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藥就是文化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採集、炮製、製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藥物,統稱為中藥。簡而言之,中藥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並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中藥主要來源於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製品類藥物。由於中藥以植物藥居多,故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進步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都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如何讓中醫的「古」和現代科學技術的「今」互相融合、彼此促進,讓中醫藥在當下煥發新的魅力?
信息化是當今社會、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發展,中醫電子病歷的在各級醫院廣泛應用,為建立中醫臨床資料庫提供基礎。通過對中醫臨床大數據的挖掘,分析「症」與治則、方藥、檢驗結果的關係,最終通過臨床結果完善中醫藥的理論體系,提升臨床療效。通過臨床分析方藥與化學資料庫、藥理資料庫等分析,可促進中藥新藥的研發,縮短研發周期。
隨著經濟格局的變化,出現道地藥材的變遷,中藥種植散在,也導致中藥質量參差不齊,需要對中藥質量的追溯,從而保證從藥材生產、加工到流通整個過程質量控制。
以往的中藥需要文火熬煮,耗費很久的時間和精力。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適於當代需求。加強中藥飲片小包裝,顆粒劑,超微粉等新型飲片的研發,使之既符合中醫藥理論,又適應現代人對服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