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質工程建設發展計劃—中醫藥如何在當代社會迸發新活力?

2020-12-05 山山說熱點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藥就是文化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採集、炮製、製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藥物,統稱為中藥。簡而言之,中藥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並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中藥主要來源於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製品類藥物。由於中藥以植物藥居多,故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進步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都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如何讓中醫的「古」和現代科學技術的「今」互相融合、彼此促進,讓中醫藥在當下煥發新的魅力?

信息化是當今社會、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發展,中醫電子病歷的在各級醫院廣泛應用,為建立中醫臨床資料庫提供基礎。通過對中醫臨床大數據的挖掘,分析「症」與治則、方藥、檢驗結果的關係,最終通過臨床結果完善中醫藥的理論體系,提升臨床療效。通過臨床分析方藥與化學資料庫、藥理資料庫等分析,可促進中藥新藥的研發,縮短研發周期。

隨著經濟格局的變化,出現道地藥材的變遷,中藥種植散在,也導致中藥質量參差不齊,需要對中藥質量的追溯,從而保證從藥材生產、加工到流通整個過程質量控制。

以往的中藥需要文火熬煮,耗費很久的時間和精力。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適於當代需求。加強中藥飲片小包裝,顆粒劑,超微粉等新型飲片的研發,使之既符合中醫藥理論,又適應現代人對服用的要求。

相關焦點

  • 中國優質工程建設發展計劃-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以分子遺傳學為理論基礎,基因工程技術為基因結構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基因工程為人類提供了大量優質的發酵產品,還在環境治理、金屬提取、臨床診斷、基因治療和改良農作物方面有了突出成就。基因工程的出現,為臨床醫學和提高農作物產量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基因研究不僅能夠為篩選和研製新藥提供基礎數據,也為利用基因進行檢測、預防和治療疾病提供了可能。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推動了基因工程的迅速發展。
  • 新區迸發發展「新」力量
    新材料激發新活力 新業態打造新優勢| 新區迸發發展「新」力量 新材料激發新活力 新業態打造新優勢|
  • 通化市政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暨通化市中醫藥(保健用品)發展論壇...
    點擊藍字關注「通化通」11月24日上午,通化市政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暨通化市中醫藥(保健用品)發展論壇在江南賓館舉行,正式拉開了通化市第三屆企業家節系列活動序幕。通化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平,通化師範學院校長朱俊義,吉林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關麗宏,長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陳長寶出席活動並分别致辭。  李平代表通化市委、市政府,向多年來關心、支持和幫助通化建設發展的領導、專家、社會各界以及企業家們表示歡迎和感謝。
  • 珠海:灣區建設跑出「加速度」 魅力之城展現新活力
    隨著廣東省推進大灣區建設的「施工圖」和「任務書」進一步明確,珠海正舉全市之力參與大灣區建設。上半年,珠海聚焦重點持續用力、立足當前主動作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3.25億元,同比增長7.0%,經濟增速位列全省第三,城市能級量級的活力與後勁在逐步增強。  「珠海位於一核一帶的交匯點與沿海經濟帶的『眼睛部位』,發展前景可期。」
  • 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信心,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 ...激發新活力 釋放新動能 彰顯新面貌 揚中,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
    揚中市代市長賈晟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成績,描畫「十四五」開局之年發展藍圖,堅持產業強市,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城鄉融合,彰顯宜居宜業新面貌;堅持優質供給,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堅持系統思維,構建風險防控新格局,奮力開啟揚中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 山東省中醫藥大會在濟召開 劉家義餘豔紅講話
    要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我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方向,以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為根本遵循,著眼建設健康山東,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提高預防率、收治率、治癒率作為重要檢驗標準,加快打造中醫藥科研高地、醫療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文化高地,加快中醫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爭創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培育國家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增長極,走出一條符合規律、體現特點、引領方向、服務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之路
  • 關於蕪湖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
    ,提出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抓民營經濟增活力。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託育服務。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發展夜間經濟,推動體育健身產業市場化發展。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從中藥材種植,到中醫藥製造,再到醫藥流通、藥食同源、康體養生……當下,烏當區中藥材種植面積持續增加、區域布局不斷優化、品牌影響逐漸提升、產業帶動日益凸顯,中醫藥煥發著強勁的生機與活力。春風化雨,跨越騰飛。隨著貴州中醫藥產業園即將落地建設,烏當中醫藥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健康產業發展將掀開新的篇章。
  • 三產結構比例持續優化 數字經濟迸發強大活力
    回首70年發展歷程,西湖人民篳路藍縷、櫛風沐雨、披荊斬棘、砥礪奮進,匯聚了邁入新時代的磅礴之勢。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杭州市西湖區以轉型升級貫穿發展始終,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轉變。產業結構向高層次演進,農業向現代化發展,工業向中高端邁進,服務業規模日益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消費結構不斷升級。
  • 厚植沃土營造環境以「創」為「闖」活力迸發
    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注重培育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鼓勵更多社會主體創新創業創造,拓展經濟社會發展新空間,使蘊藏在這片黑土地上的「創」潛能不斷轉化為振興發展動能。
  • 空軍軍醫大學推出三大人才工程計劃
    10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人才建設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這是2017年該校轉屬空軍後首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學校黨委領導、機關幹部、專業技術人員等1800餘人出席了活動。大會宣讀並為獲得「凌雲工程」、「珠峰工程」資助對象頒發證書。
  • 要建設什麼樣的科技創新體系,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東部沿海地區大量優質耕地資源被快速擴展的城市化所佔用;一些大城市區域空氣汙染形勢依然嚴峻;土壤汙染特別是三大城市圈(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一體化區域汙染總體形勢嚴峻。生態環境壓力乃至局部惡化的風險將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創造性升華
    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探索和實踐,堅定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科學判斷國內外形勢,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權威發布 | 關於加快學位建設推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情況如何?請看...
    我們也入選了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教育滿意度,位列全國第三,在新的時代,黨和國家賦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重大歷史使命,我們必須要根據先行示範要求,堅定不移地打造教育民生幸福標杆,奮力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這是實施意見第一個考慮。二是回應關切,以最強保障打贏學位建設的攻堅戰。
  • ...區:構建社會企業培育發展「生態鏈」 讓社區發展治理有活力有溫度
    今年以來,青羊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社會力量多元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積極探索構建社會企業培育發展「生態鏈」,不斷提升治理體系能力和現代化水平,努力建設和諧宜居生活城市樣板區,受到廣大居民群眾好評。
  • 建設適應當代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如何深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是十分重要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2020年第16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 新政密集發布 地方加速推動中醫藥振興
    將中醫藥服務納入海南自由貿易港新增鼓勵類產業目錄,建設一批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項目和示範基地。重點支持三亞市中醫院建設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科研創新推動中醫藥高新技術發展,做強做大中醫藥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新業態新模式。
  •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有了新期盼,對衛生健康事業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必須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深刻認識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關係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任務。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
  •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廣州開幕
    2020年12月28日,「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廣州289藝術園區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指導,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州美術學院、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廣州市大灣區文化交流促進中心、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支持。