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海勝:一個普通的「放牛娃」圓了自己的航天夢!

2021-01-21 戴曦自媒體

導讀:

聶海勝中國航天英雄。

1964年9月,湖北棗陽西北部的楊鎮樊莊村楊金秀的第六個孩子出生了,取名聶海勝。

海盛家兄弟姐妹8個,家境貧寒,連幾元錢的學費父母都要東羅西借。但是海勝學習很刻苦,成績特別好。考試時,老師給最先交卷的同學加5分,小海勝常常得105分,1980年,在讀初三時,父親不幸去世,海勝因貧困輟學。校長找到海勝的母親,答應減免他的學費。

在地裡幹活的海勝得知他還能重返校園,便撲在母親的懷裡痛苦了一場。從此,他學習更加努力刻苦,考上了縣重點中學。他家困難,學校每個月發給他3元求助金。即使這樣,聶海勝還是利用假期外出打工,貼補家用。

聶海勝航天英雄

小海勝愛看戰爭片,喜歡聽軍歌,空中飛機經過,他常常駐足仰望。有一次,他在牛背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了一雙翅膀,在天空飛翔。他常常幻想能有那麼一天,開著飛機,去翱翔藍天。

1982年秋,高中畢業的聶海勝被空軍某部招收為飛行員。1984年進入空軍飛行學院。198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空軍第七飛行學院。1989年6月,聶海勝第一次單獨駕駛戰鬥機,在飛到4000米的高空時,因機械故障,唯一的發動機突然停止轉動,飛機極速下降,地面指揮員命令他緊急棄機跳傘,但聶海勝冒險做著一次次的努力,試圖把飛機安全開回去,知道距離地面只有四五百米,再不跳傘就會機毀人亡時,他才按下開關,跳傘逃生。

鑑於聶海勝想盡一切辦法挽救飛機,將個人盛世置之度外的勇敢精神,部隊為他記了二等功。1990年聶海勝被南京軍區授予優秀飛行員稱號,並參加了首都國慶觀禮,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相關焦點

  • 航天英雄聶海勝談彈射逃生經歷:定了定神,沒多久就又上天了
    航天英雄聶海勝談彈射逃生經歷:定了定神,沒多久就又上天了 「人民網江西頻道」微信公眾號 2017-04-27 10:30
  • 航天英雄聶海勝:身體失重心不失重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圖)
    聶海勝在作報告 人民網南昌4月26日電(記者 秦海峰)「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速度極快,和空氣劇烈摩擦,變成一個火球,透過舷窗往只見熊熊大火,自己仿佛孫悟空在煉丹爐裡。」4月26日上午,航天英雄聶海勝少將在南昌航空大學作航天主題報告,回憶起自己的飛天經歷,贏得在場大學生陣陣掌聲。 由一個農民的兒子,成長為一名航天員,聶海勝的經歷堪稱是一部英雄史。還是空軍飛行員時,有一次當戰鬥機爬升到4000米高空時,發動機突然停車,整個飛機猶如一大塊鐵疙瘩一樣急劇下墜。幾乎在戰鬥機即將墜毀的那一刻,聶海勝才彈射逃生。
  • 長徵七號首飛 "航天人"何質彬:圓了22年的夢
    6月25日,「長徵7號」文昌衛星發射場首發成功,這對於自1994年便推動我國第四個衛星發射場落戶文昌的何質彬來說,是一個等待了22年的夢。   他推動文昌發射場從白紙論證到落地建設   在已經78歲的何質彬心中,航天夢不曾隨時間消逝。何質彬一輩子都和航天事業打交道,1962年曾參與了「兩彈一星」的研發工作,見證了中國航天夢的啟航。
  • 堅持訓練22載只為有朝一日能圓飛天夢,現役唯一尚未飛天航天員
    昨天,正值國慶中秋雙節喜慶的日子,中國航天舉行了航天人七地大型集體婚禮,在此也為這些美好的航天新人們送上最美好的新婚祝福。在現場,多名中國航天員出席了儀式,其中一位,讓我看到照片後感觸頗深,他就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鄧清明。
  • 科技日曆|14年前,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聶海勝在太空度過41歲...
    科技日曆|14年前,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聶海勝在太空度過41歲生日  olivia chan • 2019-10-12
  • 聶海勝太空發福?稱重胖了7公斤引發5大猜想
    在電視畫面中,航天員都感覺胖胖的,是不是因為出現水腫導致聶海勝體重增加?專家解釋,在失重條件下,體液要重新分布,血液上湧,會讓臉看起來比較胖。浮腫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人處於一種失重狀態,首先發生改變的就是這個人血管裡流體靜壓消失,面部浮腫,有頭脹的感覺,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由於失重,心血管功能紊亂,體液上湧,胸部和頭部體液充盈,給感受器官一種虛假的信號:體液過量。
  • 中國空軍航空開放活動驚豔收官 聶海勝勉勵「飛行少年」逐夢空天
    航天英雄聶海勝受邀回母校參加活動,並與青少年航校學子共話「追夢空天」。   接力空天夢 英雄航天員與英雄試飛員對話青年學子   飛翔,是有志青年共同的夢想。而青春,是成就美好夢想的萌生時節。「我學生時代的夢想就是遨遊空天」,聶海勝說,「第一次步入太空時,充滿的是夢想實現的莊嚴和神聖,第二次作為指令長,更體驗到一種責任和擔當。」   「這些年來,無論遇到多少挫折困難都沒退縮,終於實現了夢想。」回憶自己的空天路,聶海勝鼓勵青年學子,「我們正在追逐中國夢、強軍夢,人類的腳步正在步入更廣闊的空間。只要有夢想、有追求,你們也有機會成為飛行員、航天員!」
  • 聶海勝:堅持是通往太空的成功之路
    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 (記者 魏豔 王天樂 翁奇羽 張歌)2018年新年伊始,北京航天城空間站模擬器大廳內,航天員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 20年來,他們築夢太空,描繪下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這部巨著的「封面」;他們翱翔九天,記錄著中華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不懈追求。 聶海勝感言: 天地一體,乘組一心。團結就是力量。載人航天工程是「萬人一桿槍」「千人一艘船」的龐大系統工程,各系統之間需要密切配合。作為航天員,我們的使命就是飛天圓夢,我們的責任就是出徵太空。
  • 費俊龍聶海勝其中一人將領軍神七 出艙太空漫步
    費俊龍(左)、聶海勝向人們致意。新華社資料圖片   費俊龍聶海勝或領軍神七  將在太空漫步一小時  新快報訊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即將於今年10月發射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預計搭載三名航天員,並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 從放牛娃到「鐵飯碗」,丁真衣服上千手機過萬,大金戒指太現實
    最近這兩天,在網上突然有一個人走紅了,這個人是一個康巴的漢子,叫做丁真。他似乎是一夜之間火遍全網的,古銅色的膚色,加上立體的五官,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帥氣,讓人有一種非常夢幻的感覺,仿佛這就是從電視中走出來的少年一樣,正是因為他的外形和自身的經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才讓人對他更加的關注。
  • 專屬服務,圓您駕駛夢
    專屬服務,圓您駕駛夢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02 星期三     本報訊 公安部發布取消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駕駛證70周歲的年齡上限新政後,不少中老年朋友學車熱情高漲
  • 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他們都畢業於這所軍校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大潮中,我軍院校建設和人才培養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加快培養造就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為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已成為強軍興軍偉大徵程中的一項重大課題。讓我們通過多元化的視角洞察中國軍校40年的發展巨變,回望過去,審視今天,展望未來。
  • 更好的時代,洋河「夢之藍M6+」攜手中國航天飛得更遠
    特別是在助力航天事業方面,洋河股份以「夢之藍M6+」,讓每件產品都裝載著普通人的航天夢,讓洋河股份的大國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畢竟,在商言商,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否會拿出如此龐大的資金和資源,專門為航天公益事業傾情加油助力呢?很快,隨著「夢之藍M6+」在市場上持續熱銷,"洋河股份的格局與情懷也充分展現出來。每一瓶「夢之藍M6+」均設有紅包二維碼,消費者每掃一個紅包,洋河股份就會按每瓶酒向航天基金會捐款5元。
  • 載人航天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10年前的1月5日,齊聚北京航天城的14名航天員摘下了空軍部隊的飛行徽標,換上了鑲嵌著地球標誌的金色航天徽標。   從這一天起,他們就時刻準備著,把一個民族的飛行軌跡向大氣層外的茫茫太空延伸。  國外的航天員往往是到執行飛行任務前夕才進行集中,而中國的航天員從來到航天城的那一天起,就組成了一個朝夕相處的特殊集體。   用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申行運的話來說,航天員是與世隔絕的一群人。翻開《航天員管理暫行規定》,許多條款看上去幾乎不近人情。比如,不許在外就餐、節假日不許私自外出、不準與不明身份的人接觸、不準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準抽菸喝酒等等。
  • 航天人禹頌耕:以前不敢想的事,現在都一步一步實現了
    嫦娥奔月,載人航天,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正一步一腳印走出中國的印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於18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啟運。返回艙將通過公路運輸的方式,從北京啟程運往湖南韶山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質量主管禹頌耕介紹,神舟飛船共有3個艙,分別是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其中只有返回艙能返回到地面。
  • 從《天問》說起,看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和航天精神
    他把自己捆綁在椅子上面,兩隻手各拿一個大風箏。自然後叫他的僕人同時點燃47枚火箭,想借火箭向前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不幸的是,火箭發生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為了紀念"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飛行的人",在20世紀70年代的一次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
  • 不僅是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還是「宇宙級梗王」——向航天英雄致敬
    但這一期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國的航天英雄——翟志剛,他是中國神舟七號乘組人員之一,也是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幽默風趣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充滿艱辛和驚心動魄的故事……Plane沒記住,卻有了飛行夢出生在農村貧困家庭的翟志剛起初並沒有航天夢,直到初中英語課上看圖識字,其中有張圖片上有一架飛機和一名飛行員,底下用英文標著「Plane」,那時候單詞沒記住,只想到如果以後能當飛行員該有多好。
  • 蓬萊市 「中國航天日」活動築起教育夢航天夢
    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蓬萊市開展了「中國夢航天夢」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從而引導學校青少年樹立報國之志,傳承航天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航天夢貢獻力量。蓬萊市北溝二中通過手抄報、宣傳欄等形式,以及各種豐富多彩的參觀和體驗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航空航天知識,為學生未來築起宏偉航天夢。
  • 壯麗70年|回顧中國載人航天的輝煌成就
    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中國航天和載人航天無疑是我們最為關心和突破的成就之一!2003年10月15日,對於中國航天來說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因為神舟五號飛船將把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中國為這一刻已經夢想了千百年,而航天人為這一刻也已經翹首企盼了數十個春秋寒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