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黴菌毒素也喜低溫氣候!

2021-02-12 寶來利來飼用微生態

黴菌毒素都是在高溫高溼條件下產生的嗎?答案當然不是!

近日,中國野生動物網就公布了幾種喜低溫氣候的黴菌毒素,下面就一起看一看。

  玉米赤黴烯酮是由多種鐮刀菌屬黴菌產生。這類黴菌可在多種穀物上滋生,特別是在溫度中等溼度較高的環境下。低溫環境下的溫度波動可以導致該毒素的大量產生。此類黴菌最適的生長溫度為25℃左右。當環境溫度降低到10℃左右,溼度大於14%時,會激發黴菌發生一種次級代謝反應,這種次級代謝反應會導致玉米赤黴烯酮的產生。因此,北方的溫度溼度足以產生大量的玉米赤黴烯酮。

  伏馬毒素也是由鐮刀菌屬產生,最易產生的溫度是15-25℃,穀物含水量大於20%或是水活性大於 0.9。鐮刀菌屬通常被稱作「田間黴菌」,因為這類黴菌的最適產毒條件即是在田間生長的環境下。在成熟和成熟之後經歷惡劣天氣的穀物中伏馬毒素尤其多。在北方當穀物在收割之前降溫、下霜或是降雪,都可增加伏馬毒素的產生。

  單端孢黴烯族毒素也是由鐮刀菌屬產生的。它受作物品系、環境以及天氣狀況影響,比較適宜的水活度水平是0.96。在多雨、陰天、涼爽,溫度在6-24℃的天氣條件下對穀物進行收割時該毒素尤易發生。而且這些條件在北方極易出現,這也是為什麼從全球範圍看,嘔吐毒素是最普遍的穀物汙染物。


在此,也是提醒各位飼料廠商和養殖場戶朋友們(尤其是北方),即使是在冬季,也需對黴菌毒素多加防範,切勿掉以輕心。

微信ID:blllsy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豬飼料中黴菌毒素對豬的危害與控制
    張丞等對2009年上半年中國飼料和原料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在90份樣品中,完全沒有檢測出黴菌毒素的樣品僅8份,佔樣品總數的8.9%;只檢測到1種黴菌毒素的樣品數為7份,佔樣品總數的7.8%;同時檢測到含4種以上黴菌毒素的樣品數佔67.8%。可見,黴菌是影響世界農業、飼料業和養殖業發展的一大危害,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 大冬天侃侃而談黴菌毒素,是在搞笑嗎?
    冬季,大家出門都恨不得把自己裹成個熊,那麼問題來了,在這低溫下,人都凍得不行了,黴菌毒素肯定也都被「凍死了」唄?的確是哈,隨便百度一下,黴菌毒素適宜的溫度都是.我特意替大家百度了一下:溫度對黴菌的繁殖及產毒力均有重要的影響,不同種類的黴菌其最適溫度是不一樣的,大多數黴菌繁殖最適宜的溫度為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不能產毒或產毒力減弱。如黃麴黴的最低繁殖溫度範圍是6-8℃,最高繁殖溫度是44~46℃,最適生長溫度37℃左右。
  • 黴菌毒素對奶牛的嚴重威脅
    資料顯示黴菌毒素能夠抑制免疫系統功能,還會影響瘤胃、腸道、肝臟、腎臟、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等重要器官。牧場中,皺胃移位、酮病、胎衣不下、子宮炎、乳腺炎以及脂肪肝的發病率也與黴菌毒素有關。  對於黴菌毒素引發的疾病生產中很少採取措施,如果要進行治療那麼就要增加許多損失。而且,日糧和生產管理的改善效果不明顯,儘管這是引起黴菌毒素中毒的一個因素。
  • 3種常見黴菌毒素對豬群危害極大,必須重視
    黴菌毒素是黴菌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對動物、人類和作物具有較大毒性的次級代謝物。目前已知的黴菌毒素種類超過30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黴菌毒素有黃麴黴菌、T2毒素和嘔吐毒素。這些毒素像幽靈一樣時刻縈繞在豬群的周圍,直接危害了豬群的健康,那黴菌毒素對豬群究竟有哪些影響呢?
  • 芽孢桿菌—黴菌毒素的剋星!
    黴菌毒素是某些黴菌在禾穀類植物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低分子量的次生代謝產物。迄今為止,已鑑定和報告的黴菌毒素多達500種。動物一旦攝食黴菌毒素超標的飼料,將會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包括肝臟和腎臟毒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變和免疫抑制等,這統稱為黴菌毒素中毒。
  • 黴菌毒素對水產養殖的影響及其防控措施
    在水產商品料中,檢出頻率最高的是嘔吐毒素(王金勇等,2012)。此外,調查顯示,黴菌毒素汙染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多種黴菌毒素共同存在。一種黴菌可以產生多種黴菌毒素,而多種黴菌也可以產生同種黴菌毒素,如麴黴菌和青黴菌均能產生赭麴黴毒素和環匹阿尼酸(Varga等,&nbsp2001)。
  • 防止黴菌毒素作用 提高豬只性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測稱全球25%的糧食作物會受到真菌產生的黴菌毒素影響,引起黴菌毒素中毒病例。這些中毒通常是由於攝入了含有黴菌毒素汙染的飼料而造成的,它們會引起動物產生多種不同的臨床和病理症狀,大多數情況下還會與傳染性疾病有關。黴菌毒素的發生也有可能是某些未確診病例的真正原因。很明顯的是飼料中黴菌毒素的存在能夠產生明顯的經濟損失。
  • 黴菌毒素對毛皮動物的危害表現和防治
    黴菌毒素是黴菌在適宜條件下在其汙染的飼料中產生的可以引起動物中毒的代謝產物。毛皮動物食入含有黴菌毒素的飼料後,可造成肝臟、腎臟、中樞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等多種實質器官的損害。
  • 黴菌簡單介紹
    田間黴菌是指青黴菌屬、麥角菌屬和鐮孢菌屬(梭黴菌屬),此類黴菌屬野外菌株,通常穀物在未採收前就已感染,最適生長溫度為5℃~25℃,該類黴菌在低溫環境中也會繁殖,陰冷潮溼的天氣更易於這些黴菌生長。倉儲黴菌主要是指儲存的飼料或原料,在適宜的溫度、溼度等條件下產生的黴菌,以麴黴菌屬為主,該類黴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0℃,相對溼度為80%~90%。
  • 納米材料學:石墨烯場效應電晶體檢測黴菌毒素
    當黴菌(真菌)在惡劣的環境中受到汙染時,會產生第二種代謝產物真菌毒素,以防止另一種真菌在同一物質上生長。一種黴菌毒素不會對動物和人產生影響,而另一些黴菌毒素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如今,對真菌毒素進行食品和飼料分析的常用方法是基於基於高效液相色譜法的複雜分析人員。
  • 黴菌毒素檢測標準 實現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
    記者11日從中國農科院獲悉,最新農業行業標準《飼料中37種黴菌毒素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發布,並將於4月1日起實施。由該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制定的該項標準,是全球首個飼料中黴菌毒素高通量檢測標準;其成功研發並發布,擴大了我國飼料及畜產品中黴菌毒素監測範圍,提升了風險發現能力。
  • 全球首個飼料中黴菌毒素高通量檢測標準發布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瞿劍)記者11日從中國農科院獲悉,最新農業行業標準《飼料中37種黴菌毒素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發布,並將於4月1日起實施。由該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制定的該項標準,是全球首個飼料中黴菌毒素高通量檢測標準;其成功研發並發布,擴大了我國飼料及畜產品中黴菌毒素監測範圍,提升了風險發現能力。 團隊首席、中國農科院質標所研究員蘇曉鷗介紹,飼料及農產品中黴菌毒素汙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給農業生產和食品安全帶來嚴重挑戰。
  • 廣東地區飼料黴菌毒素檢測技術培訓交流會圓滿成功
    為貫徹實施《飼料衛生標準》,促進飼料行業規範化、標準化,切實提高飼料黴菌毒素快速檢測技術水平,保護生產經營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由廣東省飼料工業協會主辦,青島普瑞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辦的《飼料中黴菌毒素檢測技術培訓交流會》於2017年9月8日在廣州拉開序幕。
  • 黴菌毒素對人體危害大 市場呼喚食品檢測儀器積極參與
    食品是人們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是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卻屢屢發生,其中,較為常見的一個重要隱患就是黴菌毒素。黴菌毒素主要是指黴菌在其所汙染的食品中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它們可通過飼料或食品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引起人和動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組織、造血組織及皮膚組織等。
  • 三種黴菌毒素危害大,母豬流產小豬體劣,脫黴產品就選它
    豬的群體性生活使得黴菌毒素難免滋生,不及時進行外部和內部的消毒和殺菌對豬的機體的損害是潛移默化的。大部分的毒素在豬吃食後的半小時後,開始擴散在消化道中,豬的小腸是吸收黴菌毒素的主要部位。
  • 高溫多雨季節:注意預防食物發黴變質,提防黃麴黴菌毒素中毒
    黃麴黴菌毒素夏天,高溫高溼的時節,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這種,聽到它的名字都感覺有點害怕的東東:黃麴黴菌毒素。黃麴黴菌毒素最容易在夏季裡感染糧食、油料作物、堅果類食品,還有甘蔗、茶葉等。黃麴黴菌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I類致癌物,是目前被人類發現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我們來看一看它的毒性能強到什麼程度?黃麴黴菌毒素的毒性有多強劇毒、毒性比氰化鉀高10倍,比亞硝胺高75 倍,比砒霜高68倍。
  • 【科為博動保】克黴博--物理吸附+生物降解,黴菌毒素無處可逃!
    目前已知的300餘種黴菌毒素中,有20餘種常見的黴菌毒素對動物生產產生危害,其中1.飼料中的常見黴菌大致分為:(1)麴黴菌屬 (2)鐮刀菌屬 (3)青黴菌屬 (4)麥角菌屬2.黴菌與黴菌毒素的關係(1)黴菌:活的生物繁殖體,新陳代謝過程產生毒素,對動物機體的危害主要通過黴菌毒素來體現
  • 高溫高溼環境飼料易發生黴變導致豬黴菌毒素中毒,豬場重視了嗎?
    當豬群食用了過多發生黴變的飼料,就會導致黴菌毒素慢慢蓄積在豬體內,引起豬群黴菌毒素中毒,會損傷豬群的消化系統、繁殖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等,給養殖朋友帶來人力、物力、財力的增加造成經濟損失。黴菌毒素超標對母豬造成的影響:1、慢性中毒。
  • 重視麩皮中黴菌對於種豬、母豬的危害以及實測如何去掉、替代麩皮
    更重視黴菌,才能做好種豬母豬的飼養! 什麼是黴菌毒素? 黴菌毒素是一種隱形殺手,佔全世界穀物 25% 汙染黴菌毒素。
  • 懷孕母豬低溫不吃食怎麼治療?母豬低溫症是什麼原因?
    今天有養殖戶諮詢說,懷孕的母豬不吃食怎麼辦,我們都知道,最常導致孕期母豬不吃食的原因是母豬便秘,但是還有一個原因,很容易被養殖戶忽略,就是懷孕母豬低溫導致的不吃食,母豬體溫低於38度的,就屬於低溫了。懷孕母豬低溫的,還會出現皮膚發白,發紫,呼吸微弱,全身發涼,四肢無力站立等症狀,這時一定要及時給母豬打針升溫,母豬體溫低於37度的,就很危險了,很容易造成母豬傷亡,養殖戶可以給母豬注射清開靈,vc進行升溫,冬季豬舍氣溫低,可以把保溫燈打開,打針2小時候,再一次進行體溫測量,如果體溫恢復正常,母豬就會慢慢開始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