北方會吃水餃,南方則有吃冬至湯圓、長線面的習慣。
  • 冬至的來歷和風俗習俗30字50字 冬至的故事傳說簡短版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那麼冬至的由來是什麼?冬至有哪些風俗習慣呢?小編整理了有關冬至的傳說故事,感興趣的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