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Psychiatry重磅:全球最大樣本中國漢族人群影像遺傳學隊列研究發表

2021-02-23 brainnews

中國影像遺傳學(Chinese Imaging Genetics, CHIMGEN)團隊包含全國21個城市的30個研究中心。經過近4年的實驗設計、招募被試、數據採集及質控階段,建立了全球最大樣本的中國漢族人群影像遺傳學隊列。相關成果於2019年12月發表在國際一流雜誌《Molecular Psychiatry》(2018年影響因子11.973,5年影響因子12.18),題目為「CHIMGEN: A Chinese Imaging Genetics Cohort to Enhance Cross-Ethnic and Cross-Geographic Brain Research」。

中國影像遺傳學研究旨在研究與神經影像和行為表型相關的遺傳和環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這項研究收集了7000餘名年齡在18-30歲之間的中國漢族健康人群的基因、神經影像、環境和行為學數據。作為非高加索人群大樣本神經影像遺傳學隊列的先驅,該隊列可以與高加索人群進行比較研究,從而提供有關遺傳-神經影像關聯種族差異的新見解。除微環境變量外,該研究還根據每個受試者從出生到現在的位置,利用衛星遙感和國家統計局資料庫收集了數百種定量宏觀環境變量,這將有助於發現與神經影像表型有關的新環境因素。通過使用整個生命周期的環境變量,本研究還可以提供有關影響人腦的宏觀環境暴露因素及其時間節點和作用機理的見解。

1. CHIMGEN研究

CHIMGEN研究(chimgen.tmu.edu.cn)已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准,並獲得了每個受試者的知情同意書。這項研究的目標是收集來自21個中國大陸城市的30個研究中心的10000名18-30歲健康漢族受試者的基因,神經影像,環境和行為學數據。迄今為止,我們已經招募了7000餘名受試者,建立了全球最大樣本的中國漢族人群影像遺傳學隊列。由於CHIMGEN研究正在進行中,因此以下CHIMGEN隊列的描述是基於經過全面質量評估的5819名受試者的數據。

2. 招募中心分布

這5819名受試者的分布如圖1A所示。29個中心中有18個中心招募了超過100名受試者。招募人數最多的中心有1307名受試者,最少的中心招募了54名受試者。 

相關焦點

  • 重磅:全球最大樣本中國漢族人群影像遺傳學隊列研究發表
    來源:CHIMGEN團隊中國影像遺傳學(Chinese Imaging Genetics, CHIMGEN)團隊包含全國21個城市的30個研究中心。經過近4年的實驗設計、招募被試、數據採集及質控階段,建立了全球最大樣本的中國漢族人群影像遺傳學隊列。
  •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漢族可分成7個亞群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4月30日,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首發,日本與中國北方漢族人群聚類完全...
    鑑於此,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於近日首次發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聯合全國 29 家研究機構、醫院,首次公布了來自 27 個省、直轄市 8 個民族的 1 萬餘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及表型的系統性分析結果。
  • ChinaMAP發布最大規模中國人群全基因組測序和表型研究
    2020年4月30日,由國家代謝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啟動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最大規模中國人群全基因組測序和表型研究。
  • 中國人基因庫研究首發,日本與中國北方漢族人群聚類完全重疊
    鑑於此,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於近日首次發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聯合全國 29 家研究機構、醫院,首次公布了來自 27 個省、直轄市 8 個民族的 1 萬餘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及表型的系統性分析結果。
  • ...ChinaMAP發布最大規模中國人群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和表型研究成果
    在這個賽道上,美國和歐洲已實施多項以大規模隊列的基因分型、基因組測序數據為基礎的醫學研究計劃,包括著名的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美國腫瘤基因組圖譜(TCGA)計劃和多組學精準醫學研究計劃(TOPMed)等,產生了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裡程碑式成果。對於我國的未來醫學發展,不太適合直接應用美國、歐洲人群研究主導形成的數據和結論。
  • 新研究首次揭秘中國人群基因遺傳特徵—新聞...
    對此,深圳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文章通訊作者徐訊博士表示,本次研究成果有兩個重要意義:首先,這標誌著生命科學產業已經從單個樣本的檢測和診斷,正式進入了基因大數據時代;其次,也驗證了基於大人群的精準醫學研究已成為新的科研模式,對基因組學大數據研究具有開創性價值。
  • ChinaMAP發布最大規模中國人群...
    在這個賽道上,美國和歐洲已實施多項以大規模隊列的基因分型、基因組測序數據為基礎的醫學研究計劃,包括著名的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美國腫瘤基因組圖譜(TCGA)計劃和多組學精準醫學研究計劃(TOPMed)等,產生了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裡程碑式成果。對於我國的未來醫學發展,不太適合直接應用美國、歐洲人群研究主導形成的數據和結論。
  • 「泰州隊列」多項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建立我國最大單一地區生物樣本庫
    交匯點訊 9月18日下午,復旦大學泰州隊列科創成果新聞通氣會舉行,復旦大學泰州健康科學研究院在隊列建設、重大慢病防治等方面多項研究填補國內空白。截至目前,泰州隊列基線人群已達20萬例,收集了150萬份生物樣本,建立了我國最大的單一地區生物樣本庫。
  • 首次全部中國自主創建最大規模國人基因庫結果發表於國產期刊
    不同地域人群的變異特徵與人口遷徙相關王衛慶教授介紹,研究團隊對隊列中代表中國不同地區和民族的10588人DNA樣本進行了40×深度全基因組測序,完成了高質量的中國人群遺傳變異數據構建、中國人群體結構分析、基因組特徵比較以及變異頻譜和致病性變異解析。
  • 中國最大規模全基因組研究告訴你
    在這個賽道上,美國和歐洲已實施多項以大規模隊列的基因分型、基因組測序數據為基礎的醫學研究計劃,包括著名的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美國腫瘤基因組圖譜(TCGA)計劃和多組學精準醫學研究計劃(TOPMed)等,產生了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裡程碑式成果。對於我國的未來醫學發展,能否直接應用美國、歐洲人群研究主導形成的數據和結論?
  • 臉紅不宜喝酒、中國人群甲狀腺疾病風險高 全自主中國人群基因研究...
    4月30日,中國代謝解析計劃(ChinaMAP)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細胞探索》雜誌發表研究結果,首次報導ChinaMAP一期研究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雙相情感障礙在漢族人群中有什麼遺傳基礎?
    雙相情感障礙遺傳基礎的大樣本展開探索,相關研究成果12月2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期刊還配發了同期評論,認為該研究對於促進對雙相情感障礙遺傳基礎的理解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發
    首次全部中國自主創建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庫結果發表於國產期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日前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祝賀翼和生物客戶文章發表「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polymorphism rs2075824 within IMPA2 gene affecting the transcription activity: possible relationship with schizophrenia」於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雜誌,影響因子4.9 ,其中上海翼和生物為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大樣本SNP基因分型提供服務
  • 中國人基因庫:日本人與北方漢族人完全重疊
    按照公布的情況,研究團隊對隊列中代表中國不同地區和民族的10588人DNA樣本進行了40×深度全基因組測序,研究團隊首次揭示了漢族人群可顯著分成7個亞群:北方漢族、西北漢族、東部漢族、中部漢族、南方漢族、東南漢族、和嶺南漢族。
  • 復旦人類表型組:破解人群生命健康密碼的探索者
    「覆蓋度大就是用同樣的樣本量可以檢測出更多的代謝物,重複性高就是同一樣本經過多次檢測,出來的結果一樣。研究院的老師幫助我們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用儘量少的樣本來達到檢測的目標。」2020年4月8日,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痴呆研究領域國際著名學術期刊《阿爾茨海默病與痴呆》上,研究結果發現利用代謝組學技術有望發現痴呆的血液早期診斷表型標誌物。
  • 我國學者揭示漢族人群雙相情感障礙的遺傳基礎
    累積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如DNA變異、基因等)在雙相情感障礙發生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且現有針對該疾病的遺傳學分析也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歐美和日本人群,取材自我國大陸地區的雙相情感障礙遺傳學研究極少
  • 古脊椎所揭秘中國史前人群遷徙動態與族群源流
    相關研究成果呈現了中國史前人群遺傳與演變歷史,提供了東方尤其是中國地區史前人類遺傳、演化、適應方面的重要信息。  該文系首次正式發表大規模中國南北方史前人類基因組分析結果,為探源華夏族群及其文化和修正東亞南方人群演化模式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